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学前儿童的想象ppt课件.pptx
《第六章学前儿童的想象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学前儿童的想象ppt课件.ppt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心理学,万湘桂 康素洁 主 编,PART 06,学前儿童的想象,第一节 想象概述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与培养,PART 06,学前儿童的想象,第一节 想象概述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与培养,掌握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把握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及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策略。,1000年后,人会变成什么样?蓝田博士曾被美国科学界评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年轻创新者,在2005年曾被评为“美国精英”。他称未来人类可能长成外星人那样,人类进化成电影中出现过的外星人模样,大脑袋,细身体,你认为有可能吗?
2、蓝田博士这种想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一、什么是想象,想象表象创造出的新形象的特点:,想象是对人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一)想象的定义,(二)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1想象的原材料 记忆表象,是现实事物的反映一方面,想象中的新形象无论多么离奇、新颖,终究会在客观现实中找到它的组成部分。想象来源于客观现实,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想象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2.想象受到社会历史的制约想象一般受需要和动机的推动,受思想、意图和目的的调节,而个人的需要,动机、思想、意图则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是社会生活要求的反映。因此,人的想象的内容和水平也总是受社会历史条件、社会
3、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三)想象的功能,二、想象的种类根据想象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创造出新形象过程的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想象。,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为实现某个目标、完成某项任务所进行的活动,都有利于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主要想象形式,根据有意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1.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图形、图表、模型等),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有赖于
4、两个条件有两个方面:,一是正确理解语词描述和图样、符号标志的意义。如不懂外语的人,无法在头脑中形成外语作品中描绘的人物、场景的形象。,二是丰富的表象储备。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缺乏相应的表象储备,就难以进行想象。如先天性盲人,不管如何向他描述朝霞的美丽,他是绝对想象不出来的。,01,02,问题思考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描述而进行的想象,它有创造性吗?请说出理由。,2.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具有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的特点,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不可缺少的心理成分。创造想象是创造性活动的必要环节。没有创造想象,创
5、造性活动就难以顺利进行。,独立性,新颖性,首创性,幻想属于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创造性活动的准备阶段。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根据社会价值和有无实现的可能性,可以把幻想分为两类:(1)理想。(2)空想。,三、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幼儿期是想象最活跃的时期,想象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对儿童认知、情绪、游戏、学习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想象与感知、记忆等认知活动密切相关。,想象与感知密不可分,想象与记忆密不可分,想象与思维关系密切,(二)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想象往往能引发情绪,情绪影响想象,儿童的情绪情感常常是由于想象而引发的
6、。,大量事实说明,幼儿的想象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者改变想象的方向。,打针时,一位幼儿一边卷衣袖,一边大声宣称:“我是解放军!我不怕打针!”这是由想象带来的“自居”作用,以减轻恐惧和焦虑感。,案例6-1,(三)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特别是象征性游戏,即便是学习,也往往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想象在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突出地表现在想象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如果没有想象,也就不可能进行任何游戏活动。,(四)想象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想象是学前儿童学习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没有想象,就没有理解,而没有理解,就
7、无法学习、掌握新知识。例如,幼儿听故事时,想象随着故事的进程而开展。一幕幕的表象如同电影在头脑中活跃起来。想象活动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沉迷于故事情节。,PART 06,学前儿童的想象,第一节 想象概述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与培养,一、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一)想象发生的年龄想象的发生既和儿童大脑皮质的成熟有关,也和儿童表象的发生、表象数量的积累以及儿童言语的发生发展有关。1.52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分析以下案例,总结幼儿想象萌芽时的特点。一位1岁8个月的儿童,左手抱着布娃娃,右手拿起一片塑料雪花片往娃娃嘴里放,同时发出“嗯啊嗯啊”的咀嚼声。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一个
8、2岁左右的儿童正在吃饼干。忽然,他停止咀嚼,对着手中被他咬了一块的圆饼干看了片刻,然后把它高高举起来,并高兴地喊着:“妈妈!看!月亮!”,案例6-2,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具体表现如下:,01OPTION,02OPTION,03OPTION,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2岁婴儿的想象,几乎完全重复感知过的情景,只不过是在新的情景下的表现。,简单的相似联想,最初的想象是依靠事物外表的相似性而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情节的组合,最初的想象只是一种简单的代替,以一物代替另一物。但是,没有更多的想象情节,没有或很少把已有经验的情节成分重新组合。,二、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
9、势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的发展,一般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2)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三、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在幼儿的想象活动中,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一)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无意想象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象,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是无意想象,主要表现为:,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想象的主题不稳定,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总之,无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
10、,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分析以下案例,总结幼儿无意想象发展的特点。一位幼儿抱着娃娃的时候,看到小碗小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开汽车的游戏;看见书包,又想象去当小学生。在区域游戏中,一位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用纸“包糖果”,他就跑去当“糖果工人”,和小朋友们一起“包糖果”。某幼儿正在画“雨伞”,听到别人说:“这象雨伞吗?”他立刻说:“这是大炮。”,案例6-3,一位幼儿常常给小朋友讲故事,乍看起来有声有色,既有动作,又有表情,但细听起来却发现毫无中心,没有说出任何一件事情的情节及其来龙去脉。可是,讲故事的儿童津津乐道,听故事的儿童也津津有味。这种活动经常可以持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章 学前儿童的想象ppt课件 第六 学前 儿童 想象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3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