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自然人课件.ppt
《第三章自然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自然人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品课件,第三章,自然人,精品课件,精品课件,民事活动,检票口,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民法,第一节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精品课件,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平等性,法定性,人身性,不可转让性,法律特征,精品课件,开始,出生,终于,死亡,自然死亡,宣告死亡,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胎儿利益,精品课件,精品课件,一、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的和设定民事义务的资格。行为能力与意思能力:人的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对自己行为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预见行为后果的能力。,第二节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精
2、品课件,(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已满18周岁的成年人和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民法通则11条第2款),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其资格为:能够独立实施有效的民事行为。,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种类,案例一,精品课件,(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其资格为:可以独立实施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行为,其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自己实施。,精品课件,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其资格为:不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
3、和设定民事义务。,例外情况: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实施的某些只获取利益而不负义务的行为,法律承认其效力;同时享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的荣誉权、发明权、著作权等民事权利。,精品课件,一、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法律制度。,第三节 监护,精品课件,监护人的设立,精品课件,(一)为未成年人设立监护人,依照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父母为未成年人的当然法定监护人。2、除父母之外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1)祖父母、外祖父母;(2)成年兄、姐。他们担任监护人是法定义务,精品课件,3、未成年人
4、的其他亲属、朋友担任监护人。他们担任监护人除应具有监护能力外,还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他们愿意担任监护人,二是应得到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的同意。4、有关组织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5、协议确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精品课件,指定监护,是指没有法定监护人,或者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有关部门或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当然监护人,不属于指定之列。为未成年人指定监护人有两种,一种是有关组织指定,另一种是人民法院指定。,6、指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精品课件,四、监护人的变更和撤销,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变更主要包括以下原因:(1)监护人死亡、丧失了监护
5、能力,这就需要变更监护人;(2)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给未成年人造成损害的,或者利用监护方便侵害未成年人财产利益的,经未成年人的近亲属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变更监护人;(3)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监护人之间也可以签订变更协议,更换监护人。变更未成年人监护人的目的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精品课件,(二)为精神病人设立监护人,依照民法通则第17条规定,为精神病人设立监护人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1)配偶;(2)父母;(3)成年子女;(4)其他近亲属。2、有关组织担任精神病人的监护人。3、精神病人的指定监护人。,精品课件,精神病人法定监护人的顺序为:,(1)配偶;(2)父母;(
6、3)成年子女;(4)其他近亲属;(5)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中愿意担任监护人且经有关单位同意的。只有前一顺序有监护资格的人无监护能力,或者由其担任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时,才可从后一顺序有监护能力的人中择优确定。如果精神病人有一定的识别能力,还应征求其意见。,精品课件,精品课件,1、照顾被监护人的身体、生活;2、管教被监护人;3、保护和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4、担任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5、对被监护人造成的他人损害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的职责,精品课件,(一)被监护人获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监护人或被监护人一方死亡(三)监护人丧失了行为能力(四)监护人辞去监护(五)监护人被撤消监护人资格,
7、监护的终止,精品课件,住所,是指自然人日常进行社会活动具有法律意义的主要场所.我国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地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注意:1、经常居住地是指自然人离开住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2、医院不能作为经常居住地,第四节 自然人的住所,精品课件,失踪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没有音讯的事实状态。失踪的原因包括:自然人离家出走、战争、意外事件等。失踪制度的意义:一是保护失踪自然人的合法权益;二是维护失踪公民的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第五节 失踪人制度,精品课件,宣告失踪,是指自然人失踪达到法定期限,经其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自然人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10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