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第五版ppt课件完整版.ppt
《传热学第五版ppt课件完整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学第五版ppt课件完整版.ppt(2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导热理论基础,1导热机理的简介:气体:分子不规则运动相互作用或碰撞介电体(非导电固体):弹性波(晶格振动的传递)金属: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和碰撞液体:类似于介电体(以前曾认为类似于气体)2纯导热过程的实现:多在固体中存在,液体和气体需消除对流3导热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连续介质4导热理论研究的目的求出任何时刻物体中各处的温度,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傅立叶定律,11 基本概念:一、温度场:t=f(x,y,z,)稳态温度场、二维和一维温度场二、等温面和等温线:,三、温度梯度:,n为等温面法向上的单位矢量(温度变化率最大的方向)温度降度:gradt,四、热流矢量:,Baron Jean Baptls
2、te Joseph Fourier(1768-1830),12 傅立叶定律 确定了热流矢量和温度梯度的关系 q=-gradt W/m2(负号表示热流矢量的方向和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在三个坐标轴上热流密度分量的描述,第二节 导热系数,每种物质的导热系数可通过实验确定常用物质可查表获取,一般规律,固相液相气相金属非金属 晶体无定形态 纯物质有杂质物质 纯金属合金,导热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温度、压力,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由于分子运动速度和比定容热容增大),压力对其影响不大(密度增大但自由程减小),液体的导热系数:非缔合和弱缔合液体: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由于密度减小);强缔合液体:不一定(
3、因为温度升高时密度减小,但缔合性减弱,使分子碰撞几率增加),金属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由于晶格振动加强干扰了自由电子运动);掺入杂质将减小(因为晶格完整性被破坏,干扰了自由电子运动),非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由于晶格振动加强),保温材料:平均温度不高于350、导热系数不大于0.12W/mK的材料,表观导热系数:考虑多孔材料孔隙内介质时,反映材料综合导热性能的导热系数,保温材料保温性能的影响因素:a.空隙度:过小:保温性能下降(因为非金属的导热系数大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过大:保温性能下降(因为孔隙连通导致孔隙内对流作用加强)b.湿度:过大:保温性能下降(因为水的导热系数大于
4、空气,且会形成更强烈对流),玻璃棉,橡塑,聚氨酯泡沫塑料,第三节 导热微分方程式,研究目标:确定物体内的温度场,研究基础:导热微分方程式能量守恒定律傅立叶定律,研究对象:,右图中的六面微元体,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导入和导出微元体的净热量微元体中内热源的发热量微元体热能(内能)的增加,导入微元体的净热量:,在一定时间d内:,导出微元体的净热量:,将微分的定义式:,代入上式,再将傅立叶定律代入,得出:,三个方向导入与导出微元体的净热量:,b.内热源的发热量:,三式相加,得出:,a.导入与导出微元体的总净热量:,c.内能增加量:,将a,b,c代入能量守恒定律,得出:,导热微分方程式,在几种特殊条件下对
5、导热微分方程式的简化:,1.物性参数、c均为常数:,定义:热扩散率,表征物体被加热或冷却时,物体内各部分温度趋向均匀一致的能力,2.物性参数、c均为常数,无内热源:,3.物性参数、c均为常数,稳态温度场:,4.物性参数、c均为常数,稳态温度场,无内热源:,5.物性参数、c均为常数,二维稳态温度场,无内热源:,6.物性参数、c均为常数,一维稳态温度场,有内热源:,7.物性参数、c均为常数,一维稳态温度场,无内热源:,作用:用来对某一特定的导热过程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说明,通解,特解,四种单值性条件:,l,d,c,几何条件,物理条件,时间条件,边界条件,导热过程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条件,仅在非稳态导热
6、过程中存在,第四节 导热过程的单值性条件,传热学中的四种边界条件:,一类边界(常壁温边界):,二类边界(常热流边界):或,二类边界的特殊情况绝热边界出现场合:对称边界,长肋肋端,三类边界(对流边界):,四类边界(接触面边界):或,四种边界条件的已知条件:一类:已知物体壁面温度tw二类:已知穿过物体边界的热流密度qw(热流密度为0时为绝热边界)三类:已知物体边界面周围的流体温度tf和边界面与流体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四类:已知相邻物体与本物体接触面处的温度t2或热流密度q2,一个导热问题的完整描述导热微分方程单值性条件,第一章重点:1.傅立叶定律的理解2.导热系数的理解和保温材料3.导热微分方程的
7、选择和简化4.边界条件的判断,第二章 稳态导热,导热微分方程:,稳态时满足:,常物性、稳态导热微分方程:,无内热源时常物性、稳态导热微分方程:,第一节 通过平壁的导热,应用领域:墙壁、锅炉壁面,一、第一类边界条件1.单层平壁:一维简化的假设条件:高度、宽度远大于厚度常物性时导热微分方程组如下:,积分两次,得:,代入边界条件解出C1和C2:,单层平壁的温度分布:,将C1和C2代入导热微分方程,得到:,单层平壁的热流密度:,上式对x求导,得到:,2.多层平壁可看作数个单层平壁相互串连,n层平壁的热流密度:,第i层与第i+1层之间接触面的温度:,二、第三类边界条件,单层平壁的热流密度:,根据第一类边
8、界条件时的结果:(此时壁温tw1和tw2为未知),与以上两个边界条件共三式变形后相加,可消去tw1和tw2,得:,常物性时导热微分方程组如下:,多层平壁的热流密度:,第二节 通过复合平壁的导热,应用领域:空心砖,空斗墙,请同学们动脑筋思考:,空斗墙和空心砖内均存在导热系数很小的空气孔隙,因而保温性能一定会很好吗?为什么?,一维简化的假设条件:组成复合平壁的各种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相差不是很大,近似计算式:,总导热热阻的计算方法划分单元,模拟电路,对于右图所示的复合平壁,有以下两种处理方法:,a.先串联再并联的计算方法:,b.先并联再串联的计算方法:,两种处理方法结果并不完全相同,但均为合理结果原
9、因:将二维导热问题简化为一维导热问题,无论采取简化方法,都必然会产生一定误差,复合平壁导热问题的注意点:,1.区域划分一定要合理,保证每个区域形状完全相同,3.对于各部分导热系数相差较大的情况,总热阻必须用二维热流影响的修正系数(教材表21)加以修正,2.每个单元的热阻必须使用总热阻,不能使用单位面积热阻,第三节 通过圆筒壁的导热,应用领域:管道,蒸汽管,热水管(95 70,60 45),冷冻水管(7 12),蒸汽管道保温层,一、第一类边界条件1.单层圆筒壁:一维简化的假设条件长度远大于壁厚,温度场轴对称,请同学们动脑筋思考:,管道保温层越厚,保温效果一定越好吗?,常物性时导热微分方程组如下:
10、,积分一次,得:,再积分一次,得:,代入边界条件解出C1和C2:,将c1和c2代入导热微分方程,得到:,单层圆筒壁的温度分布:,通常更多情况下用直径代替半径:,将第一次积分的结果:,代入傅立叶定律:,得到:,单层圆筒壁的热流量:,长度为l的圆筒壁的热阻:,单位管长单层圆筒壁的热流量:,2.多层圆筒壁可看作数个单层圆筒壁相互串连,n层圆筒壁的单位管长热流量:,二、第三类边界条件,常物性时导热微分方程组如下:,根据第一类边界条件时的结果:(此时壁温tw1和tw2为未知),与以上两个边界条件共三式变形后相加,可消去tw1和tw2,得:,单层圆筒壁的单位管长热流量:,三、临界热绝缘直径,有绝缘层时的管
11、道总热阻:,当dx增大时:,增大,减小,可能增大亦可能减小,应具体分析,必须通过对函数求极值来判断总热阻的变化规律,对dx求导并令其为0:,从而得出:,临界热绝缘直径,a.当dxdc时,Rl随dx 增大而减小,b.当dxdc时,Rl随dx 增大而增大,只有在d2dc时,才可能存在此情况,需要考虑临界热绝缘直径的场合:,d2较小时,较大时,h较小时,应用实例:细管,电线电线的绝缘层外直径小于临界热绝缘直径时,可起到散热作用,第四节 具有内热源的平壁导热,应用领域:混凝土墙壁凝固研究对象:厚度为2的墙壁,内热源强度为qv,两边为第三类边界,中间为绝热边界,取墙壁的一半为研究对象建立导热微分方程常物
12、性时导热微分方程组如下:,积分两次,得:,代入边界条件解出C1和C2,并代入导热微分方程,得到:,三类边界时具有内热源平壁的温度分布:,上式对x求导,得到:,三类边界时具有内热源平壁的热流密度:,当h趋于无限大时,得到:,一类边界时具有内热源平壁的温度分布:,第五节 通过肋壁的导热,肋壁的作用:加大散热面积,增强传热应用领域:冷凝器、散热器、空气冷却器等,肋片的类型:,肋片散热器,肋片置于管道外侧的原因:,换热器或管道内侧流体一般多为流速较高的液体,而换热器或管道外侧流体多为流速较低的气体,大多情况下外侧对流换热热阻最大,对整个传热过程起支配作用,一、等截面直肋的导热,一维简化的假设条件:肋片
13、的高度l远大于肋片的厚度,因而厚度方向温差很小,,负内热源的处理方法将y方向的对流散热量等效转化为负内热源,断面周长:,断面面积:,进行负内热源处理后等截面直肋导热微分方程组如下:,(假定肋端绝热),定义:,令:,过余温度,使导热微分方程齐次化:,并解出其通解为:,代入边界条件求出c1和c2,并代入通解,得出特解:,等截面直肋的温度分布:,肋端过余温度:,肋片散热量:,当考虑肋端散热时,计算肋片散热量时可采用假想肋高,代替实际肋高 l,一维温度场假定的检验:,肋高越大,肋的散热面积越大,因而采用增加肋高的方法可以增加肋的散热量。这种方法在实际换热器设计中是否可行?若可行,是否会有某些局限性?,
14、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二、肋片效率,提出此概念的目的衡量肋片散热的有效程度,肋片效率的定义:,肋片表面平均温度tm下的实际散热量,假定肋片表面全部处在t0时的理想散热量,其中肋片表面平均温度:,代入肋片效率定义,得到:,肋片效率计算式:,m和l对肋片效率的影响分析:,b.l一定时,m越大,f越低,a.m一定时,l越大,越大,但f越低,采用长肋可以提高散热量,但却使肋片散热有效性降低,可采用变截面肋片设法降低m,根据肋片效率计算散热量的方法(查线图法):,矩形及三角形直肋的肋片效率,环肋的肋片效率,从线图查出肋片效率f,第六节 通过接触面的导热,接触热阻的形成原因固体表面并非理想平整,接触热阻
15、的概念接触面孔隙间气体导致两接触面之间存在温差,接触热阻的定义:,接触热阻的例子镶配式肋片,缠绕式肋片,接触热阻的影响因素:,粗糙度,挤压压力,硬度匹配情形,空隙中介质的性质,表面尽量平整,减小接触热阻的措施:,两表面一软一硬,增加挤压压力,涂导热姆,第七节 二维稳态导热,应用领域:房间墙角,地下埋管,矩形保温层,短肋片,二维稳态导热微分方程:,二维稳态导热问题的研究手段:,解析法,数值法,形状因子法,地源热泵地下埋管,矩形风管保温层,一维无限大平壁的形状因子:,一维无限长圆筒壁的形状因子:,其他常见二维稳态导热情况的形状因子查教材表23,形状因子S的定义将有关涉及物体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因素归纳
16、为一起,使两个恒定温度边界之间的导热热流量具有一个统一的计算公式,几种导热过程的形状因子,第二章重点:1.各种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2.临界热绝缘直径问题3.肋片性能分析,第三章 非稳态导热,导热微分方程:,当非稳态时:,无内热源时常物性、非稳态导热微分方程:,瞬态导热,周期性导热,非稳态导热过程,导热过程随时间而变化,瞬态导热的例子,淬火,体温计,烹饪,周期性导热的例子,建筑外围护结构,第一节 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1.瞬态导热:以采暖房间外墙为例,在某一时刻,墙体某一侧空气温度突然提高,墙体内部温度分布将随时间呈如下变化。,t,x,tx坐标系,t坐标系,q坐标系,q坐标系中:,墙
17、体得到的热量(阴影部分面积),温度分布变化的三个阶段,不规则情况阶段:温度变化没有共同规律,温度分布受初始温度分布的影响很大,正常情况阶段:温度变化遵循一定规律,初始温度分布的影响逐渐消失,新的稳态阶段:各处温度不再变化,长时间后近似达到,2.周期性导热:,特点:a.物体各部分温度随时间周期波动b.同一时刻物体内温度分布也呈周期波动,周期性导热的两个重要特性:衰减和延迟,第二节 无限大平壁的瞬态导热,一、加热或冷却过程的分析解法研究对象:厚度为2的无限大平壁在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突然冷却,由于两侧对称,因而将坐标轴x的原点放在平壁中心,并满足绝热边界条件常物性时导热微分方程组如下:,令:,过余温度
18、,使导热微分方程边界条件齐次化:,对于此类偏微分方程,应采用分离变量法来进行求解:,假定:,代入导热微分方程,得出:,1.分离变量法求解导热微分方程:,令:,并对两式分别求解,求解结果:,因 不可能是无限大或常数,所以只能有:0,因而可令:,求解结果:,将两个求解结果合并,得到:,其中:,将方程代入边界条件:,得到:,2.求解导热微分方程中系数A,B和:,(1)求解B:,要使此式成立,唯有:,(2)求解:,得到:,导热微分方程变为:,将方程代入边界条件:,化简,得:,将上式变形,得:,并令:,得到特征方程:,由于此方程为超越方程,必须用图解法求解:,找出,两函数在坐标系上的交点,即为此方程的解
19、。,由右图,交点有无穷多个,因此有无穷多解,也应有无穷多解,可从教材表31中查取:,将每个代入:,得出对应于每个特征值的特解:,此结果满足两个边界条件,但尚未满足初始条件。,(3)求解A:,将温度的各个特解线性叠加,得到:,将此结果代入初始条件:,得到:,将上式两边同乘,,并在,范围内积分,得,考虑到特征函数的正交性,即:,将上式简化为:,从而得出:,3.将系数A,B和代入,得到第三类边界条件下无限大平壁壁内的温度分布:,或:,傅立叶准则,二、正常情况阶段Fo准则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对,进行收敛性分析:随着n的递增,级数中指数一项收敛很快,所以级数收敛很快,尤其当Fo较大时,收敛性更加明显。因此
20、,当Fo0.2时,仅用级数第一项来描述,已足够精确,即:,热流量计算式:,令,无限长时间后壁面冷却到tf时的最大放热量,热流量的计算:,热流量计算步骤,计算Bi和Fo,由图37计算热流量,温度分布计算步骤,由图36计算任意处温度,由图35计算中心温度,计算Bi和Fo,无限大平壁非稳态导热问题的另一种计算方法计算线图法,三、集总参数法Bi准则对温度分布的影响,Bi准则对无限大平壁温度分布的影响,Bi时,平壁表面温度近似等于流体温度,Bi0时,平壁内温度分布趋于均匀一致,可用集总参数法处理,集总参数法的使用条件:当Bi0.1时,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物体温度均匀一致,集总参数法的应用范围:导热系数
21、很大,或物体尺寸很小,集总参数法的应用实例:体温计、热电偶测量端,集总热容体的温度分布:,分离变量,并在0时间段积分,得到:,根据物体的热平衡关系:,集总参数法的计算方法:,其中:,定型尺寸,集总热容体的温度分布亦可写成:,时间常数(表示物体温度接近流体温度的快慢),四、不同加热方式下的无限大平壁瞬态导热,t,x,第三节 半无限大物体的瞬态导热,一、第一类边界条件常物性时导热微分方程组如右:,应用领域:大地,求解结果:,高斯误差补函数,可通过查表得出,二、第二类边界条件常物性时导热微分方程组如右:,求解结果:,高斯误差补函数的一次积分,可通过查表得出,热流密度向下传递的过程见右图:,常热流密度
22、边界条件下半无限大物体的温度分布:,渗透厚度:,在某时间段内渗透厚度小于物体厚度时,可认为是半无限大物体,半无限大物体表面温度:,半无限大物体表热负荷:,一定时间内将壁温提高至tw所需的热负荷,第四节 其他形状物体的瞬态导热,一、无限长圆柱体和球体计算线图法,无限长圆柱温度分布计算步骤,计算Bi和Fo,由图313计算中心温度,由图314计算任意处温度,定型尺寸,无限大平壁 半壁厚,无限长圆柱体和球体 半径 R,其他不规则形状物体V/A,二、无限长直角柱体、有限长圆柱体和六面体计算线图法无量纲过余温度乘积叠加法,无量纲过余温度的乘积叠加方法,无限长直角柱体可看作两个无限大平壁垂直相交,有限长圆柱
23、体可看作一个无限大平壁和一个无限长圆柱垂直相交,六面体 可看作三个无限大平壁两两垂直相交,第五节 周期性非稳态导热,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四个问题:,a 为什么夏天晚上人们喜欢到室外乘凉?b 为什么很多地下建筑室内春季寒冷而秋季酷热?c 为什么管道深埋就可以避免热胀冷缩引起的损坏?d 为什么青藏铁路混凝土桩必须具有一定深度?,北墙,南墙,西墙,东墙,一、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现象本专业领域的应用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太阳辐射与外墙朝向的关系(仅限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屋顶全天均有太阳辐射,中午最强南墙全天均有太阳辐射,中午最强西墙下午太阳辐射强东墙上午太阳辐射强北墙全天均无太阳辐射,(墙体日平均得热量沿箭头方
24、向依次增大),综合温度tc考虑太阳辐射因素后室外空气的假想温度,温度波的衰减:温度波的振幅沿围护结构从外到内逐层减小温度波的延迟:温度波出现最大值的时间沿围护结构从外到内逐层推迟,周期性非稳态导热两大特征,简谐波的近似假定将实测的温度波曲线近似看作符合余弦函数规律的曲线,以便于进行工程计算,1综合温度2屋顶外表面温度3屋顶内表面温度,二、半无限大物体周期性变化边界条件下的温度波常物性时第一类边界条件下导热微分方程组如下:,(物体内各处温度周期性变化,因此不存在初始条件),求解结果:,衰减和延迟现象,衰减度,延迟时间,当地面深度足够大时,温度波动的振幅接近于0,这一深度下的地温终年保持不变,称之
25、为,等温层,浅埋地下建筑浅埋管道,深埋地下建筑深埋管道,上方,下方,三、周期性变化的热流波,蓄热系数,表征物体表面温度波振幅为1 时,导入物体的最大热流密度,回到本节开始的问题,第三章重点:1.各种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2.集总参数法3.温度波的衰减和延迟,第四章 导热数值解法基础,本章研究的目的利用计算机求解难以用分析解求解的导热问题,基本思想把原来在时间、空间坐标系中连续的物理量的场,用有限个离散点的值的集合来代替,通过求解按一定方法建立起来的关于这些值的代数方程,来获得离散点上被求物理量的值。,物理问题的数值求解过程,研究手段有限差分法,数值法求解物理问题的计算机原理:,节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热学 第五 ppt 课件 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10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