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光的量子性课件.ppt
《第7章光的量子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光的量子性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光的量子性Chap.7 Quantization of Light,第七章 光的量子性,7.4 光电效应7.5 爱因斯坦的量子解释7.6 康普顿效应,7.4 光电效应,7.4 光电效应,7.4 光电效应,一、光电效应及其实验规律,赫兹(1857-1894),1.光电效应 电子在光的作用下从金属表面发射出来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一、光电效应及其实验规律赫兹(1857-1894)振荡偶极子,阳极,阴极,石英窗,在光的作用下,电子从阴极K逸出,并受电场加速而形成电流,这种电流称为光电流。,2.实验装置,勒纳德(1862-1947),阳极阴极石英窗 在光的作用下,电子从阴
2、极K逸出,并受电,3.实验结果,入射光的强度及频率不变,阳极,阴极,石英窗,饱和电流 Im=ne,遏止电压,(1)遏止电压Vg,3.实验结果入射光的强度及频率不变阳极阴极石英窗饱和电流 I,对于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饱和电流与强度成正比;遏止电压,即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相同的。,-,入射光的频率相同、强度不同,阳极,阴极,石英窗,对于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饱和电流与强度成正比;遏,频率越高,Vg越大且Vg 和成线性关系,入射光的强度相同、频率不同,阳极,阴极,石英窗,(2)截止频率0,截止频率,频率越高,Vg越大且Vg 和成线性关系入射光的强度,4.实验规律,(1)饱和电流Im的大小与入射
3、光的强度成正比,也就是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或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光电子的能量就越大。(3)频率低于截止频率v0的入射光,无论光的强度多大,照射时间多久,都不能使光电子逸出。(4)光的照射和光电子的逸出几乎是同时的,在测量的精度范围内(10-9s)观察不出两者间存在滞后现象。,4.实验规律(1)饱和电流Im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也,二、光电效应与波动理论的矛盾,1.波动理论不能解释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2.波动理论不能解释截止频率的存在。3.在光电效应驰豫时间问题上,用波动理论解释
4、也陷入困境。,二、光电效应与波动理论的矛盾1.波动理论不能解释光电子最大初,7.5 爱因斯坦的量子解释,7.5 爱因斯坦的量子解释,一、爱因斯坦的光子假设及其光电方程,1.光子假设 光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波动的特性,而在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光能量是集中在一些叫光量子(或称光子)的粒子上。从光子的观点看,产生光电效应的光是光子流,单个光子的能量与频率v成正比,即 E=hv式中h是普朗克常量。,2.光电效应方程,其中 是光电子的初动能,W是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需的最小能量,称为逸出功。,一、爱因斯坦的光子假设及其光电方程1.光子假设2.光电效应方,二、光电效应的量子解释,1.饱和光电流(逸出的光
5、电子数)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最大初动能越大。3.截止频率的存在。,4.光的照射和光电子的逸出几乎是同时的。,二、光电效应的量子解释 1.饱和光电流(逸出的光电子数)与,这一结果使爱因斯坦“因对理论物理所做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密立根“因测量基本电荷和研究光电效应”获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密立根,这一结果使爱因斯坦“因对理论物理所做的贡献,特别是发,三、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1914年密立根测得的实验数据,三、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 1914年密立根测得的实验数,四、光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量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09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