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心肺脑复苏ppt课件.ppt
《第八章心肺脑复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心肺脑复苏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肺脑复苏,复苏概念,广义:有关抢救各种重危病人所采取的措施都称为复苏。“复苏”:指“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即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复苏概念,复苏的终极目标是脑复苏,复苏初期就应积极防治脑细胞的损伤,将“心肺复苏CPR”扩展为“心肺脑复苏 CPCR”。,基础生命支持BLS-初期复苏 通过徒手操作,保持心脏有一定的输出量,供应重要脏器已氧合的血液。,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后期复苏专业人员应用器械和药物进行抢救,包括建立静脉通道,纠正心律失
2、常和药物治疗,以尽快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延续生命支持PLS-复苏后治疗 在急诊抢救室或监护室中进行,保持呼吸和循环功能正常,维持全身内环境的正常,直到病人神志恢复或放弃治疗。,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心脏骤停原因:心源性心脏骤停:因心脏本身病变所致,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变、主动脉疾病。非心源性心脏骤停: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如呼吸停止、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失衡、药物中毒或过敏、电击或溺水、麻醉和手术意外。,1 心室颤动,最常见(77-84%)常见于急性
3、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炎其心脏应激性好,复苏成功率高.200-400次/分,2 心搏停顿,较常见(16-26%)多见于麻醉、手术意外和过敏性休克其心脏应激性降低,复苏成功率低.,3 心电机械分离,极少(5-8%)常为终末期心脏病,心泵衰竭心脏应激性极差,复苏十分困难.心室自主节律,但无心搏出量,心脏骤停指征,突然意识丧失。2颈动脉搏动不能触知。3呼吸断续或停止瞳孔散大.4皮肤粘膜呈灰色或发绀。,触摸颈总动脉搏动时间不超过10秒钟!,时间就是生命*-快,:早启动;早CPR;早除颤;早高级生命支持。2005年指南,:早启动;早CPR;早除颤;早高级生命支持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2010年指南,C C
4、irculation 人工循环A Airway 开放气道B Breathing 人工呼吸,目的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延缓机体耐受临床死亡的时间。力争在呼吸心跳骤停后4分钟内开始。时间就是生命*-快,基础生命支持BLS-初期复苏,单人复苏30:2,双人复苏30:2,初期复苏,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2010指南)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初期复苏,手法:掌根置胸壁,另掌交叉重叠手指翘起,肘关节伸直双肩双臂与胸骨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放松时双手
5、不离开胸壁,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指标;可触及颈动脉搏动及肱动脉收缩压mmHg,瞳孔、面色、神志、脉搏、呼吸瞳孔缩小,对光有反应,面色转红,神志渐清,脉搏在停止胸外心脏按压时仍有搏动并有自主呼吸,仰头抬颏法,托下颌法,人工通气口对口/口对鼻口对气管导管吸口对防护罩/口对面罩面罩呼吸球人工呼,吹气时间宜短:持续2秒以上潮气量10ml/kg(约7001000ml)1200ml吹出的气体中氧浓度可达17%Pa02 75 频率:10次/,CPR的并发症,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肋骨与肋软骨脱离、气胸、血胸、肺挫伤、肝脾撕裂以及脂肪栓塞等。,期心肺复苏的停止和持续,效果判断:瞳孔、面色、神志、脉搏、呼吸 1.有
6、效:瞳孔缩小,对光有反应,面色转红,神志渐清,脉搏在停止胸外心脏按压时仍有搏动并有自主呼吸 2.停止:能摸到颈动脉,桡动脉在50次/分以上。3.停止复苏的条件:患者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确认已死亡,指征:深度昏迷、无意识;无自主呼吸;心肺复苏抢救持续1小时以后,心电活动不恢复;瞳孔固定性散大30分钟以上。,与2005主要变化,2几个数字的变化: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 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
7、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 和呼吸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维持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几个数字的变化: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 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
8、AB”即胸外按压、气道 和呼吸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维持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原因:1、胸外按压能够向心脏和脑提供重要的血流量,研究表明,心脏骤停时,患者经过抢救的生存率要比那些未作CPR的高。2、动物数据表明,延误胸外按压会减少生存率,所以被延误的情况应最小化。3、胸外按压不受体位的影响,可以即时进行,而定位头部和进行嘴对嘴呼吸都需要花费时间。4、在双人抢救时,C-A-
9、B的优势更突出,在第一个抢救者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第二个抢救者施行开放气道。在开始做人工呼吸时,第一个30次胸外按压也就结束了。,进一步生命支持ALS,继续BLS;借助专用设备和专门技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肺泡通气和循环功能;监测心电图,识别和治疗心律失常;建立和维持静脉输液,调整体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衡;,ALS应尽早开始,最好与BLS同时进行。,ALS的内容,.氧疗、建立人工气道、循环支持:输液输血药物治疗心脏除颤(Fibrillation)、电除颤、其他特殊治疗 目的促进心脏复跳,恢复自主循环提高心脑灌注压减轻酸血症提高室颤阈值,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后期复苏,呼吸道管理-氧疗和人工通气
10、 简易呼吸器法:适用于两人同时参与抢救,机械人工通气:气管插管呼吸机 气管插管中断按压时间不超过10s确认气管导管位置:临床评价: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两侧腋中线听诊两肺呼吸音对称 呼吸CO2监测或者食管探测,监测:循环监测心电监测:心室停顿、心室纤颤心电机械分离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指导及评估复苏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尿比重及镜检,评估肾的灌注和肾功能改变。保留胃管:,五、药物治疗:目的:是增加心肌血液灌注量、脑血流量;减轻酸血症,使其它血管活性药物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提高室颤阈或心肌张力,为除颤创造条件。,复苏药物治疗,复苏时用药的目提高室颤阈或心肌张力,为除颤创造条件。增强心肌收缩力及心肌血液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章 心肺脑复苏ppt课件 第八 心肺脑 复苏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33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