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马克思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讲 马克思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克思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例,孙熙国,思考题,一.马克思是怎样成为马克思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同时代的人相比,马克思恩格斯面对的认识对象并无二致,但是,他们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他人(如费尔巴哈)并没有创立,为什么?对象相同,结论不同,必定是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了不同于他人的方法。这个方法是什么?,二.费尔巴哈不能创立到唯物史观原因,不能从实践出发研究自然界(现实世界)不能从实践出发研究人类社会(自然的历史)不能从实践出发理解人和人的认识(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革命的反映论)直观性、形而上学性。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得出了与众不
2、同的科学结论。对象是一样的,但对对象的认识结果却迥然有别,为什么?,三.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bawo和解决时代问题的?,马克思恩格斯如何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自身、人的认识、经济、政治、文化?他们究竟得出了什么结论?所得出的这些结论和他使用的方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三.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和解决时代问题?,1.自然的奥妙与认识自然的方法。2.社会历史之谜的破解与认识社会历史的方法3.人类对自身的探寻与认识人的方法4.思维的秘密与认识思维的方法5.物质利益难题与认识经济的方法6.“苦恼的疑问”与认识政治的方法7.文化的追问与认识文化的方法,三.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和解决时代问题?,1.自然的奥妙与认识自
3、然的方法。阐明传统哲学和社会科学认识自然界的贡献和局限,说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自然界的视角转换和方法论变革,让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的基本方法,懂得马克思的现实世界理论与旧哲学抽象世界理论之不同。,三.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和解决时代问题?,2.社会历史之谜的破解与认识社会历史的方法阐明以往哲学和社会科学在破解社会历史之谜过程中取得的进展和不足,了解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在认识社会历史过程中的贡献和局限,说明马克思主义认识人类社会的根本方法,让学生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方法论对旧的社会历史理论的超越。,三.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和解决时代问题?,3.人类对自身的探寻与认识人的方法阐明以往哲学和社
4、会科学对人和人性问题的探讨,了解中国传统人性理论和西方人学理论的失误和不足,让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研究人的正确方法、以及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解答。,三.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和解决时代问题?,4.思维的秘密与认识思维的方法阐明以往哲学和社会科学探讨认识问题取得的成就和不足,了解经验主义和基于经验主义之上的实证主义、理性主义和基于理性主义之上的建构主义这两类不同的认识方法,让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认识方法的形成及其对认识本质的阐释,了解马克思主义把握和揭示思维奥妙的科学方法。,三.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和解决时代问题?,5.物质利益难题与认识经济的方法阐明传统哲学和社会科学探讨社会问题时对“物质利益难题”的
5、忽视,了解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的经济学转向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的基本方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三.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和解决时代问题?,6.“苦恼的疑问”与认识政治的方法阐明传统哲学和社会科学对政治的基本认识,了解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唯意志论和目的论对政治的错误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的基本方法及其对政治的科学认识。,三.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和解决时代问题?,7.文化的追问与认识文化的方法阐明传统哲学和社会科学对研究文化问题时的失误,了解当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对待文化的基本态度、观点和研究文化的基本方法(文明相对论、文化生长论、文明冲突论、文化模式论、文明本能论等),掌
6、握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化的基本方法及其对文化问题的科学解答,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路径。,三.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和解决时代问题?,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自身、人的认识、经济、政治、文化等七个方面,说明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把握世界方法的不同于前人之处,凸显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特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马克思怎样看世界?,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大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就于布鲁塞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后的一篇论纲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大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
7、1845年春天写就于布鲁塞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后的一篇论纲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提纲是篇什么样的论著?,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大纲近几年的哲学和理论界热点问题的论争,大多和提纲有关。,提纲一书的内容,新唯物主义新在哪里?唯物史观高在哪里?“主观唯心主义”如何启发了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康德费希特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一句话:马克思为什么会成为马克思?所有这些秘密的破解皆在不足1500字的提纲中。,一、马克思为什么能够正确地认识自然界(1、5条),人究竟应该怎样看世界?马克思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什么是现实的世界?
8、什么是抽象的世界?拒斥抽象王国?,(一)、从实践出发理解世界的要义(拒斥抽象的世界),康德哲学的启示:促成了马克思哲学视角的转换主客体相统一的视角旧唯物主义单纯客体的视角唯心主义单纯主体的视角高扬人的主体意识,(一)、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世界的要义(拒斥抽象的世界),1、形成了现实世界的理论。改造的对象,人化的自然。月亮在人不看他的时候是否存在?马克思说:“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世界,因而对费尔巴哈来说也是无。”“但是,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旧版译为“孤立的”),被确定(旧版译为:被固定为)为与人分割(旧版译为:分离)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全集新版,第三
9、卷,第335页)这个“无”不是没有,而是无意义,对人来说,没有价值。,(一)、从实践出发理解世界的要义(拒斥抽象的世界),2.把实践纳入到哲学视野中,强调对世界的改造。从实践和主体出发,将物质世界作为人类实践所指向的进入了主体视域的世界,没有进入主体视域和实践领域的存在只是抽象的存在,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并非真正的不存在。,(一)、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世界(拒斥抽象的世界),3、中国哲学对客体理论的阐释何谓“心外无物”南镇观花。“未看此花,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在汝心中一时明白起来。”“寂”不是空无,而是没有关系,即“未看此花”时,花和人心没有关系,并非花真的不存在;待
10、到看时,花的颜色便“一时明白起来”,由于有了人的观照参与,花就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打上了人的烙印,因此而被赋予了人的精神力量,花与人心建立起了联系。,(二)、从主体出发理解周围世界(反对直观的世界),1.费希特的启示:自我的非我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二)、从主体出发理解周围世界(反对直观的世界),2、马克思对费希特的扬弃现实世界的内容是什么?世界必须作为人的对象存在,作为体现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存在才有意义,所以马克思说:“世界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新版全集,第3卷,第306页)这个世界打上了人的意志的烙印,是活生生的世界。,(二)、从主
11、体出发理解周围世界(反对直观的世界),中国哲学对现世界内容的阐释王阳明和弟子论“天心”物即事也。意之所在便是物。客体中的主体因素:中国唐宋以来特别推崇山水画,山水画体现的是人个体对宇宙世界的体悟。,(三)、实践人道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1、实践人道主义与纯粹的人道主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对真正人的生活这种人的不可剥夺的财产要求,就是实践人道主义的生成。”42卷,第174页。“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1979年版第42卷第120页;1844年的神圣家族:对真正的人道主义说来,没有比唯灵论即思辨唯心主
12、义更危险的敌人了)。,(三)、实践人道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2.实践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形态:“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三)、实践人道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3、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的自然:历史的自然。马克思批评他把自然和历史相割裂,反对自然和历史的对立。“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一来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三)、实践人道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4、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的历史:自然的历史。德意志意识形态:“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
13、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新版1卷,78页),总结:马克思主义不是人学空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不是一种纯自然主义,而是和纯自然主义相对应的自然主义,即把自然看作是历史的自然。完成了的人道主义。不是关于人本身的人道主义,而是包含着把人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人道主义,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道主义,对必然性有正确认识和把握的人道主义。即把历史看作是自然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真正高扬人的旗帜的理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
14、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提纲第一条,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到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andliche】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五条:“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他把感性不
15、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与马克思第一条的表述相比较:“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恩格斯1888年的修正:“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马恩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二、马克思认识会历史理论的方法(3条和8条),环境和人的关系(环境决定人?还是人创造了环境?)社会的本质是什么?新唯物主义视野下的人类社会(人应该怎样看社会)请看提纲的第三条和第八条。,(一)爱尔维修的尴尬和困惑:马克思对社会本质问题的追问,1758年论精神的困惑。87年后马克思的回应。既不能说环境决定人,也不能说人决定环境,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都是由实践决定的。这就超越并解决了爱尔维修这两个
16、判断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一)爱尔维修的尴尬和困惑:马克思对社会本质问题的追问,马克思这一理论贡献的意义决不仅仅止于此,而在于从此出发,把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归结为实践;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把人的改变归结为实践。这就科学地解决了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这一关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面貌的重大理论问题,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提纲第三条,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提纲第三条,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提纲第三条,Da
17、s Zusammenfallen des nderns der Umstnde und der menschlichen Ttigkeit oder Selbstvernderung kann nur als revolutionre Praxis gefat und rationell verstanden werden.马克思Das Zusammenfallen des nderns der Umstnde und der menschlichen Ttigkeit kann nur als umwlzende Praxis gefat und rationell verstanden w
18、erden.恩格斯,英文对这句话的表述,The coincidence of the changing of circumstances and of human activity or self-change can be conceived and rationally understood only as revolutionary practice。马克思,俄文对这句话的表述,(二)马克思对社会本质的明确解答,第八条: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1845年的原文:Alles gesellschaftliche Leben ist wesentlich praktisch。“社会
19、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恩格斯1888年附录中的原文是:Das gesellschaftliche Leben ist wesentlich praktisch。省去了马克思原稿中的“全部”一词。,社会的本质是实践,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恰好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的思想相呼应,两者共同构成了唯物史观的核心和基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表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应该从实践出发才能得以说明,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社会的本质是实践,无论是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包括看似荒诞不经的各种神秘现象,都能够在实践基础上得 到说明。“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
20、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同上,第56页),社会的本质是实践,1、社会历史完全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2、实践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3、实践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4、实践构成了全部社会关系。5、实践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三、马克思认识人的方法(6、7、9条),爱尔维修的尴尬和困惑费尔巴哈的迷茫:人的本质马克思的解答现实的人与抽象的人,(一)费尔巴哈的迷茫:人的本质,1、人的本质是孤立个体的特性吗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撇开历史的进程,
21、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离开历史活动)()所以,他只能把人类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在静止中把握人的本质),个体的存在是否可能?,人的本质是与个体自我选择(如何理解存在先于本质?)个人的成功与自我奋斗个体选择的社会制约性个体的完满与人类的幸福个体的能动性与人类历史的大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七所以,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於一定的社会形式的。九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
22、一)费尔巴哈的迷茫:人的本质,2、人的本质是抽象的共性吗?理性、情感、意志是否是人们的本质?仁义礼智信是否是人类共有的吗?存在普世价值吗?普世的概念与普世的内容。,(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解答,人的本质问题的解释,马克思有两处经典的论述。1、人的本质是劳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的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73页)。,(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解答,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
23、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如何理解这两种说法及彼此间的关系是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关键,众多的分歧也正是因此而生。劳动本质论(实践本质论),强调后者的则主张社会关系本质论。,(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解答,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全部社会关系则是实践的表现形式。“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32页)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从而“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
24、73页)。,(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解答,3、劳动本质论与社会关系本质论的统一一切社会关系皆生成于劳动中劳动本质论是从人的本质的内在依据上说社会关系本质论是从人的本质的现实表现上说一是异于禽兽者,一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四)中国传统哲学解答人性问题的误区,1、性善论。以孟子为代表。“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人性就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人与动物区别开的根本特性。人物相别的东西是“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善端与善性,“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认为,人所固有的四种“善端”,
25、是善的源头,具有了四端的人性是善的。但是,善端还不等于善行。,善端与善行,孺子落井,人皆会生同情与怜悯之心,并有去救小孩的冲动,但在未付诸行动之前,这只是善端,而不能叫做善行;只有参与了抢救小孩的行动,将这善端付诸于实施,这才是善行。真正的善是善端和善行的统一。,2、性恶论,荀子(298238)为代表。“性者,本始材朴也。”“生之所以然”为性。人生而具有的自然本性就是人性。“生而好利”“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人“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好利恶害”等等。这些自然本性是人性,也是人之为恶的根源。,2、性恶论,人性本恶,善自何而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
26、的意思,善是人在后天的学习修养中形成的。礼仪不是先天的性,而是后天的“积伪”,积伪成善,故“涂之人皆可以为禹”。,3、性有善有恶,在先秦时以世硕、漆雕开为代表。世硕是战国初人,其著世子早佚。据王充论衡本性载:“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性情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世子作养性书一篇。密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性情,与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世硕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倡导性有善有恶的人。,3、性有善有恶,性有善有恶论者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性,认为单纯的性善论或性恶论都不足以全面概括人的本性,而认为人性本身就包含了善与恶。扬雄提出“善
27、恶混”,董仲舒性三品、韩愈上中下三品,皆滥觞于此。张载和朱熹发展完善了这种观点。,3、性有善有恶,张载和朱熹都将人性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两部分:天地之性是一种先验的善性,人禀受于天地的先天具有的道德理性,是善的;是人所共有的,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善性。天地之性是人善的根源。恶则来源于人性的另一部分气质之性。,3、性有善有恶,“气质之性”就是人生之时从天地之间禀受来的物质性的气,形成了人的物质形体,同时也形成了人性中的欲望,因为人的身体及其器官产生了衣食温饱等的欲望。气质之性是恶的根源。张载和朱熹的有善有恶论是以性善为基础将性善论和性恶论进行了整合,既表达了人对于物质的需求,更注重人的精神需求,
28、形成了中国古代比较全面的人性论。,4、性无善无恶论,以告子(告不害)为代表。告不害(前420年350年),战国中期人。他的著作早就佚失,有关他的思想材料,主要见于孟子告子上。人性是先天的本能属性,不应该区分善恶,故无善恶。这是中国哲学史上关于性无善无恶论的最早的表述。,4、性无善无恶论,“性无善无恶也”“生之谓性”,“食色性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告子上)“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棬。”这是中国哲学史上关于性无善无恶论的最早的表述。,4、性无善无恶论,这一观点的积极之处在于他看到了,善恶道德不是
29、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比如说,杞柳是先天的材质,可以把它编为杯棬,也可以把它编为箱子,或其他东西,在这里杯棬、箱子等就是后天生成的。把仁义说成是人先天就有的,旧如同视杞柳为杯卷一样,是可笑的。孟子不同意,力主人之天性有别:“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告子上)。,(四)中国传统哲学解答人性问题的误区,第一,自然性不是人性,更不是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还原到自然属性那里。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着眼点在于人的自然而然、与生具有的天赋属性。没有把对人的本质的探讨放到社会属性的视野下予以关照,而是把视角转到了自然属性上,在人的生命存在和延续上强调人的物质需要。,(四)中国传统哲学解答
30、人性问题的误区,第二,性善论和性有善有恶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的社会属性,但他们将作为人的本质的一个层面的社会性先验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将社会属性还原为自然属性。,(四)中国传统哲学解答人性问题的误区,第三,传统人性论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认为只有先天的才叫“人性”,后天的不叫人性。他们所谈的人性就只能是一种自然属性,或主要是自然属性。,(四)中国传统哲学解答人性问题的误区,真正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那些特性,恰恰是后天生成的。人一生来时,不能说一点社会属性没有,但主要的是自然属性,是个“小动物”。传统人性论把目光囿于人的先天属性上,一开始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就出现了错误,因而不可能对人性问题作出正
31、确的回答。,四、马克思认识宗教的方法(4条),费尔巴哈在宗教问题上的贡献费尔巴哈在宗教问题上的局限宗教产生的原因消灭宗教的途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四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於把宗教世界归结於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於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後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
32、的秘密之後,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一)、费尔巴哈在宗教问题上的贡献,费尔巴哈在宗教问题上的贡献:(1)宗教是异化的产物(2)把天国归于人间,(一)、费尔巴哈在宗教问题上的贡献,第四条:“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於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二)、费尔巴哈在宗教问题上的局限,(1)为什么会有异化(2)世俗基础为什么会生出神圣家族,(三)产生宗教的原因,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思想,(三)产生宗教的
33、原因,“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四)、消灭宗教的途径,自然的主人(自然界的主人)社会的主人(社会结合的主人)自己思想的主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四)、消灭宗教的途径,“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後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後,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五、马克思主义认识的认识的方法(2条),能动的反映论革命的反映论选择创造和改造反映本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关于费尔巴
34、哈的提纲,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六、马克思主义的使命(10、11条),无产阶级的的解放人类的解放解释世界改造世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十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十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於改变世界。,(一)哲学的阶级性,1842年六七月间,马克思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哲学,尤其是德国的哲学,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
35、并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旧哲学是纯粹批判的哲学,在黑格尔那里,尽管有世俗化世界化的倾向,但躲躲闪闪,德国的现实决定的。出生晚,力量小。黑格尔实施以后,处在狂风暴雨时期的黑格尔的年轻弟子们,成立了黑格尔俱乐部,它们不安分,要想改造当时的的意志民族。改造的方式是批判。,(二)哲学的实践性,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告别了青年黑格尔派,认为靠理想信念什么也改变不了。所以在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演中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选集第一卷,第9也,新版)在神圣家族中说:“要想站起来,仅仅在思想中站起来,而现实的感性的用任何观念都不能解脱的那种枷锁依然套在现实的感性的头上,那是不行的。”(第105页,全集第二卷)“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需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全集第2卷,第152页。),(三)时代问题的形上解答,“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实现里。”“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全集第一卷,第120-121页。),结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密涅瓦的猫头鹰高卢雄鸡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机械 http:/爊棅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33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