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ppt
《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导入新课,复习回顾,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前1046年前771年),(公元前770前476年)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070年前1600年),(前1600年前1046年),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导入新课复习回顾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前1046年前77,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孔子及其仁学说。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2.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比较诸子百家各自的主张,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3.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4.教学难
2、点:如何通俗的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让学生能够理解。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6-49内容,填充学检P37“探究过程”,【学习目标】:,【合作探究】:1.孔子是什么时期人?他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有什么贡献?P46-47哪些思想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学习?请举例说明。2.老子主要思想有哪些?其学说记载在哪部著作之中?P473.春秋战国之际,为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P484.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哪些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他们主张观点有哪些?P48-495.除孔子外,诸子百家的学说中还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合作探究】:1.孔子是什么时期人?他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讲授新课,一,
3、老子,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他学识渊博,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讲授新课观察与思考一老子 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讲授新课,历史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思想:,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学说记录:,道德经,讲授新课历史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思想:世间事物都有对立,讲授新课,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
4、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动脑筋:,讲授新课 老子主张,讲授新课,(1)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2)我认为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讲授新课(1)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讲授新课,道德经书影,朴素辩证法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双面性!,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难长高强前生,易短矮弱后死,讲授新课道德经书影朴素辩证法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双,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
5、学以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黑格尔,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托尔斯泰,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我受,二、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1.政治主张:,2.教育思想:,3文化成就:,二、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1.政治主张:,提出“仁”的学说,主张“
6、爱人”和“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教育思想:,3文化成就:,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苛政猛于虎 孔子和弟子子路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当地虎患严重,她的亲人都被老虎咬死了,她在墓碑前不停的哭泣。,苛政猛于虎,一、孔子,2.教育思想:,教育对象: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教育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学习态度: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学习方法:提倡“温故而知新”,一、孔子2.教育思想:教育对象: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与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 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 抓紧
7、,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 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 再做。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先进的教育方法。问:通过材料,你知道什么是因材施教吗?,小故事:,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与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小故事:对不同的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温故而知新,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名言,教育思想,连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文化成就,我们今天如果研究孔子的话,可以主要查阅哪些古籍?,文化成就我们今天如果研究孔子的话,
8、可以主要查阅哪些古籍?,儒家经典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残页,儒家经典 论,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1.政治主张:,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和“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教育思想:,教育对象: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教育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学习态度:老老实实,谦虚好学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3文化成就:,整理古籍,诗经、尚书,编写春秋,言论记录在论语,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
9、,曲阜三孔,孔府,孔林,孔庙,曲阜三孔孔府孔林孔庙,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个名人,Top5:,穆罕默德,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个名人 牛顿(剑桥大学历史系)Top,日本长崎孔庙大门,日本长崎孔庙大门,德国科隆孔庙,德国科隆孔庙,美国华岗大成馆,美国华岗大成馆,百家争鸣的含义,什么是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针对社会问题,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期待统治者采用。,开始于春秋,鼎盛于战国,百家争鸣的含义什么是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指各家学派,孟子,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孙膑,墨家,法家,儒家,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古代对老师或者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的尊称,老子,思想学派,道家
10、,孙武,兵家,荀子,墨家法家儒家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古代对老师或者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私田开垦,冲击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2、军事上:大规模军事战争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奴隶社会逐渐瓦解。3、政治上: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使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封建社会初步建立。,三教九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见解以期待统治者采用。,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促进了生,材料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结合材料说明,铁农具的使用 和牛耕的推广何作用?(提示:可用材
11、料的原话回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牛耕,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制度发生变化的时代,社会制度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材料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结合材料说明,铁农具的使用 和牛,材料二:,根据材料二,在春秋战国的动荡社会下,各国如何寻求出路?,变法图强,商鞅变法吴起变法邹忌改革申不害改革李悝变法公仲连改革材料二:,由于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一大批没落贵族、文化官员流落民间,文化学术向民间扩散,为私学兴起创造了条件。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门派林立,著书立说,广招弟子,传道授业,培养出大量的人才,材料三:,材料三反映的私学兴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百家争鸣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09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