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行政权力2课件.ppt
《第二章行政权力2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行政权力2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本章关注行政权力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寻求现实与未来发展的契机,尝试对行政权力作分解,把握行政权力缘起、内涵、特点,明确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分析中央和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等问题。,行政管理的生命线就是权力。权力的获得、保持、增长、削弱和丧失是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所不能忽视的。忽视了这点,其后果几乎可以肯定就会是丧失现实性和导致失败。-诺顿朗,行政权力,行政现象,第二章 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 本章关注行政权力产生发展,第一节 行政权力的内涵,一、行政权力的涵义1.权力的辞源学考察权力,源于拉丁语autoritas。含义:权力就是意志,就是法令。权力就是权威。英语power,往往
2、和职位、官爵联系在一起。在汉语中,权的本意是“秤锤”,基本含义是对是非曲直的判定,引申出权威、权衡、权力等含义。权力,就是人类社会判断是非曲直,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保证社会有序运转所必须的力量。,第一节 行政权力的内涵一、行政权力的涵义,2.权力关系属性 丹尼斯朗在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中对权力关系属性的概括:广延性(extensiveness)综合性(comprehensiveness)强度(intensity)阿道夫贝尔指出:权力是人类历史上仅次于性与爱的起源最早的社会现象。(没有财产的权力),2.权力关系属性,国内学者:权力是“非对称的社会关系”。权力主客体在社会资源的
3、占有上是不平衡的,权力主体可以通过所占有的社会资源对权力客体施加影响。3.权力的类型 从权力特性角度分为:本原性权力、从属性权力 从权力主体和目的角度分为:公共权力、私人权力 从权力作用领域角度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社会权力。,国内学者:权力是“非对称的社会关系”。权力主客体在社会,4.行政权力的含义 行政权力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国家行政机关赖以管理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执行国家意志、履行国家行政职能的一种强制力量。(1)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2)客体:一国领土范围内所有公民和社会组织(3)目的:执行国家意志,实现公共利益(4)基础:国家强制力,4.行政权力的含义
4、,5.行政权力的特点(1)行政权力的公共性主体是公共机构,而不是私人组织;领域是公共领域,而不是私人领域;目的是为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谋取私利。(2)行政权力的执行性行政权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从法理角度看,行政权力是派生性权力,执行民意代表机关意志,是政治意志的实施。从法律依据看,行政权力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行使,对权力机关负责。“无法律即无行政”。执行性是否意味着行政权力完全消极被动,没有自主性?行政权力是独立于社会之上的超然力量,免受个人干预。行政权力坚持非人格化的原则,不偏向任何强势集团。行政事务纷繁复杂,立法不可能详尽无遗,消极行政变为积极行政,行政自由裁量权大量存在。,5.行政权力
5、的特点,(3)行政权力的有限性行政权力有限性表明:来源:人民的同意或授权。目的:保护公民权利。范围方式:宪法法律明确规定。社会作用:不是支配社会的唯一力量。行政权力的有限性体现在:作用范围是有限的。行政权力是有边界的,限定在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的事务不能介入。行使方式是有限的。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不能无节制地使用暴力或威胁。行政权力还受程序限制。行政权力受监督和制约。,(3)行政权力的有限性,6.我国行政权力的特点 服务性或人民性 派生性或执行性 统一性或垂直性 权威性或强制性,6.我国行政权力的特点,二、现代行政权力的功能及其表现形式(一)现代行政权力的来源1.宪法、法律和法规2.惯例裁决3
6、.授权4.法理,二、现代行政权力的功能及其表现形式,(二)现代行政权力的分类,第一,行政性立法权第二,行政性管理权 第三,行政性决定权,(二)现代行政权力的分类第一,行政性立法权,(三)行政权力的基本功能第一,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国家正常的社会秩序。第二,组织调控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增进人民福利。第三,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为人类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第四,行政权力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建设作用,又有消极破坏作用。,(三)行政权力的基本功能,(四)行政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 1以民意为基础 2以政策为依据 3以法律为准绳,(五)行政权力与行政管理过程在行政管理过程中
7、,行政权力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行政组织的管理领导权、指挥命令权、行政立法权、决策权、监察督导权等。2人事行政管理人事决定权,录用权、任免权、考核权、奖惩权、处分权等。3财政和财务管理预算决算编制权、会计检查或审计权、计划审批权、行政经费支配权等。4机关行政事务管理行政事务处理权:程序性决策权、行政事务督办权、行政经费使用权和日常事务处理权等。,(五)行政权力与行政管理过程,三、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是指行政权力应该达到什么目标以及为谁的利益服务,它的核心是回答行政权力的目的以及实现目的的手段问题。1.行政权力的出发点是实现公共利益2.行政权力要体现服务行政的要求。3.行政
8、权力运行过程中要体现公平原则。4.行政权力活动强调公开性和透明度。,三、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房价调控:行政权力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政府在住房问题上应该承担一个什么角色值得认真思考。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超过了20平方米,住房自有率达到70%,社会整体的住房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越来越高的房价也使许多消费者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那么,房价为何过高呢?这是由保障性住房提供不足造成的。作为带有福利性质和均衡约束的特殊商品,住房必须具有一定的保障功能,以保证中低收入者在市场化条件下对自身住房问题的妥善解决,而这就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低价房、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而现在的问题是,住房的市场化
9、和保障性,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发展并不均衡。,房价调控:行政权力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政府在住房问题上应该承,在住房市场化方面,政府的功能,应主要是协调、管理和服务,而不是在经济利益上过多地介入。审视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实践,一些地方明显背离了这一要求。在一些房地产运作比较成熟的国家,地价和税收大约占房价的20%左右,而在我们的许多城市却占到30%40%,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成了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受益者。而在住房保障方面,政府又明显缺位。我国94%的住房开发定性为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基本上只能满足我国70%中低收入群体1/10左右的需求;而廉租房方面,截至2005年底,全国70个地级以上城市(占总数1
10、/4比重)根本没有建立廉租房制度。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也说,“从十多年改革和探索的实践看,仅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住房领域的社会公平问题。”,在住房市场化方面,政府的功能,应主要是协调、管理和服务,而不,第二节 行政权力与行政体制,一、行政体制的内涵及形式(一)行政体制的内涵及特点1行政体制的内涵(1)行政体制行政体制又称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是指政府系统内部中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制度规范和事权配置方式的总和。从国家的层面看,是指行政机关与立法、司法机关的权力的划分。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2)行政体制与行政权力的关系1)行政权力是抽象的“内核”,行政体制是其
11、外在的静态结构形式;,行政权力,行政体制,第二节 行政权力与行政体制一、行政体制的内涵及形式行政行政,行政权力,行政体制,决定行政权力实现的程度,决定行政体制的状况,行政管理,行政 环境,2)行政管理则是行政权力、行政体制运行和实现的动态过程;3)行政权力是通过行政体制实现的,行政体制的状况直接决定了行政权力实现的程度4)行政体制与行政环境处在经常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行政环境,必须积极主动地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增强行政体制的弹性适应能力。,行政行政决定行政权力实现的程度决定行政体制的状况 行政管理,2行政体制的特点(1)行政权力决定了行政体制的状况,行政体制是行政权力的外部表现形
12、式;(2)行政体制的核心是国家行政权力的配置和划分,尤其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和划分;(3)行政权力和行政体制的关系及其变革取决于一国行政环境的状况,特别是政治体制的状况。,2行政体制的特点,3行政体制的类型(1)中央集权制(2)地方分权制与国家结构形式结合起来,派生出四种不同的国家行政体制:,行政体制,中央集权制,地方集权制,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联邦制,联邦分权制,联邦集权制,单一分权制,单一集权制,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的主要原因:1、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 2、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3、地方分权是为适应政治民主化的需要。,3行政体制的类型行政体制中央集权制地方集权制
13、国家结构形式单,4国家结构形式(1)单一制(中央集权)是有若干行政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制度。(单一国)单一的宪法和一个最高国家政权机关,是国际交往的主体。(2)联邦制(联盟国家)有若干成员国组成的统一国家的制度。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有联邦的宪法、法律、立法机关和政府构成,与成员国权限划分由联邦宪法规定。各成员国有自己的宪法、法律、立法及国和政府,可依据联邦宪法规定,同外国直接发生关系,公民也是联邦的公民。,4国家结构形式,(二)行政体制的基本形式1集权制行政体制(中央集权制)(1)国家行政权力大多集中于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中央行政机关。(2)地方国家行政机关隶属于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是中央政府
14、的执行机关,并向中央政府负责;(3)各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也存在着下级服从上级的指挥命令关系;(4)地方政府或下级政府的一切行政决定和行政措施,必须依照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的决定或指示办理;(5)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上级与下级机关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指挥与服从的关系;(6)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所制定的各项法规、政令、指示、政策、计划等,地方政府或下级政府必须贯彻执行。集权制又称“逐级集权制”,有一个共同的最高权威和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命令系统。,(二)行政体制的基本形式,2分权制行政体制(中央与地方分权制)主要是基于国家共同体和地方共同体之间的权益划分,依法形成的权力分工体制。(1)中央政府把维
15、持国家共同体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部分行政权力集中起来,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地方共同体的绝大部分行政权力由地方政府执掌;(2)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不存在直接的隶属关系,除就国家与地方共同体的共管事务向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负有一定的责任外,就辖区内地方共同体的行政事务可以全权处理,不必请命于上级;(3)中央或上级政府对其权限范围内的事项亦不加干涉,地方共同体有广泛的自治权,实行地方自治。地方分权制又称“分层集权制”或“分级集权制”。,2分权制行政体制(中央与地方分权制),3均权制行政体制 既有发达的地方自治制度,使民主政治的基础得以稳固,也有国家权力的统一,又使民主政治的功能得
16、以有效发挥,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行政体制。设想:孙中山“中央与省之权限,采均权制度,凡事务有全国一致之性质者,划归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质者,划归地方,不偏于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建国大纲 中央与地方行政权力趋予协调,臻于合理,各尽所能,相辅相成。一方面,有发达的地方自治制度,使民主政治的基础得以稳固;另一方面,国家权力的统一,又使民主政治的功能得以发挥。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3均权制行政体制,二、行政权力的集中与分散(一)集权制行政体制的利弊分析1塔式层级制的形成(官僚制),行政体制,家族组织,军事组织,演变,国际统治,社会管理,形成,雏形,行政权力结构,运行一般模式,塔式层级制,官僚
17、制,(1)权力结构的中枢1)权力线(指挥命令系统)将各层级行政首长和行政单位联成一体,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等级节制的集权制行政管理系统。,控制的跨度狭窄,2)规则:下属服从首长,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整体,地方服从中央的逐级集权制。,二、行政权力的集中与分散行政家族组织军事组织演变国际统治社会,(2)集权制的优点1)命令统一,步调一致;2)指挥灵便,行动迅速;3)事权集中,责任分明;4)层级节制,统筹兼顾;5)能够保证上级决策或领导意志得到最有效地贯彻执行。(3)集权制的劣势1)其功能无限制地扩大与延伸,会出现超强的政治与行政控制;出现高高在上的、脱离现实社会的绝对权威,形成没有任何限制和制约的
18、专制权威。,集权的历史是同专制的历史平行发展的。正因为集权,才不可避免地使国家超越自己的范围,使国家把自己这个特殊的东西规定为普遍物,至高无上者,并希图取得只有历史才具有的权限和地位。-恩格斯,(2)集权制的优点集权的历史是同专制的历史平行发展的。,2)权力过分地集中于中央政府、上级政府及其行政首长,不能因地制宜地发挥地方政府或下级政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3)严密的等级节制和程序化、规范化管理,不能因时、因事制宜地处理复杂多变的行政事务,容易使行政体制失去对环境的弹性适应能力和迅速反应能力,导致行政体制的僵化和活力的丧失;4)容易造成行政首长的专制擅权行为,造成一个没有限制和制约的权威系统。集权
19、是国家行政体制的本质所在,分权只是其外在形式,是基于历史的、文化的、地理的和政治上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行政体制。,2)权力过分地集中于中央政府、上级政府及其行政首长,不能因地,(二)分权制行政体制的利弊分析 行政委员会制和地方分权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集权制的固有缺陷,同时也失去了集权制固有的优点和长处。(1)行政首长的权威十分有限,行政委员会委员不接受首长领导,委员们责任不清、互相推诿、不负责任。(2)行政组织和行政事务被分割成许多“小王国”。(3)政令不一,力量分散,政府无法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平衡、协调、指导国家与社会的发展;(4)地方主义泛滥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加内耗,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行政权力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10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