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研究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课件.ppt
《中医药研究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研究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课件.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遗传物质及遗传信息的传递,除了少数的RNA病毒之外,DNA几乎是所有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NA遗传信息的传递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到RNA转录遗传信息从mRNA到蛋白质翻译,DNA模板与mRNA分子及多肽链之间存在共线性关系。,第一节 DNA的变性、复性和DNA杂交,一、变性(denaturation)在化学或物理因素的影响下,维系核酸二级结构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受到破坏,DNA双螺旋解旋成为单链的过程称为变性。变性可发生在整个DNA分子中,也可发生在局部的双螺旋阶段上。DNA变性不涉及核苷酸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引起DNA变性的因素有:酸、碱(PH=11.3)、热、某些变性剂(如尿素
2、、胍)和某些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二、复性(renaturation),变性的DNA两条互补单链,在适当条件下重新缔合成双链的过程称为DNA复性或退火。复性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成核(nucleation),然后是拉链式(zippering)。复性开始时,两条DNA单链随机碰撞形成局部双链,如果是正确的互补区形成的碱基对,就成核(1020bp)。如果不是正确的互补区,就解开,继续碰撞。成核后,两条单链的其余部分碱基就像“拉链”哪样完成整个复性过程。,DNA复性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DNA大小与信息的多少:DNA片段小的比大的容易复性,反之亦然。信息含量少的比多的容易复性。离子强度:通常
3、增加盐浓度,可加速两条互补链重新结合的速度。所以,要保持单链DNA,盐浓度低于0.01mol/L。DNA浓度:DNA浓度越大两条互补链彼此相遇的可能性越大,复性的速度也就越快。,三、杂交,上述复性DNA中,如果两条链来源不同,这就叫做杂交分子。杂交分子的形成并不要求两条单链的碱基序列完全互补,只要有一定同源序性(不同来源)的单链彼此间有一定程度的互补序列就可以形成杂交链。杂交分子可以在DNA和DNA、DNA和RNA、RNA和RNA以及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单链与RNA或DNA单链之间进行。,第二节 DNA的合成,一、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两条链间的氢键破裂并使双链解旋和分开,然后以每条链为模板、
4、按碱基配对原则进行互补合成DNA,新形成的每个子代DNA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semi conservation replication)。,1、复制起点和复制子,DNA复制在生物细胞中要从DNA分子上特定位置开始,这个特定的位置就称为复制起点(Origin of replication),用ori表示。DNA复制从起点开始双向进行直到终点为止,每一个这样的DNA单位称为复制子或复制单元(replicon)。复制起点在DNA内部原核生物只有一个复制子真核生物有多个复制子,每个复制子长约50-200kb。,2、DNA复制的特点,DNA复制的最主
5、要特点(1)半保留复制(2)半不连续复制(Semi-ondisctinuous replication)。在复制起点两条链解开形成复制泡(replication bubbles),DNA向两侧复制形成两个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s)。以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为基准,一条链连续复制,为先导链(leading strand);另一条链不连续复制,形成冈崎片段(Okaxaki fragments),是后随链(lagging strand)。,二、参与DNA复制的有关物质,模板DNA,三磷酸核苷酸(dATP,dGTP,dCTP,dTTP)是DNA合成的原料。还需要一些酶参与DNA合成(一)螺
6、旋酶(Helicase)又称为解旋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可以促使DNA在复制叉处打开双链。螺旋酶可以和单链DNA结合,并且与ATP结合,利用ATP分解成ADP时产生的能量沿DNA链向前运动促使DNA双链打开。,(二)单链DNA结合蛋白(SSBP),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 strand DNA binding protein SSBP)能很快地和单链DNA结合,防止其重新配对形成双链DNA或被核酸酶降解。,(三)DNA拓扑异构酶(DNA Topisomerase),DNA拓扑酶催化同一DNA分子不同超螺旋状态之间的转变。DNA拓扑异构酶有两类:拓扑异构酶,如大肠杆菌的蛋白(MW-110
7、000);拓扑异构酶,如大肠杆菌中的DNA旋转酶(DNAgyrase),螺旋与超螺旋,由于强行分开双螺旋末端而引发产生的超螺旋结构,(四)引发酶(Primase)和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引发酶催化引物RNA分子的合成。RNA聚合酶也是催化RNA分子的合成。人们认为后随链前体片段的引物是由引发酶合成的,而先导链的引物是由RNA聚合酶合成的。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两种类型的引物都是由引发酶合成的,而RNA聚合酶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转录过程而解开局部的DNA双螺旋。这种作用就称为转录激活(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五)DNA聚合酶(DNA Pol
8、ymerase),这类酶的共同性质是:1以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NTP)为前体催化合成DNA;2需要模板和引物的存在;3不能起始合成新的DNA链;4催化dNTP加到生长中的DNA链的3-OH末端;5催化DNA合成的方向是53。,1、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大肠杆菌DNA聚合酶(DNApolymerase,DNApol)这是1956年由Arthur Kornberg首先发现的DNA聚合酶,又称Kornber酶。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约含1000个氨基酸残基,MW为109KD。经过枯草杆菌蛋白酶处理后,酶分子分裂成两个片段,大片段分子量为76KD,通常称为Klenow片段,小片段的分子量为34KD。,DN
9、Apol I的功能,1聚合作用:在引物RNA-OH末端,以dNTP为底物,按模板DNA上的指令由DNApol逐个将核苷酸加上去,就是DNApol的聚合作用。235 外切酶活性校对作用:从35 方向识别和切除不配对的DNA生长链末端的核苷酸。35 3 外切酶活性切除修复作用:从5 3 方向水解DNA生长链前方的DNA链,主要产生5-脱氧核苷酸。,大肠杆菌DNA聚合酶(DNApol),1970年发现了DNApol。此酶MW为120KD,每个细胞内约有100个酶分子,但活性只有DNApol的5%。该酶的催化特性如下:(1)聚合作用(2)该酶也具有35 外切酶活性,但无5 3 外切酶活性。(3)该酶对
10、作用底物的选择性较强(4)该酶不是复制的主要聚合酶,大肠杆菌DNA聚合酶(DNApol),DNA pol 全酶由多种亚基组成 大肠杆菌每个细胞中只有10-20个酶分子,尽管该酶在细胞内存在的数量较少,但催化脱氧核苷酸掺入DNA链的速率分别是DNA聚合酶I、的15倍和30倍。DNA聚合酶是细胞内DNA复制所必需的酶 有聚合作用:从5 3 方向合成DNADNApol也有3 5 和5 3 外切酶活性。,DNA pol 酶的组成,2、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真核生物中也具有几种DNA聚合酶,但这些聚合酶都没有3 5 或5 3 外切酶活性。主要的酶(占总量的80-90%)是DNA聚合酶,分子量为300K
11、D,含有4个或5个亚基,主要负责染色体DNA的复制。DNA聚合酶,分子量为45KD,仅含有一条链,主要作用是修复核内DNA。DNA聚合酶,分子量为140KD,存在于线粒体内,负责催化线粒体DNA的复制。DNA聚合酶,具有3 5 核酸外切酶活性。,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种类及作用,(六)DNA连接酶(DNA ligase),DNA连接酶是1967年在三个实验室同时发现的。它是一种封闭DNA链上缺口酶,借助ATP或NAD水解提供的能量催化DNA链的5-PO4与另一DNA链的3-OH生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在DNA复制、修复和重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真核生物细胞中的DNA连接酶有两型:DNA连接酶分
12、子量约为200KD,主要存在于生长旺盛细胞中,DNA连接酶分子量约85KD,主要存在于生长于不活跃的细胞中(resting cell)。,三、DNA复制的过程,DNA复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复制的引发,DNA链的延伸和DNA复制的终止三个阶段。(一)DNA复制的引发1、前引发过程(1)解开双链:两种方法:螺旋酶在Ori处解开双链通过转录激活解开双链,转录激活:,RNA聚合酶在Ori处转录一段RNA,将双链分开,便于引发体与DNA结合,在先导链模板链上合成引物RNA,这一过程称为转录激活。(2)引发前体(preprimosome)形成单链结合蛋白结合在被解开的双链上。由复制因子X(n蛋白)、Y(n
13、蛋白)、n 蛋白、i蛋白、dnaB蛋白和dnaC蛋白六种蛋白质形成引发前体,并与单链DNA结合,这一过程叫前引发过程。,2、引发体(primosome)形成,引发前体与引发酶(primase)组装成引发体。引发体可在DNA上移动,在dnaB亚基的作用下,识别DNA复制起点位置。首先在先导链上合成一段RNA引物,然后引发体沿5 3 方向不断移动,在一段距离上反复合成引物(primer)。,(二)DNA链的延伸,DNA新生链的合成由DNA聚合酶所催化。DNA聚合酶在引物3-OH端连上核苷酸,以使DNA新链得以延长。由螺旋酶在复制叉处边移动边解开双链。DNA拓扑异构酶要以打开一条链,使正超螺旋状态转
14、变成松弛状态;而DNA拓扑异构酶(旋转酶)可以在DNA解链前方不停地继续将负超螺旋引入双链DNA。在DNA复制叉处由两套DNA聚合酶在同一时间分别进行复制DNA前导链和滞后链。,引物的切除:,DNA聚合酶I发挥5 3 外切酶活性,切去引物RNA并填补空缺(缺刻平移),留下的缺刻由DNA连接酶连上。,(三)DNA复制的终止,DNA复制在复制终止位点处终止。1、环形DNA分子的终止在单向复制的环形DNA分子中,复制终止也即它的复制起点。在双向复制的环形DNA分子中,有的有固定的终点,而大多数没有固定的终点。,2、线性DNA复制的终止,由于引物RNA的水解,两个子代分子中,各有一个5 端缺少一段核苷
15、酸,而没有一个DNA聚合酶能填补。(1)T7DNA:形成连环分子(concatemer)T7DNA两端各有一段重复的数百个核苷酸,这叫末端冗余(terminal redundancy)。所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的单链末端可以互补,多余的单链部分被DNAase除去,然后再由DNA连接酶连接起来形成连环分子。,2、线性DNA复制的终止,(2)DNA的环化法 DNA进入宿主细胞内采用环化法,将线性分子连成环形。(3)真核细胞DNA末端复制依赖于端粒和能够识别或结合端粒的端粒酶。首先在四膜虫中发现。四膜虫端粒中存在一种端粒酶(telomerase),这种酶能将端粒结构中单链尾巴5 TTGGGG 3延
16、长,延长部分仍是 5 TTGGGG 3。各种端粒这种富含G的序列总是突出1216个核苷酸。,端粒酶:,端粒酶是一种核蛋白,由RNA和蛋白质构成。1990年,Blackburn等人证明了端粒酶中的RNA是富含G序列的模板。例如:游仆虫的端粒酶RNA含有5 CAAAACCCCAAAACC3 端粒酶实际上是一种逆转录酶,模板存在于酶分子中。端粒酶中的RNA可能还有别的作用。由端粒酶连上的富含G的尾巴弯起来,作为引物复制以填补5 空缺。,四、不需要RNA引物的DNA复制,有些病毒的基因组是线性DNA,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复制时不需要RNA引物。如:腺病毒DNA和枯草菌噬菌体29DNA复制从DNA的一
17、端开始,而且对两端无选择性,各占50%的机率。这些DNA复制时,从一端开始,只能利用一条DNA链作为模板,即以35链为模板。这样,新合成的DNA链便将原来的亲代DNA链取代。原来的亲代DNA链(从合成起始端看是53链)作为单链从双螺旋中释放出来。这条链自身的5和3可以互补配对,然后在3端开始以此链为模板重新合成另一条子链。,第三节RNA的合成,一、RNA合成的基本特征:1、RNA的前体是四种核糖核苷三磷酸:ATP、GTP、CTP、UTP。2、RNA链的生长方向是5 3,核苷三磷酸加在新生链的3端,同时除去一分子焦磷酸而生成磷酸二酯键,焦磷酸又分解为无机磷酸,从而推动反应向聚合方向转移。,一、R
18、NA合成的基本特征:,3、转录必须以一条DNA链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进行转录,因此DNA中的A、G、C、T将分别转录成U、C、G、A。在一个转录区内,一般只有一条DNA链可以转录。4、RNA聚合酶能起始一条新链的合成,起始的核苷酸一般是嘌呤核苷三磷酸,而且将在RNA链的5末端保持这一三磷酸基团。,二、RNA聚合酶,(一)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全酶为2全酶可结合约60个核苷酸,提示其形状应为椭圆球形。亚基和其他肽链的结合不很牢固。当亚基脱离全酶后,剩下的2称为核心酶。核心酶本身就能催化核苷酸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亚基的功能可能是识别其相应的启动子。,E.coli RNA聚合酶
19、的亚基和转录因子,RNA聚合酶可能的结构:,(二)真核生物RNA聚合酶,有三类:RNA聚合酶,存在于核仁,合成5.8S rRNA、18S rRNA、28S rRNA。聚合酶,存在于核质,合成hnRNA(mRNA的前体)和snRNA。聚合酶,存在于核质,合成tRNA和5S rRNA以及转录Alu顺序。,三、启动子,(一)原核生物的启动子对100个启动子在转录上游10和35 处有两个共同顺序。Pribnow框:TATAAT六核苷酸序列称之。位于10区,是RNA聚合酶牢固结合位点,简称结合位点。Sextama框:TTGACA六核苷酸序列称之。位于35区,是RNA聚合酶初始结合位点,RNA聚合酶依靠亚
20、基识别该位点,又叫RNA聚合酶识别位点,Lac CCAGGCTTTACACTTTATGCTTCCGGCTCGTATGTTGTGTGGAATTG,fdG2 CTTTTTGATGCAATTCGCTTTGCTTCTGACTATAATAGACAGGGTAA,PL GGCGGGTGTTGACATAAATACCACTTGGCGGTGATACTGAGCACATCA,PR GTGCGTGTTGACTATTTTACCTCTGGCGGTGATAATGGTTGCATGTA,tRNATyr CGTAACACTTTACAGCGGCGCGTCATTTGATATGATGCGCCCCGCTT,Sextama框,pribnow
21、,+1,T82T84G78A65C54A45T80A95T45A60A50T96,17bp,(二)真核生物的启动子,比较了100个启动子,发现真核生物启动子是多部位结构(multipatide)主要有四个部位。1、帽子位点(cap site):即转录起始位点。其碱基大多数是A(非模板链)两侧各有若干个嘧啶核苷酸。A为转录起点。2、TATA框:又称为Hogness框。位于25区附近其一致序列为:T82A97T93A85A63A83A50,基本上都是由A-T组成。在TATA框两侧有富含G-C碱基对的序列,这是TATA框发挥重要作用的因素之一。,(二)真核生物的启动子,3、CAAT框:一般位于75区
22、附近。一致序列为:GGCCAATCT,其头两个G的重要性并不亚于CAAT部分。作用:CAAT框控制着转录的频率。4、增强子:一般在100区以上。单位置较灵活,也可以位于下游或基因内部。作用:对转录有增强效用,四、转录过程,转录的基本过程 无论是原核还是真核细胞,转录的基本过程都包括:模板识别 转录起始 通过启动子 转录的延伸和终止。,四、转录过程,(一)RNA合成的起始和延伸1、二元复合物的形成(只有全酶和DNA)(1)封闭的启动子复合物(2)开放性启动子复合物2、三元复合物的形成(全酶DNARNA),RNA合成起始,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全酶所识别的启动子区,RNA合成的延伸,由于基因转录所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药 研究 常用 分子生物学 技术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41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