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涩中成药专题知识讲座课件.ppt
《固涩中成药专题知识讲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涩中成药专题知识讲座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组成:以收涩药为主;作用:收敛固涩;治证:气、血、精、津滑脱耗散之证。属十剂中“涩可固脱”的涩剂。,概念,固涩剂,1、固表止汗 治体虚、卫外不固之自汗、盗汗。2、敛肺止咳 治久咳肺虚、气阴两伤证。3、涩肠固脱 治大便滑脱不禁证。代表方:四神丸,分类,固涩剂,4、涩精止遗 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也治肾虚不摄,膀胱失约之尿频、代表方:金锁固精丸,桑螵蛸散5、固崩止带 治崩漏、或带下不止之证。,分类,固涩剂,1、凡有实邪者,如热病汗出、痰饮咳嗽、火动遗精、伤食泻痢、或血热崩漏者,均不宜使用本类方剂,以免“闭门留寇”。2、凡外邪未尽者,也不宜过早应用本类方剂。3、气血精津滑脱之证,常是因正气虚乏
2、所致,故在 用收涩药治标的同时,还应辨明病因,配伍相应 的补益药,使之标本兼顾,以提高疗效。,使用注意,固涩剂,玉屏风散,【组成】,防风一两 黄芪(蜜炙)白术各二两,【用法】,脏脏经络失于濡养:面色恍白,少气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浮软,【主治】肺卫气虚证,卫外不固,津液外泄:恶风汗出,或易感风邪,肺气虚,【病机】肺虚卫气不固,腠理疏松。,【治法】益气固表止汗。,方解,全方三药合用,补中寓散,散中有补,共奏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之效 用之犹如御风的屏障,珍贵如玉,故名玉屏风散。,君:黄芪大补肺脾之气而固表止汗臣:白术健脾益气,固表止汗,佐:防风辛散疏风而御邪,配伍要点:,黄芪、白术相须为用,增强益气实
3、卫,固表止汗之力,临床运用,2、辨证要点:自汗恶风外,以面色恍白,舌淡脉虚,1、本方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剂。,3、现代运用: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因表阳不固而外感风邪以及 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致病情反复者均可加减用之,四 神 丸,内科摘要,【组成】肉豆蔻 五味子各二两 补骨脂四两 吴茱萸二两,四神丸,【主治】脾肾虚寒之五更泄泻。肠失固摄,五更阴盛:五更泄泻 阴寒凝聚:腹痛,腰酸肢冷 舌淡,脉沉迟无力 火不生土,脾失健运【病机】肾阳虚衰,不温脾土(火不生土),肠道不固【治法】温肾暖脾(补火生土),涩肠止泻,脾肾肾虚虚为寒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神疲乏力,四神丸,【方解】君:补骨脂 补肾
4、壮阳,温脾止泻 臣:肉豆蔻 温脾暖胃,涩肠止泻 佐:五味子 涩肠止泻 吴茱萸 温暖肝脾肾以散阴寒,两药相配,温肾暖脾、固肠止涩之力彰,四神丸,使:生姜 温胃散寒 大枣 补益脾胃,*配伍要点:补骨脂+肉豆蔻;,【方解(续)】,四神丸,【运用】1、本方适用于脾肾虚寒,火不生土,肠失固摄之证。1、辨证要点:五更泄泻,不思饮食,腹痛腰酸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2、临证加减:中气下陷见脱肛者,加黄芪、升麻;脾肾阳虚甚者,加肉桂、附子。3、现代运用: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属脾肾虚寒者。,四神丸,金锁固精丸,【组成】沙苑子二两 芡实二两 莲须二两 龙 骨一两 牡蛎一两,金锁固精丸,【主治】肾虚精关不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成药 专题 知识讲座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36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