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ppt课件.ppt
《第2节 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节 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2.3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采用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时,工件在夹具上定位时,由于每个工件所占据的位置不完全一致,使加工后各工件的加工尺寸不一而形成误差。这种只与工件定位有关的误差,称为定位误差,用符号dw 表示。1.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 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工序基准)不重合;另一个是定位基准与起始(调刀、限位)基准不重合(定位基准相对于调刀基准的最大位移)。,(1)基准不重合误差(jb),工件在夹具上定位时,由于所选择的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同批工件的工序基准相对于定位基准在该工序(加工)尺寸方向的最大位移量(位置变动范围),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用
2、符号jb 表示。基准不重合误差(jb)的大小应等于工序基准相对于定位基准在该工序(加工)尺寸方向的最大位移量。,本工序加工直角上表面,设计尺寸为A1,用下平面定位。由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从而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jb。dw(A1)=jb(A1)=A2,(a)图 dw(20)=jb(20)=0.28(jb)图 dw(20)=jb(20)=0,dw(A)=0 dw(jb)=jb(B)=dw/2 dw(C)=jb(C)=dw,2)基准位移误差(jy),工件在夹具上定位时,由于定位副的制造误差和定位副的配合间隙的影响,使工件的定位基准与夹具定位基准产生位移,导致同批工件位置的不一致而造成的加工误差
3、,称为基准位移误差。用符号(jy)表示。,dw(A3)=jy(A3)=2(H h)tandw(A1)=jb(A1)+jy(A1)=A2+2(H h)tan,2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1)极限位置法(几何作图法)先根据工件的定位方案,画出工序(设计)基准相对起始(调刀、限位)基准最大与最小的两个极限位置,再根据几何关系求出这两个极限位置间的距离,即得出定位误差。,2)合成法,由于定位误差是由基准不重合误差以及基准位移误差所造成的。因此定位误差可以由这两项误差组合而成。计算定位误差时,先分别求出基准不重合误差与基准位移误差,然后再将两项误差组合后得出定位误差。即:dw=jbjy,3.常见定位方式的定位
4、误差分析与计算,1)工件以平面定位,已知:大圆直径公差为0.03,小圆直径公差为0.02,同轴度误差为0.02 求:dw(30)=?解:分析可知 jb(30)0,jy(30)0 得:dw(30)=jb(30)=0.03/2+0.02/2+0.02=0.045,已知:大圆直径公差为 0.03,小圆直径公差为 0.02,同轴度误差为 0.02。求:dw(30)=?解:分析可知 jb(30)0,jy(30)0得:dw(30)=0,已知:大圆直径公差为 0.03,小圆直径公差为 0.02,同轴度误差为 0.02求:dw(30)=?解:分析可知 jb(30)0,jy(30)0 得:dw(30)=jb(3
5、0)=0.03/2+0.02/2+0.02=0.045,2)工件以外圆柱面在V形块上定位,已知:外圆直径公差为dw V形块的夹角为 得:jy,已知:外圆直径公差为dw,V形块的夹角为(1)设计基准为外圆轴线时:求:dw(H1)=?解:分析可知 jb(H1)0;jy(H1)0 得:dw(H1)=jy(H1)=,(2)设计基准为外圆下母线时:求:dw(H2)=?解:分析可知 jb(H2)0,jy(H2)0 得:jb(H2)=;jy(H2)=分析:设计基准落在定位基面上,两基准的变化方向相反,故取-号。最终得:dw(H2)=jy(H2)-jb(H2)=,(3)设计基准为外圆上母线时:求:dw(H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节 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ppt课件 定位 误差 分析 计算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33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