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现代企业生产管理ppt课件.ppt
《第八章现代企业生产管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现代企业生产管理ppt课件.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张德良,主要内容,生产管理概述生产系统的类型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计划和控制网络计划技术,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生存的需要,近十年来,美国工业界关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运作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作用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七八十年代,许多美国本土企业发现自己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原因是其产品设计、成本和质量方面无法与国外公司相抗衡。人们发现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涉及文化差异、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忽视人力资源的作用、对技术和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不足等。无论原因是什么,多数专家都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要在当今的全球经济中生存,关键是通过世界级的生产运作向顾客提供优质的具有竞争性价格的产品或服务。,第一节
2、 生产管理概述,一、生产管理的地位和作用,生产一般是指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合人们需要的活动。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使一定的原材料,通过人们的劳动转化为特定的有形产品。这种转化有三种含义:形态的转化;功效的转化;价值的转化。合起来就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要满足市场的需要,具有竞争的实力,能够为企业带来盈利。,二、生产、生产管理与生产系统,生产管理就是对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生产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高效、灵活、准时、安全、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来满足市场需要,同时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其目标体现了CQSTE五方面的特征,即低成本、符合标准的质量、满
3、意的服务、准时性和清洁生产。,生产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生产系统的设计:包括对产品的决策、工艺选择、能力规划、厂址确定、生产设施布置,以及工作岗位设计等等。生产系统的运行:主要是指企业的生产活动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按用户的需要,生产合格的产品。,生产系统示意图,生产系统的结构化要素生产技术生产装备生产能力生产系统的集成,生产系统的非结构化要素人员组成生产计划库存管理质量管理,三、生产系统的结构,第二节 生产系统的类型,一、按用户的需求特征和企业组织生产方式分类,类型,产品,1流程式的过程加工生产方式 特点:工艺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不能中断;工艺过程的加工顺序是固定不变的,生产设施按照工艺流程布置;劳
4、动对象按照固定的工艺流程连续不断地通过一系列设备和装置,被加工处理成为成品。范围:化学工业、石油精炼、金属冶炼、造纸等行业。,二、按生产的工艺特征分类,2加工装配生产方式 特点:产品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的,各零件的加工过程彼此是独立的,所以整个产品的生产是离散的,制成的零件通过部件装配和总装配最后成为产品。范围: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家具制造、船舶制造等。,二、按生产的工艺特征分类,1大量生产 特点:生产的品种少,每一品种的数量大,经常重复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类似的产品,并且生产条件稳定,大多数工作地仅固定完成一二道工序,专业化程度高。问题:这类企业生产效率高,通过规模效率降低成本,但生产系统柔性较
5、差,因此,在保持规模效益的同时,如何提高柔性,是这类企业考虑的一个大问题。,三、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类,2单件生产 特点:是生产的产品品种繁多,而每一种产品仅生产一台(件)或少数几台(件)。在现实社会中,严格意义上的单件生产不重复制造的企业十分少见,即使是航天航空工业,远洋巨轮制造这些行业的新产品也有标准型号,仅仅是重复生产的周期比较长,如半年、一年等。,三、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类,三、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类,3成批生产 成批生产或称批量生产,介于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之间,即产品产量较少,品种较多,专业化程度较低的一种生产类型。成批生产具有一定的生产稳定性和生产重复性,虽然不如大量生
6、产那样高,但仍可以保持定期重复轮番生产的特点。,成批生产,范围:各种专用机械厂、中小型电机厂等。分类:大批量生产、中批量生产和小批量生产三种 生产类型划分:大量大批生产 中批生产 单件小批生产 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 单件生产,第三节 生产过程组织,一、生产过程的概念,狭义:指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出产的一系列活动的运作过程。广义:指整个企业围绕着产品生产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产活动。包含基本生产、辅助生产、生产技术准备和生产服务等企业范围内各项生产活动协调配合的运行过程。,二、生产过程的构成,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是指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具体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开发,产品设计、工艺
7、设计、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新产品试制和鉴定。,2基本生产过程 是指直接为完成企业的产品生产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如汽车制造企业的冲压、焊接、油漆、装配等;钢铁企业的炼铁、炼钢、轧钢等;机械制造的毛坯准备、机械加工、装配等;化工企业的预热、提炼、合成等。基本生产过程还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工艺阶段。,二、生产过程的构成,二、生产过程的构成,3辅助生产过程 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种辅助性生产活动。如机械制造企业中的动力生产、工具制造、设备维修等。又如汽车厂生产供自用的工模具、修理用备件、蒸汽、压缩空气等。,4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服务的各种生产服
8、务活动。如物料供应、运输和理化试验、计量管理等。,二、生产过程的构成,三、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含义:是指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工序,在时间上紧密衔接、连续进行、不发生或很少发生不必要的等待加工或处理的现象。实现条件:首先,要合理布置企业各个生产单位,使之符合工艺流向,没有迂回和往返运输。其次,要采用合理的生产组织形式,避免由于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而造成使物流的不畅通。,三、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2生产过程的平行性 含义:是指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工序实行平行交叉作业。实现条件:在工厂的空间布置时,就要合理地利用面积,尽量做到各生产环节能同时利用空间,保证产
9、品的各个零件、部件以及生产过程的各个工艺阶段能在各自的空间内平行进行。,三、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3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含义:是指生产过程各阶段、各工序之间在生产能力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适应产品生产的要求。实现条件:事先,在生产系统建立的时候就应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企业的产品方向,并根据产品性能、结构以及生产规模、协作关系等统筹规划;在事中,即在日常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中,经常对生产过程的能力比例进行调整,克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瓶颈”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比例性。,三、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4生产过程的均衡性 含义: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从投料到成品完工入库,都能保持有节奏地均衡地进行
10、。保持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是基本相等的或稳定递增的。实现条件:对内要加强生产技术准备部门、辅助生产部门、生产服务部门之间的协调,特别是优化生产计划和强化对生产过程的监控。,三、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5生产过程的适应性 含义:也称柔性,是指生产组织形式要灵活,对市场的变动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实现条件:企业应建立柔性生产系统,如准时生产制,敏捷制造等,使较高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与较强的对产品的适应性统一在一起。,四、生产过程的两种专业化的组织方式,1工艺专业化 含义:是指按照生产工艺的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优点: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性较强,集中了同类设备,每个生产单位
11、只进行同一种工艺的加工,生产系统的可靠性较高。,工艺专业化,缺点:以工艺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时,由于一个生产单位只能完成同类工艺加工,使得加工对象必须通过许多不同类型的生产单位后才能完成,会造成产品的物流比较复杂、无序;从而使得生产周期长,占用资金多;各生产单位之间的协作往来频繁,使编制生产计划,以及在制品和质量管理等工作比较复杂。,四、生产过程的两种专业化的组织方式,2对象专业化 含义:对象专业化是以产品(或零件、部件)为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优点:连续性强,生产周期短;协作关系简单,简化了生产管理;由于对象固定,可以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生产效率较高。,对象专业化,缺点:
12、由于是按照特定的产品对象建立的生产单位,对品种变化的适应性差;不同的设备构成的生产过程,如果一台设备出故障,没法替代,因此生产设备替代的可行性较差;在产量不大时,难以充分利用生产设备和生产面积,并难以对工艺进行专业化管理。,一、生产计划1生产计划的概念生产计划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完成的产品生产任务和进度计划。它具体规定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完成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产值、出产期限等一系列生产指标,并为实现这些指标进行能力、资源方面的协调、平衡。所以,它是指导企业计划期生产活动的纲领性文件。,第四节 生产计划和控制,2.生产计划体系(1)长期计划 长期生产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产品决策、生产能力决策
13、以及工艺流程的选择等问题,涉及产品发展方向、生产发展规模、技术发展水平、新生产设施的建造等。,(2)中期计划 中期生产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对于制造企业,包括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对于服务型企业,综合生产计划是其核心。(3)短期计划 短期计划也称生产作业计划。它的任务主要是直接依据用户的订单,合理地安排生产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使之紧密衔接,以确保按用户要求的质量、数量和交货期交货。,3.生产计划的内容,确定生产目标生产能力的核定与平衡确定生产进度组织和检查生产计划的实施,二、确定计划指标的常用方法,1.产品品种确定和选
14、优的方法 产品品种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出产的产品品种和品种数。市场引力企业实力矩阵分析法 市场引力从产品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市场容量、该产品对国计民生的影响程度四方面来体现;企业实力可以从企业生产该种产品的生产能力、技术能力、原材料供应情况、产品销售能力四方面来体现。,不同情况下的对策,(一)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假设条件 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固定成本不变 销售价格不变 指按单一产品计算(二)盈亏平衡点的确定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2.产品产量确定的方法(1)单品种生产的产量决策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法,盈亏平衡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盈亏平衡点的销售收入,盈亏平衡固定成本,例:
15、某工程方案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单位产品销售价格550元吨,总固定成本 1200万元,单位成本350元吨,并与产量成正比例关系,求以产量、生产能力利用率以及价格表示的盈亏平衡点。,答:(1)盈亏平衡点产量为:Q*=Cf/(PCv)1200/(550350)=6(万吨)(2)盈亏平衡点的生产能力利用率:E*Q*Qc1006/1510040(3)P*Cv+Cf/Qc 350+1200/15430(元/吨),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法,(2)多品种生产的产量决策,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按照某一衡量指标寻求最优方案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应用范例:某家电制造企业根据市
16、场需求打算加工生产三种产品,各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单位利润和最高资源限制如表。现要求安排三种产品的产量x1,x2,x3,满足在资源限制条件下使得总利润为最大。,3.质量指标和产值指标的确定方法(1)质量指标 确定质量指标,可运用“质量与成本价格”的函数曲线来选择质量与费用的“最佳点”。确定产品质量水平时,必须综合考虑质量水平与产品成本、产品销售额之间的关系。,利润函数:Pf=P(t)-C(t),产品成本与质量水平,产品售价与质量水平的关系曲线,产品质量水平,T*T,金额,3.质量指标和产值指标的确定方法(2)产值指标 产值指标分为商品产值、总产值和净产值三种。企业根据具体情况不同,
17、分别用不变价格和现行价格来计算产值指标。用货币表示的产品产量称为商品产值,以货币表现的企业在计划期内预定完成的工业生产活动总成果,称为总产值,企业在计划期内从事工业生产所新创造的价值称为净产值。,三、生产能力核定的方法,1.生产能力及其种类 生产能力是生产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1)设计能力。是指工业企业设计任务书和技术设计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2)查定能力。是指企业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3)计划能力。也称现有能力,是指工业企业在计划年度内依据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实际能达到的生产能力。设计能力、查定能力是确定企业生产规模,编制企业长期
18、计划,确定改扩建方案,安排基本建设项目和采用重大技术组织措施的依据,计划能力是编制企业年度(季度)计划,确定生产指标的依据。,2.生产能力的核定(1)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固定资产的数量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2)生产能力的核定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计算M=FSP 或 M=FS/tM设备组生产能力(台或件)F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小时)S设备数量(台)P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台或件)t 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小时),(2)生产能力的核定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计算标准产品法。从企业生产的产品中选择一种作为标准产品,再按一定标准把不同品种规格的同类产品换算成标准产品,最后用单一品种生
19、产条件的核算方法。代表产品法。代表产品一般代表企业专业方向、产量最大,其结构和工艺具有代表性的产品。通过换算系数Ki,将不同台时定额的各种产品计划产量折合为代表产品的计划产量。Ki=ti/t,假定产品法。当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复杂且各种产品的结构、工艺和加工劳动量相差甚远,难以确定出代表产品时,可按虚拟一个假定产品的方法来计算生产能力。步骤:确定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计算设备组生产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计算设备组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3.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生产能力等于生产任务,最佳状态。生产能力大于生产任务,企业应进行市场调查和研究,开发新产品,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任务大于生产能力,企业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章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ppt课件 第八 现代企业 生产管理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33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