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主、配套设备专业培训材料ppt课件.pptx
《基站主、配套设备专业培训材料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站主、配套设备专业培训材料ppt课件.pptx(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站主、配套设备培训材料,目 录,基站室内部分,6,天线安装规范馈线布放规范室外走线架安装规范GPS天线安装规范避雷针安装规范室外型无线设备安装规范,6,1.天线安装规范,1、天线安装规范(一般要求),无线基站天支配套一般要求:1、需安装天线的抱杆安装稳固,接地良好,要求所有天线抱杆垂直于地面,保持垂直误差应小于2。2、铁塔上的天线横担,与铁塔连接可靠牢固。3、所有天线支撑杆必须牢固安装,不可摇动,满足抗风(不小于12级风速或按工程要求)要求。4、屋顶安装的抱杆必须接地并在避雷针的45保护范围之内。5、天线实际挂高位置需与网络规划一致,保证天线的安装时位置与设计相符。TD-SCDMA天线与其他
2、系统天线的参考隔离距离需满足表1-1(表格详见下页):,1、天线安装规范(一般要求),表1-1 TD-SCDMA与异系统天线安装间距,1、天线安装规范(一般要求),6、TD-LTE基站各扇区天线间的间距要求:天线边缘水平间距1.0m;如果条件不具备,特殊情况下可以0.5m。垂直间距(上层天线下缘与下层天线上缘)0.5m。7、在工程实施中,两系统天线之间适当进行垂直或水平空间隔离,TD-LTE基站定向天线与其他系统定向天线安装间距应参考表1-2:,表1-2 系统隔离度及天线安装间距,1、天线安装规范(一般要求),天线安装注意事项:1、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一定要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2、天线安装
3、前详细阅读安装说明书,根据顺序进行正确的装配和操作。3、天线的安装位置必须位于天线架避雷针的保护角内。4、天线的安装、维护及拆卸应由专业人员进行。5、安装前需确认天气,确保对施工无影响。工具准备:安全帽,保险带,罗盘,量角器,线缆配套专用工具,扳手,组合螺丝刀,电锤,锉刀,毛刷,美工刀,斜口钳,热缩枪,测试仪表等。,1、天线安装规范(一般要求),天线安装要求:1、天线实际挂高与网络规划一致,天线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2、天线应在避雷针的45角保护范围以内。3、定向天线方位角误差不大于5,俯仰角误差不大于1,且同一扇区的单极化天线的俯仰角和方位角应保持一致。4、定向天线下倾角误差不大于1,
4、且同一扇区的单极化天线的下倾角和方位角应保持一致。5、对于指针式电调天线,用扳手直接调节,对于有数码控制的电调天线,则在机房通过按键输入控制,注意连接天线的控制线容易折断,如果控制线断开,则需要到天线端用扳手直接调节;实际天线电调下倾角与网络规划一致,如果不是电调天线此项不要求。6、不同扇区的两根双极化天线之间的间距应该在300 毫米以上。,1、天线安装规范(一般要求),天线安装要求:7、基站天线与其它类型基站天线的水平和垂直隔离度符合网络设计要求。8、全向天线应保持垂直,误差应小于2。9、全向天线离塔体距离应不小于1.5 米,定向天线离塔体距离应不小于1 米。10、全向天线护套顶端应与支架齐
5、平或略高出支架顶部。11、全向天线与避雷针不在同一抱杆上安装时,全向天线与避雷针之间的水平间距不小于2.5 米。12、全向天线收发水平间距应不小于3.5 米。13、全向天线在屋顶上安装时尽量避免产生盲区。14、天线和跳线之间接头的连接必须拧紧并且进行合格的密封防水处理;密封防水的方式建议优先使用冷缩管,亦可采用热缩管、防水胶泥胶带或防水盒等方式。,1、天线安装规范(一般要求),天线安装要求:15、天线与馈线接头处,馈线须有30公分直出后才能弯曲;而RRU与馈线接头处,馈线须有20公分直出后才能弯曲。16、跳线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跳线半径的20倍。17、固定跳线时必须采用同种规格的黑色防紫外线
6、扎带,扎带头的朝向一致,扎带的间距均匀,多余线扣应剪除,所有线扣必须齐根剪平不拉尖。,1、天线安装施工规范(施工图例),安装天线至抱杆时,暂不要把上、下支架的螺丝拧紧,以便于调整天线方位角度。但也不能过松,要保证不会向下滑落。天线方位角调整好后,再拧紧上下支架的螺丝。,根据上支架上的角度标签,将天线调整至所需的下倾角。,1、天线安装施工规范(施工图例),天线应在避雷针45度保护下。,基座抱杆的斜拉杆固定在抱杆的不同位置。,天线端12跳线留有少量余量,以便后期优化时调整方位角。,斜拉杆错误的固定方法,固定在抱杆的同一个位置。,天线端馈线标签应粘贴在馈线第一点接地上方。,馈线的第一点接地应在馈线天
7、线端下1M处。,第一和第二点接地地线应接入接地扁钢入地,每根地线一个接地孔,不得复接。,斜拉杆应尽量使用单一拉杆,如使用两根拉杆套接,应固定牢固,充分保证拉杆受力。,铁塔避雷针应设置专用雷电流引下线,用40 x4镀锌扁钢或不小于95mm2 的多股铜缆向下入地与接地系统连接,不得上翻,引入扁钢敷设路由要求与机房方向相反。,1、天线安装施工规范(施工图例),避雷针竖直,牢固可靠,并需要进行防锈处理。,天线方位角、下倾角按照设计规划正确安装,方位角误差5度,倾角误差1度。,天线需处于避雷针45度夹角保护下。,天线、天线支臂及天线抱箍上的所有螺丝必须拧紧,支臂、抱箍安装牢固,天线固定规范无晃动。,12
8、跳线与天线接头处须使用力矩扳手拧紧,并做好防水处理。,天线下方如有其他频段天线,垂直距离应不小于1M。,6,2.馈线布放规范,2、馈线布放规范(一般要求),馈线布放一般要求:1、馈线的布放要求整齐、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等情况出现。2、馈线和室外跳线的接头要接触良好并作防水处理,在馈线从馈线口进入机房之前,需按规范要求预留直径不小于10cm“滴水弯”。3、每根馈线要有标签,注明此馈线的收、发属性以及其所属的小区和编号。4、7/8馈线波导夹间隔水平1.5m,垂直1.0m;1/2馈线波导夹间隔水平1.0m,垂直0.8m并要求紧固方向统一、整齐美观。馈线布放弯曲度符合要求,7/8馈线一次弯曲半
9、径不小于120mm;二次弯曲半径不小于360mm。,2、馈线布放规范(一般要求),馈线布放一般要求:5、室外的包裹处分为天线与跳线接头、跳线与馈线接头、防雷接地等三处的包裹都要做到里一层中三层外三层,三步包裹后要达到包裹匀称、饱满,胶带、胶泥的收口朝上,每一层包裹时胶带、胶泥都要比上一层多裹1cm,不能出现“皱纹”现象,在包裹后要有扎带将其胶带收口绑扎;扎带修剪时留有1-2cm的余量防止胶泥膨胀后崩开扎带;目前云南移动采用天线保护盒(1/2“跳线与天线接头保护)、天馈线接头保护盒(1/2”跳线与7/8“馈线接头保护)、接地保护盒(7/8”馈线接地保护)。6、严禁在馈线拐弯处卡馈线卡,馈线卡上方
10、及背面螺丝必须拧紧。,2、馈线布放规范(接地要求),馈线布放接地要求:4、天线安装在铁塔上时,馈线至少应有三处接地:离开天线平台后1m范围内;离开塔体引至室外走线架前1m范围内;馈线离馈线窗外1m范围内各一次。如铁塔高度超过60m,馈线应在铁塔中部增加一处接地。馈线离开铁塔或天面支撑杆后,在楼顶或走线架上布放一段距离后再入室,且这段距离超过20m 时,此时应在楼顶或走线架上每隔20米加一处接地。,2、馈线布放规范(TD-SCDMA或TD-LTE系统中BBU与RRU之间光缆连接规范),TD-SCDMA或TD-LTE系统中BBU与RRU之间光缆布放要求:1、设备的RRU电源线、光纤及其接头、智能天
11、线的电调线等室外电缆建议采应采用铠装(或屏蔽)电缆或套金属波纹管,具有防水、防潮、防鼠、防紫外线性能。2、基站室外布放的光缆和RRU电源线宜采用PVC套管进行保护;电源线和光缆可以共用PVC管布放。3、接续盒安装牢固可靠,密封良好。4、光缆布放时,不能拖拽其内部的尾纤或光纤连接器。5、光缆有金属铠装时,应在接续盒内可靠接地。6、光缆拐弯应均匀、圆滑一致,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7、光缆布放后不应存在扭绞、打小圈现象。8、没有重物或其它重型线缆压在光缆上面。,2、馈线布放施工规范(TD-SCDMA或TD-LTE系统中BBU与RRU之间光缆连接规范),TD-SCDMA或TD-LTE系
12、统中BBU与RRU之间光缆布放要求:9、用扎带固定尾纤时不应过紧,尾纤在扎带环中可自由抽动。固定尾纤时,推荐在尾纤外面缠绕尼龙粘扣带后,再用扎带固定。10、尾纤盘放弯曲直径80毫米。11、过长尾纤应整齐盘绕于尾纤盒内或绕成圈后固定。12、未用尾纤的光连接头应用保护套保护,整个布线过程中不得打开保护套。13、尾纤在机架外部或尾纤槽外部布放时应加套管保护,套管末端应固定或伸入机柜内部。14、光缆通过分纤盒分纤时,尾纤保护套管端头距离分纤盒不得超过0.5米。15、尾纤保护套管两端应用绝缘胶带封扎,避免尾纤滑动被套管切口划伤。胶带颜色宜与套管颜色一致。16、光纤连接与扇区对应关系正确。17、如采用光电
13、混合缆(内置光缆及电缆)进行连接,应注意内部光纤与电源线分离点的处理,应确保各自最小弯曲半径要求。,6,3.室外走线架安装规范,室外走线架一般要求:14、室外走线架安装时采用40cm4cm的镀锌材料,走线架安装要与女儿墙平行,水平走线架高度不得低于30cm,走线架安装焊接严密,要作防氧化处理,在业主允许的条件下底座采用水泥封堵。15、走线架开口朝下,便于更多线缆走线。16、走线架采用40mm4mm镀锌扁铁焊接至室外地网,并做好防锈处理。17、室外接地扁铁采用40mm4mm镀锌扁铁,安装时沿着馈线方向靠走线架边缘焊接,不要影响馈线卡的安装,接地扁铁严禁上翻,扁铁焊接处要求8CM压接(严禁对接),
14、先去除电焊残渣,再做防锈处理。扁铁可接在室外地排上,也可直接焊接在室外避雷引入点上。,3、室外走线架安装规范(一般要求),3、室外走线架安装施工规范(接地要求),各类规范中对室外走线架接地的要求: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第6.4.1条 铁塔上架设的馈线及其他同轴电缆金属外护层应分别在天线处、离塔处以及机房入口处外侧就近接地;当馈线及其他同轴电缆长度大于60m时,宜在铁塔中部增加一个接地点,接地连接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0mm2的多股铜线。室外走线架始末两端均应接地。第6.6.5条 机房内走线架、电池架、机架、金属通风管道、金属门窗等均应做接地处理,走线架应电气连通。
15、室内走线架不得与室外馈线架直接连通。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基站施工规范(暂行)2008第7.2.3.5条 室外走线架严禁与室内走线架、室内联合接地排等相连。中国移动通信基站防雷系统管理规定(2006)第26条 室外走线架始末两端均应作接地连接,在机房馈线口处的接地应单独引接地线至地网,不能与馈线接地排相连,也不能与馈线接地排合用接地线。第65条 走线架、接地汇集线应与建筑物内钢筋保持绝缘。走线架、接地汇集线固定在墙体或柱子上时,必须牢固、可靠。基站的馈线接地排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00mm10mm的铜排,铜排的安装应与基站室外走线架隔离。附件二 基站防雷与接地系统工程验收表:室外走线架两端均作接地连接
16、,机房馈线口处的接地应单独引接至地网。,3、室外走线架安装规范(接地要求),具体要求:1、室外走线架始末两端均应作接地连接,在机房馈线口处的接地应单独引接地线至地网,不能与馈线接地排相连,也不能与馈线接地排合用接地线。2、室外走线架在机房馈线窗一端,需另外单独引一根接地扁铁接至地网上用于防雷接地,连接点必须接触良好3、室外走线架与铁塔相连一端需与塔身电气连通,具体连接方式可参照如下结构示意图:,6,4.GPS天线安装规范,4、GPS天线安装规范(一般要求),GPS天线安装一般要求:1、GPS天线的规格、安装位置及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要求。2、GPS天线可安装在走线架、铁塔、或天面女儿墙上。3
17、、GPS天线需安装在避雷针保护范围内。4、GPS天线必须安装在较空旷的位置,上方90度范围(至少南向45)内应无建筑物遮挡。5、当GPS馈线较长,衰减过大无法满足接收要求时,可增加线路放大器(GPS线放)进行补偿,GPS线路放大器最多应不超过2个。6、GPS线路放大器应安装于GPS避雷器与GPS天线之间,且相对靠近天线的位置,GPS线路放大器及其接头处均应进行防水处理。,4、GPS天线安装施工规范(TD-LTE与TD-SCDMA共址站的GPS安装或共享要求),TD-LTE与TD-SCDMA共址站的GPS安装或共享要求:1、TD-LTE与TD-SCDMA设备同厂家时:如TD-LTE与TD-SCD
18、MA的BBU安装在一起,可选择利用TD-SCDMA已有GPS同步信号,直接从TD-SCDMA的BBU连接基带同步信号给TD-LTE的BBU,无须另外安装一套TD-LTE的GPS天馈线系统。2、TD-LTE与TD-SCDMA设备异厂家时:可选择加装分路器射频共享TD-SCDMA的GPS同步信号或独立安装TD-LTE GPS天馈系统的方案。选择射频共享方案时,需确保不影响原有TD-SCDMA的GPS同步信号质量要求。,6,5.避雷针安装规范,5、避雷针安装规范(一般要求),避雷针安装一般要求:1、避雷针的规格、安装位置及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要求。避雷针的安装如需要变更,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
19、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2、避雷针应电气性能良好,接地电阻阻值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3、避雷针要应有足够的高度,能保护铁塔上或天线支撑杆上的所有天线.。即所有室外设施都应在避雷针的45度保护角之内。4、铁塔应设避雷针,避雷针的雷电流下引线应专门设置,下引线应与避雷针及总接地网相互焊接连通。下引线材料宜40mm4mm的镀锌扁钢。避雷针安装牢固、端正,允许垂直偏差小于或等于5%(与避雷针高度比较)。,5、避雷针安装规范(一般要求),避雷针安装一般要求:5、基站采用天线支撑杆固定天线,应将支撑杆顶部削尖作避雷针用或者加焊长500mm的避雷针,宜用40mm4mm的镀锌扁钢尽量就近直接与总地线焊接起来。6
20、、对于新增的TD天线抱杆应在其顶端加设避雷针,使得新增天线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新增避雷针应通过专线与屋顶避雷带可靠电气连接。7、避雷针或与避雷针有电气连接的金属抱杆,应采用直径不小于95 mm,多股铜导线或404mm的镀锌扁钢可靠接地。镀锌扁钢接地时,推荐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以确保搭接电阻小于0.1。8、建筑物有避雷带时,直接将避雷针引下线焊接在避雷带上;无避雷带时,将引下线连接到新做的地网上。,6,7.室外型无线设备安装规范,7、室外型无线设备安装规范(一般要求),室外型BBU设备安装一般要求:1、室外型设备的安装应具备不少于1米1米的安装面积,安装地点地势平缓,土质坚实。避免在洼地
21、、易被雨水冲刷的地点、土质松软地点、交通道口、影响市容地点等处安放室外型设备。2、室外型设备放置处应做地基础处理,地基础外面用水泥抹平整,并用与周围环境匹配的颜色进行粉刷,对整体环境美观无影响,具体应以土建相关规范和设计为准。3、室外型设备与地基础间应采用膨胀螺栓进行加固,并满足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要求。,7、室外型无线设备安装规范(一般要求),室外型BBU设备安装一般要求:4、传输线缆、电源线缆等可通过地埋管道方式引入设备机柜。5、室外型设备可根据环境需要进行相应的美化处理。6、室外型设备应具备完善的防雷接地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应满足YD 5098-2005通信局(
22、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室外机柜的直流供电输出端子必须具备防雷功能,避免天面RRU供电时雷击电流下行损坏室外机柜内部设备。,7、室外型无线设备安装规范(一般要求),室外RRU设备安装一般要求:1、抱杆安装方式规范要求1.1、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安装应牢固、稳定,应考虑抗风、防雨、防震及散热的要求。1.2、抱杆的直径选择、加固方式及抱杆的荷载应以土建相关规范和设计为准。1.3、应采用相关设备提供商配置的RRU专用卡具与抱杆进行牢固连接。1.4、设备下沿距楼面最小距离应大于500mm,条件不具备时可适度放宽,但要注意RRU进线端线缆的平直和弯曲半径的要求,同时要便于施工维护并防
23、止雪埋或雨水浸泡。,7、室外型无线设备安装规范(一般要求),1.5、当RRU与智能天线同抱杆安装时,中间应保持不小于300mm的间距,以便于施工和维护。1.6、对于RRU与智能天线之间的跳线长度一般情况下宜小于5米。1.7、RRU远端供电一般采用直流供电方式,当采用交流供电时,宜加绝缘套管进行保护,以防止漏电。直流(交流)电源线缆应带有金属屏蔽层,且金属屏蔽层宜做三点防雷接地保护。1.8、设备的防雷接地系统应满足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要求。1.9、对于各种外部接线端子均应做防水密封处理。目前常见的外部接线端子防水密封方案为:传统胶泥胶带、热缩、冷缩、接头盒等
24、4种,应根据基站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防水密封方案。1.10采用抱杆的强度和具体安装方式应满足土建结构核算的荷载要求。,7、室外型无线设备安装规范(一般要求),室外RRU设备安装一般要求:2、塔上安装方式规范要求2.1、塔身及平台的强度要求应满足土建结构、铁塔塔身核算的荷载要求。2.2、RRU设备塔上安装时,根据塔的具体条件,可采用直接安装于塔身或塔顶平台的护栏上。2.3、当RRU设备无法直接安装于塔上时,宜采用塔身增加安装支架、平台上加装支架抱杆、平台上特制的安2.4、装装置等多种安装方式。2.5、无论采用哪种安装方式,RRU设备均需安装牢固可靠,且RRU与智能天线间馈线距离宜小于5m。2.6、R
25、RU设备的安装方式和安装位置宜便于工程施工和日后维护。2.7、塔上用于安装RRU而新增的支架、抱杆和安装装置的选用应以土建相关规范和工程设计为准。,7、室外型无线设备安装规范(一般要求),室外RRU设备安装一般要求:3、通信杆(含美化通信杆)上安装方式规范要求3.1、杆体及平台的强度要求应满足土建结构、杆体核算的荷载要求。3.2、设备安装时,可采用直接安装于通信杆平台的护栏上的方式。对于美化通信杆,可采用在杆体上加装抱杆的方式,设备可安装于新增抱杆上。3.3、新增抱杆的选用应以土建相关规范和工程设计为准。3.4、其它安装要求与抱杆安装方式相同。4、增高架安装方式规范要求4.1、增高架的强度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站 配套 设备 专业培训 材料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18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