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ppt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温故而知新,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两方面?2.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哪些?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什么?,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食物链和食物网,温故而知新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两方面?生态系统的成分,食,问题探讨:假如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除了饮用水之外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带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策略:1.先吃鸡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再吃鸡。3.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 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问题探讨:,A、先吃鸡,再吃玉米,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
2、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A、先吃鸡,再吃玉米玉米鸡人玉米鸡人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一、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传递,以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向下一营养级传递,散失,一、能量流动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能量传递的渠道是什么?,能量的传递,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传递的形式是什么?,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产者能量的变化,生产者,光合作用,能量传递的渠道是什么?能量的传递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传递的形,呼吸散失(热能),用于生长、发育、繁殖,遗体、残枝败叶,分解者,初级消费者摄入,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示意图,生产
3、者固定的太阳能,呼吸散失(热能)用于生长、遗体、分解者初级消费者摄入能量流经,同化量的去向:本营养级自身呼吸消耗(散失);本营养级个体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积累(储存)。a.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b.流向下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摄入,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次级消费者摄入,呼吸,散失,遗体残骸,初级消费者同化,分解者利用,粪便,呼吸,散失,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摄入的能量:摄入量:指动物取食的总量,粪便中的能量(未同化量),该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同化量:指动物经过消化和吸收后转化为自身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同化量的去向: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次级消费者呼吸散失遗体初级消,粪便量,用于生
4、长、发育、繁殖,遗体残骸,分解者,次级消费者摄入,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初级消费者者摄入量,同化量,呼吸散失,未被利用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粪便量用于生长、遗体残骸分解者次级消费者摄入能量流经第二营,第一营养级有摄入量吗?最高营养级有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吗?,同化量,同化量=,摄入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量+,粪便量,呼吸作用散失量,被分解者利用,无,没有,流入下一营养级的量+,被分解者利用,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总结关系式:,未同化能量粪便量一个营养级能量的输入=能量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有摄入量吗?同化量,生态系统能量
5、流动的过程,(1)能量的来源:(2)起点:(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4)传递渠道:形式:载体:(5)能量转化:(6)流动形式:(7)散失途径:(8)能量散失的形式:,太阳能。,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有机物,营养级,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呼吸作用,包括各个营养级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的来源:太阳能。从生产者固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输入,传递,散失,以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向
6、下一营养级传递,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生产者呼吸初级消费者呼吸次级消费者分,(1)A_;B._;C._;D_;E._;F._,流入次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摄入,同化,呼吸作用散失,遗体、残骸等被分解者分解,未同化(粪便),生长、发育、繁殖,第一营养级有摄入量吗?最高营养级有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吗?,同化量,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解者,呼吸作用,同化量=,摄入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量+,粪便量,呼吸作用散失量,流入分解者的量,无,没有,(1)A_;B._;C._,1.比较摄入量、同化量和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储存量)大小?2.框越来越小、箭头越来越细说明了什么?,摄入量同
7、化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框越来越小:储存在某营养级生物体内的能量越来越少,箭头越来越细:能量逐级递减,1.比较摄入量、同化量和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储存量)大小,Q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Q2: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否再回到生态系统中来?,2025,思考与讨论:,遵循;因为生产者固定的总量等于流动中散失的和贮存的之和。,不能。,2025思考与讨论:遵循;因为生产者固定的总量等于流动,2、若鹿的进食能量为100%,其粪便能量为36%,呼吸能量为48%,则鹿的同化量为()A64%B84%C16%D52%,及时巩固,A,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3、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
8、种羌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如果在某段时间大象所同化的能量为m,则这部分能量中可以流入羌螂体内的约为()A.0 B.10%m C.1020%m D.不知道,A,2、若鹿的进食能量为100%,其粪便能量为36%,呼吸能量为,辨析正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辐射能开始的 当狼捕食兔子并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是流经该营养级的总能量初级消费者的粪便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生物同化量是该营养级储存的能量,辨析正误:,判断正误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能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蘑菇可参与丁过程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值
9、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判断正误,辨析下列有关叙述是否正确A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兔的同化量是 D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辨析下列有关叙述是否正确,二、能量流动的特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 P95资料分析,2.1,18.8,29.3,微量,7.5,5.0,327.3,122.6,14.6,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量+,被分解者利用,+未利用,植食性动物62.8二、能量流动的特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 P,能量传递效率,根据“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计算相邻两个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试计算: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从
10、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13.5%,20%,结论:相邻营养级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能量传递效率 根据“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植食性,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只能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是不可逆的;2、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1、原因:,各营养级生物会因呼吸作用而散失部分能量;各营养级生物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还有少量能量被分解者利用。,2、能量传递效率:10%-20%,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1、只能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是不可逆的;,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逐级递减:,单向
11、流动:,生产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不循环,不可逆,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渐减少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通过以上的分析,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逐级递减:单向流动:生产者次,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单向流动的原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不能循环流动的原因:呼吸散失的能量不能被生产者再次利用3、逐级递减的原因:呼吸作用消耗;分解者分解;未利用的能量,4、生态系统营养级一般不超过4-5个的原因: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注意: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12、:(狼+狐)/兔 100%,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生态系统营养级一般不超,能量金字塔,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如果把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成图,可以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叫做“能量金字塔”。,D 第四营养级C 第三营养级B 第二营养级A 第一营养级,从图可以看出,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量就越大。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能量金字塔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如果把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呈正金字塔形,一般呈正金字塔形;有时出现倒金字塔形.(树与树上昆虫),一般呈正金字塔形;有时倒金字塔形.(某一时刻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和动物)
13、,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生物个体数目沿食物链中随营养级而逐级递减,生物量(现存生物有机物的总质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食物链中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多少,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数目,每一营养级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生物金字塔,100001000100101高低能量高低营养级100001,能量金字塔,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分解者塔基为第一营养级而非某个或某种生物自身金字塔中所有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连接起来构成的是食物网,丙 丁 戊,(1)图乙为城市生态系统,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2)图丙中A B C为三个营养级,B C
14、中会出现同一生物种群(3)图丁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 太阳能 和 热能,丙,丁,有外界输入,能量金字塔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分解,三、研究能量流动实践意义 P96,、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例如:除草、治虫;合理确定载畜量、捞捕量,例如:秸秆的多级利用、沼气工程、桑基鱼塘就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注意:能量利用率与能量转化率的区分,三、研究能量流动实践意义 P96、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1、桑基鱼塘、沼气池、农田捉虫
15、、除草、合理放牧各自对应哪个意义?2、能量流动的特点为?能量传递效率为?图5-8的箭头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体现了?3.下图对应的食物链为?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大约为 10%-20%,逐级递减,(0.2+0.13)1.5,100%=22%,单向流动,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桑基鱼塘、沼气池、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大约为 10%-2,4.,1自身呼吸消耗2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同化量的两个去路为?三个去路为?四个去路为?,1自身呼吸消耗2流入下一营养级(下一级的同化量)3被分解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生态系统 能量 流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10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