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楼导游词最新范文.doc
《樊楼导游词最新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樊楼导游词最新范文.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樊楼导游词最新范文 樊楼,北宋东京汴梁72家正店之首的名楼,又名白矾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樊楼导游词最新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樊楼导游词1樊楼,是北宋最豪华的酒楼。位于东京宫城东华门外景明坊。大约北宋后期,当时人已不太明了其得名来由,想当然以为是酒楼老板的尊姓。实际上,樊楼所在地,本是商贾贩鬻白矾的集散点。可能原先是矾行的酒楼,也可能后来在这里盖起了酒楼,就称为矾楼,也叫白矾楼。日久天长,才讹传为樊楼,后改称丰乐楼,但总比不上樊楼叫得响亮。樊楼算得上是东京百年老字号。至少在宋真宗时就名闻遐迩了。据湘山野录,大中祥符中(1008-1016),真宗为日本国一佛寺题额。朝辞日,日本使者临时要求再赐一
2、篇寺记,张君房是最合适的作者。但当天他不当值,“醉饮于樊楼,遣人遍京城寻之不得”。樊楼有自酿好酒,名叫“眉寿”、“和旨”。据宋代档案会要的记载,当时,樊楼每天上缴官府酒税就达二千钱,每年销售官酒竟至五万斤。后来老板转手,酒楼新主“大亏本钱,继日积欠,以至荡破家产”。因为不是国营资产,国家尽可以不闻不问,但国库缺了一大笔酒税,宋仁宗还是十分在意。天圣五年(1027),他有一道诏令,大意说,谁愿意承包樊楼年销五万斤的酒税额,就可以给他划拨三千家京城的小酒店,作为酒类专卖的连锁销售店。从皇帝亲自过问,既可见那时就有税收优惠政策,也可见樊楼在东京酒楼业中龙头老大的地位。东京酒楼的格局,据东京梦华录记载
3、,面朝大街都扎“彩楼欢门”,也就是大门楼。进门则是院落或主廊,底层是散座,楼上天井两廊都是当时称为“小阁子”的包厢。一到晚上,“灯烛荧煌,上下相照,浓妆妓女数百,聚于主廊檐面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不过,据都城纪胜说:“大酒店,娼妓只伴坐而已,欲买欢,则多往其居”,说的虽是南宋临安的行规,北宋东京当也如此。东京一般酒楼仅上下两层,唯独樊楼,在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改建为东西南北中五座三层的主楼,水浒中宋江喝酒时应该还是改建前的老楼。新樊楼各楼之间用飞桥栏杆,明暗相通。改建完工重新开张的头几天里,最先光顾者赏以金旗,以招徕宾客。每到元宵灯节,樊楼顶上每一道瓦楞间各放莲灯一盏
4、,把樊楼点缀得分外靓丽妩媚。其中西楼,后来禁止酒客登临眺望,这是出于对皇帝安全保卫的考虑,因为从西楼俯瞰下去就是大内。据水浒传的蓝本宣和遗事说:樊楼“上有御座,徽宗时与李师师宴饮于此,士民皆不敢登楼”。西楼可能就因此谢绝了外来客。樊楼西楼借景于大内,北楼则可以凭眺艮岳,再加上相去不远的州桥夜市与汴河游女,市口十分优越。樊楼因原就是京城头号酒楼,“饮徒常千余人”,改造后,不仅本身生意兴隆,也带动了周围的人气。连樊楼旁的小茶肆也“甚潇洒清洁,皆一品器皿,椅桌皆济楚,故卖茶极盛”,卖出了好价钱。而那位以善煮鱼羹而知名的宋五嫂,也“是汴京樊楼下住的”。许多宋代话本就以樊楼作为敷衍故事的主要场景,描写倒
5、也不是毫无根据的。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引一首鹧鸪天词为证: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招贵客,引高贤,楼上笙歌列管弦。百般美物珍羞味,四面栏杆彩画檐。由于声名远播,京城第一,樊楼成为达官贵族和富商阔佬摆谱的地方。齐东野语有一则故事,说一个叫沈偕的吴兴阔少,狎游京师,追求一个声价“甲于都下”的名妓。有一天,带她上樊楼,对楼上千余酒客说:你们都“极量尽欢”,最后由我来买单。“至夜,尽为还所值而去”。沈偕的豪奢之名传遍京师,那些摆足身价的名妓也“唯恐其不来”。诗人刘子翬南渡之初有汴京纪事诗云: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樊楼成为宋代
6、酒楼业的样板,各地酒楼在经营风格、布置格局上,都纷纷仿效。南渡以后,宋室君臣“直把杭州作汴州”,在西湖边又造起了名为丰乐楼的大酒楼,其瑰丽宏伟,“上延风月,下隔嚣埃,遂为西湖之壮”,而丰乐楼正是樊楼在北宋末年的正式名称。大概到南宋后期,樊楼就成了一般酒楼的代名词。樊楼展现出宋代东京的奢华,但开封城还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竟也与“樊楼”有关。据老学庵笔记说,京师沟渠极为深广,构成了一个地下世界,“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甚者盗匿妇人,又谓之鬼樊楼”。这种现象在北宋时有发生,即便再精明强干的开封知府,也不能使其完全绝迹。樊楼导游词2樊楼,北宋东京汴梁72家正店之首的名楼,又名白矾楼。有人误以白、
7、樊为姓氏,水浒传即把矾楼写作樊楼。其实非也,最初它专门经销白矾,故名白矾楼。始建于何时?史无记载。但最迟在宋真宗祥符年间(10081016)它已经是一处很大的造酒作坊和大酒楼了。每年出售的酒曲高达2.5万公斤。天圣五年(1027)宋仁宗下诏三司“白矾楼酒店如情顾买扑,出办课利,令在京脚店酒户内拨定3000户,每日于本店取酒沽卖”,成为酒类批发商。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矾楼进行大修,东京梦华录描写大修后的矾楼“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当时的“矾楼灯火”是东京一大盛景。正如刘子翚诗中所说的那样:“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
8、灯火上矾楼。”从这首回忆东京往事的诗中我们也不难想象:“夜深灯火上矾楼”的人决不仅仅是为了一顿夜宵、饭菜,而是为了歌舞。宋代时的官员、文人、墨客,狎妓是常有的事,不但政策允许,而且被认为是儒雅的事情,官员只要不嫖妓,就不会受到谴责。所以矾楼尽管只是个酒楼,但它的兴旺发达,主要依靠的不是饭菜,而是陪侍饮宴歌舞的人。同时宋时要想出版一本诗词集,并不像今日这么方便,文人写了诗、填了词,还要靠这些艺伎传唱扬名,双方互惠互利,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樊楼导游词3一、樊楼的故事为了扩大销售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宋徽宗时期,扩建后新开张的樊楼推行了一项促销措施“每先到者赏金旗”,即免费赠送先到店的客人一面金
9、旗。看来此时樊楼的主人已经颇有现代企业的管理头脑了。其实作为京师酒楼的老大,樊楼不但自身生意兴隆,是达官贵人、富商大贾消费享乐的首选之地,而且辐射力极强,提升了周围店肆的档次和人气。如樊楼旁的小茶肆,环境优雅,茶具名贵,茶也卖出了好价钱。樊楼楼前还是“最为屈指”的北方风味食品聚集地。正因为樊楼有如此高的影响力,所以许多话本便安排樊楼作为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如前文所述的两则话本,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和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即是如此。其它话本故事也与樊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杨思温在燕京的秦楼内遇到了东京的故人,而秦楼则是金人仿照樊楼建造的大酒楼,这里的酒保也是雇佣流落此地的“矾楼过卖”。
10、在另一则话本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中,以善煮鱼羹而知名的宋五嫂,本来是在汴京樊楼下住的,南渡后来到杭州,将汴京的饮食发扬光大。这些脍炙人口的话小故事虽然纯属虚构,但人们对樊楼的喜爱之情却是不言而喻的。(一)话本中的樊楼故事1.闹樊楼多情周胜仙曹门富商之女周胜仙与樊楼的二掌柜范二郎在金明池游玩时一见钟情,相爱甚笃,却因父亲的反对而难遂心愿。周胜仙一气之下香消玉殒。丰厚的陪葬惹来了盗墓贼的觊觎。坟墓被掘开后,周胜仙得了阳气,死而复生。然而好事多磨,她来到樊楼后却被范二郎当作鬼而误杀。由此范二郎被开封府拘禁,后来衙役抓住了销赃的盗墓贼,才将他无罪释放。范二郎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每逢清明、十月一,便进庙上香,
11、怀念周胜仙。范二郎忠于爱情的品德传了出去,给樊楼带来很好的声誉,使樊楼的生意更加兴隆。2.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宋仁宗一夜忽做一梦,梦见周围九轮红日,光彩照人,说与司天监苗太监圆梦,对方释之为“九日为旭”,猜想皇帝可能梦见了名为旭之人。二人打扮成白衣秀才,出宫私访,登上樊楼游乐。一不小心宋仁宗手中的象牙扇坠落楼下,及下去寻时,扇已不见。后在茶肆中遇到捡扇之人,乃是书生赵旭。他本为科考榜首,但在殿试时因一字之误而被废黜,无颜再见家乡父老,就流落东京,卖文度日,以待下次科考。宋仁宗爱其才,乃修书信一封,说是让他投奔一位官员。待赵旭到后才知那信是皇帝给的委任状,又惊又喜,急忙叩首谢恩。在这则故事中,樊楼以
12、其宏伟的建筑吸引了皇帝,博得了皇帝的赞赏。3.樊楼蒙冤记宋英宗时期,一位胡商来到樊楼,正在享乐之际,突发重病。临终时他指了指腰间的锦带和随身携带的小包袱。樊楼主人樊掌柜保正一定会完璧归赵。随后,胡商又指了指头上的帽子。樊掌柜不解其意,但未开口询问,胡商已气绝身亡。一年后,胡商的妻子在波斯国王特使的陪同下来到东京,直奔樊楼。谁知在清点遗物后,胡商妻子发现少了一颗鹅卵石般大的珍珠。这颗珍珠来头不小,是胡商祖先在唐代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而被国王赏赐的。因涉及两国邦交,开封府不敢懈怠,立即把樊掌柜等人缉拿归案,但审问多次却一无所获。樊楼上下,没有一人见过那颗珍珠。就在案情陷入困境时,樊掌柜突然想起胡商的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导游 最新 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2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