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海水入侵介绍ppt课件.ppt
《第十一讲海水入侵介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讲海水入侵介绍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海水入侵,第一节 海水入侵的概念,基本概念,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沿海地区地下水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使含水层中的淡水与海水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海水或与海水有直接动力联系的高矿化地下咸水沿含水层或导水构造向陆方向扩侵,使地下淡水资源遭到破坏的危害。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0238-2004 海水入侵是指沿海地区,由于海平面上升或陆地人为采水,陆地地下水位相对降低而引起海水沿含水层向陆地方向潜入的现象和过程。,概念,海水入侵:强调含水层的变化 海侵:海水沿陆地表面的扩张 时间尺度相对较小 地质演化的时间尺度大 区域范围有限 区域范围广大,海侵(海进):由于海面上升或陆地下降造成海水面积
2、扩大,陆地面积缩小,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的地质现象。,第一节 海水入侵的概念,第一节 海水入侵的概念,危害,陆地含水层咸化机井报废淡水供应量减少土地盐渍化地方病,1 存在海水与陆地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沿海地区存在裂隙、岩溶和松散孔隙介质含水层,含水层延伸至海中。,海水入侵发生的条件,第一节 海水入侵的概念,图7-2海水入侵示意图,2 海水压力大于陆地含水层的水头压力 海水呈楔状体插入到陆地含水层,楔形体上方存在陆地地下水排泄通道。,中国海岸带背靠西部大陆,面向全球规模最大的西太平洋边缘海。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北仓河口,全长超过18,000 km,大小岛屿6,500座,大陆岸线
3、和岛屿岸线总长达32,000 km。,第二节 中国海水入侵现象的发展现状,(据林学钰,2004),我国海岸线长度为3.2万km,其中大陆岸线1.8万km。沿海地区是我国目前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这些地区在以下方面为海水入侵提供了条件:随着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过量抽取地下水,其结果会使沿海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量减少。拦蓄截取地表水,使入海量减少,使地表水补给地下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沿海地区是松散堆积物的沉积区,主要是冲洪积和海相沉积成因。陆相物质的搬运堆积,主要靠地表径流。河床堆积物相对粗大,并一直延伸到大海。,第二节 中国海水入侵现象的发展现状,我国海水入侵的分布,环渤海湾地区
4、莱州湾南岸、大连旅顺、天津等东南沿海地区广西北海市、钦州市钦江三角洲、海南岛儋州的新英湾等。东南沿海地区高位养虾形成了新的“海水入侵”,造成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部分沿海地带地下水变咸。人为引海水,抬高海水位;在虾塘处就地打井抽取淡水兑咸水;养虾咸性污水以渗透或地表排放方式污染地下水。,我国海水入侵的分布,第二节 中国海水入侵现象的发展现状,环渤海湾现状海水入侵面积约2333.4 km2,比20世纪90年代初增加了46.5%。据天津市典型地段水质动态的深入研究,咸水界面下移速率约0.65-0.74 m/a;据沧州地区的研究,截止2001年,浅层咸水界线向西移动15-30km,运移速率0.7-1
5、.4km/a。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深层咸水界面一般下移10-30m,咸水界线西移最大距离16.2km(据“环渤海地区环境地质调查”,2004)。烟台莱州湾地区的地下水氯离子含量最高为3.86g/l(饮用水标准国际建议值为200mg/l,即0.2g/l),矿化度达7.85g/l(饮用水标准建议值为 1g/l)。部分地区已出现盐渍化。,我国海水入侵的分布,第二节 中国海水入侵现象的发展现状,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海南岛西部儋州的新英湾是海水入侵典型地段,海水入侵面积达10km2。,我国海水入侵的分布,第二节 中国海水入侵现象的发展现状,海水入侵是陆地地下水的压力与海水压力失衡造成的。海平面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一 海水 入侵 介绍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3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