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与冻土地貌ppt课件.ppt
《冰川与冻土地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川与冻土地貌ppt课件.ppt(1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冰川与冻土地貌,第一节:冰川地貌第二节:冻土地貌,第一节:冰川地貌,一、冰川概述二、冰蚀地貌三、冰碛地貌四、冰水地貌、冰面地貌,一、冰川概述,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常处于运动状态的运动冰体。,1.冰川,-冰川是地球表层系统最大的淡水储水体,约占淡水总储量的85%。-冰川覆盖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0%左右,其中南极洲和北美洲的格陵兰半岛分布面积最大,冰川主要分布在高寒高纬高山地区。-冰川分布受雪线高度控制。,冰川分布表,2.雪线,雪线:正常气候年份每年的最热月积雪区的下限为雪线。,-大致在同一海拔高度。-雪线以上为多年积雪区,以下为季节积雪区。-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有温度
2、、降水量、地形等。,纬度越低雪线越高,纬度越高雪线越低。,降雪量影响,地形影响,3.冰川的形成过程,冰川的形成过程:新雪-粒雪-冰川冰-冰川。新雪:密度小于0.1克每立方厘米,呈放射状的多棱角形,孔隙度70%左右。粒雪:新雪降落地表,大晶粒发生饱和凝结,小晶粒发生升华,雪花晶粒的合并重结晶形成粒雪。-粒雪密度在0.4-0.7左右,表面通常发生圆化,孔隙度降低。,冰川冰形成:-冷性成冰:粒雪形成后,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下部的粒雪在静压力的作用下,排出空气发生重结晶形成冰川冰,这一成冰过程叫冷性成冰(晶粒偏小)。-热性成冰:在夏季白天表层粒雪融化,沿粒雪空隙下渗,到了夜间下渗水以粒雪晶粒为中心冻结
3、重结晶,这种成冰过程称为热性成冰(冰的密度大,起泡少,透明度高)。冰川形成:冰川冰的塑性运动就形成冰川。,4.冰川类型,按冰川的形态、规模和所处的地形条件可分为:大陆冰川,主要分布在两极大陆,形态受下伏地形控制,冰川运动从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流动,可分为冰盾和冰盖。,冰 盾,山岳冰川 发育在高山地区的冰川,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地区。-根据所在位置又可分为冰斗冰川(主要分布在雪线附近)、-悬冰川(发育在山坡上的短小冰川)。-山谷冰川(发育在山谷中)。,山岳冰川,山岳冰川,山岳悬冰川,山岳悬冰川,高原冰川,是山岳冰川和大陆冰川的过度类型,发育和覆盖在起伏和缓的高地上,又称冰帽。山麓冰川,山谷冰川流出谷口
4、在山麓带扩展或汇合成的广阔冰原。,高原冰川,山麓冰川,海洋性冰川,按冰川发育的气候条件和冰川温度状况,分为海洋性冰川和大陆性冰川两种。海洋性冰川称暖冰川海洋性气候地区粒雪线在年降水20003000 mm地区附近以暖渗浸再结晶成冰过程为特征冰川的温度接近压力融点。冰川运动速度快,一般为100 m/a,最快达500 m/a,冰川尾端常伸入到森林带。冰川作用强,北冰洋冰川,海洋冰川,大陆性冰川,大陆性冰川称冷冰川大陆性气候粒雪线在年降水1000 mm以下的区域主体的温度经常保持在-5-10冷渗透再结晶成冰过程冰川运动速度缓慢,约为3050 m/a,冰川尾端不会越过森林上限冰川作用较弱,5.冰川运动,
5、冰川的运动,速度小,一年只前进数米或数百米。冰川的运动由冰川厚度、下伏地形坡度、冰川表面的坡度等因素控制。冰川运动分为内部流动和底部滑动。冰川运动冰面中央部分速度最快,表面向底面速度递减。冰川运动具有季节性,消融量大运动相对快,冰川冰的运动还取决于补给量和消融量相互增长。,6.冰川作用,冰川侵蚀作用 冰川侵蚀作用:冰川对地表的破坏作用。主要有拨(挖)蚀(底部和后部冻融交替)、磨蚀。,冰川磨蚀作用:冰川运动时,冻结在冰川底部的碎石突出冰外,像锉刀一样不断的对冰川底床进行消磨和刻蚀。,冰川挖蚀作用:冰川自身的重量和冰体运动,使底床基岩破碎,冰雪融水渗入节理裂隙,时冻时融,从而使裂隙扩大,岩石不断破
6、碎,冰川就像铁犁铲土一样,把松动的石块挖起带走。,冰川搬运作用,冰川搬运作用的碎屑物称为冰碛物,按位置可分为:表碛、内碛、底碛、侧碛,终碛。两条冰川合并侧碛成为中碛。巨大的砾石为漂砾。,冰川搬运作用:冰川侵蚀下来的松散碎屑以及由山坡崩落下来的碎屑,进入冰川体后随冰川运动向下游搬运。,漂 砾,冰川沉积运作用 冰川消融后,以各种形式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各类冰碛物。,冰川沉积物特征-结构疏松;-堆积杂乱,无层理;-无分选、磨圆;-砾石上可见冰川擦痕。,二、冰蚀地貌,冰蚀地貌,冰川在形成和运动过程中侵蚀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形态。-冰斗-冰川槽谷-刃脊与角峰-冰川擦痕-羊背石-冰碛湖与峡湾,冰斗,
7、发育在冰川源头,典型的冰斗是一围椅状的洼地,三面为陡崖,一面向下坡有一开口,开口处通常有一岩槛,一般分布在雪线附近。,冰川槽谷,冰川槽谷,冰川运动形成或改造而成的槽形谷地。通常横剖面呈U型,谷肩发育典型,谷壁平直。纵剖面通常由岩槛和洼地交替呈阶梯状平面形态通常中上游宽深而下游窄浅主冰川谷深宽、支冰川谷浅窄,主支谷交汇处往往呈悬交状态,被称为悬谷。,刃脊与角峰,相邻冰斗之间的山脊,通常由于冰斗壁的后退呈刀刃状,因此为刃脊。几个冰斗所交汇形成的山峰,称为角峰。,冰川擦痕,冰川擦痕,冰川搬运和运动过程中,冰碛物与谷壁或谷底相互摩擦成的深痕称为擦痕,长度几厘米到几米,深度为数毫米,成钉形,擦痕的粗端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冰川 冻土 地貌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1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