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ppt课件 隐身材料讲义.ppt
《材料学ppt课件 隐身材料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学ppt课件 隐身材料讲义.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隐身材料,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战场的各种武器系统面临着严峻的威胁。隐身技术作为提高武器系统生存能力的有效手段,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隐身技术是指在一定遥感探测环境中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使其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难以被发现的技术。,隐身技术的出现促使战场上的军事装备向隐身化方向发展,如隐身飞机、隐身导弹、隐身舰艇、隐身军车等武器装备的相继出现,有效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在现代战争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武器系统的隐身能力可以通过外形设计和使用隐身材料来实现,外形设计虽然效果较好,但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所以隐身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成为隐身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入侵巴拿
2、马、海湾战争以及入侵南联盟的战争中,美国的F 117 战斗攻击机执行了几千架次的空袭任务,却只损失了一架战机;而B 2 隐身轰炸机从美国本土长途奔袭到南联盟执行轰炸任务却未受丝毫威胁。创造这一奇迹的原因之一就是隐身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战机,隐身技术在提高现代兵器的突防能力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F117隐形轰炸机,B 2 隐身轰炸机,空中客车A380,B-2 轰炸机900m 2的外表面95%涂覆有一种具有不同厚度的韧性隐身涂层。这种涂层是导电的,每5 年要更换一次,在B-2 轰炸机的整个寿命期内,将这种涂层剥除并重新涂覆大约要进行4 次,以保证它的隐身特性。此外,B-2 轰炸机大
3、量采用了吸波复合材料,如机身表面的大部分由吸波的碳纤维蜂窝夹层结构制成。外翼的蒙皮及梁大多采用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国外隐身材料发展历程 国外隐身技术及材料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起源在德国,发展在美国并扩展到英、法、俄罗斯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成绩斐然。,从50 年代起,美国开展隐身技术研究,经过20多年的发展,70 年代开始研制隐身飞机,80 年代隐身飞机装备部队并投入使用。现已装备的F 117A隐形攻击机、B 2 战略轰炸机以及新问世的F 22先进战术隐身战斗机均采用了不同类型的隐身材料。俄罗斯的S 37 隐身战斗机也已问世。这些雷达隐身战机的相继问世标志着国外隐
4、身技术已进入工程发展阶段。,F-22“猛禽”战斗机,中国 暗剑无人驾驶战斗机,目前,世界上正在研制的第四代超音速歼击机,其机体结构采用复合材料、翼身融合体和吸波涂层,使其真正具有了隐身功能,而电磁波吸收型涂料、电磁屏蔽型涂料已开始在隐身飞机上涂装。美国、俄罗斯等国新一代空对地,地对空导弹的隐身正朝着轻质、宽频带吸波、可喷涂、热稳定性良好的隐身材料方向发展。,雷达隐身材料在现代战争中,雷达是探测目标的最可靠的方法,因此,雷达隐身技术是隐身技术的重点。雷达隐身技术的核心是降低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其技术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目标的外形设计降低散射面积;二是目标应用雷达吸波材料达到降低散射面积。目
5、标的外形技术不仅受到战术技术指标的限制,而且使目标的生产难度大、耗资多,所以研究和开发高性能的雷达吸波材料成为隐身技术领域中的重大课题。,早在二战期间,德国就在潜艇上应用雷达吸波材料,以躲避盟军的雷达探测。在六七十年代,美国在SR-71 高空高速侦察机上涂敷了雷达吸波材料。到现在雷达吸波材料已有十多种,如果按材料成型工艺和承载能力,可分为涂敷型吸波材料和结构型吸波材料两种。,涂敷型吸波材料涂敷型吸波材料是将吸收剂与粘结剂混合后涂敷于目标表面成吸波涂层,因其吸波性能优异和工艺简单而受到世界各国重视。,目前涂敷型吸波材料主要包括铁氧体吸波涂料超细金属粉末吸波涂料复合磁性金属化合物吸波涂料羰基铁吸波
6、涂料陶瓷吸波涂料掺杂高损物吸波涂料盐类吸波涂料放射性同位素吸波涂料导电高分子吸波涂料纳米吸波涂料稀土元素吸波涂料等。,其中铁氧体是研究得比较多而且比较成熟的吸波材料。例如,美国的F-117A 隐身飞机和“海上阴影”号隐身舰艇都采用的是一种叫“铁球”的铁氧体涂料。,陶瓷吸波涂料也是一种研制较多的吸波材料,它比铁氧体、复合金属粉末等吸波涂料的密度低、吸波性能好,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减弱红外辐射信号。,纳米材料的兴起,使得纳米吸波涂料也逐渐成为吸波材料的一个发展方向。纳米材料是指材料组分的特征在纳米量级(1100nm)的材料,它独特的结构使其自身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小尺寸和界面效应,金属
7、、金属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材料的纳米级超微细粉末在细化过程中,处于表面的原子数越来越多,增大纳米材料的活性,在电磁场的辐射下,原子、电子运动加剧,促使磁化,使电磁能转化成热能,从而增加了对电磁波的吸收。纳米吸波涂料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吸波涂料。,结构型吸波材料吸波材料的另一大类是结构型吸波材料,它是一种多功能复合材料,具有承载和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的双重功能,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吸波材料。,结构型吸波材料主要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含铁氧体的玻璃钢材料充填石墨的复合材料玻塑材料碳化硅纤维复合材料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特殊碳纤维增强的碳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导电复合材料结构手征复合材料等,国外结构
8、吸波材料已经进入应用阶段。美国的先进隐身战斗轰炸机F-117、战略轰炸机B-2、战斗机YF-22、YF-23、F-22以及先进巡航导弹上都大量采用了碳纤维、碳/Kevlar 纤维或碳/玻璃纤维混杂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结构吸波材料。,美国在1991 年的海湾战争中使用了F-117 隐身战斗机,出动1000 多架次无一受损,取得了很好的战绩。“隐身”用的特种碳纤维与传统的碳纤维不同,特种碳纤维的截面不是圆形的,而是有棱角的三角形、四方形或多角形截面碳纤维,用这种非圆形特种碳纤维与玻璃纤维混杂编织成三相织物,这种三相织物就象微波暗室结构一样,有许许多多微小的角锥,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用这样的特种碳纤
9、维制成结构吸波材料具备隐身/结构双重功能,B-2 隐身轰炸机的蒙皮就是用这种“隐身”特种碳纤维来制造多层吸波蒙皮,既能满足飞机的机动特性,又不会反射雷达波,能起到很好的隐身作用。,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通过增强纤维之间一定的混杂比例和结构设计形式制造而成的满足特殊性能要求或综合性能较好的复合材料,目前该种材料已应用于美国的B-2 隐身战略轰炸机。,碳化硅纤维复合材料是将碳纤维和碳化硅纤维以不同比例,通过人工设计的方法,控制其电阻率,便可制成耐高温、抗氧化,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良好吸波性能的碳化硅碳纤维复合纤维。碳化硅碳纤维复合纤维和接枝酰亚胺基团与环氧树脂共聚改性为基体组成的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
10、吸波性能。,导电复合材料是由在非金属聚合物或树脂类物质中加入导电性纤维或纳米级金属粉末制成的。当雷达波透过时,由于部分能量被吸收,而使反射的雷达波能量大大衰减,因而成为有效的吸波材料,其吸收频带可通过加入物质的种类和多少来调节。混入的导电性纤维主要有聚丙烯腈纤维、镀镍的碳纤维、不锈钢纤维等。这种复合材料可作为飞机或导弹的结构材料。,不管是涂敷型吸波材料,还是结构型吸波材料均是针对雷达探测系统研制开发的隐身材料,这些吸波材料主要吸收雷达辐射出的厘米级电磁波。然而近几年,毫米波雷达和米波雷达的相继问世,使雷达隐身吸波材料将向兼容吸收厘米波、毫米波和米波,追求宽频带吸收的方向发展。,红外隐身材料随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学ppt课件 隐身材料讲义 材料 ppt 课件 隐身 讲义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23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