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声通信组网技术第二讲 水声信道传输特性ppt课件.ppt
《水声通信组网技术第二讲 水声信道传输特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声通信组网技术第二讲 水声信道传输特性ppt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1,第二讲 水声信道传输特性,距离、带宽和信噪比的关系;多径传播及空变特性;多普勒效应及时变特性;水声信道的模型;水声信道的特点对通信网络的影响;,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2,距离、带宽和信噪比,声波在声场中的平均传播损失:,传播损失,n=0:n=1:n=1.5n=2:,管道中的声传播,平面波传播;,表面声道和深海声道,柱面波传播,以及全反射海底和全反射海面组成的理想波导中的传播;,计及海底声吸收时的浅海声传播,以及计入界面声吸收所引起的对柱面波的传播损失的修正;,开阔水域(自由场),球面波传播
2、;,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3,距离、带宽和信噪比,Thorp给出的吸收系数与频率之间的经验公式为:,传播损失,工程上常用的吸收系数估计经验公式:,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4,吸收系数与频率的关系,距离、带宽和信噪比,传播损失,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5,距离、带宽和信噪比,海洋环境噪声,海洋中的环境噪声源从低频到高频依次为:,潮汐和波浪的海水静压力效应,产生低频噪声;,地震扰动:极低频噪声;,海洋湍流:低频噪声;,行船:产生50Hz500Hz频率范围内的主要噪声;,海面波浪:产生
3、500Hz25000Hz频率范围内的噪声;,热噪声:,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6,海洋环境噪声文兹谱级图,距离、带宽和信噪比,海洋环境噪声,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7,文献表明:在1 kHz 到10 kHz 频率范围内浅海的环境噪声谱级基本上在40 dB 到70 dB(参考声压级为1 Pa Hz)之间,3级海况时深海的环境噪声谱级在50 dB 到70 dB之间,并且随着频率的降低环境噪声随之增大;1 kHz 以下的环境噪声谱级均在70 dB以上,因此传输信号使用的载波频率的下限取1 kHz。无论是深海还是浅海,海洋环境
4、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均被认为是以频率20 dB/decade 在下降。,距离、带宽和信噪比,海洋环境噪声,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8,海洋中的噪声为高斯分布的连续谱,其声压的瞬时值的概率密度为:,距离、带宽和信噪比,海洋环境噪声,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9,2002年4月,在海南三亚南海海域进行的海洋环境噪声试验,其10秒钟采样率为12kHz的噪声数据,分析结果如右图所示,横轴是电压,纵轴是在相应电压上噪声出现的次数。分析结果表明,海洋环境噪声服从正态(高斯)分布。,距离、带宽和信噪比,海洋环境噪声,2023/1/14,第
5、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10,由传播损失和频率的关系、噪声和频率的关系可得3级海况下,发射声源级190dB,频率为110kHz,距离为10100km时,接收端传播距离、带宽信噪比的关系如下图,距离、带宽和信噪比,水声信道的通信距离和带宽,扩展损失与距离有关;吸收损失与距离和频率均有。水声信道中的可用带宽有限。,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11,接收端传播距离、带宽信噪比的关系图,距离、带宽和信噪比,水声信道的通信距离和带宽,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12,通信距离在10100km的为远程水声通信,带宽只有几k
6、Hz(1000km距离的水声通信,通信带宽只有1Hz);通信距离为110km的为中距离的水声通,带宽在10kHz数量级;通信距离在1km以内的为短距离水声通信,其带宽超过10kHz,若通信距离在100m以内时,通信的带宽可在100kHz以上。,距离、带宽和信噪比,水声信道的通信距离和带宽,很明显一定传播距离时,这种关系影响了水声通信系统距离与载波频率及带宽的选择。,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13,多径传播及空变特性,水声通信中多径信号产生示意图,多径传播,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14,多径传播及空变特性,多径传播,a 声
7、速梯度 b 深海多径 c 浅海多径,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15,2002年4月,在海南三亚南海海域进行的海洋环境多径试验,多径检测信号为6s的线性调频(LFM)信号。将接收到的信号做拷贝相关,80km的多径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80km的多径信息主要集中于40ms以内,而300400ms仍有多径信号但其能量均较弱可忽略。,海洋环境多径时延,多径传播及空变特性,多径传播,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16,实际上海洋中多径更多地来自大幅度起伏不平的海底山峦,由于它不受距离的限制,因此多径效应引起信号的时间扩展,在浅海
8、中距离信道,多径扩展一般为10ms,有时可达几百毫秒,而在深海信道的多途扩展为几十微秒到几秒量级,且距离越远,多径扩展时间越长,多径传播及空变特性,多径传播,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17,实际海洋温度一般是水平分层(三层)均匀的分布形式,由于折射和界面反射,海洋声信道大都呈现波导效应。,深海典型声速抛面图,多径传播及空变特性,多径传播,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18,多径传播及空变特性,多径传播及空变特性,深海远程水声信道声线轨迹,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19,多径传播及空变特性,浅
9、海近程水声信道声线轨迹,多径传播及空变特性,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20,海洋深度、发射接收端的深度,都对多径时延的长短有影响,因此其多径特性随发射、接收点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即水声信道是空变的。,多径传播及空变特性,多径传播及空变特性,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21,多普勒效应及时变特性,射机与接收机之间在t=0时刻的距离为L,径向运动速度为vr,多普勒效应,发射机,接收机,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22,信号前沿到达接收端的时间为t1,则在t1时间内接收端向发射端靠近了vrt1,
10、当信号的后沿到达接收端时,接收端又向发射端靠近了,,,多普勒效应及时变特性,多普勒效应,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23,若发射信号的持续时间为T,则接收信号的持续时间为,当有传播延迟时,接收信号可表示为,若发射信号可表示为,多普勒效应及时变特性,多普勒效应,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24,不考虑传播延迟时,接收信号可表示为,多普勒因子:,多普勒效应及时变特性,多普勒效应,2023/1/14,第二讲 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对通信网络的影响,25,满足 或,多普勒效应可视为简单的载波偏移,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效应及时变特性,多普勒效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声通信组网技术第二讲 水声信道传输特性ppt课件 通信 组网 技术 第二 信道 传输 特性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24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