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创业——第十四章《设问型创造技法》ppt课件.ppt
《创新思维与创业——第十四章《设问型创造技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思维与创业——第十四章《设问型创造技法》ppt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四章 设问型创造技法,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 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一、奥斯检核表法(一)奥斯检核表法含义:奥斯本检核表法是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需要创造发明的对象,以提问表格的形式,列出九个方面的有关问题,然后逐一进行审核讨论,从而发掘出解决问题的大量设想的一种创造技法.奥斯本检核表法是由美国著名创造工程学家奥斯本在其著作发挥创造力一书中创设的,美国创造工程研究所就是从这本书中选择出75个激励思维的思考角度,分成九个方面,编制出新创意检核用表,以此作为提示人们进行创造性设想的工具。如图:,奥斯本检核表,(二)检核内容及含义 1、能否他用 提出问题:现有的事物有无其他用途?保持原样不变能否
2、扩大用途?稍加改进有无其他用途?,2、能否借用 提出问题:现有事物能否借用其他事物?能否引入其他的创新设想?有没有可供模仿的事物?,3、能否改变 提出问题:现有事物能否作某些改变?现有事物能否改变意义、声音、味道、形状、式样、花色、品种?能否改变包装?改变后的效果如何?,4、能否扩大 提出问题:现有的事物能否扩大应用范围?能否增加使用功能?能否增加高度、强度、价值,延长使用寿命?能否添加零部件?,5、能否缩小 提出问题:现有事物能否减少、缩小或者省略某些部分?能否浓缩化?能否微型化?短一点行不行?轻一点可不可以?压缩、分割、简略是否可行?,6、能否代用 提出问题:现有事物有无代用品?能否用其他
3、材料、元件、原理、方法、结构、工艺、动力来代替?,7、能否调整 提出问题:现有事物能否调整布局?能否调整既定程序?能否调整日程安排?能否调整规格?,8、能否颠倒 提出问题:现有事物能否从相反方向来作考虑?能否位置颠倒?能否作用颠倒?能否上下颠倒?能否正反颠倒?能否原理颠倒?,9、能否组合 提出问题:现有事物能否组合?原理、方案、材料、形状、功能、部件等能否组合?,(三)典型实例:幻灯机的创新,(四)运用要点1、要进行技法培训。2、检核内容可作适当改变。3、检核表的设计应当稍微大些。设想的概述除了添在简表上以外,还应有详细的说明(写在附纸上),必要时可画图,便于筛选者能了解创造发明者的本意。,二
4、、和田12法,(一)和田12法的来历 上海市和田路小学在开展创造教育过程中,他们把奥斯本的检核内容简化为十二个关键动词,形成了简单易记的创新方法。,(二)和田12法的内容,1、加一加:把现有产品加大、加厚、加高行不行?把现有产品与其他产品组合在一起,会增加什么功能?即: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就是创新(加大,加长,加高,加宽),2、减一减:把现有产品减少、减轻,高度降低行不行?能不能省略、取消某个部件或功能?即:省略不必要的(减少,减短,减窄,减轻,减薄),3、扩一扩:把现有产品功能进一步扩展,能不能增加使用功能或带来新的意义?即:功能、用途,使用领域(放大,扩展),4、缩一缩:把现有产品浓缩一点,
5、压紧一点,达到创新目的,增加新功能或新意义。即:压缩、缩小、降低,5、联一联:将某事物和另一事物,利用他们之间的联系,联一联就会产生出新功能的事物。即:看看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6、学一学:学习模仿别的事物的原理、形状、结构、颜色、性能、规格、动作、方法等,以求创新。即:就是借鉴、综合、模仿,7、变一变:它是指改变原有产品的形状、尺寸、颜色、滋味、音响、浓度,密度,顺序,场合,时间,对象,方式等,从而形成新的物品。即:变通一下。,8、改一改:对现有事物存在的不完善的特性改进一下,达到优化工艺、节约材料,或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即:针对现有的做法提出意见,建议,进行改进,以做得更好(带有被动性,常
6、常是在事物缺点暴露出来后,才用通过消除这种缺点的方式来进行创造。),9、代一代:它是指用其他事物或方法来代替现有的事物,从而导致创造发明的思路。即:用别的工具、方法、材料来代替,10、搬一搬:将原事物或原设想、技术移至别处,使之产生新的事物、新的设想和新的技术。即:就是移动,转做他用或是把物品的某一部件搬动一下,产生一种新的物品。,11、反一反:就是将某一事物的形态、性质、功能以及正反、里外、横竖、上下、左右、前后等加以颠倒,从而产生新的事物。即:将顺序倒过来,说不定更好,12、定一定:它是指对某些发明或产品定出新的标准、型号、顺序、或者为改进某种东西,为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以及防止可能发生的不
7、良后果做出的一些新规定,从而导致创造发明的技法。即:先制定标准,再制造产品。,实例自行车创新检核表,三、5W1H法,(一)5W1H法的来历 5W1H法是由美国发明家发明的一种创造发明技法,他从6个方面去设问,而这6个方面的英文第一个字母正好是5个W和1个H,因此称为5W1H法。What Who Why When Where How 5W1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是一种创造技法。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对象(何事)、地点(何地)、时间(何时)、人员(何人)、方法(何法)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这种看似很可笑、很天真的问话和思考办法,可使思考的内容深化
8、、科学化。,(二)5W1H法的的内容1、What可以理解成什么是革新对象?什么是问题的关键?有什么有利条件?有什么不利因素?2、Who可以理解成谁是该对象的使用者?谁会喜欢它?谁不会喜欢它?谁适合承担该任务?,3、Why可以理解成为什么要搞该项目?为什么别人没有搞成或搞失败了?4、When可以理解成何时开始?何时必须完成?何时投放市场最合适?,5、Where可以理解成从什么地方入手?地点选在什么地方?首先在什么地方销售?6、How可以理解成怎样实施?怎样进行?怎样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怎样防止非法仿造?怎样突破旧框框?,在使用5W1H法时,美国学者帕尼斯设计了一种创新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
9、是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步骤中,使用5W1H法和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反复交替的方法。,例:用5W1H法确定校庆50周年纪念建筑(1)What(建造什么?)(2)Who(谁来建?)(3)Why(何时建?),一、答一答 1、默写出奥斯本检核表。2、和田12法的来历和内容是什么?3、5W1H法的来历和内容是什么?,二、用一用:1、试用检核表检核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 2、用和田12法改进旅行杯。3、用5W1H法设计你的创业企业。,三、想一想,哥伦布1492年10月12日发现美洲大陆以后,消息传遍了西班牙,成了举国闻名的英雄,当他到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宴会上,有人说哥伦布没有什
10、么了不起的,不配有这么高的礼遇,有的说:“有什么了不起的这是很简单的事情。”,哥伦布没有直接回答这些人的奚落,而是从餐桌上随手拿起一只鸡蛋,说:“先生们,你们能把鸡蛋竖起来放在桌子上吗?”许多人去试,结果没人成功,于是人们便说:“这是不可能的事”而哥伦布轻而易举起做到了?试试看你能做到吗?,哥伦布拿起鸡蛋一端轻轻敲破一点,然后把鸡蛋稳稳地放在桌子上,然后说:“先生们,有什么比这还容易的呢?可你们说不可能,其实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谁都能做到。(这里有个冲破思维定势:鸡蛋不能碎。),想一想,明朝的时候,郑和出使不同国家,要随船带着许多瓷器,那时船上的条件很差,总会有大量的瓷器破碎,郑和为此很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问型创造技法 创新 思维 创业 第十四 设问 创造 技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1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