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属动物常见寄生虫病课件.ppt
《马属动物常见寄生虫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属动物常见寄生虫病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马属动物常见寄生虫病,第一节 马裸头绦虫病,病原:裸头属(Anoplocephala)和副裸头属(Paranoplocephala)的多种绦虫。重要虫种:叶状裸头绦虫(A.perfoliata),大裸头绦虫(A.magna)和侏儒副裸头绦虫(P.mamillana)。终末宿主:马属动物寄生部位:大、小肠内中间宿主:地螨分布:世界性流行,我国主要流行于西北和内蒙牧区,(一)病原形态,1、叶状裸头绦虫:虫体短而宽,大小为2.55.20.81.4cm。特殊结构:吸盘上有1个耳状悬垂物,无顶突和小钩。虫卵内含特殊结构梨形器。寄生于小肠后半部、盲肠。,叶状裸头绦虫,1,叶状裸头绦虫模式图,1.头
2、节2.成熟节片3.成虫4.虫卵,2,3,4,2、大裸头绦虫:,大小为8.02.5cm。特殊结构(与叶状不同):头节大,吸盘上无悬垂物。子宫横行,睾丸在体中部。寄生于小肠,尤其是空肠,也可见于胃内。,大裸头绦虫,大裸头绦虫模式图1.成虫 2.前端 3.成熟节片 4.虫卵,1,2,3,4,3、侏儒副裸头绦虫:,虫体短小,大小为650 46mm;头节小,吸盘呈裂隙样;寄生于十二指肠,也可见于胃内。,侏儒副裸头绦虫模式图,1.虫体2.成熟节片3.虫卵,1,2,3,(二)生活史,(三)致病作用和症状,肠黏膜受损,形成溃疡;严重者肠壁穿孔,腹膜炎、死亡;回盲口狭窄,大量寄生造成阻塞,可引起死亡。临床表现:
3、消化不良、间歇性疝痛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四)诊断与防治,诊断:临床症状、粪检,检出虫体或虫卵。治疗:一般驱治绦虫的药物均可。预防:定期驱虫;粪便堆积发酵,减少牧场污染;轮牧,减少感染机会。,第二节 马副蛔虫病 马副蛔虫是寄生于马属动物体内最粗大的一种线虫。虫体近似圆柱形,两端较细,外形与猪蛔虫相似。雄虫长150280mm,尾端向腹面弯曲。雌虫长180370mm,尾部直,阴门开口于虫体前1/4部分的腹面。诊断、防治:参照猪蛔虫病。,第三节 马圆线虫病 马属动物圆线虫病是由圆线目、圆线科、和盅口科的许多种线虫寄生于马属动物大肠(以盲肠、结肠为主)内所引起的一类线虫病。根据虫体大小分为大型圆线虫
4、和小型圆线虫两大类。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各地马匹圆线虫感染率平均为87.2,感染强度最高可达10万条以上,是马属动物的重要寄生虫病之一。,大型圆线虫属于圆线科、圆线属,虫体较大,粗硬,长为1447mm,形如火柴杆状,呈红褐色或深灰色。主要有三种:(1)马圆形线虫 特征是口囊基部背侧有1个大型、尖端分叉的背齿,腹侧有2个亚腹齿。(2)无齿圆形线虫 特征是口囊内无齿,又称为无齿阿尔夫线虫。(3)普通圆形线虫 特征是口囊底部有2个耳状的亚背侧齿。诊断、防治:参照牛、羊捻转血矛线虫病。,a.马圆形线虫头部侧面 b.无齿圆形线虫头部侧面 c.普通圆形线虫头部腹面,第四节 马胃蝇蛆病,是由胃蝇科胃蝇属的
5、肠胃蝇、红尾胃蝇、鼻胃蝇和兽胃蝇的幼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胃(小肠)内所引起的疾病。本病的主要特征是:慢性消瘦和中毒。马胃蝇在我国普遍存在,牧区马的感染率几乎达100%。其幼虫除寄生于马属动物外,偶尔寄生于兔和犬的胃内,人也有被感染的报道。,形态 成蝇 形似蜂俗称“螫驴蜂”。第三期幼虫 粗大,长约1320mm。有口前钩,虫体有11节构成,每节前缘有刺12列,刺的多少因种而异。虫体末端齐平,有1对后气门,气门腹侧有背腹直行的3条纵裂。生活史 发育属完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年完成一个生活周期。,治疗,1.兽用精制敌百虫 胃管投服2.二硫化碳 混于面粉糊内用胃管投服3.伊维菌素 皮下
6、注射预防1.在成蝇飞翔季节,定期喷洒药物于马体,以杀死1幼2.幼虫寄生于口腔阶段,可用5%敌百虫豆油喷涂杀死幼虫,第五节 伊氏锥虫病伊氏锥虫寄生于动物的血液而引起的疾病。主要感染马属动物、牛和骆驼,其他哺乳动物,如猪、犬、猫及某些野生动物和啮齿类动物亦可感染。,1、病原体:伊氏锥虫,呈弯曲的柳叶状,前尖后钝圆,大小为1830um22.5um。虫体中部有一椭圆形的泡状核,后端有点状动基体和毛基体,由毛基体生出一根鞭毛,沿虫体边缘的波动膜向前延伸,并游离出体外。,2、发育史:伊氏锥虫的发育史简单,只需一个宿主。虫体寄生于宿主的血浆和淋巴液内,以体表渗透吸收营养,并以纵二分裂方式进行大量繁殖。,3、
7、流行病学(1)感染来源:本病的感染来源为所有的病畜和各种带虫动物。(2)感染途径:主要是由吸血昆虫在吸血时,将病畜体内的虫体传递给健康家畜。用污染虫体的注射器或手术器械诊疗健畜时,也可造成感染。,4、病状牛感染后多呈慢性经过,少数为急性发作。病牛体温升高4041.6C,呈不规则间歇热型。可视粘膜先潮红,后苍白黄染,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多数病牛耐过急性期转为慢性。,慢性病牛表现为精神萎顿,行走无力,日见消瘦,四肢下部、胸前、腹下浮肿,皮肤龟裂,甚至溃烂,流出少量淡黄色粘液,结痂、脱毛,严重时,耳尖、尾端、角及蹄匣坏死脱落。晚期后肢麻痹,卧地不起,衰竭死亡。母牛感染时,常见流产、死胎或泌乳量减少,甚
8、至停乳。因胎盘感染时,常见,流产,死胎或泌乳量减少,甚至停乳。因胎盘感染的犊牛可于出生后23周内发病死亡。马感染后多呈急性经过,体温升高40以上,初期结膜发炎,潮红、肿胀,后期苍白、黄染、出血。反复数次发热后,病状加重,高度贫血,精神沉郁,食欲减速退,逐渐消瘦,体表水肿,晚期后躯麻痹,倒地死亡。,5、部检:见尸体消瘦,血液稀薄,凝固不良,皮下有黄色胶样浸润;淋巴结肿大;浆膜有小出血点。急性病例的脾肿大显著,髓质烂泥状。慢性病例脾较硬、色淡、包膜下有出血点;肝肿大、郁血,切面呈豆蔻样。骆驼和牛的第三、四胃及小肠粘膜有出血灶。,6、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病状、剖检变化及血液寄生虫学检查确诊。血液寄生
9、虫学检查可采耳尖静脉血作血液压滴标本或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发现虫体确诊。也可用动物接种、间接血凝试验。琼脂扩散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诊断。,7、治疗:本病应早期治疗,并配合对症疗法和加强护理。伊氏锥虫有不同的地理株,各虫株对各种抗锥虫药的敏感性不同,应注意选药。萘磺苯酰脲(拜耳205):牛每头3-5克,一周后再用药一次。,甲基硫酸喹嘧啶(安锥赛):马5mg/kg、牛35mg/kg、骆驼2mg/kg,用灭菌蒸馏水配成10%溶液一次皮下注射,必要时2周扣再用药一次。贝尼尔(血虫净):马3.54mg/kg、牛3.53.8mg/kg,用灭菌蒸馏水配成5%溶液作深部肌肉注射。必要时隔512天再用药一
10、次。,8、预防:疫区应每年在春季虻类出现之前和冬季对易感动物进行检查,发现阳性家畜及时治疗。对假定健康家畜可在发病季节内进行药物预防。加强对调动家畜的检疫,调进的家畜须隔离观察20天,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病畜尸体应深埋或烧毁。手术器械和注射器要严格消毒。,第六节 马副丝虫病(血汗症),马副丝虫病是由丝状科副丝属的多乳突副丝虫寄生于马的皮下组织和肌间结缔组织中引起的疾病。临床特征:常在夏季引起马躯干部位的皮肤出血,如同出血汗,故称血汗症。,第七节 马尖尾线虫病(马蛲虫病),又称蛲虫,是由尖尾科、尖尾属的马尖尾线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大肠内而引起的疾病。全国各地均有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 常见 寄生虫病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17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