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学 第十七章 经编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课件.ppt
《针织学 第十七章 经编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织学 第十七章 经编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课件.ppt(1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七章 经编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纺织与材料学院,本章知识点,双梳栉满穿经编织物的种类,各自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能以及编织方法。少梳栉空穿网眼经编织物的类型,形成网眼的原则和规律。双梳空穿网眼织物的工艺设计方法。缺垫组织的结构特点、基本性能、形成的花色效应以及编织方法。部分衬纬经编组织的结构特点、类型和编织工艺。全幅衬纬经编组织的结构和特性,衬纬方式与衬纬编织过程。缺压集圈和缺压提花织物的结构特点与编织方法。压纱经编组织的结构特点、形成的花色效应以及编织方法。,纺织与材料学院,形成经编毛圈织物的几种方法。毛圈沉降片法的编织原理。贾卡经编织物的结构特点。纹板式贾卡提花装置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如何
2、在织物中形成网孔区域、半密实区域和密实区域。,纺织与材料学院,本章内容,第一节 少梳栉经编组织与编织工艺第二节 缺垫经编组织与编织工艺第三节 衬纬经编组织与编织工艺第四节 缺压经编组织与编织工艺第五节 压纱经编组织与编织工艺第六节 经编毛圈组织与编织工艺第七节 贾卡经编组织与编织工艺,纺织与材料学院 针织学,第一节 少梳栉经编组织与编织工艺,纺织与材料学院,一、满穿双梳组织的结构与特性与显露关系,1.定义满穿双梳组织是指使用两把满穿经纱的梳栉垫纱编织形成的经编组织。其结构比较稳定,织物表面平整。2.命名满穿双梳栉经编组织通常以两把梳栉所编织的组织来命名。若两把梳栉编织相同的组织且做对称垫纱运动
3、,则组织名称前加“双”字。如双经平、双经绒等。若两把梳栉编织不同的组织,则将后梳组织的名称放在前面,前梳组织的名称放在后面。如:后梳编织经平组织,前梳编织经绒组织,称之为经平绒组织;反之则称为经绒平组织。若两梳均为较复杂的组织,则要分别给出其垫纱运动图或垫纱数码。,纺织与材料学院,3、双梳组织结构及两梳纱显露的原则,(1)满穿双梳织物的一般结构:满穿双梳织物每一个线圈都是由两根纱线组成。整个织物有四层。从工艺正面到反面依次是两层圈柱,两层延展线。如图所示,处于织物工艺反面最外层的是前梳纱延展线,然后是后梳纱的延展线,它处于前梳延展线和线圈圈柱之间,被前梳延展线压住。,纺织与材料学院,满穿双梳织
4、物一般结构,纺织与材料学院,4、两梳纱在织物正面显露的原则,理论上讲,处于织物工艺正面表面的是前梳纱,但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一般来说,送经量大,垫纱位置低,针背横移小,采用开口线圈并采用相对粗的纱线则易显露在工艺正面。改变以上因素都能改变两梳在工艺正面的显露关系,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要调节以上各因素。在双梳组织中,为形成直立的线圈结构,两梳针前垫纱方向一般相反,如针前垫纱方向相同,线圈仍将呈歪斜状态。,纺织与材料学院,1.双经平组织两梳都作经平垫纱所形成的组织称双经平组织,是最简单的双梳组织。双经平组织中,两把梳栉作反向对 称垫纱,所形成的延展线在相邻两 个纵行之间交叉,相互平
5、衡,形成 直立的线圈结构。这种组织形成的 织物覆盖性较差,并且纱线断裂时,线圈会沿纵行自上而下脱散,因此 该组织通常不单独使用。,二、常用的素色满穿双梳组织,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2.经平绒组织 定义:后梳进行经平垫纱运动,前梳进行经绒垫纱运动所形成的双梳经编组织称为经平绒组织。特性:由于前梳组织的延展线较长,线圈断裂时经平绒组织不会分离为两半。该组织形成的织物手感光滑、柔软,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和悬垂性。,经平绒组织,纺织与材料学院,3.经绒平组织 定义:后梳进行经绒垫纱运动,前梳进行经平垫纱运动所形成的双梳经编组织称为经绒平组织。特性:经绒平组织工艺反面是前梳较短的延展线,它将后梳较
6、长的延展线束缚在织物内,因此减小了织物的横向延伸性,使得织物结构比较稳定、挺括,改 善了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经绒平组织,纺织与材料学院,4.经平斜组织 定义:后梳作经平,前梳作经斜所形成的双梳组织称经平斜组织特性:两梳的垫纱运动方向相反时织物正面可形成直立的线圈结 构。由于前梳的延展线跨过三 个针距,几乎呈平直状态紧密 地排列在一起,因此织物工艺 反面有良好的光泽。同时,织 物厚度增加,手感柔软、光滑,但抗起毛起球性能变差。,经平斜组织,纺织与材料学院,经平绒垫纱运动图,纺织与材料学院,起绒经平斜利用经平斜组织前梳的长延展线可进行拉绒整理形成起绒坯布。这时需要将垫纱运动稍作调整,让后梳作与
7、前梳同向垫纱运动,使其更易于起绒。起绒时前梳的长延展线受到拉绒处理,而后梳的延展线则被拉出坯布表面,但没有断裂,这种结构更为稳定。在拉绒过程中,坯布横向将有相当大的收缩。如果要得到更加厚重和紧密的起绒织物,进一步增加前梳的针背垫纱距离,使 其作45,1一0/的垫纱运动,其结构如下图所示。,纺织与材料学院,起绒经平斜,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5.经斜平组织 定义;后梳进行经斜垫纱运动,前梳进行经平垫纱运动所形成的双梳经编组织称为经斜平组织。特性:经斜平组织中,前梳的短延展线将后梳的长延展线夹在织物内,使织物具有挺括、厚实的特性,常用来做印花织物。与经平斜组织相比,其抗起毛起球性能好,结构
8、稳定,但手感和外观不如经平斜组织。,经斜平组织,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6.经斜编链组织 后梳进行经斜垫纱运动,前梳进行编链垫纱运动所形成的经编组织称为经斜编链组织。经斜编链组织中,由于前梳作延 展线最短的编链垫纱运动,且前 梳的编链延展线将后梳的延展线 牢固地束缚在织物内部,因此该 组织形成的织物纵向稳定性极好。与经斜平组织相比,经斜编链组织更加硬挺。,经斜编链组织,纺织与材料学院,7、双经缎组织,1、定义:两把梳栉都作经缎垫纱运动所形成的组织称为双经缎组织。2、应用:通常两把梳栉作相同的经缎垫纱运动,但方向相反。利用双经锻组织再配合适当的色纱排列及对梳方式,可以形成一定的彩色曲折纵
9、条纹效应或一定的几何图案织物。,纺织与材料学院,三、色纱满穿双梳组织,在满穿双梳组织的基础上,对其中一把或两把梳栉采用一定根数、一定顺序的色纱穿经进行编织,可以得到各种色彩花纹的经编织物。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一)彩色条纹织物 通常后梳栉穿一种颜色的经纱,前梳栉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纱,并按一定的顺序穿经,就可以得到纵条纹织物。包括直条纹和曲折形条纹等。,纺织与材料学院,1、彩色直条纹效应,通常后梳作经绒或经斜垫纱运动,满穿一种颜色的纱线,前梳作编链或经平垫纱运动,采用两种或多种颜色的纱线,就可以形成各种直条纹效应的织物,条纹的宽度:由穿纱的情况决定。前梳采用编链时:得到边界清晰的真条纹。前梳采用
10、经平时:得到边界混杂的真条纹。后梳所采用的组织不同,主要影响到织物的厚度,以及织物的尺寸稳定性,一般针背横移越长,厚度越厚,尺寸也越稳定。,纺织与材料学院,单梳经平纵条纹,纺织与材料学院,经平斜正面,纺织与材料学院,经斜平反面,纺织与材料学院,五针经缎正面效应,纺织与材料学院,五针经缎反面效应,纺织与材料学院,2、曲折条纹效应,曲折条纹通常是在后梳满穿一种色纱做变化经平垫纱运动,前梳按一定规律穿经,做经缎垫纱运动,就可以得到各种不同宽度和不同曲折程度曲折形条纹织物。曲折条纹的宽度:由穿纱方式决定,曲折程度:由经缎垫纱运动决定。侧向前进针距越多,曲折程度越大,反之越小。,纺织与材料学院,双经缎彩
11、色纵条,纺织与材料学院,双经缎彩条效应,纺织与材料学院,上图为双梳变化经缎组织形成的彩色曲折纵条纹织物,前梳(F)穿经为2黑、24粉红、2黑、12白、4黑、12白,后梳(B)穿经为全白,所得织物为粉红和白色的宽曲折纵条纹中,配置着细的黑色曲折纵条纹。,彩色曲折纵条纹织物,纺织与材料学院,(二).对称几何花纹织物 形成方法:双梳都作经缎垫纱运动,但方向相反,采用一定的穿孔机纱和对梳方式,就可以形成一定几何图案的织物。特别注意:在这类组织中,穿纱方式和对梳方式是特别重要的,对于相同的垫张运动,穿纱方式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效应。即使垫纱运动和对梳方式完全相同,只有对梳方式不同,也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几
12、何效应,所以这类级织物的设计一定要特别注意对梳方式的变化。,纺织与材料学院,对称几何花纹织物,16列经缎组织形成的对称菱形花纹,纺织与材料学院,菱形图案经段织物,纺织与材料学院,作业:根据给定的垫纱数码,画出两种不同的对梳方式下的 垫纱运动图(即形成经织物的效果图),后梳:1-2,1-0,1-2,1-0,1-2,1-0,1-2,2-3,3-4,5-6,7-8,8-9,9-10,10-11,10-9,10-11,10-9,10-11-,10-9,9-8,8-7,6-5,4-3,3-2,2-1,1-0/前梳:13-12,13-14,13-12。13-14,13-12,13-14,13-12,12-
13、11,11-10,9-8,7-6,6-5,5-4,4-3,4-5,4-3,4-5,4-3,4-5,5-6,6-7,8-9,10-11,11-12,12-13,13-14/对梳方式1:F:+111111111 B:+111111111+对梳方式2:F:+111111111 B:111111+111,纺织与材料学院,二、部分穿经双梳栉经编组织的结构、特性,部分穿经双梳经编组织是指双梳组织中,有一把或二把梳栉采用带空穿的穿纱方式进行编织。部分穿经双梳经编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网眼、凹凸等效应的花色织物。(一)一把梳栉部分穿经的双梳经编组织在双梳组织中,一般采用后梳满穿,前梳按一定规律空穿,则可在后梳形成的
14、致密的地组织上形成凹凸的纵条外观。通常满穿的后梳作经绒垫纱运动,空穿的前梳作经平或编链垫纱运动,前梳采用经平垫纱运动时,所形成的直条纹的边缘带有一定的锯齿形,,纺织与材料学院,编链凹凸条纹组织,(1)垫纱运动图,(2)线圈图,纺织与材料学院,经平凹凸纵条纹组织,(1)垫纱运动图,(2)线圈图,纺织与材料学院,经平凸条的宽度:等于穿经数+1,纺织与材料学院,凹凸碎条织物,凹凸碎条效应的形成原理与凹凸直条纹效应形成的原理相同,所采用的组织也可以一样,但编织若干横列后,要改变前梳的垫纱运动,使原来的纵条中断,在新的位置又重新形成凸条纹,从而形成碎条效应,一例碎条效应织物的垫纱运动如下:前梳B1:(2
15、-1,2-3)3/(1-0,1-2)2,1-0,2-3/后梳B2:2-3,1-0/改变前梳的垫纱运动及穿纱方式,还可以形成不同外观的碎条效应。,纺织与材料学院,碎条织物,变化前梳的垫纱规律,可以得到多种不同效应的织物。,纺织与材料学院,微孔织物,在一把梳栉带空穿的经编组织中,适当地安排垫纱运动和空穿梳栉的穿纱方式,在某些针上有规律地形成单纱线圈,利用单梳线圈的歪斜就可以得到微小孔眼效应。一例微孔织物的垫纱运动图如科所示。前梳满穿,作经平垫纱运动;后梳二穿一空,作经绒和经斜相结合的垫纱运动,其垫纱数码为:前梳B1:1-2,1-0/后梳B2:1-0,2-3,1-0,3-4,2-1,3-4/,纺织与
16、材料学院,微孔织物,纺织与材料学院,(二)两梳都带空穿的双梳组织,在双梳都带空穿的经编组织中,通过合理地安排垫纱运动及穿纱和对梳方式,可以使织物中某些纵行的线圈中断,形成孔眼效应。1、两梳空穿形成织物的原则在双梳都带空穿的组织中,必须注意两把梳栉的垫纱运动的设计及穿纱方式和对梳方式的设计,否则将不能形成孔眼或根本无法编织。为了分析孔眼形成的规律,我们先看几个例子。,纺织与材料学院,两梳均为空穿的情况,纺织与材料学院,两梳均为空穿的情况,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两梳空穿形成织物的原则:,综上,在双梳都空穿时,为形成孔眼,应遵守如下原则:1.在每一横列的编织过程中,每一枚针上必须至少垫上两
17、把梳栉所穿纱线中的任意一根。否则,如果有的针上垫不到纱,将产生脱套,使编织无法进行。2.合理地设计两把梳栉的垫纱运动,在要形成孔眼之处不能有延展线联系。没有横向联系的横列数由所设计的孔眼大小决定。所形成的孔眼的形状由垫纱运动决定。3.如果两把梳栉的垫纱运动相同,但垫纱方向相反,则所形成的孔眼形状是对称的。一般情况下,两把梳栉都采用对称的垫纱运动。,纺织与材料学院,4.如果梳栉的穿纱数和空穿数相等时,则至少有一把梳栉的垫纱范围要大于连续穿纱和空穿数之和。例如穿纱方式如果为三穿一空,则至少有一把梳栉的垫纱范围要大于或等于五针。5.一般情况下,相邻两孔眼之间的纵行数由梳栉连续穿经数和空穿数之和决定。
18、例如,要使相邻两个纵行间有两个纵行,则穿纱方式就只能是一穿一空;如果要使相邻两个纵行间的线圈数为三个,则穿纱方式就应是两穿一空;如果要使相邻两个线圈纵行间有四个纵行,则穿纱方式可以是三穿一空,或二穿二空。因此应根据所需孔眼织物的覆盖率及孔眼形状等来设计穿纱方式。,纺织与材料学院,2、两梳空穿孔眼组织设计方法,(1)小菱形孔眼的设计方法 要形成小的孔眼,没有横向联系的横列数要少,两把梳栉可作反向对称垫纱。两把梳栉都一隔一穿纱,则垫纱范围应为三针。因此,可以让两把梳栉都采用经绒或三针经缎组织,采用穿对穿,空对空的对梳方式,作对称的垫纱运动,就可以得到小菱形孔眼的织物,如图所示。要想得到稍微大一点的
19、菱形孔眼,可以采用两梳作对称的经缎垫纱运动,两梳都是一穿一空。,纺织与材料学院,变化经平形成小菱形孔眼,纺织与材料学院,双经缎垫纱形成较大的菱形孔眼,纺织与材料学院,(2)柱形孔眼的设计方法,要想得到柱形孔眼,就要增加纵向没有联系线圈的横列数,在形成孔眼处可以采用经平或编链组织,编织够所需的孔眼长度后,可采用长的针背垫纱来封闭孔眼。例如可采用经绒组织或经缎组织等,这两种网眼织物都是在经平垫纱处形成孔眼,利用经绒垫纱运动将孔眼封闭,或利用经缎组织垫纱运动将孔眼封闭,纺织与材料学院,长柱形孔眼,纺织与材料学院,编链长柱形孔眼,采用编链和经绒相结合形成的长柱形孔眼的例子。在编链垫纱处,形成彼此间没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织学 第十七章 经编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课件 针织 第十七 花色 组织 编织 工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38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