中药学活血药课件.ppt
《中药学活血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活血药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 章 活血化瘀药,1,一、含义: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除瘀血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瘀血病症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其中,活血作用较强者,又称破血药或逐瘀药二、特点:味多辛、苦。主归肝、心经,入血分。,2,三、作用:由此作用而产生活血化瘀止痛、调经、消肿、疗伤、消痈、消症等 祛除瘀血内阻,使血流通畅。四、适应证:血行失畅,瘀血阻滞所致的瘀血证。如:跌打损伤、骨折、胸胁刺痛、疮疡痈肿、症瘕积聚,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痹证血络不通等。(心脑血管病),3,提示:瘀血证的临床特征。活血化瘀药的现代临床应用(包括成果)五、分类: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
2、、活血疗伤药、破血消癥药。,4,五、配伍应用:1、寒凝血瘀配温经散寒通脉药;2、陈久宿血配破血软坚散结药;3、热灼营血,瘀热互结清热凉血,泻火解毒;4、痰湿阻滞,血行不畅化痰除湿药;5、久瘀体虚或因虚致瘀补益药;6、痹证经脉不通配祛风除湿通络药;7、气血关系密切配行气药。六、使用注意:妇女月经过多,出血无瘀血现象者忌用。孕妇慎用或忌用。,5,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6,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川 芎(芎 穷),一、特点:辛温香窜,活血又行血,为“血中气药”。能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又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前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7,二、应用:1、治血瘀气滞的痛证 月经
3、不调、团经、痛经、产后腹痛 胸痹心痛 跌打损伤 疮疡痈肿 近代以川芎及川芎为主的复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8,风寒头痛 风热头痛2、治多种头痛 风湿头痛 血虚头痛 血瘀头痛3、治风湿痹证,肢体疼痛配独活、秦艽三、使用注意:见教材(本品为辛温香燥升散之品),9,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根。,10,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块根。,11,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12,延胡索 姜黄 郁金,一、共性:味辛行散活血,行气,止痛广泛用于血淤气滞诸痛随证配伍。二、个性:延胡索止痛作用优良“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能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心血瘀阻之胸痹心痛丹参、桂枝;热证胃痛
4、川楝子;寒证胃痛高良姜;,13,气滞胃痛香附、木香;瘀血胃痛丹参、五灵脂;中虚胃痛党参、白术;肝郁气滞之胸胁痛柴胡、郁金;肝郁化火之胸胁痛川楝子、栀子;寒疝腹痛小茴香、吴茱萸;气滞血瘀之痛经、月经不调、产后淤滞腹痛当归、红花;跌打损伤乳香、没药;风湿痹痛秦艽、桂枝。,14,郁金行气解郁止痛,又有清心凉血,利胆 退黄肝胆疾病多用。治肝气郁结配柴胡、川楝子治疗热病神昏,癫痫痰闭配石菖蒲、栀子 治湿浊蒙闭心窍配石菖蒲、栀子 治湿热黄疸配茵陈蒿、栀子 治吐、衄血气火上逆者配生地、栀子 治结石症配金钱草、川楝子(尤宜湿热型、气滞血瘀型),15,姜黄上行肢臂,通络止痛治风湿痹痛,尤宜风湿肩臂疼痛者配桂枝、
5、羌活、当归。牙痛白芷、细辛;疮疡痈肿大黄、白芷、天花粉;皮癣痛痒外敷。与郁金同出一种植物,姜黄辛温行散,祛瘀之力强,治疗寒凝气滞血瘀之证,且可治疗风湿痹痛;郁金苦寒降泄,行气力强,且凉血,治疗血热淤滞之证,又可利胆退黄,清心解郁而用于湿热黄疸、热病神昏等证。,16,乳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及其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树脂。,17,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及其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树脂。,18,五灵脂,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的粪便。,19,乳香 没药 五灵脂,一、共性:活血化瘀广泛用于多种淤血证。二、个性:乳香 活血止痛 又能行气 兼消没药 治疗跌打 功似乳香 肿生肌五灵脂 疮疡等 又能化瘀止血 治出血兼淤
6、滞者,20,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21,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丹 参,一、特点:苦,微寒之品,活血以调经,为妇科要药。活血凉血以消痈,为活血化瘀要药重在活血又凉血。丹参功善活血祛瘀,能祛瘀生新而不伤正,善调经水,为妇科调经之要药。本草纲目“能破宿血,补新血。”妇人明理论:“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22,二、应用: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腹痛 胸痹心痛 症瘕积聚 1、治多 跌打损伤种淤血证 疮疡肿毒(乳痈初起,常与金银 花、连翘等同用。)风湿痹痛 肝脾肿大 近代临床用治缺血性中风、动脉粥样硬化、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肝炎、肝硬化。,23,2、热病病邪入心营配生地、竹叶 提示:丹参现代研究,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学 活血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4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