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处理 PPT课件.ppt
《生物处理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处理 PPT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微污染水生物处理技术,1 曝气生物滤池(BAF)又名:淹没式曝气生物滤池,发展过程:普通滴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构造,高负荷生物滤池是生物滤池的第二代工艺。,池体:,平面上多为圆形。滤料层高一般为2m。,布水:,多使用旋转式布水器。,滤料:,滤料粒径较大,一般为40100mm,工作层滤料的粒径一般为 4070mm,承托层则为70100mm,孔隙率较高,可以防止堵 塞和提高通风能力;滤料常采用卵石、石英砂、花岗岩等,一般以表面光滑的卵石为 好;目前常采用塑料滤料:多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制 成;形状有波纹板式、斜管式和蜂窝式等,特点有:质量轻
2、、强 度高、耐腐蚀、比表面积和孔隙率较大。主要缺点:造价较高,初期投资较大。,适用:处理浓度和流量变化比较大的水。进水水质要求:BOD5200mg/L,否则原水需稀释。,均化与稳定进水水质;加大水力负荷,及时地冲刷过厚和老化的生物膜,加速生物膜的 更新,抑制厌氧层发育,保持生物膜较高的活性;抑制滤蝇的过度滋生;减轻散发的臭气。,适用范围及特点,高负荷生物滤池通常采用处理水回流稀释。其效果主要表现在:,特点(与曝气生物滤池相比),无反冲洗设施;自然通风供氧。,一、原理与特点 1、原理,(1)生物降解(2)过滤,曝气生物滤池是在生物接触工艺的基础上,以滤池中填装的粒状填料(如陶粒、焦炭、石英砂等)
3、为载体,以颗粒状填料及其附着生长的生物膜为主要处理介质,充分发挥生物代谢作用,生物絮凝作用,物理过滤作用,膜及填料的物理吸附和截留作用,以及反应器内沿水流方向食物链的生物多级捕食作用,实现污染物在任一单元反应器内高效去除。,2、特点(P74),(1)可去除低分子量有机物;(2)可处理低浓度有机物废水;(3)能去除氨氮、铁、锰等污染物。,2、类型,按水流方向,上向流:BIOSTYR、BIOFOR下向流:BIOCARBONE,(1)下向流BAF(BIOCARBONE),具有氧化降解、生物絮凝吸附、截留悬浮物的功能,集生物作用与固 液分离作用于一身,不需后设二沉池。曝气装置设于整个滤料下面 滤料在过
4、滤时呈压实状态。,气水同向流(上向流),并以较高的滤速过滤 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主要依赖气体的擦洗作用,反冲洗时滤料基 本不膨胀。反冲污泥最终回流入初沉池。,(2)上向流BAF(法国)BIOFOR,特点:(a)同向流,反冲洗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同;(b)滤池内不会出现负水头及沟流现象;(c)截留在底部的SS可在气泡上升过程中被带入 滤池中上部,加大纳污率,延长运行周期。,BIOSTYR 将脱氮功能引入曝气生物滤池(曝气头抬高,下面形成缺氧区,P134图4-4)特点:(a)重力流反冲洗无需反冲泵,节省动力;(b)滤头布置在顶部,与处理水接触不易堵,便于 更换;(c)反硝化、硝化脱氮。,1.采用气水平
5、行上向流,使得气水进行极好均分;2.滤料层对气泡的切割作用使气泡在滤池中的停留时间延长,提高了氧的利用率;池内生物量大,可达8000-23000mg/l(折算成MLVSS);3.由于滤池极好的截污能力,使得 BAF 后面不需再设二次沉淀池;4.三相接触,有机物容积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基建投资少、O2的转移效率高,曝气量低,供氧动力消耗低;5.可截留SS,脱落的生物膜,勿需沉淀池,占地少,基建投资省;6.勿需污泥回流,无污泥膨胀,污泥易处理;7.处理水质高,可满足回用要求;8.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适应的温度范围广,且耐低温;9.易挂膜,启动快,反应时间短;10.曝气生物滤池无需二沉池,采用模块
6、化结构,便于后期改建、扩建;11.该工艺可以单独建立,也可以与其它工艺组合应用。,上向流工艺特点,3、运行,(1)挂膜:自然挂膜与人工挂膜,(2)运行,效果:上向流(BIOFOR、BIOSTYR)优于下向流;溶解氧:23mg/L;反冲洗周期:37d.,反冲洗流程,三、BAF的计算,1、水力负荷(q),微污染水:24m3/(m2h),2、有机负荷(NV),3、氨氮负荷(硝化负荷ND,BIOSTYR的重要考核指标)定义:单位容积滤料每天所负荷的NH3-N量。,4、滤料层高度:2m,5、滤料:25mm(28mm)过小:密实,易堵;过大:比表面小,生物量低。,6、气水比(G/W):(0.51.2):1
7、,四、应用,THMFP:三卤甲烷前体物;UV254:用水稳定性指标,水中吸收紫外线的不饱和有机物、含氮化合物(腐殖质类大分子有机物及含C=C和C=O的芳香族化合物)。,工艺流程实例(污水处理),过滤、生物吸附与生物氧化作用,滤料表面为好氧环境,内部为缺氧、厌氧的微环境,使得硝化、反硝化作用同时进行。,生物接触氧化法: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 生物膜法处理工艺;又称为淹没式生物滤 池、接触曝气法。,2 生物接触氧化(BCO),1971年开始于日本 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深受重视 生物接触氧化法以高效的处理效果受到亲睐,原因:,1.生物活性高;2.传质条件好3.充氧效率高3kg O2/(kw.h
8、),比无填料高30%;4.有丝状菌存在;5.有较高的生物膜浓度(10-20g/l),而活性污泥(2-3g/l)。,实质之二:采用与曝气池相同的曝气方法,向微生物提供其所需的氧,并起到搅拌与混合作用,相当于在曝气池内充填供微生物栖息的填料接触曝气法。,实质之一:在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作用下,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淹没式生物滤池;,一、原理及特征,1、原理,BCO与BAF的区别(1)填料:接触氧化:软性填料、组合填料、立 体弹性填料,等;曝气生物滤池:粒状填料,如陶粒、沸石、
9、焦炭等。,(2)反冲洗:接触氧化:不需反冲洗,连续运行;曝气生物滤池:需反冲洗,周期性运行。,BCO与高负荷生物滤池的区别(1)填料:接触氧化:填料质轻,在池中装一填料支 架,不易堵;高负荷生物滤池:粒状填料,如碎石、卵石、等,需承托层。,(2)结构:接触氧化:淹没式,填料完全浸没于水中;高负荷生物滤池:类似于渗滤,非淹没。,(3)供氧:接触氧化:有专门曝气系统、与活性污泥类似;高负荷生物滤池:不需曝气系统,通风供氧。,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填料的发展,蜂窝式填料、波纹板状填料软性填料组合填料弹性立体填料悬浮填料,BCO处理微污染水的理论,微污染水:低基质浓度,Rittmann等按照稳定
10、工况下生长速度等于消耗速度及Monod方程,推导得最小基质浓度:,Ks:Monod半速率常数b:内源呼吸系数Y:产率系数k:最大比基质利用率,即理论上稳态生物膜法水处理工艺中,出水基质不可能小于Smin。实际对于饮用水生物预处理,常可将进水有机物浓度降至Smin以下,原因:,二级利用:P81微生物的应激性:P81,2、工艺特征,(1)采用多种形式填料,微生物丰富,可生长氧化能力强 的丝状菌,可生长硝化菌;(2)可起到类似“过滤”的作用;(3)生物膜活性高,处理效率高,可承受较高负荷;(4)抗冲击负荷,间歇运行仍能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无需污泥回流,无污泥膨胀;污泥生成量少,污泥易沉淀。,缺点: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处理 PPT课件 生物 处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29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