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行为决策ppt课件.ppt
《第六讲行为决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行为决策ppt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讲 行为决策,立 志 立 德 立 功 立 言,Possess Lofty Ideals Noble Characters Glorious Feats Immortal Works,-理性的?非理性的?,一般来讲,求解任何类型的决策问题,最后都归结为对各被选方案进行选择。由于方案后果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经营管理决策中都用盈利、亏损这类指标,所以期望收益值(效用)成为决策分析发展过程中提出最早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准则。,2023/1/16,2,一、效用理论与行为决策,(一)什么是效用?1、伯努里的效用观 1738年伯努里(Bernoulli)在其发表的测定风险新理论之解说一文中首次提出“效用”
2、概念,认为一物的价值的决定不以该物的价格为基础,而以其带来的效用为基础,一物的价格只取决于该物本身,而且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然而一物的效用则取决于估价该物的人的特殊情况。伯努里的观点可归结为两点:(1)商品的价范取决于商品的效用,而不是商品的价格;(2)商品的效用大小是因人而异的,1元对富人与穷人的效用是不同的。,2023/1/16,3,2、加里阿尼的效用观 加里阿尼(Galiani,1728-1787)在其著作货币论指出,效用是一物带来福利的能力。不能带来福利与享乐的商品是效用的。3、边沁的效用观 边沁(Bentham,J,1748一1832)认为,所谓效用是物品能使人获得幸福和避免痛苦的能
3、力,一切物品的价值都在于它的效用。他提出的效用递减法则。他认为,一个人占有的财产越多,他从增加的单位财产上所获得的幸福越少。尽管边沁还未从其最大幸福原理和幸福递减法则中引出边际效用概念,但已为后者的出现奠定了哲学基础。4、杰文斯的效用观。英国的杰文斯(Jevons,wS,18351882)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年)一书中提出了边际革肋的理论。他认为,凡是能引起快乐或避免痛苦的东西都可能有效用。效用是物品以某种方式服务于人类的能力。,2023/1/16,4,5、庞巴维克的效用观 英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EvBaverk,1851-1914)是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庞巴
4、维克的观点为:(1)人的欲望及其满足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2)物品能满足人的欲望的这种性质就是物品的效用。,6、我们认为:效用是指商品与服务有使人的欲望与需要得到满足的能力,它表示在特定时期内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效用有时被广泛地理解为福利、经济福利、满足甚至是幸福的同义语。效用又可分为确定情况下的效用和不确定情况下的效用。前者只与确定因素有关而不考虑随机因素,即在确定情况下的消费行为产生事先知道的肯定后果。后者不仅同确定性因素而且同随机因家有关,即在风险情况下的消费行为所产生的具有特定概率的随机后果。,2023/1/16,5,(二)效用理论:Expected Value T
5、heory-EV(期望值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EU(期望效用理论)Prospect Theory-PV 预期(前景)理论,2023/1/16,6,(一)期望值理论(Expected Value Theory)“期望值理论”(Ev),是由Laise Pascal等学者大约在300多年前(17世纪中叶)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人们是根据风险决策的期望值大小来进行选择的。例如:有两个选择:A、30的可能性获得2000元 B、70的可能性获得1000元 这两个选择的期望值分别是600和700。那么根据期望值理论,人们会选择B而不是A。这个理论重要假设:认为人们都是风险中立
6、的,即人们只考虑一个选择的期望值,而不考虑风险的大小。人们是根据期望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决策。,2023/1/16,7,2023/1/16,8,2023/1/16,9,(二)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期望效用理论”(EU),是由经济学家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Morgenstern)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人们行为决策遵循着:“最求效用最大化”、“风险规避”原则。该理论还认为,根据依据就是边际效用递减,主张财富再分配的政策,也就是向富人多征税再分配给穷人,因为对富人来说增加1美元的效用要小于给穷人增加1美元带来的效用,所以应该把这1美元给穷
7、人,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和幸福感。,2023/1/16,10,该理论认为,只要人们的效用函数满足以下六个公理,就能建立起一个与之一致的效用函数,用来确定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行为决策。(1)可比较性公理(2)连续性公理(3)概率不等公理(4)传递性公理(5)独立性公理(6)可分性公理,2023/1/16,11,2023/1/16,12,2023/1/16,13,(三)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Kahneman和Tverskey在1979年提出的“预期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上面的现象。“预期理论”认为,人在面临“获得”(gain)的时候是“风险规避”(risk aversion)的,而在
8、面临“损失”(loss)的时候是“追求风险”(risk seeking)的。概括而言,“预期理论”有三个基本理论观点:(1)面临“获得”,人们倾向于“风险规避”;(2)面临“损失”人们倾向于“追求风险”;(3)获得和损失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2023/1/16,14,2023/1/16,15,推论1 如果改变人们在评价事物时候所使用的参照点,可以改变人们的风险偏好,进而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决策。假定一家公司面临两个投资决策的选择:投资方案A 肯定盈利200万 投资方案B 50的可能盈利300万,50的可能盈利100万,2023/1/16,16,推论2 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同
9、等量的损失感大于获得感。据此,可以调节人们的行为决策。,2023/1/16,17,总之,人们行为决策时,会考虑效用,即主体期望的收益对行为主体或投资者带来多大的满足感或幸福感。行为决策取决于该效用(满足感)的大小。期望值理论认为人们行为决策着力考虑行为对象本身的价值,至于其风险大小不是主要考虑的方面(风险中性)。期望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决策时遵循“效用最大化”和“风险规避”原则.预期理论认为,事实上,该效用又取决于心理权重(心理参照点)。凯尼曼等人认为得失情境下(不确定条件下),对风险有厌恶也有冒险倾向。因此,人们的行为决策既有理性,也有非理性。,2023/1/16,18,二、启发式认知偏差与行为
10、决策,行为决策与问题解决是人类行为的两个重要环节。决策侧重于从多个方案(想法)中做出选择;问题解决则侧重于产生想法,获取有效路径。问题解决的策略有两:1、算法:解决问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或路径。2、启发式:是凭借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思考捷径,是解决问题的简单而笼统的策略。,2023/1/16,19,(一)什么是“启发式偏差”(Heuristic Bias)人们在作判断的过程中,会走一些思维捷径。这些思维的捷径,有时帮助人们快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有时会导致判断的偏差。这些因走捷径而导致的判断偏差,就称为“启发式偏差”。我们在作判断时,丰富的经验常常对判断起到关键作用。启发
11、是人类认知能力的表现,好的启发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做出准确判断的快速途径;但是,由于人脑有时不能准确地收集和处理所得到的信息,通过启发进行判断就会产生偏差。,2023/1/16,20,(二)三类“启发式偏差”1、代表性偏差:简单地用类比的方法去判断。,2023/1/16,21,2023/1/16,22,“可得性偏差”是指,当人们需要做出判断时,往往会依赖快速得到的信息,或是最先想到的东西,而不是去致力于挖掘更多的信息。人们在使用“可得性”去进行判断时,从记忆中最先搜寻到的信息往往成为判断的依据。由于事件的可追溯性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差。以下四种因素影响:(1)过去事件发生的频率,事件发生的次数越多,人
12、们越容易记住(2)对事件的熟悉程度,人们倾向对自己熟悉的事件做出判断(3)事件的不同寻常性,不同寻常的事件留下的记忆深刻,更容易让人记住(4)事件发生的时间,越近的时间记忆越清楚 以上四种情况会影响人们对事件的正确判断。请问:乘坐汽车、火车和飞机,哪样交通工具最安全?,2、可得性偏差:,2023/1/16,23,3、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的数值(比如以前的股票价格)作为起始值,这些起始值就像“锚”一样使估测值落于某一区域中。如果这些“锚”定的方向有误,那么估测就会产生偏差。锚定效应也有三种体现。(1)不充分的调整:人们在估测某一数值的时候,会受到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行为 决策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34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