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庐山导游词结尾.doc
《最新庐山导游词结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庐山导游词结尾.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最新庐山导游词结尾 最早关于庐山名称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尚书禹贡中:“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其中,“敷浅原”就是庐山别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庐山导游词结尾,供大家参考学习。庐山导游词1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庐山牯岭镇的中心公园,这里是牯岭街的标志,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牯岭-这座山城。牯岭,庐山的中心。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海拔1164米,方圆46.6公里,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牯岭原名牯牛岭,因岭形如一头牯牛而得名。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入山,租用了牯牛岭 的长冲,在这里兴建住宅别墅,逐步开发,并按其气候清凉的特点,据英文Cooling的音译,把牯牛岭简称为牯岭
2、。这座钟灵毓秀的山城,以牯牛岭为界分为东西两谷,地势平坦,峰峦葱茏,溪流潺潺。青松、丹枫遮天蔽日。近千幢风格各异的各国别墅依山就势而筑,高低错落,潇洒雅致,点缀在万绿丛中,与周围环境十分和谐,为国内少有的高山建筑景观。解放后东西谷均辟为疗、休养,旅游接待区。疗养院、休养所、宾馆、饭店星罗棋布,接待来山游客。 山同城最繁华的地方是牯岭街。这条自东向西略成弧形的半面街道,蜿蜒于牯牛岭西麓,依山而建。商店、旅社、餐厅、书店、酒楼、车站、咖啡厅、舞厅、商场等服务设施均掩映在绿荫丛中,形成天街云市般的山镇。这里不仅是庐山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接待和疗、休养的服务中心,而且是通往各景区、景点的交通枢纽。
3、位于牯岭街中心的街心公园,辟建于1954年,后于1987年重修。公园南背牯牛岭,北临剪刀峡,傍岭临谷垒坝筑土而成,面积为5000平方米。2000年又扩建5000平方米。公园呈三角形。园内曲径小道,蘑菇亭昂然。茂林娇花,芳草萋萋。园中央筑有一个半月形大花坛,坛上安放着一头卧即待起的石牛。石牛由数块巨石镶嵌而成,约高2米,长4米。造型生动,融合雕凿、圆雕、浮雕等技法,具有抽象的神韵,使一头强劲有力的牯牛借石质而生。基座上镌有现代书法家启功题写的“牯岭”二字。这头石牛表达了鲜明的主题,是牯岭的象征。如今盛夏时节,避暑消夏的游人云集这里,清晨看日出,午间戏碧水,傍晚观夕阳。待明月高悬时,漫步在林间小道
4、上,欣赏那松涛、清泉汇成的美妙交响乐.庐山导游词2大家都是第一次来庐山吧?有没有谁之前来过庐山呢?在上庐山之前,我想问一下大家,在你们心目中,庐山是怎样一座山呢?有没有谁能告诉小夏?风景名山?文化名山?避暑明山?都对,但又都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庐山是一座集风景名山,避暑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教育名山,政治名山,建筑名山于一体的山,这么多的名山都集合在一座山上,这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大家刚才所说的只是庐山几个名山中的一个,并不能详细的把庐山概括出来,所以说你们的回答是对,也是不对的。那我们庐山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山呢?其实,我们庐山它并不只是一座山,它还是一座城,因为在庐山上
5、面有一个独立的小镇,叫做牯岭镇,它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是庐山的政治、经济、旅游中心,我们的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就设在牯岭镇上,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这座云中山城, 是一个比县大一点比市小一点行政区,山上常住的居民有1万5千人,这还不包括在庐山做生意的人,如果再加上每天来庐山的游客,可以说牯岭镇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城市。在牯岭镇上,城市里该有的,在这里都有,城市里没有的,庐山的牯岭镇这里也有,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等我们今天的行程结束后,大家不妨去庐山的天街牯岭街去逛逛,看看我们庐山这座山城美丽的夜景!?刚才说了,庐山是一座集多种名山一体的山,现在我们去了解一下,为什么说庐山是集多种
6、名山于一体的山吧!庐山是一座自然风光十分美丽的名山,李白曾对庐山评价说:余行天下,所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白居易在庐山草堂记的第一句就对庐山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对庐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庐山有12大景区,472个景点,这里有李白诗下的庐山秀峰瀑布,有酷似毛主席卧像的五老峰,有气吐江湖的含鄱口。还有风光秀丽的锦绣谷,锦绣谷因为一年四季花开灿烂,四季如春,就像一块五彩斑斓的锦绣而得名。毛主席的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度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中的劲松、仙人洞、险峰都是我们庐山有名的景点。所以说庐山是一座风景名山一点都没有夸大其词。庐
7、山的名气,不仅因为庐山是一座风景名山,还因为庐山它还是一座文化名山,早在禹贡.山海经等古书中,就有关于庐山记载,只不过那时候的庐山还不叫做庐山,而是叫做南障山、天子都,敷浅源,名字很多。有人肯定会问小夏,那庐山是为什么叫做庐山呢?这和一个传说有关系,相传,在商周时期,有一个姓匡名俗的人,非常的爱慕仙术,于是和几个好友相约,一行七人来到敷浅源结庐炼丹。当时的周定王,非常的欣赏匡俗等人在文治武功方面的才华,想请他们下山辅佐朝政。于是派出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来到了敷浅源,请匡俗等人下山。使者来到敷浅源后,是山上山下走了个遍,并没有找到匡俗等人的下落,没有办法,只好向当地的农民、樵夫询问,才知道匡俗等
8、人早已经得道成仙了,唯庐独存,也就是只剩下他们炼丹时所住的草庐还在。从此,人们就把匡俗等人留下草的山叫做庐山、匡庐。这就是我们庐山得名的由来了。?最早关于庐山的记载,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予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从这句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出那时候的庐山已经非常的有名气了,因为司马迁并没有对庐山做过多的解释。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都喜欢上庐山游玩,吟诗作对。东晋时期,田园诗的创始人陶渊明、山水诗的代表人物谢灵运,在庐山写了许多的诗,陶渊明诗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指的就是庐山。到了唐代,李白、杜甫、张九龄、孟浩然、王维,白居易等文坛重量级的人物几乎都到过庐山。像李白就在庐山写下了流传千古
9、的名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宋代的时候,又有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朱熹、陆游、文天祥名人来到庐山,给庐山下许多优秀的诗篇。像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写的。明代的时候,庐山更是一座上到帝王,下到平民百姓都喜欢的名山,明代到庐山的名人有,朱元璋,、解缙,大才子唐伯虎等。到了清代的时候,上庐山的名人是更多,像清代的诗人袁枚,散文家姚鼐(nai),李鸿章、康有为等。民国慕名来到庐山游玩的名人有,林语堂。徐志摩、胡适、张大千等。解放后,新中国的第一代
10、领导人几乎都来过庐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都上过庐山。可以说,庐山是一座文化内涵十分丰厚的名山清代的黄宗羲把庐山喻为“南北东西诗章交汇口”。有人统计过,从西汉司马迁南登庐山到解放后的2200多年来,有1500多人登临过庐山,留下的诗词有4000多首。?我们都知道,只要是山,大部分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宗教,像五岳、武当山等是道教名山;峨眉山,五台山等是佛教名山。我们庐山也是一座宗教名山,东晋时期的慧远大师来到庐山建东林寺,在庐山创建了净土宗,使得庐山成为当时中国佛教文化的第二中心。说道净土宗我想大家并不是很熟悉,在佛教刚传到中国的时候,一般只有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信仰佛教,因为那时要信仰佛教,
11、必须熟悉那些经文。但是净土宗就不一样了,它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你不停的念南无阿弥陀佛,直到离开人世,就能成为不同级别的佛,从而到达西方极乐净土世界。因为这种修炼方法简单易行而广为流传。到现在净土宗在日本还是很盛行,并且还经常派人来东林寺朝拜取经。胡适曾说,庐山东林寺是中国佛教化和佛教中国化的代表。可见庐山对中国佛教的影响有多大。?从外国传来的佛教都那么的热闹,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不甘寂寞,南朝著名的道士陆修静,来到庐山,在庐山建了座简寂观,在这里炼丹采药,并编写了大量的道教书籍,奠定了我国道教“道藏”的基础。到了近代,庐山又有了藏传佛教、_、天主教、伊斯兰教来到庐山发展,在庐山建立了自己的寺庙教
12、堂,所以在我们庐山有这么一句话,庐山六大教,名山找不到。所以说我们庐山是一座宗教名山。?在我们庐山,有一座天下书院之首,海内属于第一的白鹿洞书院,它和湖南的岳麓书院、河南的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下,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曾在庐山白鹿洞设庐山国学,这是庐山建书院的开始,也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到了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来?到庐山,重建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并亲自任教,订立了白鹿洞书院教条,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在古代,白鹿洞书院的地位相当于现在中国的清华、北大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庐山也
13、是一座教育名山的原因了。?其实,我们庐山还是国共两代领导人都喜欢的一座山,因为国共两党的领导人都喜欢庐山,使得庐山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政治名山。从1926年到1948年,除了抗战的几年,每年夏天蒋介石都要来庐山避暑,并在庐山办公,使得庐山成为当时民国的夏都。1933年,蒋介石在庐山创办了一个军官教导团,专门训练山地游击战的军官达25041人,这些人大部分参与了对红军的五次反围剿,最后导致了红军的北上。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庐山谈话:如果战事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有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7月17日又在党、政、军、文化、教育、社会知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庐山 导游 结尾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2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