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海水入侵ppt课件.ppt
《第十一讲海水入侵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讲海水入侵ppt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讲 海水入侵,2,引言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3,广义的海岸带包括从沿海低地到陆架坡折带的广大地域,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的交汇地带,也是人类经济活动最活跃、人为环境影响最严重的地区。,1、概述,4,砂质海岸带的范围,1、概述,5,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海岸带的区位优势突现,日益重要。沿海市、县GDP为3.7 万亿元,占沿海地区GDP的61.7,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8.7。人口密集,2030年沿海地区78亿人。从区域经济看,沿海地区影响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区。,除珠江三角洲为2000年数据外,其它数据都是2001年数据。,中国海岸带地区社会、经济地位,1、概述,6,中国海岸带背
2、靠西部大陆,面向全球规模最大的西太平洋边缘海。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北仓河口,全长超过18,000 km,大小岛屿6,500座,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总长达32,000 km。,1、概述,7,从青藏高原东缘到沿海低地,在1,300 km的距离内,地形落差达4,500m之巨。如此巨大的地形高差和持续不断的差异运动,使中国西部高原和山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陆源碎屑供应地,通过河流水系,源源不断地向东输运。,1、概述,8,1、概述,北纬30以南,化学风化强烈,风化产物中粘土含量高,高价铁多于低价铁,普遍发育红壤;北纬30往北,化学风化显著减弱,红壤亦为棕壤和黑壤所取代。实践证明,气候和植被
3、同地形一样,也是影响沉积物的性质、输运方式和扩散途径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海岸带的特征与演变存在着显著的南北差异。中国大陆东西地形差异和南北气候分带,是控制中国海岸带发育的宏观地质背景,也是影响中国海岸带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中国大陆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9,2、中国海岸带的主要类型,按照板块构造理论,我国的海岸带可以分为板块前缘碰撞海岸带和陆缘海海岸带。(1)台湾岛东侧的海岸带属于板块前缘碰撞海岸带,发育有陡峭的断层崖,几乎没有陆架,海岸带直接与深海沟相邻。(2)我国其它海岸属于陆缘海海岸带,有宽广的陆架,除局部断层海岸外,岸坡平缓,大河三角洲发育。,10,2、中国海岸带的主要类型,根据第四纪以
4、来内动力作用的特点,我国的陆缘海海岸带又可分为沉降海岸带、稳定-上升海岸带和火山海岸带。我国主要河流的入海口大多在沉降海岸带的范围内,发育了巨大的三角洲体系。由北向南我国的沉降海岸带为:下辽河平原、渤海湾的西岸、黄河三角洲、莱州湾、苏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的北岸及海南岛北部。,11,板块前缘碰撞海岸带,稳定-上升海岸带,沉降海岸带,火山海岸带,中国海岸类型,按内动力作用分类,12,林学钰,2004,按物质成因分类,珠海唐家的淤泥质海滩(张珂摄),13,3、海岸带的资源,渔业资源,14,3、海岸带的资源,矿产资源,15,3、海岸带的资源,景观资源,16,3、海岸带的资源,湿地资源,1
5、7,海洋产业,世界进入开发海洋最佳时期,每十年番一番2001年海洋产业总产值7233.80亿元。占GDP的2.5%,8.7%增长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03年5月28日)2005年,占GDP4%2010年,占GDP5%以上,3、海岸带的资源,18,海岸带的物质平衡是建立在海陆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的。海陆任何一方的重大改变都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并最终导致物质平衡的破坏,其表现形式就是海岸的异常进积和蚀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降水量的减少,水利工程的建设,工农业用水的增加,流域植被的破坏、河床采沙等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主要河流入海水量和输沙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结果是我国的沙泥质海
6、岸普遍出现了侵蚀后退的现象。,4、中国海岸带的物质平衡,河流从陆地上带来的泥沙是海岸带物质的主要来源,19,我国主要河流年平均入海输沙量为201374.84万吨或 467吨/平方公里年,正是这一泥沙量维持着我国海岸带的稳定和平衡.我国在西部实施了一系列大型的工程项目,如三峡枢纽工程、黄河上游水库建设、西部大面积退耕还林等。这些工程项目都有一个共同效果,就是改变由西向东的泥沙输运过程,减少河流入海的泥沙量,从而打破现有的海岸带物质平衡。,4、中国海岸带的物质平衡,20,海岸生态环境破坏,滩涂湿地破坏严重,围垦、养殖虾蟹、工程影响红树林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物种消失、护岸作用减弱、海岸侵蚀海岸带的珊
7、瑚礁生存现状亦岌岌可危。海底沉积物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5、中国海岸带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21,海岸侵蚀、港湾河口淤积、海平面上升、沿岸土地盐渍化、海水入侵、沿海地面沉降等。,中国海岸带生态地质环境具有“与生俱来”的脆弱性,海平面稍有上升,地质灾害大幅度增强。据预测,2050年,海岸上升引起的淹没损失及护岸费用可能达到881.41504.7亿。我国入海大河中上游兴建的大型工程,加剧了海岸带地质灾害。人类对海岸带的不合理开发,造成海岸带地质环境进一步恶化,河口、港湾淤积,影响航运生产。2001年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是1980年的20倍。,5、中国海岸带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22,第一阶段:
8、开展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海岸带调查工作和评价工作,初步建立我国海岸带环境地质数据库和海岸带灾害评价系统。第二阶段:开展海南-广西的生物海岸和厦漳泉经济区的港湾-基岩质海岸带的环境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评价工作,同时,完善数据库和系统。,阶段目标任务,5、中国海岸带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23,课题海洋灾害,课题地下水砂矿资源调查,课题 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生态地质环境,主要工作,航空激光测绘,多波束测量,卫星遥感及航空摄影,5、中国海岸带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海水入侵,25,一、海水入侵的概念,二、中国海水入侵现象的发展现状,三、海水入侵的原因,四、海水入侵的形成机制,五、海水
9、入侵的调查评价,六、海水入侵的防治,主要内容,26,第一节 海水入侵的概念,基本概念,海水入侵可以使陆地含水层咸化、机井报废、淡水供应量减少,也可引发沿海地区土地盐渍化,农业减产甚至绝收等生态问题,因而成为一种地质环境问题。,海水入侵:海水沿着陆地含水层向陆地方向潜入的现象和过程。,27,由于海面上升或陆地下降造成海水面积扩大,陆地面积缩小,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的地质现象。,第一节 海水入侵的概念,海侵(海进):,海水入侵:强调含水层的变化 海侵:海水沿陆地表面的扩张,时间尺度相对较小 地质演化的时间尺度大,区域范围有限 区域范围广大,海水倒灌,发生在中小时空尺度上的海侵现象,28,1 存在海
10、水与陆地含水层的水力联系通道 海洋是陆地地表水、地下水的最终排泄区,海平面则是地球表面的最低排泄基准面。如果沿海地区存在着裂隙、岩溶和松散的孔隙介质含水层,而且这些含水层延伸到海中,就有可能成为海水入侵的通道。,海水入侵发生的条件,第一节 海水入侵的概念,最低排泄基准面,29,海水入侵发生的条件,第一节 海水入侵的概念,2 海水压力大于陆地含水层的水头压力 水的流动是在存在压力差的情况下发生的。由于陆地地下水的密度(比重)小于海水,要避免海水潜入,就必须具有较高的水头压力。在没有发生海水入侵的沿海地区,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没有水力联系的通道,二是有通道,但陆地地下水水头高,压力值大于海水,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一 海水 入侵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3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