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课件.ppt
《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人大附中,1,主要内容,本章地位与作用本章课程标准本章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本章知识结构课时安排总体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及各节教学建议,2,本章地位与作用,从数学科学的角度看,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对于方程的研究推动了整个代数学的发展从应用数学的角度看,方程是一个既方便又强大的数学工具,它能够有效地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加以解决,3,本章地位与作用,从中学数学的角度看,方程部分不仅篇幅多、跨度大,而且与函数等知识也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综上所述,方程是初中数学代数部分的重要基础,也是初中数学中非常关键的内容,4,本章地位与作用,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
2、代数方程,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这一基础是否扎实,对后续的方程、函数乃至几何计算的学习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章教材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对它们的体悟与内化,与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有着非常密切而直接的联系,5,本章课程标准,6,本章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其中的等量关系,是始终贯穿于全章的主线而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7,本章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主要内容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8,本章主要内容及
3、重点难点,重点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难点正确、合理地使用解方程的步骤建立方程模型,9,本章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本章主要数学思想数学建模(通过列方程渗透)化归(通过解方程渗透),10,本章知识结构,教参上给出的知识结构图,11,本章知识结构,人教版七上教材中将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得非常紧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始终贯穿于全章的主线,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都是先给出实际问题,然后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再进行方程解法(例如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去分母等)的教学,12,课时安排,13,总体教学建议,第一,注意在前面学段的基础上发
4、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14,总体教学建议,人教版小学教材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的几个特点方程的解法是基于等式性质的基本方程涉及、等形式稍复杂的方程涉及、等形式把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解方程,15,总体教学建议,学生在等式性质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一定的积累,但是在解复杂方程(带有括号、分母等)方面经验不足,因此在解方程的教学上要重点突出复杂方程的解法与练习,同时培养学生检验方程的解的习惯,提高解方程的正确率,16,总体教学建议,人教版七上教材中,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都是先给出实际问题,然后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再进行方程解法的教学,因
5、此对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讲,难点过于集中,可能不利于学生对方程解法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建议面对这样的学生时,不妨将解决实际问题往后放,先让学生牢固掌握解方程的方法,17,总体教学建议,第二,做好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18,总体教学建议,除了知识方法的教授外,还应注意学生的心理接受过程学生因认为方程繁琐会产生一定的抗拒感方程在数量关系分析上的直接,容易抹杀部分优秀学生的思维优越感,19,总体教学建议,解决方案通过介绍相关的数学史,使学生认识到从算术到代数是数学的巨大进步,代数思维是一种简单但更加接近问题本质的思维方式,在思想上具有更深刻的基础通过对不同解题方法的比较,使学生具有用方程能够直接解决复杂
6、问题的成就感,突出“简约最美”的数学理念,20,总体教学建议,第三,抓住方程的主线,适当加强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1,总体教学建议,一元一次方程是最基本的代数方程,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后续学习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教学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对方程的解法,应进行归纳整理,辅以针对性较强的练习,使学生打牢必需的基本功,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适当体会选择合适步骤解方程的方法,22,总体教学建议,第四,关注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学习,23,总体教学建议,本章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包括两个:一是由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这一过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一是解方程的过程中蕴涵的化
7、归思想在本章教学中,应关注对这些思想方法的渗透与领会,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问题的本质,提高学科素养,24,总体教学建议,第五,合理设计数学活动,渗透数学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5,总体教学建议,本章内容多处涉及了数学史上的重大发展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和有趣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到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人类追求真理的长期努力,折射出科学文明的光辉和人类认识上的伟大创造力因此,教学中不妨考虑设计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鼓励学生自己搜集材料去了解这段历史,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丰富的数学文化,26,总体教
8、学建议,补充参考材料古今中外名趣题欣赏,27,教材分析及各节教学建议,3.1 从算式到方程3.1.1 一元一次方程3.1.2 等式的性质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28,3.1.1一元一次方程,本节先通过一个具体的行程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如何用算术方法解决它,然后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量,并进一步依据相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突出方程的根本特征,引出方程的定义,并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更方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29,3.1.1一元一次
9、方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对部分学生而言是一大难点,所以在引入本节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这一点,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更为简单明了的例子作为概念的引入,比如:列式表示(1)x的4倍等于20;(2)比x的2倍少5的数等于1;从简单入手,让学生先建立方程的思想,再引入课本的例子,30,3.1.1一元一次方程,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认识上,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一元一次方程必须是整式方程,只有整式方程才会讨论未知数次数的问题其次,“元数”由方程形式直接呈现,“次数”则由化简后的结果决定一元一次方程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一次项系数不为0,这和后面一次函数的要求是统一的,在此需要强化认识,31,3.1.1一元一次方程,
10、在方程的解的概念认识上,要让学生明确解的意义:方程的解是使方程中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换言之,将方程的解代入相应的未知数,方程中等号两边应该是确实相等的在此要帮助学生学会借助解的概念来推断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值,以及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32,3.1.2等式的性质,方程是含未知数的等式,教材中以等式的性质作为解方程的依据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引出等式的两条性质,并直接利用它们讨论一些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涉及的方程类型可以包括:、,不必在此深入讨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3,3.1.2等式的性质,在本节教学中,部分学生可能会提出“性质1提到可以同时加减同一个式子,而性质2只涉及同时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元一次方程 教材 分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4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