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新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精选课件.ppt
《第八章、新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新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精选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新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动态生物化学之一,第八章 新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动态生物化学之一,8.0 概论,1、新陈代谢(metabolism)的概念:新陈代谢是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的全过程。它包括生物体内所发生的一切合成(同化作用,耗能)和分解(异化作用,放能)作用。,8.0 概论1、新陈代谢(metabolism)的概念:,2、新陈代谢分类,指生物体从外界摄取物质,并 把它们转变成自身物质的过程。,通常是将生物小分子合成为 生物大分子。,指生物体内原有的物质经一系 列变化最终变成排泄物排出体 外的过程,通常将生物大分子分解为生 物小分子。,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分解代谢
2、(异化作用),放出能量。,需要能量。,2、新陈 指生物体从外界摄取物质,并 通常是将生物,对立统一的关系,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能量代谢的放能与吸收同样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3、新陈代谢过程的特点,绝大多数代谢反应的条件比较温和,由酶所催化。反应相互配合,彼此协调,有严格的顺序性。生物体对内外环境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敏的自动调节。反应途径一般都有严格的细胞定位,即代谢途径局限于细胞的特定区域。,3、新陈代谢过程的特点绝大多数代谢反应的条件比较温和,由酶所,“中间代谢”,指物质在细胞中的合成和分解
3、过程,不涉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与代谢产物的排泄。,4、新陈代谢过程,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中间代谢、代谢产物的排泄等阶段,“中间代谢”指物质在细胞中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不涉及营养物质的,8.1 新陈代谢总论,1.活体内与活体外实验(1)in vivo(体内实验)在正常生理条件 下,在神经、体液等调节机制下的整体代谢情况。,提出了-氧化假说,1904年 Knoop,(CH2)nCOOH,COOH,,CH2COOH,狗,一、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8.1 新陈代谢总论1.活体内与活体外实验提出了-氧化假,(2)“in vitro”活体外实验 组织切片法 组织匀浆法 组织抽提液 实例: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氧
4、化磷酸化(生物氧化),(2)“in vitro”活体外实验,2.同位素示踪法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分类:稳定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3H,14C,32P,35S,125I(12.1年)(5568年)(14天)(87天)(60天),3.代谢途径阻断等方法 用抗代谢物或酶的抑制剂来阻抑中间代谢的某一环节,观察这些反应被抑制或改变以后的结果,以推测代谢情况。,2.同位素示踪法3.代谢途径阻断等方法,利用患代谢障碍病的病人或动物进行代谢研究,A B C D E F,排出体外,停止,利用患代谢障碍病的病人或动物进行代谢研究 A,4.突变体研究法,基因突变,酶的缺失,相应产物的
5、缺失或酶作用底物的堆积,鉴别代谢途径的酶及中间代谢物,4.突变体研究法基因突变酶的缺失相应产物的缺失或酶作用底物,二、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基本规律,1、能量代谢:指伴随着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而发生的一系列能量转变。遵循热力学定律(第一和第二定律)G HT S G:(实际)自由能变化;H总热能变化;T S总体熵变化。,二、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基本规律1、能量代谢:指伴随着生物体内,当G0时,在补充自由能时可以进行(吸能)G0时,体系处于平衡状态。,当G0时,体系的反应自发进行(放能);,三、高能化合物与ATP作用,1、高能化合物:在生物化学反应中,随水解反应或集团转移反应能够放出大量自由能的化学化合物
6、(高能磷酸化合物(P)、硫酯型高能化合物、甲硫型高能化合物)。高能磷酸化合物:磷氧型+磷氮型p205(表8-1),三、高能化合物与ATP作用1、高能化合物:在生物化学反应中,,16,根据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键的特性可以把他们分成以下几种类型:磷氧键型(-O-P),酰基磷酸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磷酸,乙酰磷酸,10.1千卡/摩尔,11.8千卡/摩尔,16根据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键的特性可以把他们分成以下几种类型,17,氨甲酰磷酸,酰基腺苷酸,氨酰基腺苷酸,17氨甲酰磷酸酰基腺苷酸氨酰基腺苷酸,18,焦磷酸化合物,ATP(三磷酸腺苷),焦磷酸,7.3千卡/摩尔,18焦磷酸化合物ATP(三磷酸腺苷)焦磷
7、酸7.3千卡/摩尔,19,烯醇式磷酸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4.8千卡/摩尔,19烯醇式磷酸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4.8千卡/摩尔,20,氮磷键型,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10.3千卡/摩尔,7.7千卡/摩尔,这两种高能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起储存能量的作用。,20氮磷键型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10.3千卡/摩尔7.7千卡/,21,硫酯键型,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酰基辅酶A,21硫酯键型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酰基辅酶A,22,甲硫键型,S-腺苷甲硫氨酸,22甲硫键型S-腺苷甲硫氨酸,2、ATP的作用,ATP是生物细胞内能量代谢的偶联剂。其他核苷三磷酸也可以供能:如UTP(多糖)、CTP(磷
8、脂)、GTP(蛋白质)。ATP是能量的携带者或传递者,但不是严格的能量贮存者。往往以肌酸磷酸形式贮存。,ATP水解成为ADP可释放30.51KJ/mol的自由能,2、ATP的作用ATP是生物细胞内能量代谢的偶联剂。ATP水,能量源自,能源物质(糖、脂、偶尔是蛋白质)的分解,分解代谢氧化产能,ADP,机械能(运动)化学能(合成反应)渗透能(分泌、吸收)电能(生物电)热能(体温维持)光能(生物发光),UTP、GTP、CTP、TTP合成,供能,ATP,ATP能量利用形式:ATP可以把分解代谢的放能反应与合成代谢的吸能反应偶联在一起,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自由能可以驱动各种需能的生命活动。,能量源自能源
9、物质(糖、脂、偶尔是蛋白质)的分解分解代谢机械能,4.肌酸磷酸是高能磷酸键的贮存形式,ATP是能量的携带者或传递者,但严格地说不是能量的贮存者。肌酸磷酸是高能磷酸键的贮存形式,但不能直接被生物体利用。,ADP,ATP,Mg2+,肌酸激酶,4.肌酸磷酸是高能磷酸键的贮存形式 ATP是能量,5.辅酶A的递能作用,辅酶A(CoA)作为酰基载体参与许多代谢过程,巯基为其功能集团;在酶促转乙酰基的反应中CoA起接受或提供酰基的作用。乙酰基与CoA通过一个硫酯键结合为乙酰CoA,硫酯键为高能键,水解时可释放31.38kJ/mol自由能;,酯酰CoA,5.辅酶A的递能作用辅酶A(CoA)作为酰基载体参与许多
10、,趋同分解,分叉合成,循环途径,乙酰CoA是代谢中起枢纽作用的重要物质,趋同分解分叉合成循环途径乙酰CoA是代谢中起枢纽作用的重要物,8.2 生物氧化,主要内容:生物氧化的概念 呼吸链 氧化磷酸化,8.2 生物氧化主要内容:,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指有机物质在生物体内氧的作用下,生成CO2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高等动物通过肺部进行呼吸,吸入氧,排出CO2,吸入氧用以氧化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获得能量,故生物氧化也称为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指有机,一、生物氧化的特点(与体外氧化的异同):在细胞内进行,条件温
11、和,有酶和许多中间传递体的参与。能量逐步释放,并以ATP形式捕获能量,总能量与体外氧化相同。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是有机酸脱羧生成水的生成是代谢产物脱下的氢经一系列的传递体与氧结合而生成的;有严格的细胞定位(真核生物在线粒体内进行,原核生物在细胞膜上进行)。,一、生物氧化的特点(与体外氧化的异同):,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CO2是由含羧基的有机化合物脱羧所致。直接脱羧在脱羧酶的作用下,直接脱去一分子-COO-。氧化脱羧脱羧过程中伴随着氧化(脱氢)反应,(直接脱羧),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CO2是由含羧基的有机化合物脱羧所致。,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H2O2H+O2-H来自于底物的脱氢反应,并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新陈代谢 总论 生物 氧化 精选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1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