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天线发展之路ppt课件.pptx
《星载天线发展之路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星载天线发展之路ppt课件.ppt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演讲者:席强丽,星载天线发展之路,多波束天线,全向波束天线,赋形天线,星载天线未来趋势,星载天线背景,Part1,绪论,星载天线的背景,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信号,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卫星通信。自20世纪40年代提出如今已成为区域与跨洋通信、国家基础干线通信、国际军事通信、行业及企业专网通信乃至个人通信的主要通信方式之一。未来全球无缝隙覆盖的天地一体化的海、陆、空、天共用的能够提供各种宽带和多种业务的综合通信网是必然,这也促进了卫星上天线技术的更新发展。,主要发展历程,主要是第一代卫星通信系统所用的天线,多为标准圆或椭圆波束,70年代以前大多采用线状天线。,简
2、单天线,1975年以后开始第二代卫星通信,天线采用多馈源波束赋形和反射器赋形,多波束天线开始普及。,赋形天线,2000年以后第三代卫星通信中,广泛使用大型可展开天线和相控阵天线,开展星上波束形成和地基波束形成技术。,多波束成形,星载天线,各国首发卫星上的天线,各国首发卫星,第一代星载天线总结,第一代卫星系统各方面技术都是起步阶段,所以卫星上携带的无线设备都是最简单基本的,搭载的天线大多采用的鞭状天线和双偶极天线,都是简单的线状天线。其长度一般为工作波长的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全方向性。之后各国的探空之旅迅速的发展,尤其美国率先开始了卫星系统中各方面技术的研发,天线
3、技术也有了很大突破。,Part2,多波束反射面天线,多波束天线,多波束天线是应近代卫星通信容量的快速增长及多目标区域通信的发展需求而出现的,它向空间辐射的电磁波由多个点波束组成,并且每一个波束都有一个对应的输入(输出)通道。通信卫星上采用多点波束天线技术可以通过空间隔离来实现多次频率复用和极化复用,从而成倍地提高通信卫星容量,成为第一代卫星通信以后星载天线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反射面多波束天线,反射面天线与相控阵天线、透镜天线相比,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设计技术成熟、性能优良等优点。为了在星上产生更多高增益低副瓣的点波束,通常需要电大口径的星载天线,而反射面则是之前实现多波束这一性能的最佳方案
4、.反射面多波束天线的馈源通常由多个喇叭单元组成,其波束的形成方式可分为基本型成束法和增强型成束法.,反射面天线的多波束形成方案,基本成束法,01原理,02结构,04缺点,03优点,SFB 四色复用波束形成方案,所需要的反射面数量较多费用大,在通过多块反射面来实现多色复用时,需要在卫星表面占据较大的空间,对安装精度和异步展开精度要求高,而波束指向性却相对差,并且难以实现波束重构,01原理,02结构,01原理,02结构,01原理,辐射效率高,便于同时生成数量较多的点波束,馈电方便,相邻波束间具有较好的共极化和交叉极化特性,并且可以收发共用,02结构,01原理,04缺点,03优点,SFB,增强成束法
5、,02结构,04缺点,03优点,MFB 四色复用波束形成方案,便于对波束数目和形状进行灵活控制,对于不规则区域的覆盖具有明显优势,节约卫星表面空间,安装相对方便,且各波束的指向误差相对较小,MFB 所需要的馈源单元数量通常是SFB 所需的数倍,使得馈电网络要比SFB 成束方式复杂,01原理,02结构,不同频段反射面天线的波束形成方案选择,SFB/MFB,L/S两个频段多波束天线通常采用MFB的成束方式,Ku/Ka 频段,SFB 和MFB 成束方式均适合,表面空间足够的通信卫星考虑馈电难度,SFB适合,安装空间有限、有极化复用要求的,MFB适合,不同频段反射面天线的波束形成方案的应用实例,Al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线 发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22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