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无机化学工艺学 合成气ppt课件.ppt
《第4章 无机化学工艺学 合成气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无机化学工艺学 合成气ppt课件.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合成气,主要内容,绪论合成气的生产(煤气气化)合成气的净化合成气系化学品,第一章 绪论,合成气是以氢气、一氧化碳为主要组分供化学合成用的一种原料气。合成气的生产和应用在化学工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自1913年用合成气生产氨后,合成甲醇,费托法生产液体燃料,羰基合成法生产脂肪醛和醇,甲醛羰基化生产醋酸等工艺过程相继开发成功。70年代石油涨价以后,又提出了“碳一化学”的概念。C1化学,就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3OH等)为原料来合成化工产品的化学体系。,第一章 绪论,因此近年来不仅研究以合成气,也研究也甲醇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料,用以合成一系列以乙烯为基础原料的基本有机
2、化工产品。由此可知,通过碳一化学路线合成醇、醛、酸、酮等含氧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虽然其经济性尚不能与石油化工竞争,但对开发煤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展示了新一代的煤化工技术。合成气由含碳矿质如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焦炉煤气、炼厂气等转化而得。按合成气的不同来源、组成和用途,它们也可成为煤气、合成氨原料气、甲醇合成气等。合成气的原料范围极广,生产方法甚多,用途不一。组成(体积%)有很大差别:H23267、CO1057、CO2228、CH40.114、N20.623,第二章 合成气的生产,一、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合成气主要以煤为原料生产的。战后,主要采用含氢更高的液化烃(石油加工馏分)或气态烃(天然
3、气)作原料。70年代以来,煤气化法又受到重视,新技术及各种新的大型装置相继出现,显示出煤在合成气原料中的比重今后将有可能增长,但目前仍主要从烃类生产合成气,所用方法主要为蒸汽转化和部分氧化。国内在中、小型合成氨生产中,主要还是用煤作为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的。中国合成氨原料构成是以煤、焦炭为主。包括三部分:煤气化、蒸汽转化、部分氧化法。,表1 中国合成氨的原料构成/%,2.1 煤的气化,煤的气化是一个热化学过程,即用氧或含氧化合物(如水蒸气、二氧化碳)通过高温的煤层或焦炭层,使燃料中的有机物氧化,并转化生成含有H2、CO等可燃气体的过程。根据所用气化剂及煤气成分、热值的不同,生产的煤气可分为:空气煤
4、气、混合煤气、水煤气以及半水煤气等。空气煤气。约含50%的N2,一定量的CO 及少量CO2和H2。水煤气。H2和CO含量约占85%。混合煤气。主要用作工业气体燃料。半水煤气。将空气煤气和水煤气按H2+CO与N2物质的量比3.13.2的比例进行复配。,一、煤气化的基本过程,一、煤气化的基本过程煤或焦炭、半焦等固体燃料,在高温常压或加压条件下,与气化剂反应转化为合成气。固体燃料的气化过程是在气化炉内进行的(煤气发生炉)。气化过程如图所示:,煤气化的基本过程,煤气发生炉中固体燃料的分层,炉体,水夹套,灰盘,炉栅,燃料准备层,灰渣,煤气化的基本过程,其各层的反应如下:氧化层:C+O2=CO2 2C+O
5、2=2CO还原层:CO2+C=2CO H2O+C=CO+H2 2H2O+C=CO2+2H2 CO+H2O=CO2+H2逆流操作:充分利用煤气的显热进行干燥和干馏,又利用灰渣的显热预热气化剂,从而提高炉子的热效。,二、气化炉的分类,1、按气化方式分: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等2、按原料的粒度分:块煤、细粒煤和粉煤。3、按气化的排渣方式分:固态排渣和液态排渣。4、按气化压力分:常压和加压。5、按气化炉的供热方式分:内热式和外热式。6、按气化剂的种类分:(如下),表2 按气化剂的种类分类,气化炉,将煤在气化炉内的运动方式分为:固定床(移动床)气化法、流化床气化法、气流床气化法。其相应的气化设备为:固定
6、床气化炉:UGI煤气化炉,鲁奇煤气化炉等;流化床气化炉:温克勒气化炉等;气流床气化炉:K-T煤气化炉,德士古煤气化炉等。,UGI煤气化炉,这是一种常压固定床煤气化设备。炉子为直立圆筒形结构。炉体用钢板制成,下部设有水夹套以回收热量、副产蒸汽;上部内衬耐火材料,炉底设转动炉篦排灰。气化剂可以从底部或顶部进入炉内,生成气相应地从顶部或底部引出。以空气、蒸汽、为气化剂制取半水煤气或水煤气时,都采用间歇式操作方法。UGI炉气化温度为10001250,以无烟煤为原料时,甲烷、煤焦油及酚才含量均较低。为避免堵塞煤层或气流分布不均,需采用一定粒径范围的煤块。UGI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热效率较低。但每平方米
7、炉膛面积的半水煤气发生量约1000m3h-1,生产强度较低。,气化剂,UGI炉的缺点:要求使用热稳定性好,灰熔点高的块状无烟煤或焦炭,不能使用其它劣质煤等原料和粉煤。该炉齿轮转动部件磨损严重,维修量大,底盘内易结疤,清除困难。间歇法生产,单炉生产能力低,不易大型化。常压气化,原料气压缩功耗能大。间歇操作、生产管理难度大。,块煤给进气化炉顶部的闸斗仓,在进入气化炉之前增压。旋转的煤分配器确保煤在反应器各处均布煤缓慢下移到气化炉。当煤下移时,由经床层向上流动的燃料气加温;煤就被不断干燥和挥去挥发分,然后气化。床层底部紧靠炉蓖的上面是气化炉最热的地方1000,在此处燃烧任何剩余的煤,产生的CO2与床
8、层中的碳起反应形成CO。灰由旋转炉蓖排出并在闸斗仓中减压。蒸汽和O2被向上吹,通过炉蓖为气化过程提供氧化剂。所产生的气体在300-500离开气化炉,利用水淬冷进行冷却和洗涤。该气化炉由水夹套围绕,水夹套产生的蒸汽可用于工艺过程中。,加压连续鲁奇炉,加压气化城市煤气生产装置,鲁奇炉的优点:加压操作,气化剂在炉内的流速降低,故可使用粒度为220mm小块煤造气。对煤的适应性较强。无烟煤、烟煤、褐煤、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差的煤都适用。节省煤气输送的动力消耗。单炉产气量大。,鲁奇炉的缺点:不能使用粘结性强,热稳定性差,灰熔点低的煤及粉煤。所制得的煤气中CH4含量高。一般可达8%10%。如作为合成氨原料气,
9、需增设甲烷转化或脱除装置,且伴有大量焦油和含氰废水排出,相应地增加了脱除焦油及三废治理的费用。,温克勒炉燃料在闸斗仓内加压,然后储存加料仓里,之后再螺旋给入气化炉。气化炉的底部是流化床,流化介质是空气或O2和蒸汽。气体与固体向上流至反应器,在这里再加入空气/O2和蒸汽来完成气化反应。之后将粗合成气在除尘器里除尘并冷却。在除尘器中脱除的固体回至气化炉底部。用螺旋除灰器将灰从气化炉底部排出。,温克勒炉优点:沸腾层温度分布均匀,近似等温操作。气化剂与煤以沸腾床方式进行气化,常压操作,温度9001000,煤在炉中停留时间0.51h。生成气中甲烷含量较低,不含焦油。温克勒炉缺点:需用活性褐煤为原料,炉内
10、存在严重逆向混合,灰渣中残炭量高,气化效率低。目前,合成氨厂较少采用。,K-T炉,属于气流床煤气化典型炉型之一。特征是对于气化的原料适应性强,各种煤和焦、液态和气态的烃,有万能炉之称。这是一种高温气流床熔融排渣煤气化设备。采用气-固相并流接触,煤和气化剂在炉内停留时间仅几秒钟。,属于气流床煤气化典型炉型之一煤粉与气化剂混合,从炉子两侧水平方向以射流形式喷入炉内,立即着火,中心温度高达2000。灰渣中的一半以熔渣形式排入水封槽,另一半随生成气带出炉外。出炉口时,先用水急冷到熔渣固化点(1000)以下,防止粘结在紧接炉出口的辐射锅炉炉壁,然后进入对流锅炉回收废热,最后去除尘和气体净化系统。K-T炉
11、最关键的问题是炉衬耐火材料与煤的灰熔点和灰组成必须相适应,尽量减少熔渣对耐火材料的侵蚀作用。K-T煤气化炉单炉生产能力大。缺点:耗氧量大。,德士古炉,燃烧室,激冷室,德士古炉主要特征是将煤制成70%的水煤浆,与纯氧一道通过特殊设计的喷嘴喷入炉中。气化反应温度为13501500,压力为1.8 3.6 MPa或更高的条件。属于气流式自热反应器。该炉的独特优点:比K-T炉设备结构简单,生产能力更大,对原料适应能力强。特点:气化强度高;生成气压力较高,节省后续工序的动力;原料适应性广,既可采用不同的煤种,也可使用煤加氢液化后的残渣;把固体煤制成水煤浆流体输送,简化了加压进料装置;废水中不含焦油和酚,环
12、境污染不严重。,喷嘴是该炉的心脏设备。由三根同心沿轴渐缩的喷管组成,氧气走中心管和外环隙,中心管导入15%氧气,外环管导入85%氧气,水煤浆走内环隙,氧气和水煤气并流入炉。,设计良好的喷嘴使碳转化率达99%。,小结,例:间歇式制取半水煤气,间歇式抽取半水煤气一般包括6个阶段:吹风阶段:吹入空气,提高燃料层温度,吹风放空。蒸汽吹净:将空气赶净,提高煤气质量。蒸汽一次上吹:自下而上送入水蒸气进行气化反应,燃料层下部温度下降,上部温度上升。蒸汽下吹:水蒸气自上而下进行气化反应,使得燃料层温度趋于均匀。蒸汽二次上吹:将炉底部的下吹煤气排净,为吹入空气作准备。空汽吹净:此部分吹风气加以回收,作为半水煤气
13、中N2的主要来源。,阀门开启;阀门关闭,三、气化的基本反应(3类),碳与氧的反应,燃烧反应,不完全燃烧反应,CO2的还原反应,CO的燃烧反应,一次反应,二次反应,碳与水蒸气的反应 当水蒸气通入炽热的碳时发生如下主要反应:,水煤气反应,水煤气平衡反应或CO变换反应,生成甲烷的反应(气体间的均相反应)气化煤气中的甲烷,一部分来自气化原料挥发物的热裂解产物,另一部分是炉内的碳与气化剂或产物中的氢的反应的结果。,四、气化反应的化学平衡,气化反应的平衡状态是气化反应进行的限度,当气化反应尚未达到平衡时,气化的推动力较大。达到平衡时就达到了极限。气化反应的平衡状态既表明了变化的方向,也表明了反应的限度,是
14、研究氧化反应可能性的关键。表3 以空气为气化剂的平衡常数,以空气为气化剂,表4 总压0.1MPa时,空气煤气的平衡组成(V)/%,表5 以水蒸气为气化剂的平衡常数,以水蒸所为气化剂,以水蒸所为气化剂,达到平衡,等量的H2和CO,其他组分为0,温度相同而压力增加时,H2O、CO2和CH4含量增加,H2和CO减少。故欲制得H2和CO含量高的水煤气,反应在低压高温下。产CH4高,反应在低温高压下进行。,煤气化反应速度,固体燃料中的碳和气化剂在煤气发生炉中进行的反应,属于气固相多相反应,其反应速度的大小,不仅与碳和气化剂的化学反应速度有关,同时还受气化剂向碳表面扩散速度的影响。通常煤气化的反应速度用反
15、应速度来衡量。即以单位时间单位反应面积所产生的反应物质量来表示。若该反应历程由多个步骤组成,则反应速度取决于最慢的一步。若该步为化学过程控制,则总反应受动力学控制;为物理过程控制,则总反应受扩散控制。,1、碳与氧的反应速度研究表明,碳与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速度rC大致可表示为:,气化剂一定,反应的活化能取决于燃料的种类、结构和杂质含量。活化能数值一般按无烟煤、活性炭、烟煤、褐煤的顺序递减。,在高温下k值相当大,此时反应受扩散控制。碳和氧的燃烧机理比较复杂,燃烧产物CO、CO2的量符合经验公式:,当温度高于1000 时,燃烧产物主要为CO,而在500 以下低温时燃烧产物主要为CO2。,研究表明:
16、碳与氧的反应温度在775 以下,属于动力学控制,高于900,属于扩散控制。若操作条件介于扩散控制和动力学控制之间,反应处于过渡阶段,同时受到上述两种因素控制。,2、碳与水蒸气的反应速度碳与水蒸气反应属于非均相反应,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水蒸气在碳表面的物理吸附;第二阶段:吸附的水与碳作用,生成碳氧配合物(CxOy)。此配合物既可在高温下分解,也可与气相中水蒸气反应生成CO。碳与水蒸气的反应遵循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反应速度如下:,反应中氢起到“抑制剂”作用。,五、制半水煤气的工艺条件,气化过程的工艺条件,随着燃料反应活性、粒度、灰熔点、机械强度、热稳定性不同而差异。
17、影响工艺过程的因素很多。故衡量气化过程的好坏主要依据:半水煤气的质量;单炉产气量;燃料及蒸汽的消耗。,气化过程的主要工艺条件(6),温度。从化学平衡看,高温时,煤气中CO和H2含量高,水蒸汽含量低。从反应速度看,温度增高反应加快。蒸汽分解率高,煤气产量高,质量好。高温导致吹风气温较高,造成热损失大。吹风速度。碳在氧化层燃料属于扩散控制。提高吹风速度使反应加速,使CO2停留时间减少,降低吹风气中CO含量及热量损失。适宜的吹风量由工业实验确定。,蒸汽用量。煤气的质量与产量随着蒸汽流速的增大和加入时间的延续而改变。蒸汽量是控制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工业生产中,一般蒸汽流速为0.10.35m/s,相应
18、的吹蒸汽强度以300900kg/(m2h)为宜。循环时间分配。每一工作循环时间不宜过长。如过长,气化层温度和煤气质量、产量波动大。,气体成分。为制得合格半水煤气,要调节(CO+H2)/N2的比值。方法是改变加氮空气量或空气净吹时间。间歇式气化过程气体的典型组成如下表示:,其它条件工业实践证明,煤气化操作采用三高一短,即高炉温、高风量、高炭层、短循环的经验是有效的。煤耗是决定氨厂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充分利用资源,中国已经成功地利用粉煤和碎煤,制成碳化煤球、纸浆煤球、清水煤球和黄泥煤球等。碳化煤球是将消石灰与碎煤拌和一起,研磨成细粉,然后压制成湿球,再以含CO2的热气体进行碳酸化处理,生成C
19、aCO3作为煤球骨架。增大煤球机械强度。根据原料的性质如粒度和灰熔点来确定吹风时间、吹风气量、蒸汽用量及燃烧层高度;视炉温情况调整制气各阶段时间分配;据气体成分,调节加氮空气量或空气吹净时间等。维持气化层位置相对稳定防止局部过热等。,六、间歇式煤气化工艺流程,1,热能回收新流程,热能回收新流程,2.2 蒸汽转化,天然气及石脑油等轻质烃类,在脱硫之后,与水蒸气反应制取合成气。工业上一般采用二段转化法。(1)一段转化。一段转化反应 为:在主反应进行时,同时发生CO的转化反应:,蒸汽转化反应热力学,除主反应外,尚有许多副反应,以甲烷为例,其副反应为:,为此应选择催化剂,并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进行操作。
20、对于烃类转化,镍是最有效的催化剂。由于其操作温度要比大多数催化反应的温度高200300,为使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通常制成细小分散的晶粒。在镍催化剂中,镍是活性组分,以NiO状态存在,含量以4%30%为宜。为了提高镍催化剂的活性,可加入MgO作助催化剂,而Al2O3、CaO、K2O、MgO作为载体。,在转化反应时,催化剂上会发生析碳现象,而使催化剂活性降低、气体流动受阻及局部过热等问题发生。因此,对碳原子数较多的烃类,为防止析碳,应在高压下操作。在温度800820、压力2.53.5MPa、H2O/C摩尔比为3.5时,转化气组成(体积%)为CH4为10,CO为10,CO2为10,H2为69,N2为1
21、。,(2)二段转化一段转化炉出口气体中,CH4仍含有8%10%。为了制取合成氨原料气,一段转化后的合成气,还必须在二段转化炉中,引入空气进行部分燃烧转化,使残余的甲烷浓度降至0.2%0.5%,同时引入了氮气。因此经二段转化后,H2/N2=3。二段转化的主要反应如下:,在二段转换时,首先是一段转化气与空气混合进行燃烧,温度可达1200.然后在充填镍催化剂的转换器下部,继续进行甲烷烷的转化,由于甲烷转化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逐渐下降,转化炉出口气体温度为9001000。(3)连续蒸汽转化流程工业上合成气主要生产方法的流程示于图4.5.在天然气中配以0.25%0.5%的氢气,加热到380400 时,进
22、入装填钴钼加氢催化剂和氧化锌脱硫剂的脱硫罐,脱去硫化氢及有机硫,使总硫含量降至0.5ppm以下。原料气配入水蒸气后于400 下进入转化炉的对流段,进一步预热到500520,然后自上而下进入各根装有镍催化剂的转化管,在管内继续被管外燃烧气加热,进行转化反应。离开转化管底部的温度为800820,经吸收一些热量后,使温度升到850860,并配入少量水蒸气,然后与预热到450 的空气混合,在顶部燃烧区燃烧、放热,温度升到1200 左右。再通过催化剂床继续反应并吸热,然后离开二段转化炉,即得所需合成气。,图4.5 天然气蒸汽转化流程(凯洛格法),钴钼加氢催化剂和氧化锌脱硫剂,连续蒸汽转化流程,转化炉是天
23、然气转化制合成气的主体设备。一段转化炉包括转化管与加热室的辐射段以及回收热量的对流段。转化管要承受高温和高压,因此需采用离心浇铸的含25%铬和20%镍的高合金不锈钢管。转化炉型大致可分为顶部烧嘴炉和侧壁烧嘴炉。顶部烧嘴炉的外观呈方箱型结构,炉顶有原料、燃料和空气总管,辐射室交错排列转化管和顶部烧嘴。对流室内设置有锅炉,蒸汽过热器,天然气与蒸汽混合物预热器,锅炉给水预热器等。侧壁烧嘴炉是竖式箱形炉。辐射室沿其纵向排列转化管。对流室设有天然气与蒸汽混合原料预热器,高压蒸汽过热器,工艺用空气预热器,锅炉给水预热器等。图4.6示出了烧嘴炉示意图。二段转化炉是内衬耐火材料的耐压反应器,上部为燃烧段,下部
24、为充填镍催化剂的转化段。,(3)转化炉,图4.6 烧嘴炉示意图,一段转化炉,催化剂管,又称转化炉管或炉管。,二段转化炉,二段转化炉是在1000 以上高温下把残余的甲烷进一步转化。是合成氨生产中温度最高的催化反应过程。与一段转化不同,这里加入空气燃烧一部分转化气以实现内部自热,同时补入必要的氮。二段转化炉为一直立式圆筒。壳体材质为碳钢,风衬耐火材料,炉底有水夹管,如图:,空气分布器,由于水蒸气转化法需1000 以上的高温,反应管的价格又比较昂贵,所以在合成氨原料气制备过程中,将其分为一段及二段转化两部分。若一段转化炉出口气体中含有少量甲烷,可使一段转化炉的负荷减少,催化剂温度降低。这样外加热反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章 无机化学工艺学 合成气ppt课件 无机化学 工艺学 合成气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33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