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上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上课ppt课件.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春天的故事”,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1、工业化的概念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以及工业就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2、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经济的一般途径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条件好的地区率先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再带动全国发展。,在新兴开工厂,哪几个方面要与政府打交道?,申报注册交地税交国税工人健康证有计量工具的排水、排气的工人工资和保险土地使用,工商局,地税局,国税局,防疫站,计量局,环保局,统筹局,国土局等,常见的优惠政策税收优惠土地优惠投资优惠服务优惠设招商局,成立投资安全保障制度,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等,招商引资用土地资源、基础设施、知识产
2、权、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等换取投资人的投资。,基础设施七通一平(高级)通电、通路、通水、通讯、排污、排水、有线电视网络、平整土地五通一平(中等)通电、通水、通路、通讯、排污、平整土地三通一平(低级)通电、通水、通路、平整土地,*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和位置,东南亚,中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北江,西江,东江,P65活动的第3小题参考答案,东莞,中山,佛山,珠海,深圳,广州,江门,肇庆,慧州,珠江三角洲的范围,(1)沿河分布:(2)沿河口分布:(3)沿海分布:,惠州、东莞、中
3、山、江门等。,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珠海、澳门、香港等,由图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分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二、珠三角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1、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种类少现有的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落后,2、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升级化,各产业协调(个产业的数量,在经济技术各方面联系和协调趋向平衡),趋向优先发展经济效益高、环境效益好的产业。,三、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1、第一阶段(1979-1990)(1)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原因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但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三、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1、第一阶段(1979-1990)(1)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原因(2)如
4、何发展(见图),三、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1、第一阶段(1979-1990)(1)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原因(2)如何发展(见图)(3)结果促使珠江三角洲工厂成为全国同类产品的领头羊,三、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1、第一阶段(1979-1990)2、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因工业势力大为增强恰逢国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优势已经大不如前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三、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将附加值低的劳动力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低层次的技术密集型和一些高新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三、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1、第一阶段(1979-1990)2、第二
5、阶段(1990年以后)(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因(2)、结果电子信息产业的绝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外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国有大型企业,小商品经济:一般指体积小、价格低、零售起点低的商品。,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或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举办,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四、珠三角工业化面临的问题1、市场腹地有限2、产业基础相对 较弱3、科技实力相对较弱4、人才队伍相对较差5、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严重,6、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五、城市化面临的问题1、城市规划严重落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等级),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使得城市群整体实力下降;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6、落后,尤其是“城中村”地区生活、生产设施比较简陋;3、城市管理严重滞后,特别是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跟不上,引发,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4、城市环境质量差大气污染、水问题等5、耕地锐减,土地肥力下降6、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六、工业化问题的对策1、扩大经济腹地:建立泛珠江三角洲等2、强化产业基础:加强基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3、加强教育与培训提高人才队伍的科技水平;4、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七、城市化问题的对策1、加强城市规划,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A、等级规模的城市数量合理;B、大城市发展高端产业为主,增强经济实力,扩大影响辐射范围;C、中小城市发展相对低端产业
7、,并形成分工合作关系;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居住等),3、加强城市管理A、企业依法办理招工备案手续,依法签订劳动合同;B、出台一系列政策,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4、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治理环境污染5、合理规律城市土地利用,避免过度破坏耕地资源,6、增加生态绿化用地,美化生态环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相互促进,推 动 力,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一、珠三角发展的地理条件,读书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哪些国际国内背景和地理条件?,1发达国
8、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增长,劳动力及房地产(土地)成本不断上升,这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会形成巨大的成本落差,为降低成本,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产业转移,那些具有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文摘阅读,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小平南巡,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3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
9、南亚),3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各举办一届。,中国第一侨乡江门,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各方面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两个著名的侨乡:广东省和福建省),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过去的深圳,今天的深圳,一、珠三角发展的地理条件,总结,珠三角自身的区位优势条件,社会条件,
10、政策支持,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廉价,最大的侨乡之一,地形平坦,气候优越,位置优越,自然条件,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发达国家或 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求产业转移。,2.外界环境:,地价低廉,例1 关于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708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 B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C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D在工业内部,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答案:B,例2 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国
11、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答案:C,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思路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注: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P72“活动”1,P78“活动”2 由问题1的分析我们得知,珠江三角洲在20世纪80年代后才具备、全国其他地区很长时间内不拥有的条件只有一项:对外开放政策,这是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
12、素。,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进程,第一阶段:起步,第一阶段,1979年至1990年,丰富,_优势,改革开放初期,主导产业,_密集型产业,_、技术、_,引进,_加工厂,建立,外商投资规模_,附加值_,吸引外资额增长_,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_,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侨乡,生活消费品,较慢,劳动,较慢,劳动力,低,资金,设备,小,第二阶段:产业升级,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_已不明显,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水平_,_的优势丧失,_产业不能支撑该地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抓住,机遇,世界:经济_,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_。,发展,全国最大
13、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优势,劳动力成本低,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劳动密集型,全球化、信息化,产业结构调整,2、工业化推进城市化,1985年与201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案例分析阅读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阅读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1起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2发展优势:地理位置优越 著名的侨乡,3抓住两次机遇:香港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 台湾产业开始大规模向祖国大陆转移,,P75“活动”,苏南模式,与“珠江三角洲模式”不同,“苏南模式”是一种依靠“内向”型经济起步,即经济
14、增长的主要动力,主要不是依靠国外,而是依靠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其外向性是在区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苏南模式”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产业,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和主体。,温州模式,与发展乡镇企业起家的“苏南模式”不同,温州模式的发起者和创业者是千千万万的农民,农民办企业,经营企业,承担风险,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是”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位置在浙江南部山区丘陵地区,交通闭塞,资源缺乏.与内地相比,唯一的优势是沿海但是又远离经济中心,发展经济的优势不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把小商品做大,把小企业做大做强,以小商品为主的主
15、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渐占领了国内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这是”温州模式”的突出特点.,东北模式,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煤炭、铁矿资源的开发,铁路和港口的建设,出现了一批以重化工工业为主的城市.1949年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长春、吉林、哈尔滨等.,云南德宏的边境贸易,1985年德宏州全州开放为边境贸易区后,边境贸易迅速发展,不仅为地方开辟了新的财源,同时为国家和整个大西南地区开辟了一个新产品销售市场和可供利用的原料基地,使德宏一跃成为云南乃至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左图可以看出:珠三角和长三角
16、地区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和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过珠三角。,右图可看出,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很明显,但正在缓慢的发生转变;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迅速增长。,变化说明:珠三角的发展受到了长三角的严峻挑战,P76“思考”,较小,较弱,薄弱,受南岭阻隔,腹地范围小,大,强,雄厚,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握手楼,深圳楼房密度大,城中村,城中村成为城市发展隐患,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
17、的现象普遍。,(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城市建设相对落后,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对策?,三、问题与对策,四、问题与对策1、问题2、对策,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成为工业化、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制约因素,各城市都在积极努力,加强分工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各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与港澳的功能和结构逐步趋同,使得工业化、城市化的动力减弱,小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共
18、9个地级市。,大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共9个地级市与香港、澳门。,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云南、贵州、四川、海南九个省份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区域范围示意图,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海南,香港,澳门,广西,泛珠三角”又叫“9+2”,“泛珠三角”计划是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谋发展。,泛珠三角区域横跨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加强这一区域的合作,可以使劳动力和资源由中西部向沿海地区流动,产
19、业则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对于促进大珠三角产业升级,带动华南、中南、西南的经济发展,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带动内地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意义,珠江三角洲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等问题,为什么还要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层面。珠江三角洲虽然受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在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加之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一种突出的趋势和现象,各国和地区的经
20、济,由彼此孤立与阻隔走向相互联系与依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和长期趋势。以大都市带、城市群为中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或称之为大都市圈的经济一体化,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城市群可以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形成将会成为中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增长极。,知识结构,珠江三角洲,发展条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问题,对策,活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P84“活动”1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是合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发育完善、级配完整的密集城市带。其中包括:特大城市1个(上海),大城市5个(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中等城市9个(舟山、扬州、南通
21、、泰州、湖州、镇江、嘉兴、绍兴、常州),小城市20多个。不同等级的城市各有其不同的定位,能够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这种等级规模结构既有利于核心城市集聚效应的发挥,也有利于城市间的优势互补,促进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P84“活动”2 长江三角洲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完整(五个级别均有),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城市等级体系。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心,兼顾、辐射其他城市,是单核模型。珠江三角洲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相对单调,缺少规模巨大的“龙头”城市。以广州、深圳为区域中心,是双核模型。,P84“活动”3 距离上海较远的城市,因缺少腹地支持,地位很难发挥。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P84“活动”4 南京应呼应上海,辐射周边。一方面呼应上海,另一方面南京要形成新的辐射,南京与周边的镇江、扬州、马鞍山、芜湖和滁州等地,已形成了“一小时车程范围的都市圈”;南京又同上海、武汉、重庆一起,构成了长江流域四大区域经济中心,这使得南京担当了向西辐射和传递上海辐射的“要角”。,P84“活动”5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在科技、文化、区位、经济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优势,应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发挥区位优势,关键是突出长三角的窗口示范性,京、津、唐的科技性和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谢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36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