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T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课件.ppt
《DVT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VT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雷春华,DVT 的 预 防 措 施,内 容,概念及国内外发展动态,评 估 方 法,1,3,2,DVT观察要点,宣教内容,4,骨科大手术患者(包括髋、膝置换,髋部骨折手术)均为VTE极高危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亚洲骨科大手术患者具有很高的DVT 发生率,骨科大手术患者必需常规预防DVT,2012年亚洲静脉血栓预防指南,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或髋部周围骨折的患者推荐采用以下一种方式预防: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华法林及阿司匹林联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关于高出血风险:尚无证据显示亚洲人比欧洲人有更高的出血风险。对于接受骨科大手术的患者
2、,推荐LMWH术前12h以上或术后12h以上给药,达比加群术后1-4小时给药,利伐沙班术后6-8小时给药,阿哌沙班2.5mg BID术后12-24小时开始给药。THR、TKR术后抗凝药物预防性治疗时间至少10-14天。证据表明THR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形成的危险性可持续1个月,推荐高危患者抗凝药物预防性治疗时间可延长至35天。,4,N.C.LIEW,et al.Int Angiol 2012;31:501-516.,国内,邱贵兴等报道 髋关节及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 LMWH(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组 11.8%(8/68)未预防组 30.8%(16/52)两组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余楠生等报道 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 20.6%(83/402)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 58.2%(109/187),概念: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一个需要整体理解的概念,DVT、PE是同一种疾病VET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两种临床表现形式,DVT形成的机制,A中央型:血栓局限于髂股静脉,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和局部沿静脉行程的压痛,可有静脉曲张。B周围型:血栓局限于小腿深静脉丛,表现为小腿肿胀疼痛和压痛,Homans征(+),即将足背屈使腓肠肌紧张时,可激发疼痛。C混合型:血栓弥漫于整条患肢深静脉系统,表现为患肢明显肿胀、疼痛和压痛,沿股静脉行程可扪及条索状肿块,病人行走较困难。,现代护
4、理的发展方向防治结合,深静脉血栓重在预防,预防在先 加强评估 及时处理,预防DVT首先:,正确评估病人,哪些人有发生DVT的危险?,危险的程度如何?,预防DVT首先正确评估病人:,评估对象,大手术后,各种卧床病人,评估内容,询问患者的健康史,既往有无疾病、手术等诱因。评估测量双下肢大、小腿同一部位周径,了解患肢色泽、温度、感觉、脉搏强度,了解有无肺栓塞症状询问患者已卧床时间,如入院时已卧床一段时间,需经相关检查确诊是否已发生DVT,无DVT者,采取预防措施,已形成深静脉血栓者,执行DVT护理措施,DVT的辅助检查,血浆D二聚体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静脉造影:是DVT诊断的“金标准”放射性核素血
5、管扫描检查 螺旋CT静脉造影,观察要点,1、患肢有无肿胀:最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突然肿胀。患肢肿胀对深静脉血栓确诊具有较高的价值,观察患肢肿胀和浅静脉扩张的程度、远端动脉搏动情况、皮肤温度、色泽和感觉等。每日测量比较记录患肢不同平面周径。2、观察患肢疼痛:发生时间、部位、程度、如患者感觉肿痛感或胀痛加重,周径明显增大,皮肤发绀、潮红,皮肤温度升高,可能发生静脉血栓。,观察要点,3、每日做1次小腿腓肠肌的扪诊检查,如有压痛,可做腓肠肌局部压痛(Homans征),阳性者提示腓肠肌静脉丛有血栓形成。4、行溶栓病人观察:穿刺处、皮肤、粘膜、鼻、牙龈、脏器、消化道及颅内出血征象。5、肺栓塞(P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VT 形成 预防 护理 措施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35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