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解读课件.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解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解读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简 要 介 绍,中国历史七年级教科书,简 要 介 绍中国历史七年级教科书,CONTENTS,CONTENTS点线结合,呈现历史面貌图文并茂,培养学科感情,一、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按时序编排,即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叙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传授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在总体打通的前提下,分阶段设置单元,概述每个历史发展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与此同时,以文字叙述与历史地图呈现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历史进程的空间背景,了解我国历代疆域变化,形成初步的的时空观。,上册(共21课,4个单元。其中正课20节,活动课1节),第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第课 原始农耕生活.6第课
2、 远古的传说第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8第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23第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27第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31第课 百家争鸣.第课 秦统一中国.42第10 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47第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51第12 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54第13 课 东汉的兴亡.58第14 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62第15 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16 课 三国鼎立.74第17 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78第18 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82第19 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86第20 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90第21 课 活动课:让我
3、们共同来感受历史.96,一、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 按时序编排,即按照,一、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按时序编排,即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叙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传授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在总体打通的前提下,分阶段设置单元,概述每个历史发展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与此同时,以文字叙述与历史地图呈现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历史进程的空间背景,了解我国历代疆域变化,形成初步的的时空观。,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秦朝统治者实行残暴统治,最终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在汉武帝统治时,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东汉统治后期,政治动荡,中国社会危机严重。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并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一、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 按时序编排,即按照,一、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按时序编排,即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叙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
5、,传授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在总体打通的前提下,分阶段设置单元,概述每个历史发展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与此同时,以文字叙述与历史地图呈现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历史进程的空间背景,了解我国历代疆域变化,形成初步的的时空观。,下册(共22课,3个单元。其中正课21节,活动课1节),第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2第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6第课 盛唐气象.11第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9第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23第课 北宋的政治.28第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33第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37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41第10 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47第11 课 元朝的统治.
6、51第12 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54第13 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59第14 课 明朝的统治.66第15 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70第16 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76第17 课 明朝的灭亡.84第18 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88第19 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94第20 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99第21 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105第22 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111,一、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 按时序编排,即按照,一、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按时序编排,即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叙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传授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在
7、总体打通的前提下,分阶段设置单元,概述每个历史发展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与此同时,以文字叙述与历史地图呈现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历史进程的空间背景,了解我国历代疆域变化,形成初步的的时空观。,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朝建立后,统一南北,结束了长达300多年政权分立的局面。隋朝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创立了科举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继之的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
8、的盛唐景象,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但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至唐末五代,中国再次陷于割据势力膨胀、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一、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 按时序编排,即按照,二、点线结合,呈现历史面貌,1.点:虽然整套教科书给出了比较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即通常所说的“线”,但七年级教科书并不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我们更加关注的是那些最基本、最典型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即人们常说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点”。教科书采取的是“点线结合,以点带面”的编排方式。总体而言,增加的少,删减的多。,(1)历史人物,一个人:汉武帝、孔子、秦始皇、张骞、祖冲之、女皇武则天、玄奘、郑和一群
9、人:北京人、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南迁北方人、秦末农民、明末农民一村人: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良渚人、陶寺人一族人:汉民族、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多民族人: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宋辽夏金元、明清一类人: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一国人与多国人:,值得关注的变化:屈原、扁鹊、秦汉匈奴族、陶渊明、孙思邈,二、点线结合,呈现历史面貌1.点:(1)历史人物一个人:汉武,二、点线结合,呈现历史面貌,1.点:虽然整套教科书给出了比较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即通常所说的“线”,但七年级教科书并不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我们更加关注的是那些最基本、最典型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七 年级 中国历史 教材 解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13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