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群体ppt课件.pptx
《第六章 社会群体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社会群体ppt课件.pptx(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社会群体,本章结构,一、社会群体概述二、社会群体运行机制三、初级群体,一、社会群体的涵义及特征,1、社会群体的涵义 社会群体是由持续的互动联系起来,并对彼此行动有着共同期待的人群的集合。区分:社会群体与集群、社会类属的区别,问题:1.一群在机场候机的、互不相识的旅客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群体吗?2.农民工是一个社会群体吗?,集群:成员之间往往是互不认识的,只是出于某种偶然相同的动机聚集到一起,其关系是临时性的,没有共同的期待和归属感,没有相互的作用,无法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社会类属:共同具有某种社会特征如年龄、种族、文化程度的人归为一类,称为社会类属。,衡量社会群体的一般标准:,有无较明
2、确的成员关系?有无较持久的相互交往?有无共同的群体意识与规范?有无一定的分工合作?有无一致行动的能力?,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持续的相互交往。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有一定的分工协作。有一致的行动能力。,2、社会群体的特征,二、社会群体的类型,(一)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三)内群体与外群体(四)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一)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1、初级群体(首属群体、基本群体)是指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社会群体。,2、次级群体(次属群体、间接群体)它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
3、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问题:在我们学校中哪些是初级群体?哪些是次级群体?,(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根据群体正规化程度及成员间互动方式来划分,1、正式群体:组织化、正规化程度高,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2、非正式群体:指社会组织内部的成员在日常互动中自发形成的人际关系系统。,(三)内群体与外群体 根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划分,1、内群体也称“我群”,成员在心理上认同的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2、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四)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根据成员身份归属来划分1、所属群体指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的身份或日常活动。2、参照群体指那些被
4、某些成员用作做其群体的参照对象的群体。第一,它可以作为比较的标准第二,个人渴望的目标第三,个人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来源,思考:在什么情况下,群体或个人会以外群为参照群体呢?,(1)内群越团结,越少以外群为参照群体。(2)成员从所属群体中所得的满足越大,以外群为参照体的可能越低。(3)在一个地区内,如果多个群体并存,那些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明显的优于其他群体的,作为参照群体的可能性较高。(4)在社会流动较为活跃的社会,以外群为参照的较为普遍。,二、社会群体运行机制,一、群体凝聚力二、群体规模三、群体规范四、群体内部关系五、群体运作,1、群体凝聚力发展的三个层次,人际吸引成员对群体规范的遵从目标内化,2
5、.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1)成员的共同性。(2)群体规模的大小。(3)群体与外部的关系。(4)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5)群体的地位。(6)信息的沟通。(7)领导的能力。(8)群体成熟度。,群体规模,二人群体、三人群体与多人群体在A、B、C组成的三人群体中,有可能的关系?加上D,可能的关系,加上E,可能的关系?,在A、B、C组成的三人群体中,只有三对可能的友谊关系,加上一人D,可能的关系就变成了六对,再加上一人E,可能的关系就变成了十对。1.2.3.A B A B A B C C D C D E,群体内人际关系数目计算,公式:X=(N2-N)/2 X群体内人际关系的数目 N群体成员数目,群体规
6、模对群体的影响,群体凝聚力成员满意感群体决策速度成员参与机会群体规模以7人左右为宜,大学生几个人住一间寝室最合适?从群体规模的角度分析,2人:既是友好的体现,又是紧张之源;3人:如果其中两个人意见一致,第三个 人可能心理失衡;5人:奇数成员使平衡成为可能;如果分裂成了三人多数派和两人少数派,也没有人会感到被抛弃;群体的大小可以使成员从一个角色转换到另一个角色。,群体规模的大小会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群体规模越大,群体成员的心理空间越大,可以选择的行动策略越多,个人责任分散现象越突出,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越大。,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
7、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关于群体规范及其起源的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怀特街角社会(Street Corner Society: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n Italian Slum)印证:一些人的贫困实际上是由他们所享有的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认为,由于群体中人与人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成员共同的判断标准或依据原则,从而使各成员的判断趋于稳定,这个过程就是群体规范形成的基本过程。判断光点移动位置的实验,群体规范与群体压力,A.群体规范在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中一经形成,便具有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并不断内化为人们的心理尺度,成为对各种言行的判断标准。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章 社会群体ppt课件 第六 社会群体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34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