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审计抽样课件.ppt
《第六章审计抽样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审计抽样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9,1,591,第六章审计抽样94,教学目标:,1、了解审计抽样的涵义和种类、样本的设计和选取、样本结果的评价。,2、掌握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目的、用途及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样本的设计与选取。,教学时数:4节,教学过程:,2,第六章审计抽样94教学目标:1、了解审计抽样的涵义和种类、,第一节审计抽样的涵义及种类,现代审计发展95 20世纪以来审计的重要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资本经济迅速发展,股份制形式的出现,审计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查错防弊为主的详细审计发展为审查偿债能力为主资产负债表审计,再到对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和正确性发表审计意见;审计机构呈现集中化趋势,审计技术不断完善,制度基础审
2、计得到推广;由原来只重审查,评价会计资料及其经济活动扩大到企业组织结构、外部环境、产品市场、经营决策直到管理人员的素质。抽样审计方法广为运用,社会审计范围进一步扩大。,3,第一节审计抽样的涵义及种类现代审计发展953,一、审计抽样的涵义95,指审计人员在实施测试时,从被审计总体中选取若干项目组成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审计,通过样本的审计结果来推断被审计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不同于详细审计,不能等同于抽查,非适用于所有的审计程序适用于:逆查、顺查、函证、盘点等审计方法,不适用:询问、观察、分析性复核等方法。,4,一、审计抽样的涵义95 指审计人员在实施测试时,从,二、审计抽样的分类96按不同的
3、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审计抽样,按技术划分(决策依据),按内容划分(总体特征),统计抽样96 概率,内部控制,非统计抽样(任意抽样、判断抽样)执业经验判断能力,属性抽样,变量抽样,(适用于内控的符合性测试。),(适用于账户余额或报表项 目的实质性测试。),5,二、审计抽样的分类96审计抽样按技术划分(决策依据)按内容划,审计抽样程序,样本设计,样本选择,样本审计,抽样结果评价,6,审计抽样程序 样本设计样本选择样本审计抽样结果评价6,第二节样本的设计与选取97,一、样本的设计,1、概念,指审计人员在具体计划指导下,围绕样本的性质、样本的数量、抽样方法、抽样工作质量等要求所进行的计划工作。1
4、76,7,第二节样本的设计与选取97一、样本的设计1、概念,2、设计样本考虑的因素97,(1)审计目的97,(2)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98,(3)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98,(4)可容忍误差98,(5)可信赖程度98,(6)预期总体误差99,(7)总体与分层99,8,2、设计样本考虑的因素97(1)审计目的97(2)审计对象总,3)抽样风险 审计人员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95,9,9,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控制测试风险96,实质性测试风险,信赖不足风险,信赖过度风险,误受风险,误拒风险,审计效果,审计效率,10,抽样风险抽样控制测试风险96实质性测试风险信赖不
5、足风险信赖过,非抽样风险:指审计人员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96,11,11,4)可容忍误差:指注会可接受的总体中的最大误差,即精确度;(是注会据风险承受能力,主观意愿上接受的最大偏差)也即审查结果差错率与总体存在差错率所期望允许的差错幅度。如:预计差错率为3%,精确度为1%,那审查后的差错率如在2%(下限)或4%(上限)之间,认为是符合抽查质量要求的。精确度除用相对数外,也用绝对数表示,如2000元。可以是属性抽样如:确定对赊销业务审批手续是否执行有效,可容忍误差就是可容忍的发现审批不合格的数量.影响:精确度越大(差错容许界限越大),则抽查的样
6、本数越少;即精确度(可容忍误差)的高低与抽取样本数成反比例关系。精确度的高低又取决于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审查重要项目,应提高精确度;审查一般项目,则可放宽一些。,12,4)可容忍误差:指注会可接受的总体中的最大误差,即精确度;(,5)可信赖程度(即可靠程度)用预计抽样结果能够代表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百分比来表示,是测定抽样可靠性的尺度。如确定90%的可靠程度,就是要求其正确性有90%的把握。影响:对可信赖程度要求越高,需选取的样本量相应越大原因:要求样本的可靠程度越高,就必须有较大的样本量作保证,当样本量等于总体量时,样本的可靠程度为100%。可靠程度的数值一般在90%99%之间。,13,5)可信
7、赖程度(即可靠程度)13,6)预计总体误差:是注会预期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误差。(解释:它是一个估计值,好比中医看病,一般先会对面部表情进行观察,就可预测其得的是什么病,一样的道理)体现在细节测试中叫预计总体错报:如确定对赊销业务的审批手续是否执行有效,预计总体错报就是预期在总体中存在的审批不合格的数量。在控制测试中叫预计总体偏差率【指总体(被审资料的全体)可能出现的差错概率,它是审计人员在对被审对象内控制度作小范围测试后,并据被审的规模、业务频繁程度和上次查账情况,作出差错量或异常量多少的估计】用差错量或异常量占总体的百分率表示。如2%或1%。,14,6)预计总体误差:是注会预期在审计过程中发
8、现的误差。(解释:,预计总体偏差率与被审内控和会计核算质量及样本规模的关系。如内控制度无效、会计核算质量差,则预计差错发生率就高,在既定可容忍误差下,注会面临的风险越大,注会越应当谨慎,那么抽样的规模势必要大,抽取的样本就要更多一些、实施更多审计程序;反之,抽取的样本就可以少一些。因此差错发生率与抽取样本数量成正比例关系。预计总体误差越大,则样本规模越大。,15,预计总体偏差率与被审内控和会计核算质量及样本规模的关系。15,7)总体与分层99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就是将总体单位按属性特征分成若干类型或层,然后在类型或层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特点:由于通过划类分层,增大了各类型中单位间的共同性,易
9、抽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本。适用情况:总体情况复杂、各单位间差异较大、单位较多的情况。分层原则:增加层内的同质性和层间的异质性。优点:同样本容量情况下,比纯随机抽样精度高、管理方便、费用少、效度高。,16,7)总体与分层9916,3.样本量(抽样规模)的确定 取决因素:(1)可接受的抽样风险r(2)可容忍误差(精确度)(3)预计总体误差如p(4)总体规模 N(5)总体变异性如PQ(6)可信赖程度1-r,17,3.样本量(抽样规模)的确定 17,统计抽样中,抽查数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46)。(1)总体规模的大小。抽查数量的多少与总体规模的大小成正比,即规模越大,抽查数量越多;反之,越少。N(2)总
10、体中各项目的差错。差错同抽查数量成正比,即差错越大,抽查数量越多;反之少。PQ(3)审计结论的保证程度。审计结论的保证程度与抽查数量之间成正比,即保证程度越高,所需抽查的数量越多;反之,越少。t(4)审计结论的精确限度。精确限度就是可容忍最大误差,它与抽查数量成反比,可容忍误差范围越大,所需抽查的数量越少;反之则少。,18,统计抽样中,抽查数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46)。18,有关计算公式:重置抽样,式中:n为样本量;t为可信赖程度181,P为预计总体的误差率;为精确度。,不重置抽样,19,有关计算公式:重置抽样式中:n为样本量;t为可信赖程度181,假如审计人员要求抽样的可靠程度为95%,根据
11、经验预计总体的误差率为3%,最大可容忍的误差率为3%。,20,假如审计人员要求抽样的可靠程度为95%,根据经验预计总体的误,二、样本选取99确定样本数量只是解决了“抽多少”的问题,而要产生恰当的样本,关键在于解决“如何抽”的问题。在统计抽样的情况下,抽样法主要有,(一)样本选取的方法,1、利用随机数表选样,1随机抽样法随机数表法 100 2系统抽样法 3分层抽样法 4整群抽样法 5判断选样101 6随意抽样100,21,二、样本选取99(一)样本选取的方法1、利用随机数表选样,1 随机数表法:指对审计对象总体或次级总体的所有项目,按随机原则用随机数表来选取样本的方法。优点:不考虑金额大小、资料
12、取得难易及个人偏好,随意选样本 缺点:很难无偏见地选样本。步骤:首先建立表中数字与总体中项目的一一对应关系。其次选一个起点和一个选号路线,起点和路线可任意选择;第三从抽样起点,按选号路线利用随机数表选择样本号码,其对应的个体就是选定的样本。例1:对编号5005000的现金支票随机选样,样本量为20。用随机数表选样步骤是:第一,确定用随数表数字前4位与现金支票号码一一对应。第二,确定第5列第1行为起点,选号路线依次为第5列、第4列、第3列、第2列、第1列。第三,按对应关系和选样起点及选号路线,选出如下数码:3099,789,612,2775,1887,1745,4962,4823等20个。出现重
13、码,在不放回的情况下,重新补选。,22,1 随机数表法:指对审计对象总体或次级总体的所有项目,按随,随列,23,随列列号()()()()()10 480,例2.对编号从500至5000的现金支票进行随机抽样。,要求:从第一列第一个数为起点,选号路线从第一列始,依次至第五列,选出20个样本的号码分别是多少?,答:用随数表数字前4位与现金支票号码一一对应1048,2336,2443,4246,3959,4801,1942,1636,2711,4501,4857,4836,3997,890,1434,3685,4096,2559,2252,624。,将选取的号码与其对应的20张支票作为选取定样本进行
14、审查。,24,例2.对编号从500至5000的现金支票进行随机抽样。要求,随机数表(部分列示),列号,随机数,行号,(1),(2),(3),(4),(5),1,2,3,4,5,6,7,8,9,10,11,12,13,14,15,10481,45011,01536,02011,81647,23368,48573,25595,85313,30995,24430,48360,22527,97265,76393,42467,93093,06243,61680,07856,39590,39975,81837,16656,06121,77924,08907,11008,42751,27756,99562,
15、72905,56420,69994,98872,96301,91977,05463,07972,18876,89579,14342,63661,10281,17453,85475,36857,53342,53988,53060,48018,69578,88231,27633,70997,63553,40961,48235,03427,49626,19429,93069,52636,92737,88974,16365,61129,87529,85689,48237,27119,97336,71048,08178,77233,25,随机数表(部分列示)列号随机数行号(1)(2)(3)(4)(,2.
16、系统抽样法(间隔抽样法100):指先计算间隔,再确定选样起点,最后再据间隔和起点,顺序选取样本的一种选样方法。确定间隔数的公式:M=N/n式中:M抽样间隔数;N总体数量;n 抽样数量。例1:从2000张凭证中抽取200张凭证作为样本,则抽样间隔数为:M=2000/200=10(张)假定从前10张凭证中随机选定一张凭证,如从4#开始。每间隔10张凭证抽取一张,即4#、14#、24#、34#、44#、54#、64#直到抽完200张凭证为止。,26,2.系统抽样法(间隔抽样法100):指先计算间隔,再确定选样,系统选样例2:,从1000张现金支票中选出50张样本进行审查,这些样本的号码分别是多少?,
17、答:系统选样的步骤如下:,1)计算抽样间隔:抽样间隔=,总体量N,样本量n,随机起点数m,=,1000,50,1(若选1个随机起点),=20,2)从1至20间选取1个随机起点:假定选得6。,3)从随机起点开始,每个抽样间隔选一个样本:即顺序为26、46、66、86、106、126、146、166、186、206、226、246、266、286、306、326、346、366、386、406、426、466、486、506、526、546、566、586、606、626、646、666、686、706、726、746、766、806、826、846、866、,27,系统选样例2:从1000张现金
18、支票中选出50张样本进行审查,,886、906、926、946、966、986、1006、1026、1046。,若选2个随机点:,1、抽样间隔=,1000,50,2=40,2、在1至40间选取2个随机起点,假定选得16和34。,3、从16和34开始,每间隔40张选取一个样本。即第16、56、96、136、176、216、256、296、336、和34、74、114、154、194、234、274、314、张支票被选出作为样本审查。,28,886、906、926、946、966、986、1006、1,3 分层抽样法又称分组随机抽样法,指按一定标准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次,然后对每一层次进行随机抽样的
19、一种选样方法。,例1:将销货凭证按照金额大小分为三组,第一组金额较大,第二组金额中等,第三组金额较小.运用分层抽样法,第一组为第一层次,该层次全部抽查;第二组为第二层次,该层次可利用随机数表进行抽查;第三组为第三层次,该层次可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样本。例2:在应收账款审计中,运用函证程序,根据重要性原则,审计人员按余额大小把应收账款明细账分为三层,各层选样方法如下:,29,3 分层抽样法例1:将销货凭证按照金额大小分为三组,第一组,层次,30,特征选样方法 第一层余额大于50000元100%肯定式函证第,4.整群抽样法101:指按某一标志将总体全部个体分成若干群,以群作为抽样单位,然后按随机原则
20、抽出若干群作为样本进行审查的一种选样方法。优点:可缩短选样和抽查的时间。缺点:样本分布不均,代表性可能降低,抽样风险较大如抽取某月全部凭证,5.判断抽样:专业判断6.随意抽样100:无视金额大小、资料取得难易及个人偏好,随意选样本.7.金额单位抽样(111)选金额较大的项目,占总体的比例机会大(后讲)。,31,4.整群抽样法101:指按某一标志将总体全部个体分成若干群,,三、抽样结果的评价101,1分析样本误差,2推断总体误差,3重估抽样风险,4形成审计结论,32,三、抽样结果的评价101 1分析样本误差2推断总体误差,1如控制测试中分析样本误差,(1)实际差错率预计差错率,(2)实际差错率=
21、预计差错率,(3)实际差错率预计差错率,可以接受,扩大样本量,改变测试程序,33,1如控制测试中分析样本误差(1)实际差错率预计差错率(,1控制测试样本结果评价:样本项目抽取审查得到样本差错率与(确定样本规模时使用的)预计差错率比较确定是否对抽样调整。情况有三种:样本差错率小于预计差错率,说明样本规模过大,但此时样本已审查完毕,缩小样本已无必要;样本差错率与预计差错率大致相同,样本规模符合抽样要求;样本差错率大于预计差错率,说明样本规模过小,应以样本差错率计算样本量。,34,1控制测试样本结果评价:样本项目抽取审查得到样本差错,2.推断总体误差102细节测试时,据样本中发现误差金额推总体误差金
22、额,将所推总体误差同可容忍误差比较,并推误差对特定审计目标及其他方面影响。控制测试时,注会将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除样本规模,算出样本偏差率。(由于样本的误差率就是整个总体的推断误差率)无需推断总体误差率。,35,2.推断总体误差10235,3.重估抽样风险,确定对总体相关特征的评估是否得到证实或需要修正。如控制测试中将预计总体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计算在信赖过度风险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偏差率上限的估计值(即总体偏差率与抽样风险r-t允许限度之和)。如能接受(实际差错率)预计(总体)差错率,内控制度健全有效;如不能接受(实际差错率),则需采取下列某项措施:(1)增大样本量,重新计算样本差错率。(
23、2)分析超过预计差错率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3)对内控制度不信任时,采取其他审计方法。,36,3.重估抽样风险,确定对总体相关特征的评估是否得到证实或需要,4.形成审计结论 评价抽样结果,当样本可以接受时,利用可靠程度对总体进行推断,从而形成审计结论,即审计人员在事先要求的可靠程度下,保证实际总值在总体估计范围内。,37,4.形成审计结论37,第三节控制测试中的审计抽样103一、基本概念:1属性:指审计对象总体的质量特征,总体的特征为反映遵循制度规定或要求的相应水平(即被审业务或被审内控是否遵循了既定标准及其存在的误差水平。)每个样本审计结果只有两种:对与错;只能是“符合”或者“违反”
24、有关内部控制。2属性抽样: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t一定条件下,为测定总体特征发生频率和误差率采用的方法。用途:用于内控符合性测试,是抽样技术在控制测试 中的运用。目的:确定被审内控的有效程度。3属性抽样控制测试具体方法:固定样本量抽样、停一走抽样和发现抽样。,38,第三节控制测试中的审计抽样10338,二、属性抽样的基本过程 1确定审计目标2确定将要调查的属性并定义误差3定义审计对象总体和抽样单位需要考虑的问题:104(1)审计目标(2)审计对象的特征(3)被审单位内控发生变化 4确定样本量104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有:(1)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r(2)可容忍偏差率(3)预期总体偏差率p(4)
25、查样本规模表并考虑总体规模影响N(5)确定样本量(四因素总结)5确定样本选取方法(后讲)1076执行抽样计划107,39,二、属性抽样的基本过程 39,7评价抽样结果107(1)计算样本偏差率(2)确定偏差上限 8形成总体结论109(1)特定依赖过度风险下的偏差上限超过可容忍偏差率(扩大样本量或更多有效实质程序)(2)特定依赖过度风险下的偏差上限小于可容忍偏差率(信赖控制,以后较少实质程序),40,7评价抽样结果10740,三、控制测试中统计抽样具体应用,41,三、控制测试中统计抽样具体应用按抽样了解属性抽样1851固,1、固定样本量抽样109,利用固定样本量抽样进行内控符合性测试步骤:,(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审计 抽样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1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