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诗词五首第二课时公开课课件.ppt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诗词五首第二课时公开课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诗词五首第二课时公开课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件PPT,24 诗词五首,第二课时,课件PPT24 诗词五首第二课时,课件PPT,情境导入,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练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就是一支美妙动听的歌,就是一颗执著跳动的心,就是奔涌的热血,就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欣赏古诗词,感受“这边风景独好”!,课件PPT情境导入 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课件PPT,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把握词的体裁特点,熟读并背诵作品。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课件PPT课时
2、目标1.了解作者,把握词的体裁特点,熟读并背诵,课件PPT,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 壁 杜牧,课件PPT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赤 壁,课件PPT,作者档案,杜牧(803约852),字牧之,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三朝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课件PPT作者
3、档案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课件PPT,写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课件PPT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课件PPT,生难字词,【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销】销蚀。【将】拿,取。【磨洗】磨光洗净。【认前朝】辨认出是前朝遗物。前朝,这
4、里指赤壁之战的时代。【周郎】即周瑜。【铜雀】即铜雀台。公元210年曹操建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二乔】即乔玄的两个女儿,东吴美女,被称为大乔、小乔。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课件PPT生难字词【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参考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课文解析整体感知,参考译文:,课件PPT,课文解析精研细读,1.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
5、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课件PPT1.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课件PPT,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课文解析精研细读,课件PPT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课件PPT,3.赤壁诗所咏赤壁,并非赤壁之战发生地,由此可见传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人 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24 诗词 第二 课时 公开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14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