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产生第二章ppt课件.ppt
《环境管理产生第二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产生第二章ppt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环境管理产生与我国环境管理发展,环境管理概念是人类在与环境污染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从5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环境管理学也随之萌芽并不断发展完善,80年代之后,环境管理学就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学科。,当前环境学一种分类体系,环境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最基本规律的学科。环境自然科学着重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基本关系、规律及改善途径。环境工程科学着重从工程技术角度研究预防、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管理科学着重通过管理手段调整人类社会的经济、社会、生活等行为和活动达到预防环境问题的目标。环境社会科学着重从经济、社会等角度研究产生环境问题的
2、经济社会原因及其解决途径。环境人文科学着重研究涉及环境问题及其解决过程中的哲学、历史、文化等人文问题。,限塑令,大力推广环保、可降解的塑料袋。引导、鼓励群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倡导循环经济,加强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再生,(二)现代环境学中的科学、工程与管理,在解决一个具体环境问题的过程中,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各自的任务和作用。,现代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s)以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科学。管理科学同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一样,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在一次性餐盒污染防治中环
3、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的体现,研究塑料餐盒化学组分、潜在的有害成分、自然环境降解规律、对土壤、大气、景观的环境影响、等等,研究制造污染较少的纸质餐盒或更容易降解的塑料餐盒;研究塑料餐盒的工程填埋、处理、焚烧、资源化技术等等,通过法规、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规范、控制和调整一次性塑料餐盒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其中涉及到一次性餐盒“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中多个主体的利益和行为关系,形成表现为制度、机制、体系、体制等形式的相关主体的行为规则,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污染的目标,环境工程,环境管理,各学科对一次性餐盒的研究,上海治理一次性餐盒污染的成功经验“三分钱”模式,采取符合经济规律的市场手段,辅
4、之以监督、检查、罚款等行政手段,构建起一次性餐盒环境管理的制度体系,从而规范和控制了一次性餐盒在“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理处置”全过程中的物质流动,使其污染得到根本性控制。另外,通过这一环境管理体系,有关一次性餐盒污染的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工程技术也得到了有效应用。,启发:,几个里程碑: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第一座里程碑)1974年墨西哥“资源利用,环境与发展战略研讨会)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二座里程碑),18,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1972年6月516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第一个关于环境问题的世界性会议文
5、件:人类环境宣言:7个共同观点、26项共同原则行动计划:109条建议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意义:环境管理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标志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标志着环境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19,七个共同观点,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使人类已具有以空前的规模改变环境的能力。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对于人的福利和基本人权,都是必不可少的;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关系到各国人民的福利和经济发展,是人民的迫切愿望,是各国政府应尽的责任;在地球上许多地区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为损害环境的迹象。在水、空气、土壤以及
6、生物中污染达到危险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和不适当的扰乱;一些无法取代的资源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在人为的环境,特别是生活和工作环境里存在着有害于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缺陷;在发展中国家,多数环境问题是发展迟缓引起的。因此,他们首先要致力于发展,同时也要照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问题一般是由工业和技术发展产生的;人口的自然增长不断引起环境问题,因此要采取适当的方针和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当今的历史阶段要求世界上人们在计划行动时更加谨填地考虑到将给环境带来的后果。为当代和子孙后代保护好环境已成为人类的迫切目标。这同和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标完全一致;为了达到这个环境目标,要求每个
7、公民、团体、机关、企业都负起责任,共同创造未来的世界环境。,20,26项共同原则,七个方面:人权原则自然资源保护原则经济和社会发展原则发展规划原则人口政策原则环境管理原则国际合作原则,21,墨西哥会议(1974)(联合国资源利用、环境与发展战略方针专题讨论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三点共识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当得到满足要进行发展以满足基本需要,但不能超出生物圈的容许极限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是环境管理首次提出“环境管理”的概念,22,人类环境宣言和墨西哥会议所提出的观点、原则和见解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重大转变,是环境管理思想的第一次革命,其主要成果:,唤起
8、世人的环境意识,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一个转折点。指出了环境问题的根源,提出了在发展中去解决环境问题的原则。明确提出现代环境管理的概念,构筑了环境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总体框架。,23,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1992年6月314日,巴西里约热内卢,两个纲领性文件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其他文件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24,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开展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框架性文件,提出了27项原则。目的在于保护地球永恒的活力和整体性,建立一种新的公
9、平的全球伙伴关系。21世纪议程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旨在建立21世纪世界各国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相关方面的行动规则,为保障人类共同的未来提供一个全球性措施的战略框架。全文40章,论述了117个方案领域。,25,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意义环境管理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确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的行动纲领。可持续发展得到世界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26,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SSD)2002年8月26日9月4日,南非
10、约翰内斯堡,联合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会议文件:可持续发展执行计划约翰内斯堡政治宣言确定发展仍是人类共同的主题,进一步提出了经济、社会、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不可缺的三大支柱,以及水、能源、健康、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五大优先领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在我国,从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到1981年,环境管理都是以组织污染治理为中心的,直到1982年之后制定了明确方针,强化了环境管理,1
11、973年8月,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83年12月,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三同步,三统一”方针):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三、环境管理概念、内容及其特点,环境管理是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科技与教育等手段,预防与禁止人们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鼓励人们改善环境质量的活动,容全面规划、综合决策、制定环境目标、选择行动方案,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实现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需求能力的发展。,(一)环境管理的概念,人类中心主义论强制性、经济性,缺乏对自然的尊重实质拿来主义,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管理 产生 第二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27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