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与风险管理 ppt课件.ppt
《决策与风险管理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决策与风险管理 ppt课件.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决策与风险管理,主讲人:王晓耕 博士2011.12.,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CERM资格证书专家认证委员会,2,一、考试目的,本模块测试考生对决策要素、决策机制、决策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考核考生针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决策环节的管理能力;考核考生运用上述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二、考试基本要求,2.1 掌握以下内容 2.1.1 决策的概念 2.1.2 决策的基本要素 2.1.3 决策的类型 2.1.4 决策的原则 2.1.5 决策的过程 2.1.6 信息与决策 2.1.7 决策环境分析 2.1.8 决策机制 2.1.9 常用的定性决策方法 2.1.10 常用
2、的定量决策方法 2.1.11 决策风险管理 2.1.12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决策环节的管理,4,二、考试基本要求,2.2 了解以下内容 2.2.1 领导与决策 2.2.2 组织结构与决策 2.2.3 组织文化与决策 2.2.4 多目标决策方法 2.2.5 竞争型决策方法 2.2.6 风险管理与企业最优决策的关系 2.2.7 决策支持系统 2.2.8 案例分析,5,三、要点内容,6,3.1 决策的概念,决策是指人们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清主、客观条件,提出和评估各种可行方案,并按照某种带有主观性的价值准则从中选择最佳的或满意的方案的过程,也可以说决策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
3、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决策分为个人决策、企业决策、公共决策等不同类型。其中个人决策是指决策者凭借个人的智慧、经验以及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的决策,企业决策是指针对企业发展和经营活动中期望达成的目标所做出的决策,公共决策是指针对希望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所做出的决策。,7,决策具有如下特点:1.普遍性 任何组织的管理者都面临着制定和执行大量的决策,甚至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决策。2.目标性 任何组织决策都必须首先确定组织的活动目标。目标是组织在未来特定时限内完成任务程度的标志。没有目标,人们就难以拟订未来的活动方案,评价和比较这些方案就没有了标准,对未来活动效果的检查也就失去了依
4、据。3.可行性 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组织未来的活动。组织的任何活动都需要利用一定资源,如果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和技术等条件,再完善的方案也难以实施。因此,决策方案的拟订和选择,要注意实施条件的限制。4.选择性 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有多种途径,决策应从这些途径中选择一个最好的作为行动的方案。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而要能有所选择,就必须提供可以相互替代的多种方案。为了实现相同的目标,组织总是可以从事多种不同的活动。这些活动在资源要求、可能结果以及风险程度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此,决策不仅有选择的可能,而且有选择的必要。,8,5.过程性 决策是一个过程。决策的过程性特点一方面是指组织决策不是一项决策,而是
5、一系列决策的综合,通过这些决策,组织不仅要选择经营活动的内容和方向,还要决定如何组织经营活动的具体展开,以及资源如何分配、结构如何调整、人事如何安排等,只有当一系列的具体决策已经制定,相互协调,并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时,才能认为组织的决策已经形成。另一方面,这一系列的决策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从活动目标的确定,到活动方案的拟订、评价和选择,这本身就是一个包含了许多工作,由相关人员参与的过程。6.动态性 决策的动态性与过程性相联系。决策不仅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外部环境总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决策者必须及时了解这些变化,从中寻找可以利用的机会,并据此调整组织的活动,实现组织与环境的动态平衡
6、。7.满意性 由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复杂性,决策者做出的决定大多都是满意决策,而非最优决策。最优决策往往是一种理想化的决策,而满意决策是建立在对现实条件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一种较为满意的方案,是客观限制与理想状态之间的一种平衡。8.风险性 决策可能实现目标,也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给组织带来损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目标错误、方案不佳、选择不当、实施不利、信息不准、环境变化等,此时领导者应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减少失误。,9,3.2 决策的基本要素,决策的基本要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决策者 决策者也称为决策主体。在决策活动中,决策者作为一种角色,有时是由个人来承担的,有时是由集
7、体来承担的,即决策主体既可以是单个的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通常企业决策的主体是企业各部门的管理者,公共决策的主体一般是立法者、政治家、行政官员、政党以及广大的群众。在决策活动中,决策者的地位和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决策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政治法律素质、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民主意识等直接影响着决策者的决策水平和决策的优劣。2.决策目标 决策目标就是决策者对未来一段时期所能取得的结果的判断。在决策时,确定决策目标是首要的,决策目标一方面规定了决策者所期望达到的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也是衡量或评价决策方案及其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10,决策目标的制定应满足以下要求:第一:决策目标要具体明确。目标的
8、描述要清晰、准确,不要产生歧义,并尽可能量化。对于目标实现的相关要求要有准确的规定,使实施者心中有数并采取针对性的行动。第二:决策目标要层次分明。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往往并不是每个目标都是同等重要的,例如有的目标是必须达成的,有的目标则是希望达成的。将目标的主次加以区分,可以使实现目标的严肃性和灵活性更好的统一起来,并可以合理的分配好组织的资源。第三:决策目标要客观恰当。决策者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决策目标,即决策目标必须建立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基础上,而不能凭空想象。好的目标既应该充分利用组织的资源,也应该明确约束条件,即一些影响目标实现的限制因素,如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力量及政策
9、和法律等。第四:决策目标要具有连续性。决策者在制定目标时,要前后一致,即目前的决策目标应与以往的决策目标紧密相连,不能随意更改,这不仅会使组织发展受挫,而且还会给组织成员造成政策多变、无所适从的感受。第五:决策目标要可检验。决策者应确定衡量目标的具体标准,以便评估目标的实施情况和最终结果。,11,3.决策方案 决策者一般应从若干备选方案中选择相对最佳的决策方案,备选方案代表了实现目标的若干可能的途径或方法。备选方案不是决策本身,而是决策之前对决策的内容、程序、方式、方法等进行多路径的设计与规划。备选方案的制定是整个决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一般简单的决策问题只需一个备选方案,而多数决策问题需要
10、制定若干备选方案。决策者除了判断备选方案的正确性,还要区分更加优质、高效的方案,也就是要确定现有条件下的最佳方案。4.决策环境 决策环境是指独立于决策者、各种备选方案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通常决策者做出任何决策都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紧密相关的,并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的、法律的、政策的、自然的、技术的和市场的因素等。决策行为实际上是决策者主观因素和决策环境客观条件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决策者应对决策环境进行正确的认识与分析,并能有效地适应、利用和改造决策环境。,12,5.决策准则 决策准则是选择决策方案的依据,也是判断方案是否达到决策目标的价值标准。决策准则的确定通常与
11、决策者的价值取向或风险偏好有关。决策的基本原则是满意而不是最优。6.决策结果 决策结果是指各种决策方案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科学的决策要求对决策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不同方案或性质的决策其后果可能存在极大差异,对于关系重大、紧急突发的决策,决策者要尤为谨慎,要充分估计各种后果的可能性。如果对某一方案的实施后果做出了错误的评价,常常会导致决策的整体性失误。,13,3.3 决策的类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企业发展和经营管理决策有多种不同的类型。1.按决策的影响范围和重要程度不同,可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战略决策是指对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远景做出的决策,是关
12、系到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的重大决策,如对企业的经营方向、运营方针、新产品开发等决策。战略决策由企业最高层领导做出,具有影响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作用程度深刻等特点,是战术决策的依据和中心目标。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和发展前景。战术决策是指企业为保证战略决策的实现而对局部的经营管理业务工作做出的决策,如企业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的采购、生产计划、销售计划、商品的进货来源、人员的调配等。战术决策一般由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做出。战术决策要为战略决策服务。业务决策是基层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的战术决策而做出的决策,具有琐碎性、短期性与常规性等特点,如某一次的广告策划、培训方案等。,14,2.按
13、管理职能的不同,可分为计划决策、组织决策、领导决策、控制决策。计划决策是指管理者制定和实施各类管理计划的过程中所制定的决策,如战略计划、战术计划、业务计划、投资计划、人事计划、财务计划、生产计划等。组织决策是指管理者履行管理的组织职能的过程中制定的决策,如岗位设计、职务设计、部门规划、组织结构的调整、权利分配等。领导决策是指管理者在履行管理的领导职能的过程中制定的决策,如员工的激励、绩效的考核、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等。控制决策是指管理者在履行管理的控制职能的过程中制定的决策,如确定控制目标、监督或反馈的方式和途径、针对偏差采取措施等。,15,3.按管理领域的不同,可分为财务决策
14、、人力资源决策、生产决策、营销决策等。财务决策是指管理者制定和实施与财务相关的决策,如融资计划、投资计划、资金筹借、资本结构优化等。人力资源决策是指管理者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决策,如人员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评估、职务晋升等。生产决策是指管理者制定和实施生产管理相关的决策,如生产设施的选址和布局、生产流程的设计和优化、生产计划、库存控制、采购等。营销决策是指管理者制定和实施与市场营销管理相关的决策,如营销计划、目标市场的选择、市场定位、分销渠道的选择和优化、促销组合、广告宣传等。,16,4.按决策的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体决策和集体决策。个体决策是由决策者凭借个人的智慧、经验以及所掌握的信息
15、进行的决策,具有决策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通常适用于常规事务及紧迫性问题的决策。个体决策的最大缺点是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因此,对全局性重大问题则不宜采用。集体决策是指由会议机构或上下相结合、众多个体共同做出的决策。会议机构决策是通过董事会、经理扩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等权力机构集体成员共同做出的决策。上下相结合决策则是领导机构与下属相关机构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形成的决策。集体决策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集团智慧,提供更多的备选方案,提高最终方案的接受程度,从而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有效性,并利于决策方案的实施;缺点是决策过程较复杂,耗费时间较多,决策中少数人可能会屈服于集体的压力而导致错误的共识,且可能造
16、成责任不清等问题。集体决策适用于制定长远规划、全局性的决策。,17,5.按决策问题是否重复,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的问题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已经有了处理的经验、程序、规则,可以按常规办法来解决,也称为“结构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的问题是不常出现的,没有固定的模式、经验去解决,要靠决策者做出新的判断来解决,也称为“非结构化决策”。6.按决策问题所处条件不同,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对被决策问题的条件、性质、后果都有充分了解,各备选方案在确知的客观条件下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比较其结果优劣做出最优选择的决策。这类决
17、策的关键在于选择确定状态下的最佳方案。风险型决策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提出各个备选方案,每个方案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其发生的概率也可测算,在这样条件下的决策就是风险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影响决策目标的各种因素是复杂多变的,因而每个方案的执行结果都带有很大的随机性。风险型决策中,不论选择哪种方案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提出各个备选方案,每个方案有几种不同的结果可以知道,但每一结果发生的概率无法知道,在这样条件下的决策就是不确定型决策。这类决策是由于人们对影响决策的几种可能客观状态出现的随机性规律认识不足,因此增大了决策的不确定性程度。不确定型决策也是一种风险型决策
18、。,18,7.按所要达到目标个数的不同,可分为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单目标决策是指系统方案的选择仅取决于单个目标,这种决策目标单一,制定和实施较为容易,但多数会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多目标决策是指系统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多个目标的满足程度。一般情况下,这些目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决策者需考虑各个目标之间的综合平衡,以做出总体最优决策。8.根据决策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长期决策是指有关组织今后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如投资方向的选择、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组织规模的确定等。短期决策是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短期策略手段如企业日常营销、物资储备以及生产中资源配置等的决策。9.
19、按决策问题的量化程度,可分为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定性决策是指决策问题的许多因素难以量化,决策者只能依靠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经验等进行定性分析的决策。定量决策是指决策问题能量化,可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的决策。,19,3.4 决策的原则,科学的决策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信息原则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决策者在决策时应首先搜集尽可能准确、完备的相关信息,并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便做出更为准确、客观的决策。(获取适量的信息是决策前和决策中最重要的)2.系统原则 许多决策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系统原则要求决策者应以系统的观点分析决策问题的内部结构、外部环境、运动机理等,即应以全局的
20、高度统筹和分析系统内外部各要素,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及时地反馈等系统观点,并能预测到决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达到决策问题的整体化、综合化、最优化、动态化。3.可行原则 决策方案必须是可行的。所谓可行性,是指决策能够实施的程度及其效果。可行性原则要求决策者应事先对决策的主客观条件,如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能力、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等,以及决策实施后的后果等进行综合计算、系统分析和细致评估。凡是不具备决策实施条件的,或实施后可能产生许多恶果的方案,都是不可行的。,20,4.效益原则 决策目标通常是使组织取得某种效益。效益原则要求决策的方案能合理的利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以合理的成本取得更多的
21、效益。同时,在决策的过程中应注意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等之间的平衡。5.择优原则 决策通常是对多个备选方案进行比较的过程,并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决策者一般根据是否达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实施上可行、政策上允许等标准进行择优,但由于决策问题的复杂性等原因,最优方案往往是理论上的,此时就要求决策者选择一个较为满意的方案。行动原则 再好的决策方案如果得不到及时和准确的实施,都难以达到预期的结果。行动原则要求决策者在确定决策方案之后制定一系列的实施细则,将方案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并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在发现问题时对方案进行及时地调整和改进。,21,7.民
22、主原则 由于现代决策问题的复杂性,决策者在决策时应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以避免因自身的局限性导致的个人判断失误。8.时机原则 时机原则就是指要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决策。任何决策都是在一定时期针对某一特定问题做出的。因此,任何最佳决策都是相对于某一特定时间时段而言,超过这一时间,它就会“减效”或者“失效”,这就要求决策者审时度势进行决策。在企业中两类决策与时机原则紧密相关,一是抓机会的决策,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二是止损的决策,就某些决策而言如果错过了较早决策时机或最佳决策时机,就可能会给事业带来损失。,22,3.5 决策的过程,决策过程反映了决策活动的客观规律,一般包括如
23、下五个步骤:识别问题、确定目标、制定备选方案、选择最佳方案、执行与监督。1.识别问题 企业决策往往是针对一种行动方案实施决策,这种方案可以是一种规划方案,目标设定方案,创新方案,也可以是一种问题解决方案等。事实上,企业决策通常始于一个问题,问题是指预期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出现的差距。对于出现的问题,决策者要积极地收集和整理情报,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系统地分析。在这里发现问题不等于确定问题,决策者应抓住问题的实质、关键,找准问题。问题的确定包括弄清问题的性质、范围、程度、影响等,以及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其原因,以及明确问题之间的相关性、层次性等。2.确定目标 确定目标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一环。所谓目
24、标是指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决策者所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明确决策目标,不仅为方案的制订和选择提供依据,而且为决策的实施和控制、组织资源的分配和各种力量的协调等提供了指示和标准。3.制定备选方案 制定备选方案就是寻找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这是决策过程的关键步骤。在确定了问题和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之后,决策者就要拟订解决问题的若干可行性方案,通过从中择优以便做出科学的决策。在制定备选方案的过程中,决策者应尽可能保证备选方案的多样性,即从不同角度设想和精心设计若干可行方案,确保备选方案的质量。,23,4.选择最佳方案 备选方案确定后,就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各备选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比较各种备选方
25、案时,应根据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考虑决策的目标、组织的资源和方案的可行性,对各备选方案的优劣进行综合评价,并初步确定各方案优劣顺序的排列。5.执行与监督 对于一般的决策,最佳方案选定后,就可以正式实施了。对于有些特别复杂的决策,在普遍实施之前,有时需要先进行局部试验,以验证其合理性、可靠性。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同时应注意保持必要的监督,以便对出现的问题或实施的效果进行及时地反馈,进而对原决策方案进行一定的修正或改进。6.反馈、调整和改进 决策进入实施中往往会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会发生这样或那样与目标偏离的情况,通过决策的追踪和决策的反馈及时地掌握决策的进展情况,以便做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决策与风险管理 ppt课件 决策 风险 管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1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