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设计、分析、试验技术(可靠性工程师培训ppt课件).ppt
《可靠性设计、分析、试验技术(可靠性工程师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靠性设计、分析、试验技术(可靠性工程师培训ppt课件).ppt(4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可靠性设计、分析、试验技术,李良巧,目 录,可靠性基本概念可靠性模型可靠性预计可靠性分配FMEA/FTA可靠性设计准则电路容差分析元器件降额设计,热设计安全性设计与分析机械可靠性概述软件可靠性可靠性试验与评价环境应力筛选可靠性鉴定验证试验,一、可靠性基本概念(含维修性、测试性、可用性、保障性),可靠性定义: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的概率度量亦称可靠度。产品指的是新版ISO9000中定义的硬件和流程性材料等有形产品以及软件等无形产品。“规定时间”和产品可靠性关系也极为密切。“规定的功能”指的是产品规格书中给出的正常工作的性能指标。,1.可靠性,产品的可靠性一般
2、可分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产品固有可靠性是产品在设计、制造中赋予的,是产品的一种固有特性,也是产品的开发者可以控制的。而产品使用可靠性则是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性能的保持能力的特性,它除了考虑固有可靠性的影响因素之外,还要考虑产品安装、操作使用和维修保障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产品可靠性还可分为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基本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无故障的持续时间或概率,它反映产品对维修人力的要求。因此在评定产品基本可靠性时应统计产品的所有寿命单位和所有故障,而不局限于发生在任务期间的故障,也不局限于是否危及任务成功的故障。任务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的任务剖面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评定产品
3、任务可靠性时仅考虑在任务期间发生的影响完成任务的故障。,可靠度函数、累积故障分布函数 如前所述,产品可靠度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描述的是产品功能随时间保持的概率,即产品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一般用R(t)表示,产品的可靠度函数即:R(t)=P(T t)式中:T产品发生故障的时间;t规定的时间。,(100h),1 2 3 4 5 6 7 8 9 10,试验故障统计表,故障及其分类 故障是指产品不能执行规定功能的状态。失效是指产品丧失完成规定功能能力的事件。故障模式是指产品故障的表现形式,如三极管的短路或开路、灯丝的烧断等。故障机理是指引起产品故障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变化的内
4、在原因。,按故障的规律可分为偶然故障和耗损故障。偶然故障是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故障,其重复出现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只能通过概率或统计方法来预测。耗损故障是通过事前检测或监测可预测到的故障,是由于产品的规定性能随时间增加而逐渐衰退引起的。耗损故障可以通过预防维修,防止故障的发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按故障引起的后果可分为致命性故障和非致命性故障。前者会使产品不能完成规定任务或可能导致人或物的重大损失、最终使任务失败,后者不影响任务完成,但会导致非计划的维修。按故障的统计特性又可分为独立故障和从属故障。前者是指不是由于另一个产品故障引起的故障,后者是由另一产品故障引起的故障。在评价产品可靠性时只统
5、计独立故障。,可靠性常用度量参数,可靠度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可靠度,一般用 表示。若产品的总数为N0,工作到t时刻产品发生的故障数为r(t),则产品在时刻的可靠度的观测值为:,故障率 工作到某时刻尚未发生故障的产品数,在该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称之为产品的故障率。故障率一般用 表示。一般情况下,可用下式进行工程计算:,平均故障前时间(MTTF)设 个不可修复的产品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试验,测得其全部故障时间为。其平均故障前时间(MTTF)为:当产品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一个可修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 次故障,每次故障修复
6、后又重新投入使用,测得其每次工作持续时间为。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为:,贮存寿命 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贮存时,仍能满足规定质量要求的时间长度。产品出厂后,即使不工作,在规定的条件下贮存,产品也有一个非工作状态的偶然故障率,非工作的偶然故障率比工作故障率小得多,但贮存产品的可靠性也是在不断下降的。因此,贮存寿命是产品贮存可靠性的一种度量参数。,维修性定义:产品在拟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概率表示为维修度M关注焦点:维修简便、快速、经济维修性是对可靠性的重要补充维修性是产品固有属性、是设计出来的维修是一种活动,产品故障后为恢复其性能的活动
7、,2.维修性,维修的种类预防性维修:通过系统维修检查、检测和消除产品的故障征兆,使其保持在规定状态进行的全部活动。包括预先维修,定时维修,视情维修和故障检查等修复性维修:产品发生故障后,使其恢复到规定状态进行的全部活动。它可以包括下述一个或多个步骤: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分解、更换、组装、调校及检测等,也称修理。,维修性定性定量要求定性要求:良好可达性 高的标准化和互换性 完善的防差错措施及识别标识 良好的测试性 保障维修安全 符合维修的人工程要求,定量要求 平均修复时间MTTR 最大维修时间M maxct 给定维修度的最大维修时间M一般0.9-0.95 M maxct约等于2-3MTTR 修复
8、时间中值M ct M(t)=0.5的维修时间 又叫中位修复时间,可用性:产品在任意时刻需要和开始执行任务时,处于可工作或可使用的程度。概率度量为可用度 开则能动,召之即来 固有可用度Ai:仅与工作时间和修复性时间有关的一种可用性。是设计特性 MTBF Ai=MTBF+MTTR,3.可用性,可达可用性:仅与工作时间和修复性和预防性维修时间有关 MTBMA Aa=_ MTBMA+MMT MTBMA-平均维修活动间隔时间 MMT-平均维修时间,使用可用性:与能工作时间和不能工作时间有关的一种可用性 MTBMAAo=_ MTBMA+MDTMDT-平均停机时间,系统效能:系统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满足一
9、组特定任务要求和程度。E=A D C人的效能=健康可干(A)*干而无病(D)*能力(C)系统效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4.系统效能,测试性:产品能及时并准确地确定其状态(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下降)并隔离其内部故障的能力。故障检测率:产品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用规定的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的故障数(No)与所发生故障总数(Nt)之比:rFD=No/Nt*100%,5.测试性,故障隔离率:rFI:用规定的方法将检测到的故障正确隔离到不大于规定模糊度的故障数Nl与检测到故障总数Nd rFI=-*100%,Nl,Nd,虚警率:在规定的时间内发生的虚警率数(NFA)与同一时期内故障总数N
10、F之比 rFA=_*100%,NF+NFA,NFA,系统产品的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满足平时和战时使用要求的能力称为保障性。保障性也是产品的一种重要的固有属性。它包含两方面含义,即与产品保障有关的设计特性和保障资源的充足和适用程度。,6.保障性,设计特性是指与保障有关的设计特性,如与可靠性和维修性有关的,以及保障资源要求产品所具有的设计特性。这些设计特性可以通过设计直接影响产品的硬件和软件。如使设计的产品便于操作、检测、维修、装卸、运输、消耗品(油、水、气、弹)补给等设计特性。从保障性角度看,良好的保障设计特性是使产品具有可保障特性或者说所设计的产品是可保障的。,保障资源是保证产品完成平时和
11、战时使用的人力和物力。从保障性的角度看,充足的并与产品匹配完善的保障资源说明产品是能得到保障的。产品具有可保障的特性和能保障的特性才是具有完整保障性的产品。,二、可靠性建模,2.1、目的-用于可靠性定量分配、预计和评价(GJB813-90可靠性模型的建立和可靠性预计)2.2、可靠性模型可靠性框图模型可靠性数学模型,2.3串联系统可靠性模型,串联系统:系统的所有组成单元中任一单元的故障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故障可靠性框图:可靠性数学模型:若单元的寿命分布为指数分布,则:,若每个单元工作时间与系统时间相同,且单元也服从指数分布,则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若由10个都等于0.9的单元组成串联系统,
12、则s=0.348,2.4串联系统可靠性模型,并联系统:组成系统的所有子系统都发生失效系统才发生故障框图:可靠性数学模型,并联系统框图,2.5并联系统可靠性模型,当系统各单元的寿命分布为指数分布时,对n个相同单元的并联系统,有:,2.5并联系统可靠性模型,2.6工程应用要点,系统越复杂,产品可靠性越低因此简化设计是提高产品可靠性最有效的途径采用并联的系统,可靠性明显提高,尤其当n=2时,提高更明显,当并联过多,可靠度提高大为减慢并联系统提高的是任务可靠性,但并联会使产品变得复杂,而产品基本可靠性会降低,同时并联会使体积、重量、成本增加因此,是否采用并联要综合权衡一般在涉及安全性和关键任务可靠性要
13、求时采用,三、可靠性预计,3.1目的,大致估计整机可能的可靠性发现潜在薄弱环节标准:GJB813-90可靠性模型的建立和可靠性预计GJB/Z299B98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MIL-HDBK217F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3.2可靠性预计-方法1,方法元器件计数法Ni 第 i 种元器件数量b 第 i 种元器件基本失效率(1/h)Q 第 i 种元器件通用质量系数n 整机所用元器件的种类数,3.3 可靠性预计-方法2,应力分析法:如普通二极管工作失效率预计模型p=b EQAC RS2p 工作失效率b 基本失效率E 环境系数Q 质量系数:考虑不同组件的质量水平A 应用系数:考虑对电路功能影响C 结构系数
14、:考虑封装影响 R 额定功率或电流系数,与最大功率或电流额定值之比S2 电压应力系数,3.4可靠性预计-方法3,4,方法 相似产品预计法方法 专家评分法,3.5可靠性预计工程要点,预计的绝对值意义不大不同方案间预计的相对值更有意义,可比较方案的可靠性好坏预计时,一定要找出值相对较高的组件,并对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预计值必须大于规定的可靠性要求系统可靠性预计时要注意各单元的运行比影响,任务可靠性模型只能用于任务可靠性预计,不能用于基本可靠性预计基本可靠性预计是基于全串联系统的可靠性预计预计应与功能设计同步进行,功能设计改变,必须再次进行预计,四、可靠性分配,4.1可靠性分配目的,将整机可靠性要求分
15、配到各组成单元明确设计时对各组成单元控制的重点,4.2可靠性分配方法,评分分配法:由专家根据各组成单元影响可靠性的各种因素的水平进行打分,通过计算加以分配因素复杂程度。最复杂10分,最简单分因素技术成熟度。最不成熟10分,最成熟分因素工作时间。最长10分,最短分因素环境条件。最恶劣10分,最不恶劣分设整机可靠性指标MTBF,则整机故障率s为:,第i个单元的故障率为i,则:iCi s Ci=wi/ww整机评分数wi第i个单元评分数rij 第i个单元第j个因素评分数,评分分配法步骤:确定待分配的可靠性指标,确定评分因素聘请尽可能多的熟悉产品的有经验的专家,至少名义上设计人员向专家介绍产品个专家独立
16、评分经评分处理,给出各组成单元的指标,注:,4.3 可靠性分配工程应用要点,用于可靠性分配的整机可靠性指标应大于规定的值,留有余量,充分考虑没有列入考虑的因素和其它的系统组成单元通过各单元的专家评分,如简化设计,促进技术的成熟,采取措施减轻环境的影响等对评分高的单元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五、潜在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和故障树分析(FTA),FMEA可以描述为一组系统化的活动,目的是:(a)发现和评价产品/过程中的潜在的失效及其失效后果;(b)找到能够避免或减少这些潜在失效发生的措施;(c)将上述整个过程文件化。标准:GB7826-87(IEC812-1995)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GJB1
17、391A-92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程序GJB/Z1391A-2006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指南QS9000(ISO16949)潜在失效模式影响分析,5.1潜在失效模式影响分析FMEA,FMEA是对设计过程的更完善化,以明确必须做什么样的设计和过程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所有的FMEA的重点在于设计,无论是用在设计产品或工艺制造过程。,适时性是成功实施FMEA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一个事发前的行为,而不是“后见之明”的行动。为了达到最佳效果。FMEA必须在设计或过程失效模式被无意纳入产品或过程之前进行。事前花时间适当完成FMEA能够更容易低成本地对产品/过程进行修改,从而减轻事后修改的危机
18、。FMEA小组应有充分的沟通和整合。,FMEA是国际上公认的有效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技术,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典型的FMEA方法有两种:一是美国军标MIL-STD-1629和我国军标GJB1391/Z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度分析;另一种是美国QS-9000潜在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下面仅对QS-9000的FMEA作简要说明,在QS-9000中,把FMEA分为设计的FMEA(简称DFMEA)和过程工艺的FMEA(简称PFMEA)。下面仅对设计的FMEA作介绍。,设计FMEA主要是负责设计的工程师/小组采用的一种分析技术,用于保证在可能范围内已充分考虑到,并指明各种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相关的起因/
19、机理。应评估最终产品以及每个与之相关的系统、子系统和零部件。FMEA以其严密的形式总结了设计一个零部件、子系统或系统时,一个工程师和设计小组的设计思想(包括: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分析)。这种系统化的方法体现工程师在任何设计过程中正常经历的 思维过程,并使之规范化、文件化。,设计FMEA能够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支持设计过程,以降低失效的风险。(1)有助于对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案进行客观评价;(2)有助于制造、装配、服务和回收要求的最初设计;(3)提高设计开发过程中,考虑潜在失效模式及其对产品可靠性影响;(4)为全面、有效的设计实验和开发项目的策划,提供更多信息;(5)根据潜在失效模式对
20、“顾客”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进而建立一套设计改进、开发和验证试验的优先控制程序;(6)为建议和跟踪降低风险的措施,提供一个公开讨论形式;(7)为将来分析研究售后市场关切情况,评价设计更改及展开更先进的设计提供参考。,FMEA应该是一个小组的活动,负责设计的工程师应直接地、主动地联系有关部门的代表,如装配、制造、设计、分析/实验、可靠性、材料、服务等。同时还应联系系统不同层次的设计部门代表。FMEA应成为促进相关部门间充分交换意见的催化剂,从而提高整个产品的工作水平。除非负责设计工程师是有FMEA和小组协调的经验,在活动中拥有一位有经验的FMEA专家以协助FMEA小组工作是有一定帮助的。,设计F
21、MEA是一份动态文件,且应该在一个设计概念最终形成之时或之前就开始;在产品开发各阶段中,当设计有变更或获得信息增加时要及时不断修改;在最终产品加工图样完成之前全部完成。,设计FMEA不是靠过程控制来克服设计中潜在的缺陷,但的确要考虑制造/装配过程中技术的/物质的限制。例如表面处理的限制,装配空间,公差等,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表初始约定层次 任 务 审核 第 页共 页 约定层次 分析人员 批准 填表日期,设计改进措施,严酷度类别,注:软件FMEA将表中设计改进措施和使用补偿措施综合为改进措施,危害性分析表初始约定层次 任 务 审核 第 页共 页 约定层次 分析人员 批准 填表日期,产品名称(标识)
22、(1):生产过程(3)审核:第 页共 页选用装备(2):分析人员:批准:填表日期,PFMECA表,表4 电子设备或子设备的产品设计故障模式清单的例子,欧洲空间标准化合作组织(ECSS)标准-空间产品保证(Q-30-02A-FMEA),FMEA 编号(A)输入数字列以便识别FMEA 文件。这用于文件控制。系统、子系统或零部件名称及编号(B)输入需要分析的系统、子系统或零部件的名称及编号。(见确定范围部分)设计责任(C)填入负有设计责任的OEM、组织和部门或小组。适当时,也输入供方名称。车型年度/项目(D)填入将使用和/或受所分析设计影响的预期车型年度/项目(如果知道的话)。,关键日期(E)填入F
23、MEA 初次预定完成日期,该日期不应超过计划的量产设计发布的日期。FMEA 日期(F)填入FMEA 原始稿完成日期,和最新的修改日期。核心小组(G)填入负责开发DFMEA 小组成员。联系信息(如:名字、组织、电话号码和email)可附在补充文件中。编制者(H)填入负责编制DFMEA 工作的工程师姓名、电话和所在公司的名称。,DFMEA 表的具体内容(a-n 栏)FMEA 的具体内容包括对潜在失效相关的风险分析和所采取的改进措施。项目/功能/要求(a)项目(a1)输入通过方块图、P 图,图表和其他图纸以及由小组进行的其他分析所识别的项目、界面或零件。所使用的术语应该与顾客要求、使用在其他设计开发
24、文件和分析中的一致,以确保可追溯性。,功能(a1)填入根据顾客要求和小组讨论必须符合设计目的的那些需要进行分析的项目的功能或界面。如果项目或界面在不同的潜在失效模式下的功能超过一个以上,建议单独列出每一个功能和相关的失效模式。如果项目和功能分开的话,则功能变为 a2.要求(a2)填入需要分析的每一个功能的要求(基于顾客的要求和小组的讨论:如果在不同的失效模式下,功能有一个以上的要求,高度建议单独列出每一项要求和功能。,潜在失效模式(b)潜在失效模式按照零部件、子系统或系统潜在不能符合或不能交付项目栏中描述的预期功能的方式来定义。识别与功能/要求相关的潜在失效模式。潜在失效模式应用专业性的术语来
25、描述,而不同于顾客所见的现象。每一种功能可能有多种失效模式。单一的一种功能被识别出大量的失效模式可能表示要求没有得到很好的定义。假设要发生的失效模式,但不一定会发生,因此使用措辞“潜在”。,潜在失效模式仅仅在与确定的操作条件(如 热、冷、干、干燥、灰尘等)和使用条件(如超过平均里程、不平的路段、仅在城市行驶等)一致的情况下发生。在确定所有的失效模式后,可通过对以往运行不良的研究、关注点、问题报告以及小组的“头脑风暴”的来对分析的完整性进行确认。失效模式也可以是更高一级子系统或系统的要因,或低一级零部件的后果。失效模式例子,与相关的不同的要求一样,如表.3 所示。,潜在失效后果(C)失效的潜在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靠性 设计 分析 试验 技术 工程师 培训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1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