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治疗化疗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课件.ppt
《《肿瘤内科治疗化疗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内科治疗化疗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课件.ppt(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肿瘤内科治疗化疗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肿瘤内科治疗简史化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常用抗肿瘤药物介绍,肿瘤治疗的常用手段,肿瘤内科治疗,肿瘤内科治疗是应用药物、内分泌、生物及基因治疗等方法杀伤肿瘤细胞,是一种全身的治疗手段,是肿瘤综合治疗重要手段之一。,肿瘤化疗发展简史,1941年,Gilman 氮芥淋巴瘤1941年,Higgins 雌激素前列腺癌1943年,Rhoads烷化剂恶性淋巴瘤1957年,Arnold 合成CTX Duschinsky合成5-FU;1961年,李明秋联合化疗治疗睾丸肿瘤1966年,Skipper 用L1210模型确立化疗药动学1966年,Bruce抗癌药物药理
2、学研究1966年,DjeRassi大剂量化疗1968年,Karnofsky提出肿瘤内科学1985年,Rosenberg倡导过继性免疫疗法1991年,首例肿瘤(黑色素瘤)基因治疗,抗肿瘤药物发展的里程碑,20世纪40年代:氮芥治疗淋巴瘤20世纪50年代:CTX、5-Fu等药物的研发20世纪70年代:CDDP、ADM等药物20世纪90年代:紫杉类药物21世纪:分子靶向药物某种程度上而言,肿瘤内科治疗的历史就是药物发展的历史,肿瘤化疗发展现状,抗肿瘤药物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不断更新:减少药物毒性,提高疗效不同作用机制新药的不断开发:生物反应调节剂,肿瘤成熟诱导分化剂,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等综合治疗模式
3、的进一步应用,肿瘤化疗疗效现状,1.可以根治的肿瘤(治愈率30%)滋养叶细胞肿瘤 睾丸肿瘤 Burkitt淋巴瘤 大细胞淋巴瘤 霍奇金病 儿童急性白血病 横纹肌肉瘤 神经母细胞瘤 肾母细胞瘤 2.可延长生存时间(治愈率30%)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细胞肺癌 胃癌 骨肉瘤3.姑息疗效 乳腺癌 膀胱癌 前列腺癌 子宫内膜癌 肾癌 黑色素瘤 头颈部癌 多发性骨髓瘤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肿瘤化疗疗效现状,4.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1)术后放化疗 乳腺癌 睾丸肿瘤 大肠癌 软组织肿瘤(2)先化疗后手术 骨肉
4、瘤(各期)乳腺癌(期)肺癌(A期)卵巢癌(3)不能手术的病人先化疗后手术 小细胞肺癌 睾丸肿瘤 卵巢癌(4)放化疗同时进行(尤文瘤模式)尤文瘤 肺癌(5)化疗与BRM结合 NHL 胃癌 子宫颈癌 肺癌 大肠癌,肿瘤化疗适应证,全身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部分儿童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已有转移播散的晚期病人的姑息治疗清除亚临床微小转移病灶辅助治疗,化学治疗目的根治性化疗,根治性化疗(Curative Chemotherapy)辅助性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姑息性化疗(Palliative Chemotherap
5、y)研究性化疗(Investigative Chemotherapy),根治性化疗,适用于化疗可能治愈的肿瘤选用公认的标准化疗方案足疗程,足剂量不要随意延长化疗间隔,辅助性化疗,根治手术后用于消灭亚临床微小转移灶,是根治性治疗的一部分。术后尽早开始化疗应用标准方案乳腺癌,成骨肉瘤,结肠癌,儿童实体瘤等,新辅助化疗,手术或放射治疗前的化疗增加手术切除率,减少手术损伤,消除亚临床转移灶,了解肿瘤对化疗的反应应用标准方案适于部分头颈癌,非小细胞肺癌,骨肉瘤,姑息性化疗,晚期癌症病人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提高生存质量非根治性治疗,注意权衡化疗利弊非小细胞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肾癌,恶黑,胰腺癌等,
6、肿瘤细胞周期动力学,细胞增殖周期cell cycle of proliferation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的全过程分为4期:G1 S G2MG1期 DNA合成前期S期 DNA合成期G2期 DNA合成后期M期 有丝分裂期不同肿瘤的细胞周期时间不同,肿瘤细胞周期动力学,增殖细胞 M期,G1期,S期和G2期非增殖细胞 静止(G0)期细胞 无增殖力或已分化的细胞 死亡细胞,生长比率(growth fraction,GF)肿瘤中处于细胞增殖周期中的细胞占全部肿瘤细胞群的比例GF越高,化疗越敏感有效的治疗减少增殖部分细胞,G0期细胞重新进入增殖部分,抗肿瘤药物药代动力学,一级动力学:在一
7、定时间内一定浓度的药物能够杀伤一定比例的肿瘤细胞。,抗肿瘤药物的分类(一),根据化疗药物对细胞增殖周期及时相的不同作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的特点,杀伤力较强,作用强而快剂量反应曲线接近直线浓度依赖型药物浓度越高,杀伤作用越大剂量增加1倍,杀灭癌细胞的能力可增加数倍至数十倍对G0期细胞有作用,即对增殖比率(GF)低的肿瘤有作用适用于常规化疗和超大剂量化疗方案,周期特异性药物的特点,作用弱而慢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杀伤作用剂量反应曲线为一条渐进线小剂量时类似于直线,到达一定剂量后不再上升,出现平波在影响疗效的浓度与时间关系中,时间是主要因素时间依赖型,化疗药物与
8、细胞周期动力学关系,抗肿瘤药物的分类(二),按照药物来源与作用机制烷化剂抗代谢类抗肿瘤抗生素植物碱类激素类杂类(铂类、靶向药物等),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肿瘤药物的分类(三),按照药物作用靶点分类作用于DNA结构:烷化剂、蒽环类、铂类影响核酸合成:抗代谢类抑制RNA合成:放线菌素类影响蛋白质合成:紫杉类、植物碱类其他:激素类,常用抗肿瘤药物简介,抗肿瘤药物烷化剂,第一个用于肿瘤治疗的化疗药物分子中有活性的烷化基团能与核酸、蛋白质和小分子中的氨基、巯基、羟基等形成共价键,以其本身的烷基取代这些基团的氢原子而起烷化作用。引起单股或双股DNA断裂,影响DNA的转录和修复,抗肿瘤药物烷化剂,烷化剂作
9、用于已经形成的核酸,对增殖和非增殖细胞都有很强的毒性,对生长缓慢的肿瘤具有重要作用,量效曲线陡峻,适宜大剂量加骨髓解救方案显著造血系统毒性是其特点,还可引起不育症甚至致癌亚硝脲类脂溶性强,可以透过血脑屏障,故对脑瘤有效,但易积存于骨髓脂肪中,对骨髓有延迟毒性,两次给药需要间隔68周,抗肿瘤药物烷化剂,氮芥类: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瘤可宁),苯丙氨酸氮芥等亚硝脲类:CCNU,BCNU,Me-CCNU甲烷基磺酸酯类:马利兰乙烯亚胺类:噻替派非典型烷化剂(不含烷化基团,但在体内代谢转化生成的代谢产物具有烷化作用):氮烯咪胺、替唑莫胺,烷化剂氮芥,氮芥Nitrogen mustard,Mu
10、stine,HN2药代动力学 静脉注射后30秒钟,90%从血中消失,迅速与水或细胞的某些成分结合,给药6小时或24小时血中及组织中含量很低,且无明显差别,20%以CO2形式从呼吸道排出(6小时内),由于药物变化快,原形药自尿中排出少于0.01%。适应症 淋巴瘤、癌性胸腹腔及心包积液,烷化剂氮芥,用法用量 6 mg/m2 加N.S 10ml由静脉最好由皮管快速冲入。体腔内注射时用N.S 20-40ml稀释后在抽液后即时注入。外用5 mg加N.S 50ml稀释 主要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性毒性 消化道反应 生殖功能影响 脱发、乏力和头晕等注射漏于血管外时可引起坏死、溃疡,如发生即时皮下注射5
11、%-10%硫代硫酸钠或生理盐水。,烷化剂环磷酰胺,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药代动力学 口服易吸收,1小时后血浆浓度达峰值。体内主要由肝脏代谢,t1/2为4-6.5小时,48小时内由肾排出50-70%(其中68%为代谢物,32%为原形)。活性代谢物丙烯醛对泌尿道有较强刺激作用。,烷化剂环磷酰胺,适应症 广谱抗癌药,对多种肿瘤有效,广泛用于恶性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肺癌、软组织肉瘤、卵巢癌、子宫颈癌等用法用量 成人单药静脉注射按体表面积每次5001000mg/m2,加生理盐水2030ml,静脉推,每周1次,连用2次,休息12周重复。联合用药500600mg/m2。口服每日
12、2-4mg/kg,分次口服,连用10-14天,2-3周重复,烷化剂环磷酰胺,不良反应骨髓抑制:主要是白细胞减少,用药后1-2周最低胃肠道反应:食欲减退、中度恶心呕吐泌尿道反应:出血性膀胱炎常规剂量应用时其发生率较低其他:脱发、口腔炎、中毒性肝炎、皮肤色素沉着、月经紊乱、无精子或精子减少及肺纤维化等。罕见致突变或致癌作用。大剂量使用时应水化利尿,同时应用尿路保护剂(Mesna)以预防出血性膀胱炎,烷化剂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 Ifosfamide,IFO药代动力学 肝脏代谢,常规给药1.6-2.4g/m2,连续3-5日,5%为原形排泄。一次给予大剂量3.8-5.0g/m2,t1/2为15小时,8
13、0%从尿中排泄,其中50%-55%为原形。因此,分次给药可获得更好的生物效应。适应症 恶性淋巴瘤、卵巢癌、乳腺癌、肺癌、软组织肉瘤、骨肉瘤、睾丸肿瘤、宫颈癌等,烷化剂异环磷酰胺,用法用量 1.2-20.-2.0/M2加入 NS 1000ML 静脉滴注30120分钟,连续5天为1疗程。美司那 400mg 于0、4、8h各静脉冲入。主要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 轻到中度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常见,最低值在用药后12周 出血性膀胱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与剂量有关 胃肠道反应 脱发及低血钾 免疫抑制,垂体功能低下,不育症及继发肿瘤,烷化剂苯丁酸氮芥,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1h后达峰值,t1/2约2小时,以
14、代谢物形式由尿排泄适应症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卵巢癌 用法用量 0.1-0.2mg/Kg.d,连续3-6周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轻。,烷化剂嘧啶亚硝脲,嘧啶亚硝脲,尼莫司汀Nimustine,ACNU药代动力学: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7%-16%进入脑脊液,最高可达30%。脑肿瘤病人静注ACNU100-150mg,给药30分钟后脑脊液内浓度达高峰,约为血中浓度的30%适应证 脑瘤、肺癌、淋巴瘤、消化道肿瘤用法用量 每次2-3mg/kg,注射用水(5mg/ml)溶解,静注或静滴或加入250mlNS或5%GS静滴,6周后重复主要不良反应 迟发性骨髓抑制,于4-6周后达最低值。消化道
15、发应、肝肾毒性、乏力、发热、脱发和皮疹,烷化剂替莫唑胺,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完全,可透过血脑屏障。口服1.8小时后达血药浓度峰值,清除半衰期为1.8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平均为15%。口服后立即在血浆中可以检测出TMZ的代谢物。24小时经尿排泄平均为5.6%,92%在给药后8小时内排出体外适应证 脑胶质瘤和恶性黑色素瘤 用法 150 mg/m2/d*5d口服,4周为一周期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 为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常在治疗第一周期发生,不累积。4度中性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在10%以下。重度恶心和呕吐的发病率分别为10%和6%。头痛、倦怠,抗肿瘤药物抗代谢
16、类,化学结构与正常机体代谢物质相似,和正常代谢物竞争合成过程中或调节部位的主要酶,取代DNA或RNA合成所需的前体物质,从而发挥特异性对抗作用,干扰核酸合成,阻止肿瘤细胞的分裂繁殖。主要干扰核酸的合成,对非增殖细胞作用很小,主要作用于S期,属周期特异性药物。临床所给药物水平可以抑制酶活性,剂量提高曲线变平。,抗肿瘤药物抗代谢类,对干细胞无作用,骨髓抑制短而轻,致癌作用轻选择性不高,多数能引起造血系统抑制、胃肠道黏膜损害、肝损害等瘤细胞可改变代谢途径,降低对抗代谢药的敏感性,称之为自限作用,抗肿瘤药物抗代谢类,叶酸拮抗剂:甲氨碟呤嘧啶类:5-氟脲嘧啶,呋喃氟脲嘧啶,嘧福禄,氟铁龙胞苷类:阿糖胞苷
17、,健择嘌呤类:6-巯基嘌呤,6-硫鸟嘌呤,抗代谢类甲氨碟呤,甲氨碟呤 Methotrexate,MTX药理学 化学结构与叶酸相似,是一种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主要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被还原成四氢叶酸,影响DNA合成。还有胸腺核苷酸合成酶抑制作用,干扰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抗代谢类甲氨碟呤,药代动力学:口服易吸收,首过效应低,主要经肾排泄;少量原药及代谢产物可以结合型形式贮存于肾脏和肝脏等组织中长达数月,在有胸腔或腹腔积液情况下,药物清除速度明显减缓。,抗代谢类甲氨碟呤,适应症:急性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软组织肉瘤等,可鞘内注射高剂量MTX-CF解救法主要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
18、,抗代谢类6-巯基嘌呤,6-巯基嘌呤 药理作用:嘌呤拮抗剂 HGPRT()肌苷酸6-MP T-IMP 腺苷酸 鸟苷酸T-IMP:硫代肌苷酸HGPRT:次黄嘌呤鸟苷酸合成酶,DNA,抗代谢类6-巯基嘌呤,代谢 肝6-MP 硫尿酸(无活性)黄嘌呤氧化酶()别嘌呤醇别嘌呤醇可阻碍6-MP在肝内的代谢,从而提高6-MP的疗效与毒理,二者合用时应注意减量,抗代谢类6-巯基嘌呤,适应症:急性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主要不良反应 骨髓移植、肝脏损害、高尿酸血症,抗代谢类5-氟尿嘧啶,药理作用 抗嘧啶药 dUMP 5-FU 5-F-dUMP dTMP DNA 5-FU 5-FUR 掺入RNA 干扰蛋白质合成,脱氧
19、胸苷酸合成酶,(5-氟脲嘧啶脱氧核苷酸),抗代谢类5-氟尿嘧啶,适应症:抗癌谱广,对多种肿瘤有效消化道肿瘤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绒毛膜上皮癌、膀胱癌主要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抗代谢类吉西他滨,吉西他滨,双氟脱氧胞苷Gemcitabine药理作用 胞嘧啶核苷类似物,为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在细胞内经过核苷激酶的作用转化成具有活性的二磷酸(dFdCDP)及三磷酸核苷(dFdCTP抑制DNA合成药代动力学 在体内代谢成无活性代谢物(dFdU),并自血浆中迅速清除,由尿排泄,抗代谢类吉西他滨,适应症 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膀胱癌、乳腺癌、卵巢癌、小细胞肺癌用法用量 1000mg/m2用于生
20、理盐水250ml,静滴30分钟,每周1次,连用2周休息1周,抗代谢类吉西他滨,主要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是剂量限制性毒性。主要为血小板减少,多为III 度,重度(IIIIV度)占9。IIIIV度粒细胞减少及贫血发生率分别为25、11胃肠道反应:多为轻度(88)肝肾功能损害:一过性转氨酶升高(50),轻度蛋白尿及血尿躯干、四肢斑疹及斑丘疹21其他:流感样综合症(22)、呼吸困难(18),过敏反应(5)、周围性或面部水肿(35)、乏力(32)、嗜睡(11)。,抗代谢类阿糖胞苷,阿糖胞苷 Cytarabine,Ara-C作用:抗嘧啶药 掺入DNA 干扰DNA复制细胞死亡,Ara-C,脱氧胞苷激酶,Ara
21、-CDP/Ara-CTP,(二磷酸胞苷三磷酸胞苷),脱氧核糖核苷酸,多聚酶,DNA,Ara-C,抗代谢类阿糖胞苷,药代动力学 静脉注射后中等量可以进入血脑屏障,肝肾代谢,肾脏排泄适应症 白血病、淋巴瘤主要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抗代谢类羟基脲,羟基脲 Hydroxycarbamide,HU药理作用 核苷二磷酸还原酶抑制剂,抑制核苷酸还原为脱氧核苷酸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快,可透过血脑屏障。主要肝内代谢,尿中排泄适应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头颈部癌主要不良反应骨髓抑制 白细胞减少、巨幼红细胞贫血胃肠道反应,抗肿瘤药物抗肿瘤抗生素,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吡喃阿霉素柔红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阿克拉霉
22、素楷莱米托蒽醌(结构类似化合物)亚硝脲类:链脲霉素,丝裂霉素类:丝裂霉素C放线菌素类:放线菌素D博来霉素类:博来霉素平阳霉素博安霉素,抗肿瘤抗生素蒽环类,蒽环类: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吡喃阿霉素,阿克拉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蒽琨环嵌入DNA碱基中,DNA单链或双链,产生自由基。对细胞周期都有作用,最强是S期和G2期,抗肿瘤抗生素蒽环类,药代动力学静脉给药,与蛋白和组织结合,体内分布广泛,三室模型不能通过胃肠道吸收(除IDA外)不或不易透过血脑屏障(除IDA外)血浆半衰期13-50小时不等 THP、ACR约13-14小时 ADM、EPI、DNR、IDA约30-50小时主要由肝脏代谢,胆汁排泄
23、,部分代谢物也有抗肿瘤活性,抗肿瘤抗生素蒽环类,适应症;广谱抗肿瘤药物,淋巴瘤、白血病、乳癌、SCLC等。主要不良反应 心脏毒性是剂量限制性毒性是,阿霉素累计剂量 达到550/M2时,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1-4%。过去纵隔放疗、高血压、同时应用CTX可以增加此毒性。常用监测心毒方法是心血池扫描或心脏B超,观察左心室射血指数的变化。,蒽环类药物最大累积剂量阿霉素:450-550mg/m2表阿霉素:550-800(800-1000mg/m2)吡喃阿霉素:950mg/m2(950-1100mg/m2)柔红霉素:600mg/m2去甲氧柔红霉素 口服:400mg/m2 静脉:93mg/m2(170mg/
24、m2)米托蒽醌:160mg/m2(200mg/m2)用过阿霉素:120mg/m2,抗肿瘤抗生素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博莱霉素,博莱霉素 Bleomycin,BLM药理作用 与DNA结合,但并不影响核酸的二级结构,使DNA分子发生单链或双链断裂,可与Fe 2+形成复合物,形成过氧化物和羟自由基而破坏DNA药代动力学 口服无效,血浆半衰期通常少于2小时。在皮肤、肿瘤、肺、肝、肾中含量高。80%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由尿中 排泄。代谢药物的酶在肝肾中丰富而在肺和皮肤中缺乏,故毒性易出现在肺和皮肤,抗肿瘤抗生素博莱霉素,适应症 皮肤癌、头颈部癌、肺癌、食管癌及恶性淋巴瘤等 主要不良反应 对造血系统影响很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肿瘤 内科 治疗 化疗 药物 分类 作用 机制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40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