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说课ppt课件.ppt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说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说课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 肖琴,一、说课标二、说教材三、说学情四、说教学目标五、说教学重点难点,六、说教法、学法七、说教学设计 八、说教学过程九、说板书设计十、说备课反思,一、说课标,114 概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认识人类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主要阶段。211 知道史前时期的工具制作和使用状况,说明自然条件对远古人类生活的制约,明确农耕技术进步的意义。,课标解读:核心概念:原始农业聚落 事实性知识: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出现、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聚落的结构特点,河姆渡与半坡遗址特点 概念本质性知识:生产力发展(新石器)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聚落定居),自然环境对历史文明的影响 方法
2、性知识:通过历史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七上,(1)本课地位的分析,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文明探源,原始先民的家园,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早期文明区域,中华文明探源,综合探究: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二、说教材,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第四单元 设计构想:本单元,作为七年级教材的结尾和向八年级教材的过渡,属于“历史中的生活”范畴。主要探究史前时代到文明诞生的时间内,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发展。,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从时间上讲,本课介绍的是农业革命人类最终摆脱野蛮走向文明的转折点的发生,即新石器时代的历史,从归纳其特点反应文明发展的唯物性。,从空间上讲,本课介绍几大世界典型的农业革命发生
3、地的历史,从对比其之间的差异反应出文明的多元化。,(2)本课的知识结构:,走访原始农业聚落,典型原始农业聚落,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约旦河谷,半坡,河姆渡,四、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知道河姆渡氏族和半坡氏族距今的年代、生活的地区、生活的环境、生活和生产方式;知道农耕技术进步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物资料,感受原始农业聚落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明确农耕、畜牧、定居是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通过对比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房屋,了解自然环境因素、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对人类生活以及历史进程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3.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出土文物图片的分析,体会史前时代的历史是先民不断努力创造的,从中体会到我们的先民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五、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了解原始的农业聚落的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情况。教学难点: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感受文明的多元化。,三、说学情,1、知识储备量少,对这段历史基本不了解2、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渴望充实新的知识,喜欢大胆的表现自己。,六、说教法和手段,教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地图图表演示法 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七、说教学设计,1.利用主要农牧业起源地图 分析讨论 原始农牧
5、业(如何产生、影响、空间分布上的特点),2.利用新旧生产工具图 分析 新石器时代“新”的表现和影响,3.利用约旦河谷聚落想象图 讨论 新石器人定居生活的表现和影响,4.对比河姆渡和半坡 讨论 自然环境对文明多样化的影响,围绕农业革命(农业革命、新石器工具、定居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讨论推理,层层深入剖析自然环境、人、文明之间的关系,水稻,导入新课:常见农作物和牲畜的来源,八、说教学过程,阅读教材第100页,回答问题: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大约距今1.1万年前,最后一个冰期结束,气候渐趋变暖。人类人口增加,过去狩猎和采集导致食物来源不稳定,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在某些条件适宜的地方人们开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访 原始 农业 聚落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3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