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内排序ppt课件.ppt
《第10章内排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内排序ppt课件.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0章 内 排 序,10.6 基数排序,10.1 排序的基本概念,10.2 插入排序,10.3 交换排序,10.4 选择排序,10.5 归并排序,10.7 各种内排序方法的比较和选择,10.1 排序的基本概念 所谓排序,是要整理表中的记录,使之按关键字递增(或递减)有序排列。其确切定义如下:输入:n个记录,R0,R1,Rn-1,其相应的关键字分别为k0,k1,kn-1。输出:Ri,0,Ri,1,Ri,n-1,使得ki,0ki,1ki,n-1(或ki,0ki,1ki,n-1)。,本章仅考虑递增排序,当待排序记录的关键字均不相同时,排序的结果是惟一的,否则排序的结果不一定唯一。如果待排序的表中,
2、存在有多个关键字相同的记录,经过排序后这些具有相同关键字的记录之间的相对次序保持不变,则称这种排序方法是稳定的;反之,若具有相同关键字的记录之间的相对次序发生变化,则称这种排序方法是不稳定的。,在排序过程中,若整个表都是放在内存中处理,排序时不涉及数据的内、外存交换,则称之为内排序;反之,若排序过程中要进行数据的内、外存交换,则称之为外排序。,算法的稳定性,内排序和外排序,内排序的基本方法,内部排序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扩大记录的有序序列长度的过程。,经过一趟排序,有序序列区,无 序 序 列 区,有序序列区,无 序 序 列 区,正序和反序若待排序的表中元素已按关键字排好序,称此表中元素为正序;反之,
3、若待排序的表中元素的关键字顺序正好和排好序的顺序相反,称此表中元素为反序。,排序的分类根据排序算法是否基于关键字的比较,将排序算法分为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和不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像插入排序、交换排序、选择排序和归并排序都是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而基数排序是不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待排序的顺序表类型的类型定义如下:typedef int KeyType;/定义关键字类型 typedef struct/记录类型 KeyType key;/关键字项 InfoType data;/其他数据项,类型为InfoType RecType;/排序的记录类型定义,存放数据的结构:,10.2 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的基本
4、思想是:每次将一个待排序的记录,按其关键字大小插入到前面已经排好序的子表中的适当位置,直到全部记录插入完成为止。两种插入排序方法:(1)直接插入排序(含二分插入排序)(2)希尔排序,10.2.1 直接插入排序 假设待排序的记录存放在数组R0.n-1中,排序过程的某一中间时刻,R被划分成两个子区间R0.i-1和Ri.n-1,其中:前一个子区间是已排好序的有序区,后一个子区间则是当前未排序的部分,不妨称其为无序区。直接插入排序的基本操作是将当前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Ri插入到有序区R0.i-1中适当的位置上,使R0.i变为新的有序区。这种方法通常称为增量法,因为它每次使有序区增加1个记录。,R0,j,
5、Ri,j=i-1,插入位置,在有序区中插入Ri的过程,void InsertSort(RecType R,int n)/对R0.n-1按递增有序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int i,j;RecType temp;for(i=1;i=0/在j+1处插入Ri,例10.1 设待排序的表有10个记录,其关键字分别为9,8,7,6,5,4,3,2,1,0。说明采用直接插入排序方法进行排序的过程。,对于直接插入排序:,最好的情况(关键字在记录序列中顺序有序):,“比较”的次数:,最坏的情况(关键字在记录序列中逆序有序):,“比较”的次数:,2(n-1),“移动”的次数:,“移动”的次数:,总的平均比较和移动次数约
6、为,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稳定性证明:另外,当ij且Ri.key=Rj.key时,本算法将Ri插入在Rj的后面,使Ri和Rj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所以直接插入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方法。,Rj Ri,有序区,Ri插入在Rj的后面,10.2.2 折半插入排序,查找采用折半查找方法,称为二分插入排序或折半插入排序。void InsertSort1(RecType R,int n)int i,j,low,high,mid;RecType tmp;for(i=1;i=high+1;j-)/记录后移 Rj+1=Rj;Rhigh+1=tmp;/插入,折半插入排序的元素移动次数与直接插入排序相同,不同的仅是变分散移动
7、为集合移动。在R0.i-1中查找插入Ri的位置,折半查找的平均关键字比较次数为log2(i+1)-1,平均移动元素的次数为i/2+2,所以平均时间复杂度为:,就平均性能而言,折半查找优于顺序查找,所以折半插入排序也优于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的空间复杂度为O(1)。,10.2.3 希尔排序 希尔排序也是一种插入排序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分组插入方法。基本思想:先取定一个小于n的整数d1作为第一个增量,把表的全部记录分成d1个组,所有距离为d1的倍数的记录放在同一个组中,在各组内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取第二个增量d2(d1),重复上述的分组和排序,直至所取的增量dt=1(dtdt-1d2d1),即
8、所有记录放在同一组中进行直接插入排序为止。,将记录序列分成若干子序列,分别对每个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其中,d 称为增量,它的值在排序过程中从大到小逐渐缩小,直至最后一趟排序减为 1。,例如:将 n 个记录分成 d 个子序列:R0,Rd,R2d,Rkd R1,R1+d,R1+2d,R1+kd Rd-1,R2d-1,R3d-1,R(k+1)d-1,例如:,16 25 12 30 47 11 23 36 9 18 31,设增量 d=5:,11 23 12 9 18 16 25 36 30 47 31,void ShellSort(RecType R,int n)/希尔排序算法 int i,j,ga
9、p;RecType tmp;gap=n/2;/增量置初值 while(gap0)for(i=gap;i=0/减小增量,例10.2 设待排序的表有10个记录,其关键字分别为9,8,7,6,5,4,3,2,1,0。说明采用希尔排序方法进行排序的过程。,希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约为O(n1.3)。为什么希尔排序比直接插入排序好?例如:有10个元素要排序。,希尔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大约时间=102=100,d=5:分为5组,时间约为5*2220,d=2:分为2组,时间约为2*5250,d=1:分为1组,几乎有序,时间约为10,80,希尔排序算法不稳定的反例希尔排序法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算法。例如,若希尔排序
10、分为两组:3,10,7,8,20和5,8,2,1,6,显然,第1组的8排列在第2组的8的后面,两组采用直接插入排序后的结果为:3,7,8,10,20和1,2,5,6,8,这样第1组的8排列到第2组的8的前面,它们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思考题:希尔排序中的有序区是全局有序吗?,10.3 交换排序 交换排序的基本思想:两两比较待排序记录的关键字,发现两个记录的次序相反时即进行交换,直到没有反序的记录为止。两种交换排序:(1)冒泡排序(2)快速排序,10.3.1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通过无序区中相邻记录关键字间的比较和位置的交换,使关键字最小的记录如气泡一般逐渐往上“漂浮”直至“水面”。
11、整个算法是从最下面的记录开始,对每两个相邻的关键字进行比较,且使关键字较小的记录换至关键字较大的记录之上,使得经过一趟冒泡排序后,关键字最小的记录到达最上端,接着再在剩下的记录中找关键字次小的记录,并把它换在第二个位置上。依次类推,一直到所有记录都有序为止。,void BubbleSort(RecType R,int n)int i,j;RecType temp;for(i=0;ii;j-)/比较找本趟最小关键字的记录 if(Rj.keyRj-1.key)temp=Rj;/Rj与Rj-1进行交换 Rj=Rj-1;Rj-1=temp;,全局有序区 Ri Rn-1,用交换找最小记录放到Ri处,例1
12、0.3 设待排序的表有10个记录,其关键字分别为9,8,7,6,5,4,3,2,1,0。说明采用冒泡排序方法进行排序的过程。,思考题:冒泡排序中的有序区是全局有序吗?,在有些情况下,在第i(in-1)趟时已排好序了,但仍执行后面几趟的比较。实际上,一旦算法中某一趟比较时不出现记录交换,说明已排好序了,就可以结束本算法。为此得到改进冒泡排序算法如下:,void BubbleSort(RecType R,int n)int i,j;bool exchange;RecType temp;for(i=0;ii;j-)/比较,找出最小关键字的记录 if(Rj.keyRj-1.key)temp=Rj;Rj
13、=Rj-1;Rj-1=temp;exchange=true;if(exchange=false)return;/中途结束算法,最好的情况(关键字在记录序列中顺序有序):只需进行一趟冒泡,“比较”的次数:,最坏的情况(关键字在记录序列中逆序有序):需进行n-1趟冒泡,“比较”的次数:,0,“移动”的次数:,“移动”的次数:,n-1,10.3.2 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是由冒泡排序改进而得的。基本思想:在待排序的n个记录中任取一个记录(通常取第一个记录),把该记录放入适当位置后,数据序列被此记录划分成两部分。所有关键字比该记录关键字小的记录放置在前一部分,所有比它大的记录放置在后一部分,并把该记录排在
14、这两部分的中间(称为该记录归位),这个过程称作一趟快速排序。,首先对无序的记录序列进行“一次划分”,之后分别对分割所得两个子序列“递归”进行快速排序。,无 序 的 记 录 序 列,无序记录子序列(1),无序子序列(2),基准,一次划分,分别进行快速排序,需要确定排序的序列,采用什么存储结构?,s,t,low,high,设 Rs=52 为枢轴,将 Rhigh.key 和基准的关键字进行比较,要求Rhigh.key 基准的关键字,将 Rlow.key 和基准的关键字进行比较,要求Rlow.key 基准的关键字,high,23,low,80,high,14,low,52,例如,R0,52,low,h
15、igh,high,high,low,可见,经过“一次划分”,将关键字序列 52,49,80,36,14,58,61,97,23,75 调整为:23,49,14,36,(52)58,61,97,80,75,在调整过程中,设立了两个指针:low 和high,它们的初值分别为:s 和 t。,之后逐渐减小 high,增加 low,并保证 Rhigh.key52,和 Rlow.key52,否则进行记录的“交换”。,以后对所有的两部分分别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每部分内只有一个记录为止。简而言之,每趟使表的第一个元素放入适当位置,将表一分为二,对子表按递归方式继续这种划分,直至划分的子表长为1。,void Qu
16、ickSort(RecType R,int s,int t)/对Rs至Rt的元素进行快速排序 int i=s,j=t;RecType temp;if(si/对右区间递归排序,划分,例10.4 设待排序的表有10个记录,其关键字分别为6,8,7,9,0,1,3,2,4,5。说明采用快速排序方法进行排序的过程。,则可得结果:,结论: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由此可得快速排序所需时间的平均值为:,平均所需栈空间为O(log2n)。,n,k-1,n-k,1次划分的时间,Tavg(n)=Cnlog2n。,10.4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每一趟从待排序的记录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
17、,顺序放在已排好序的子表的最后,直到全部记录排序完毕。两种选择排序方法:(1)简单选择排序(或称直接选择排序)(2)堆排序,10.4.1 直接选择排序基本思想:第i趟排序开始时,当前有序区和无序区分别为R0.i-1和Ri.n-1(0in-1),该趟排序则是从当前无序区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Rk,将它与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Ri交换,使R0.i和Ri+1.n-1分别变为新的有序区和新的无序区。,假设排序过程中,待排记录序列的状态为:,有序序列R0.i-1,无序序列 Ri.n-1,第 i 趟简单选择排序,从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有序序列R0.i-1,无序序列 Ri+1.n-1,void Selec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0章 内排序ppt课件 10 排序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32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