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1、了解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史实,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影响;2、认识城市改革的主要背景、主要内容、中心环节及重大意义;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作用;4、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认同改革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情景导入,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说一说:同是凤阳,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
2、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胆的尝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权,使用权,国家,农户,作物收成,定额,国家集体,剩下部分,农户所有,“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注意: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土地公有制未变)改变的是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集体经营,个体经营,支持安徽地方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省委指示:,政策的支持:,一、农村改
3、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3.实施:,(1)开始: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2)发展: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 实行。,5.02亿公斤,6.70亿公斤,7.15亿公斤,1980年,1981年,1982年,安徽凤阳粮食产量,1984年,1978年,40731亿公斤,30477亿公斤,全国粮食产量,增长33.6%,材料一:“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
4、还要盖仓库。”材料二:改革后一年,小岗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人均收入从22元增加到400元,生活有了改善。,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4.意义,(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材料一: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
5、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材料二:(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结合教材P40材料研读,国有企业出现了什么问题?,职权划分: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分配方式:平均分配,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弊端,1.背景:(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活力(2)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2.开始时间: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 以城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体制改革 部编人教版 历史 年级 下册 优质课 一等奖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14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