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ppt
《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骨质疏松与骨折,骨质疏松与骨折,骨质疏松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骨质疏松特点,年龄相关性 在妇女更常见 低骨量 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 骨脆性增加 骨折危险性增加,骨质疏松特点 年龄相关性,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分类,原发性:型绝经后骨质疏松型老年性或退化性骨质疏松继发性:内分泌疾患、药物、失重、制动、废用,骨质疏松分类原发性:,原发性骨质疏松分类及特点,原发性骨质疏松分类及特点年龄50-55
2、岁 65岁绝经后,骨量的变化与年龄的关系,年龄(岁),8,12,16,20,30,50,70,90,男性,女性,骨量,60,80,40,老年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骨量的变化与年龄的关系年龄(岁)81216203050709,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 种族(白种人、亚洲人)、家族史、体格(矮小、瘦弱)营养因素(咖啡因过量、低钙)、吸烟、嗜酒、胃和小肠切除术、长期激素治疗、办公室人员 缺乏运动,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年龄60岁):男性:14.6%;女性:61.8%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男性:15.6%;女性:23.5%,骨质疏松流行病学,我国的统计
3、资料,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年龄60岁):骨质疏松流行病学我,影响骨代谢的因素,先天遗传、骨代谢相关基因(种族)后天营养、运动、药物、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及嗜好、手术,影响骨代谢的因素先天,遗传基因,骨骼形态及容积个体发育大小,骨骼生长、发育的进 程。骨量储备及骨代谢过程。骨的转换速率与转换形式。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分化,细胞功能及凋亡周期。与骨代谢相关的细胞因子的生成及其功能。钙调激素,受体基因及其活性(CT、PTH、VitD3,雌激素,雄性素,糖皮质激素等受体基因的调控)。钙盐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人体力学结构与力学平衡,躯体运动与静态平衡以及骨与关 节受力方式。,遗传基因 骨骼形态及容
4、积个体发育大小,骨骼生长、发育的,小梁骨骨再建过程步骤,小梁骨骨再建过程步骤ABCDHEFG,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雌激素缺乏,骨对PTH敏感性,骨胶原的转换、成熟,骨吸收,骨盐的含量,血Ca,PTH,1,25(OH)2D3,肠Ca吸收,负钙平衡,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雌激素缺乏骨对PTH敏感性骨胶原的,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户外活动减少,紫外线照射减少,维生素D摄入减少,肝肾功能减退,羟化酶减少,1,25(OH)2VitD3减少,肌力下降,神经肌肉协调下降,血钙浓度下降,甲状旁腺激素上升,骨吸收增加,骨质疏松,骨矿化减少,骨基质形成减少,转化生长因子下降,骨形成减少,骨
5、折,易跌倒,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户外活动减少,紫外线照射减少维生素D,临床表现,腰背疼痛:最常见、最主要 身长缩短,驼背:主要是椎体前部 骨折:其中以髋部骨折最为严重,临床表现 腰背疼痛:最常见、最主要,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痛的情况,58.4%,41.6%,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痛的情况58.4%41.6%,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情况,79.8%,20.2%,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情况79.8%20.2%,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诊断标准,WHO的BMD诊断分类:正常:BMD骨峰值(青年成人平均值)-1SD 骨量减少:BMD=骨峰值(青年成人平均值)-(1SD-2.5SD)骨质疏松:
6、BMD骨峰值-2.5SD 严重骨质疏松:BMD骨峰值-2.5SD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脆性骨折,骨质疏松诊断标准WHO的BMD诊断分类:,骨质疏松诊断方法,X线摄片测量 光子吸收仪 双能量X线骨密度吸收仪 Q-CT(定量CT)测量法 定量超声测量法 骨形态计量学测量法 MicroCT,骨量测定法,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X线摄片测量骨量测定法,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诊断方法,1)骨的合成代谢指标:PICP(I型原胶原羟基端延长肽),PINP(I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bALP(骨碱性磷酸酶),BGP(血清骨钙素)等2)骨的分解代谢指标:HOP(尿羟脯氨酸),PYD,DPYD(I型胶原吡啶交联物)
7、,TR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梅),以及空腹尿钙/肌肝比值等,生化诊断方法,骨质疏松诊断方法1)骨的合成代谢指标:PICP(I型原胶原羟,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症 外 伤,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 骨质疏松症,伤力大小 跌倒或外伤机率 保护性发射能力-综合反应能力,骨折损伤的主要因素:,神经系平衡协调功能力 骨胳肌肉的稳定性及功能 视觉、听觉功能,骨折损伤的主要因素:神经系平衡协调功能力,骨折疏松性骨折的特点:,老年人:女性发生于绝经期后,男性在65岁以上。骨量明显降低,BMD都低于2.5SD以上,伴有重度骨 质疏松症。轻微暴力即可导致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因此是完全性骨折
8、,不 存在部分性骨折。,骨折疏松性骨折的特点:老年人:女性发生于绝经期后,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流行病学,欧洲骨质疏松协会1998年报告(一),Risk(骨松性骨折)-女性=30%-40%Risk(骨松性骨折)-男性=10%-15%Risk:髋骨骨折 乳房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Risk:髋骨骨折 前列腺癌全世界50岁以上人群有1/8发生椎体骨折每30秒钟,全世界有一例骨松性骨折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流行病学欧洲骨质疏松协会1998年报告(一)R,欧洲骨质疏松协会1998年报告(二),髋骨骨折后1年内死亡率超过24%50%的患者将无法完全康复亚洲地区在未来的数十年中髋骨骨折发生率将猛增美国1年发生骨
9、松性骨折数为150万,其中髋骨骨折为30万美国1年因骨质疏松支出的医疗费用为140亿美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欧洲骨质疏松协会1998年报告(二)髋骨骨折后1年内死亡率超,部分地区调研资料:北京、上海60岁人群 骨折患病率为15%部分省市调查50岁人群 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8.2-40.0%估计,我国骨质疏松病人至少在3000万以上,医疗费用每年约150亿,骨折流行病学,部分地区调研资料:骨折流行病学,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欧洲地区妇女椎体变形率调查85岁 27.9%,椎体骨折发生率,中国北京地区妇女的椎体骨折情
10、况,402个50岁以上的妇女 椎体骨折率15%,欧洲地区妇女椎体变形率调查椎体骨折发生率中国北京地区妇女的椎,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I度:纵行骨小梁明显 II度:纵行骨小梁粗糙 III度:纵行骨小梁模糊,骨萎缩度的评定标准(脊椎X线象评定),I度:纵行骨小梁明显骨萎缩度的评定标准(脊椎X线象评,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骨质疏松与骨折课件,人口老
11、龄化 我国大于60岁的老人达1亿多,已超过总人口的10%中国人均寿命延长至70岁,已进入老龄社会,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必要性,人口老龄化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必要性,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骨折的外科处理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增强老年人肌力和神经肌肉协调性,预放跌倒、损伤,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临床目标 缓解疼痛 增加骨密度 降低骨折发生率,骨质疏松治疗目标,根本目标根据骨转换状态,调节骨代谢,使骨形成 骨吸收,临床目标骨质疏松治疗目标根本目标,绝经,60岁,绝经期骨质疏松,65岁,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质 疏松 骨折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1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