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存储器和存储器子系统课件.ppt
《第五章存储器和存储器子系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存储器和存储器子系统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存储器及存储器子系统,1,第五章 存储器及存储器子系统 1,本章主要介绍:存储器的分类、技术指标、组成及层次结构静态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EPROM,E2PROM,FLASH)动态存储器(DRAM)存储器的接口设计,2,本章主要介绍:2,第一节 存储器概述,3,第一节 存储器概述 3,本节基本知识,由于CPU的速度不断提高,处理的信息量不断增大,要求存储器提高存取速度,改进存取方式。存储器技术指标存储器分类与性能内存的基本组成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4,本节基本知识 由于CPU的速度不断提高,处理的信,一、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存储容量 指它可存储的信息的字节数或比特数
2、,通常用存 储字数(单元数)存储字长(每单元的比特数)表示。例如:1Mb=1M 1bit=128k 8bit=256k 4bit=1M位 1MB=1M 8bit=1M字节,5,一、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存储容量5,一、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续),2、存取速度(可用多项指标比表示)(1)存取时间(访问时间)TA 从存储器接收到读/写命令到信息被读出或写入完成所需的时间(决定于存储介质的物理特性和寻址部件的结构)。例如:ROM存取时间通常为几百 ns;RAM存取时间通常为几十 ns 到一百多 ns;双极性RAM存取时间通常为1020 ns。,6,一、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续)2、存取速度(可用
3、多项指标比,一、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续),(2)存取周期 TM 指在存储器连续读/写过程中一次完整的存取操作所需的时间或者说是CPU连续两次访问存储器的最小时间间隔。(有些存储器在完成读/写操作后还有一些附加动作 时间或恢复时间,例如刷新或重写时。)TM略大于TA。,7,一、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续)(2)存取周期 TM7,一、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续),(3)数据传送速率(频宽)BM 单位时间内能够传送的信息量。若系统的总线宽度为W,则BM=W/TM(b/s)例如:若W=32位,TM=100ns,则 BM=32bit/10010-9s=32010+6=320Mbit/s=40MB/s 若T
4、M=40ns,则BM=100MB/s(PCI的TM=30ns)早期的PC机:总线为8位,TM=250ns BM=8bit/25010-9=4MB/s,8,一、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续)(3)数据传送速率(频宽),一、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续),3、体积与功耗(嵌入式系统或便携式微机中尤为重要)4、可靠性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即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EPROM重写次数在数千到10万次之间;ROM数据保存时限是20年到100多年。,9,一、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续)3、体积与功耗 9,二、存储器的分类与性能,1、内存储器 也称主存储器,但有了Cache后,内存包括主存与Cache。
5、其速度快,价格贵,容量有限。它包括:(1)磁性存储器 磁泡存储器和磁芯存储器,信息不易丢失,但容量小,体积大。(2)半导体存储器 双极性存储器:速度快,功耗大,价格贵,容量小。适宜作Cache、队列等;,10,二、存储器的分类与性能1、内存储器10,二、存储器的分类与性能(续),MOS存储器:速度稍慢,集成度高,功耗小,价格便宜。a、只读存储器 ROM:掩膜ROM,厂家制造时已编程,用户不可编程,不易挥发。PROM:用户可一次编程(OTP)。不可擦除。EPROM:UV-EPROM,紫外线擦除可编程ROM。E2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b、RAM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又称随机读/写存储器
6、,易挥发)SRAM:静态存储器,掉电后,信息丢失-挥发。DRAM:动态存储器,即使不掉电,信息也会丢失,需要 定时刷新。,11,二、存储器的分类与性能(续)MOS存储器:速度稍慢,集,二、存储器的分类与性能(续),2、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又称海存,容量大,价格低,不易挥发,但存取速度慢。外存有:磁表面存储器:磁鼓,磁盘(硬盘、软盘)光存储器:CD-ROM,DVD-ROM,CD-R,WR-CD 半导体存储器:Flash存储器(闪存盘,闪存条,U盘。,12,二、存储器的分类与性能(续)2、外存储器12,三、内存的基本组成,各种内存的内部结构各异,但从宏观上看,通常都有以下几个部分:存储体,地址译码,
7、读/写电路。1、存储体 存储二进制信息的矩阵,由多个基本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可有0与1两种状态,即存储1bit信息。2、地址译码部件 地址线通过译码器选中相应的存储单元中的所有基本单元。地址线条数n=log2N(N为存储单元数)。即:N=2n,若n=16,N=2n=65536,13,三、内存的基本组成 各种内存的内部结构各异,,三、内存的基本组成(续),3、读/写电路 读/写电路由读出放大器、写入电路和读/写控制电路构成,通过数据线与CPU内的数据寄存器相连。内存的基本组成框图如右图:,14,三、内存的基本组成(续)3、读/写电路14,四、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为了解决存储器速度与价格之间
8、的矛盾,出现了存储器的层次结构。1、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在某一段时间内,CPU频繁访问某一局部的存储器区域,而对此范围外的地址则较少访问的现象就是程序的局部性原理。层次结构是基于程序的局部性原理的。对大量典型程序运行情况的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CPU对某些地址的访问在短时间间隔内出现集中分布的倾向。这有利于对存储器实现层次结构。,15,四、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 为了解决存储器速度与价,四、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续),2、多级存储体系的组成 目前,大多采用三级存储结构。即:Cache-主存-辅存,如下图:,CPU,高速缓存,主存,辅存,辅助硬件,辅助硬、软件,16,四、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续)2、多级
9、存储体系的组成CPU高主,四、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续),Cache引入主要解决存取速度,外存引入主要解决容量要求。CPU内的寄存器、Cache、主存、外存都可以存储信息,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它们的容量从小到大,而存取速度是从快到慢,价格与功耗从高到低。Cache又分为指令Cache和数据Cache。,17,四、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续)Cache引入主要解,四、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续),3、多级存储系统的性能 考虑由Cache和主存构成的两级存储系统,其性能主要取决于Cache和贮存的存取周期以及访问它们的次数。(存取周期为:Tc,Tm;访问次数为:Nc,Nm),Cache(NC,TC),
10、主存(Nm,Tm),(1)Cache的命中率 H=Nc(Nc+Nm)(2)CPU访存的平均时间 Ta=H Tc+(1-H)Tm,18,四、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续)3、多级存储系统的性能 C,四、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续),Cache-主存系统的效率 e=Tc/Ta=,1,H+(1-H)Tm/Tc,根据统计分析:Cache的命中率可以达到90%98%当Cache的容量为:32KB时,命中率为86%64KB时,命中率为92%128KB时,命中率为95%256KB时,命中率为98%,19,四、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续)Cache-主存系统的效率1,第二节 半导体静态存储器,20,第二节 半导体静态存储器
11、20,一、SRAM,SRAM与各种类型的ROM都属于半导体静态存储器。一、静态存储器(SRAM)1、6管静态存储器单元电路 电路组成 工作原理,21,一、SRAMSRAM与各种类型的ROM21,一、SRAM,6管SRAM单元电路工作原理 当Q=1,T2导通,Q=0,T1截止。同样,T1导通,T2截止。T1、T2构成双稳态触发器,存储0与1。T3、T4为负载管,为触发器补充电荷。T5、T6为门控管,与数据线Di相连。原理:当行选X=1(高电平),T5、T6导通,Q、Q就与Di与Di相连。当这个单元被选中时,相应的列选Y=1,T7、T8导通(它们为一列公用),于是,Di,Di 输出。当写入时,写入
12、信号自Di(或Di)输入,此时,Di=1,Di=0,T5、T6、T7、T8都导通(因为X=1,Y=1)Di T8 T6 Q=1;Di T7 T5 Q=0.,22,一、SRAM 6管SRAM单元电路工作原理22,一、SRAM(续),输入信息存储于T1、T2之栅极。当输入信号、地址选通信号消失后,T5T8截止,靠VCC 与T3就能保持F/F=1,所以,不用刷新(即信息不用再生)。Di与Di对外只用一条输出端接到外部数据线上,这种存储电路读出是非破坏性的。,23,一、SRAM(续)输入信息存储于T1、T2之栅极。2,一、SRAM(续),2、SRAM的引脚信号与读写操作 下面是SRAM芯片628128
13、的引脚信号(128k8),A16A0,WE,OE,CS,D7D0,SRAM 628128128k 8,A16A0 地址线D7D0 双向数据线CS 片选信号WE 写允许信号OE 输出允许信号(读)这种芯片内部位字结构(即8位数据每位都有),24,一、SRAM(续)2、SRAM的引脚信号与读写操作A16,二、SRAM的内部结构与典型芯片,1、内部组成结构 内部有行、列译码器,存储矩阵,读写控制电路,输入、输出数据缓冲器等组成。SRAM大多数都采用复合译码方式,而不采用线译码。因为线性译码对外的引线太多。一般把地址线分为行和列地址分别进行译码(行列地址线数可以对称,也可以不对称)。存储矩阵即信息存储
14、体,每一位二进制信息需要一个6管基本单元电路,如2k8位=20488=16384个这样的单元电路组成存储体。读写控制电路主要控制读信号(OE)、写信号(WE)及片选信号(CS)。,25,二、SRAM的内部结构与典型芯片 1、内部组成结构25,二、SRAM的内部结构与典型芯片(续),2、典型芯片介绍 SRAM 有 Intel 6116,6264,62128,62256等。下面介绍6116。容量为:16k位=2k8bit,因为SRAM内部都是按字节组成的。地址线:11条,7条用于行地址,4条用于列地址。数据线:8条,按字节输入、输出。存储体:128168=16384个存储单元。控制线:3条,OE,
15、WE,CS。6116的引脚与内部结构如下图:,26,二、SRAM的内部结构与典型芯片(续)2、典型芯片介绍26,二、SRAM的内部结构与典型芯片(续),27,二、SRAM的内部结构与典型芯片(续)27,第三节 只读存储器(ROM),28,第三节 只读存储器(ROM)28,一、掩膜ROM,ROM(Read Only Memory)的特点与种类 ROM的信息在使用时是不被改变的,即只能读出,不能写入,写入是有条件的。故一般只能存放固定程序和常量,如监控程序、BIOS程序等。ROM芯片的种类很多,有掩膜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
16、OM)等。下面分别予以介绍。1、掩膜ROM 掩膜ROM是厂家根据用户的要求采用掩膜技术把程序和数据在制作集成电路时就已写入完成。一旦制造完毕,存储器的内容就被固定下来,用户不能修改。若要修改,就只能重新设计掩膜。,29,一、掩膜ROM ROM(Read Only Memor,一、掩膜ROM(续),下图为一个简单的44位MOS管ROM,采用单译码结构,两位地址可译出4种状态,输出4条选择线,可分别选中4个单元每个单元有4位输出。若A1A0=00,则选中0号单元,输出为1010B.图中的矩阵中,在行列的交点,有的有管子,输出为0,有的没有,输出为1,这是根据用户提供的程序对芯片图形(掩膜)进行二次
17、光刻所决定的。,30,一、掩膜ROM(续)下图为一个简单的44位30,二、可编程ROM(PROM),为了便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ROM的内容,有一种可一次编程的ROM,简称PROM。这种芯片的内部是采用多发射极(8个)熔丝式PROM结构。每一个发射极通过一个熔丝与位线相连,管子工作于射极输出器状态。熔丝一旦烧断,不可逆转,所以只能一次编程写入。下图为这种PROM芯片的内部结构。,31,二、可编程ROM(PROM)为了便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确,二、可编程ROM(PROM)(续),32,二、可编程ROM(PROM)(续)32,三、UV-EPROM,UV-EPROM为可擦除可编程的ROM内部电路结
18、构如图,工作原理如下:,因为悬浮栅T3不导通,当X=1时,T1不导通,而T2总导通,该电路为全1输出。当写入时,加12.5V25V高压,D,S被瞬时击穿,会有电子通过绝缘层注入悬浮栅。电压去掉后,电子无处泄漏,硅栅为负,形成导电沟道(P),从而使EPROM单元导通,输出为0,没有击穿的单元输出仍为1。,33,三、UV-EPROMUV-EPROM为可擦除可编程因为悬浮栅,三、UV-EPROM(续),UV-EPROM擦除:当紫外线照射时,悬浮栅上的电荷会形成光电流泄漏掉,即可把信息擦除。输出仍为全1。(用紫外线照射芯片的石英窗口约10多分钟即可),34,三、UV-EPROM(续)UV-EPROM擦
19、,三、UV-EPROM(续),介绍EPROM芯片27C040(512k 8)27C040的引脚信号如图。,A0A18,OE,CE/PGM,VPP,D7D0,27C040512k 8,A0A18 地址线D0D7 数据线OE 输出允许(读)CE/PGM 片选/编程脉冲;在读出操作时是片选信号;在编程时是编程脉冲输入端(加入一个50ms左右的TTL负脉冲)。VPP 编程电压,12.5V;正常时,VPP接 VCC(+5V),35,三、UV-EPROM(续)介绍EPROM芯片2,四、E2PROM,E2PROM(电擦除PROM,又称EEPROM或E2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存储器 子系统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10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