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25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pptx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25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25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ppt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人谈读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课时,25,古人谈读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课时25,复习回顾,朗读、背诵第一则文言文:1.集体朗读。2.指名背诵,并说说大意。,复习回顾朗读、背诵第一则文言文:,走进作者,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我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人尊称其为朱子。主要作品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诗词有观书有感春日菩萨蛮等。,走进作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朗读课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
2、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 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读书方法,朗读课文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品读课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谓】说。,【漫浪】随意。,【急】要紧,重要。,【既】已经。,【矣】文言助词,相当于“了”。,【岂】难道,怎么。,品读课文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课后作业,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
3、三到,那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地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意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会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已经到了,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吗?,课后作业,两则文言文都告诉了我们哪些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第一则文言文告诉我们读书要实事求,要聪敏勤学、不耻下问,要多记多背、不知满足、不知疲倦,要有进取心,还要学思结合;第二则文言文告诉我们读书的“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心。,总结归纳,两则文言文都告诉了我们哪些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互动课堂,学完两则文言文后,这些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的读书经
4、验谈一谈。,互动课堂 学完两则文言文后,这些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对你,课后作业,我觉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两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它让我明白学习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最后耽误的是自己的学习。我有时候遇到问题不好意思问别人。今后在学习中,我要多多向别人请教。,我觉得“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让我感触很深。在学习上有一颗进取心是很重要的,有时候我取得了一点进步,就会沾沾自喜、满足于现状。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有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慢慢去实现。,课后作业 我觉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和“,只读书不思考和只思考不读书都是不好的,我平时在学习的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五 年级 上册 语文 教学 课件 25 古人 读书 第二 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16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