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元夕课件.ppt
《青玉案 元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玉案 元夕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1,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天庭的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生气,就下令天兵在正月十五日这天到人间放火,准备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看到凡间的百姓无辜受难,就冒著生命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人们。大家听到这件事,都吓得不知该如何是好。终于,有个老人想到一个好办法,他说:“在正月十五日这一天,每户人家都在家裏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非常赞同,于是便分头去准备。,传说,2,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因此保
2、住了生命及财产。后来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因此每到正月十五日,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庆祝。,3,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4,元宵节的晚上,春风轻拂,到处张灯结彩,焰火璀璨,像千树的繁花怒放。,东风夜放花千树,5,初读诗词,理解句意,又如漫天的星斗被风吹落,化作了晶莹的雨点。,更吹落,星如雨。,6,游玩的人,熙熙攘攘,比肩接踵,骏马、彩车来来往往,路上弥漫着一种让人兴奋不已的香味。,宝马雕车香满路。,7,凤箫声声,歌声阵阵,月儿西沉,天色渐亮,舞
3、彩灯的人兴味盎然,还在舞个不停。,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尚书舜作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其形参差,像凤之翼。”后世因此称箫为凤箫,即排箫。,8,玉壶:据周密武林旧事:元夕认为是一 种精美的灯。俞平伯唐宋词选释:鲍照白头吟:“清如玉壶冰。”后来唐宋诗词中每以玉壶、冰壶喻月。两种解释都可,但后者描绘灯月交辉,景象更为新奇。,9,鱼龙:鱼形龙形的花灯。蛾儿雪柳黄金缕:武林旧事:元夕:“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黄金缕:形容鹅黄色的柳条。盈盈:笑语时含情的样子。,10,那些姑娘,肌肤如雪,身段婀娜,走起路来,似弱柳扶风,头上戴的、身上穿的,华美无比;她的笑容是那么迷人,
4、声音是那么悦耳,她款款而去,只留下令人迷惘的心醉的淡淡的幽香。,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11,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遍又一遍地寻找那个意中人,却怎么也看不到她,就在几乎绝望的时候,无意中一回头,发现她竟然在灯火稀疏的暗处悄然独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2,賞析,上片:热闹狂欢之所(倾城狂欢)元夕之景 现实写照(世人)下片:灯火阑珊之处(独守寂寞)元夕之人 自我写照(词人)别有寄托、意义丰美的情词,13,词人如何描写元夕景象的?,焰火,宝马雕车华丽车马蛾儿雪柳盛装丽人,花千树 星如雨五彩缤纷,音乐,凤箫声动悦耳动听,花灯,玉壶 鱼龙光彩夺目,士女,总结:
5、车多、人多、灯多;焰火美、音乐美、花灯美、服饰美、情态美。作者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多种感觉器官,极尽渲染烘托铺排,写出了元宵节的热闹非常,盛况空前。,14,词人要寻的人是谁?他又在哪里?前文为何浓墨重彩地渲染元夕灯会的盛况?,问题探究,那人,灯火阑珊(冷落)处,前面用许多笔墨渲染环境气氛,最后却只用几笔勾画出他要找的“那人”的形象和性格。尽管灯市这样热闹,看灯的人这样多,但是在这热闹的人群中没有“那人”;在最后偶然回头的时候,却发现“那人”站在灯火冷落的地方。原来前面所写的种种热闹的气氛,都是反衬之笔,都是为这个主要人物的形象性格而服务的。,1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整阙词的精华所在。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与升华。上片的元宵欢腾与下片的丽人群女都只是为了“那人”而设。若无此人,一切又有何意义及趣味呢?,16,“那人”:理想“众里”一句可见词人对“理想”追寻的执着和艰辛。“蓦然回首”反映词人历经千辛万苦后突然获得的惊喜。“灯火阑珊处”点明灯火幽黯,呼应暗香,暗示“孤寂”。,17,盛妆艳服的仕女,火树银花的元夕,那人灯火阑珊处的,反衬,正衬,孤高淡泊自甘寂寞,18,主旨探讨,爱情词?,知人论世,梁启超:“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19,“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甘寂寞,而又有些迟暮之感的美人。这反映的正是他自己在政治失意后,宁愿闲居、
7、不肯同流合污的品格。”胡云翼,20,2023/1/17,21,表现“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格,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格不同流俗,志怀高远,别有所求的志向。,22,政治含义:不与媚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报国的正义立场。,如何理解“那人”的形象含义?,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格自甘淡泊,不同流俗 志高怀远,别有所求,主旨:,知人论世,知人 论世落职闲居 不思恢复报国无门 偏安江左悲愤哀怨 粉饰太平,23,写作背景,作者写作这首词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虽然辛弃疾志存高远,力图恢复国家失地,实现祖国统一,但他遭到朝中主和派的排斥,落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玉案 元夕课件 青玉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38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