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课件02华师大九年级下册.ppt
《第17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课件02华师大九年级下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课件02华师大九年级下册.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7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情况,苏联在二战前后的斯大林统治时期,国家建设出现了“斯大林模式”,经济建设通过行政手段实行计划经济,致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经济徘徊不进,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斯大林晚年出现了严重的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民主、法治遭到践踏,成为苏联继续发展的障碍.而二战后的社会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无论是政治建设还是经济建设都模仿苏联的模式,经济状况不佳,社会并不安定.,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一、赫鲁晓夫的改革,1、原因:2、时间:,(1)苏联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经济发展不平衡,轻重工业比例失调。(2)“斯大林模式”严重束缚了苏联经济的发
2、展。,19561964年,赫鲁晓夫改革,经济上:提高农业经营投资,但不顾客观条件,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改革工业管理机制。政治上: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外交上:缓和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却粗暴干涉社会主义国家内政。,4、特点:5、影响:,应激性、局部性和肤浅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赫鲁晓夫的改革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1986年,戈尔巴
3、乔夫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在苏联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这次改革的情况又如何呢?,二、戈尔巴乔夫改革,1、时间:,2、主要内容:,3、特点:,4、影响:,1986年1990年,“民主化”和“公开性”,社会混乱,民族矛盾激化,导致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上:根本变革经济体制,措施不利,阻力很大,成效甚微。,政治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修改宪法,取消联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出现无政府主义,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加剧了经济的恶化,而经济的恶化又大大的加剧了政局和社会的进一步动荡,加剧了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无效,就转向政治体制改革。虽然冲击了高度集权的旧体制,却没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7 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 演变 课件 02 师大 九年级 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08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