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课件.ppt
《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2023/1/11,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2022/9/28第17章经济,第十七章 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也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它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有: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源泉;什么是经济发展,如何使经济发展;经济周期的含义及原因等。一般认为,经济增长由供给能力在长期中的变动决定,经济发展强调战略的重要性,而经济周期由总需求在短期中变动决定。,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2,第十七章 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及经济周,第十七章 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第一节 经济增长第二节
2、经济发展第三节 经济周期,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3,第十七章 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第一节 经济增长第17章经,主题内容,第一节 经济增长第二节 经济发展第三节 经济周期,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4,主题内容第一节 经济增长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4,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经济增长研究的主题是:哪些因素决定了经济增长?多高的增长是比较理想的?如何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呢?,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5,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经济增长研究的主题是:第17章经济增,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1、经济增长的定义: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一个国家的经济
3、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6,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1、经济增长的定义:第17章经济增长,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1、经济增长的定义:包含三个含义:(1)经济增长的集中体现与结果是商品和劳务供给总量的不断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增加与价格的变动,经济增长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2)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技术进步是最关键的,没有技术进步就没有现代经济增长。(3)经济增长的充分
4、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技术进步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就必须有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7,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1、经济增长的定义:第17章经济增长,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2、库兹涅茨总结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六个特征(1)按人口计算的产量、人口以及资本形成的高增长率;(2)生产率本身增长的程度也是很高的;(3)经济结构的变革快速,例如由农业转向非农业,由工业转向服务业也是很迅速的,生产规模的变化,单个私人企业转向全国性或跨国公司等;,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8,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2、库兹涅茨总结了
5、现代经济增长的六个,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2、库兹涅茨总结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六个特征(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表现在社会城市化和移风易俗上;(5)增长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大,经济发达国家要向其他国家争取市场和原料;(6)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不平衡,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人均产出水平有很大差距。,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9,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2、库兹涅茨总结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六个,二、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1、一般用GDP增长率来衡量:(1)用Gt表示总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2)用gt表示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10,二、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1、一般
6、用GDP增长率来衡量:第17章,二、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1、一般用GDP增长率来衡量:(3)更常见的是计算某一时期的增长率。常用以下公式:第一年与第n年的选取十分重要,原则上要有可比性。,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11,二、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1、一般用GDP增长率来衡量:第17章,二、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2、GDP增长率不能完全看作就是经济增长:GDP增长中含有的物价上涨因素必须剔除应该考虑人口变动因素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衡量经济增长,不应以实际的GDP为标准,而应以国家的生产能力即潜在的GDP为标准,方可抽去总需求变动因素。他们认为实际GDP在经济周期中的扩张不能看作经济增长,而只是经济
7、波动中的膨胀。,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12,二、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2、GDP增长率不能完全看作就是经济增,二、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2、GDP增长率不能完全看作就是经济增长: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不管是用实际的GDP,还是潜在的GDP来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标准,都有缺陷。如仅反映物质产出,忽视福利增进;无法计算非市场活动;增长的环境损失等难以计算等。总之,经济增长衡量标准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13,二、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2、GDP增长率不能完全看作就是经济增,三、经济增长的源泉,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E.F.Dennison)认为,对经济长期发生作用并且能影响增
8、长率变动的主要有七类经济增长因素:(1)就业人数和它的年龄-性别构成(2)包括非全日制工作的工人在内的工时数(3)就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4)资本存量大小 这四种因素属于生产要素的供给增长。,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14,三、经济增长的源泉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E.F.Denniso,三、经济增长的源泉,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E.F.Dennison)认为,对经济长期发生作用并且能影响增长率变动的主要有七类经济增长因素:(5)资源配置,主要指低效率使用的劳动力比重的减少(6)规模的节约,以市场的扩大来衡量,即规模经济(7)知识的进展 这三种属于生产要素的生产率范畴,可归纳为技术进步。其中,知
9、识进展属于最重要的因素。,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15,三、经济增长的源泉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E.F.Denniso,三、经济增长的源泉,1、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假设条件:经济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和资本,而且劳动是单一的工种,资本设备是单一的机器,还假定要素的数量在增长,但是质量没有改进,已存在的生产方法也没有变化。在以上假设条件下,若规模报酬不变,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组合起来的增长,即取决于总要素的投入。,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16,三、经济增长的源泉1、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三、经济增长的源泉,1、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劳动和资本综合增长率:
10、资本收入份额资本增长率+劳动收入份额劳动增长率,用符号表示为,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17,三、经济增长的源泉1、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三、经济增长的源泉,1、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可以得方程,该方程的含义:在一个规模报酬不变和没有技术进步的经济中,产出的增长率是资本和劳动增长率的加权总和。例如:劳动得到3/4而资本得到1/4的国民收入,劳动供给每年增长1%,而资本供给增长3%,则产出增长率为:1/43%+3/41%=1.5%,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18,三、经济增长的源泉1、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该方程,三、经济增长的源泉,2、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11、剩余产出的实际增长和根据要素投入增加而预测的增长之间的差距可称为剩余。它说明,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如何,它是一个除劳动和资本增加以外的一切产出增长的源泉。约翰肯德里克曾考察1889-1957年间美国经济的产出增长情况,如下表所示:,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19,三、经济增长的源泉2、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剩余第17章经济增,三、经济增长的源泉,表17-1 美国产出和投入的增长(1889-1957)年度百分数增加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投入要素增长率 剩余 1889-1919 3.9 2.6 1.3 1919-1957 3.2 1.1 2.1 从表中明显看出,产出增加率大于要素投入增长率,其差额即
12、为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随时间推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提高,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20,三、经济增长的源泉,三、经济增长的源泉,研究发现,大部分产出增长归因于总的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这推动了对要素生产率增加原因的研究。其原因可归结为:资本品积累(投资)的增加劳动力质量提高资源从低生产效率部门不断转移到高生产效率部门的重新配置技术变革尤其是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21,三、经济增长的源泉研究发现,大部分产出增长归因于总的要素生产,四、经济增长的前途,1、亚当斯密以来的传统信条: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总是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人们需要得到更多
13、的满足,社会福利增进。但随之,西方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工业废物处理、自然资源枯竭、居民公害病症增多及城市人口拥挤、交通阻塞等诸多问题。,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22,四、经济增长的前途1、亚当斯密以来的传统信条:第17章经济,四、经济增长的前途,2、60年代后期,有经济学家提出关于经济增长的代价问题。1967年英国经济学家米香(E.J.Mishan)首先提出经济增长是否值得向往的问题。认为西方社会继续追求经济增长,在社会福利方面得不偿失;1972年美国经济学家麦多斯(D.H.Meadows)等人写了增长的极限一书。书中提出“零度人口增长”和“零度经济增长”。,第17章经济
14、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23,四、经济增长的前途2、60年代后期,有经济学家提出关于经济增,四、经济增长的前途,3、与零增长观点相异的观点:实行一种阻止经济继续增长的决策是不容易的,既浪费又挫伤人们情绪。零增长将严重损害在国内或国外消除贫困的努力。较少的增长意味着贫困的延续。经济零增长不容易对有效的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将导致人们贫困和环境恶化。总之,零经济增长既不能实现,也不应实现。,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24,四、经济增长的前途3、与零增长观点相异的观点:第17章经济增,五、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世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认识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增长
15、的制约;强调代际内和代际间的公平。,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25,五、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25,五、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经济增长中逐步以人力资源及人类制造的生产能力替代自然资源;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资源消耗型的粗放经营方式,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改变追求能源密集型的消费模式;遵循代际公平原则,在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发挥政府行政干预和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26,五、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1、18世纪,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
16、:财富是劳动生产的,财富增长一方面取决于生产劳动的效率,一方面取决于生产劳动的数量。前者由分工决定,后者由维持劳动的资本数量决定。要达到发展分工和资本积累的目的,又离不开经济自由的制度。因此,分工、资本和制度就成为经济增长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只要经济能自由,经济就会增长,人口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27,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1、18世纪,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1、18世纪,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如果资本量越大,雇用的生产工人在全部劳动中的比例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28,六、经济增长
17、理论演变轨迹1、18世纪,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2、19世纪初马尔萨斯和李嘉图(悲观派)的经济增长理论:前者认为由于土地有限且报酬递减,生活资料之多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在不受抑制的社会按几何级数增加,两者不平衡会使人类生活在一个贫困境界,社会经济发展只会维持在一种贫困的平衡上;,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29,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2、19世纪初马尔萨斯和李嘉图(悲观,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2、19世纪初马尔萨斯和李嘉图(悲观派)的经济增长理论:后者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工业与城市人口增加,对农产品需求会增加,引起农产品价格上升,地租不断上涨,利润率不断下降
18、,到资本无利可图,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就会完全停止。经济增长的条件包括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增加。,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30,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2、19世纪初马尔萨斯和李嘉图(悲观,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3、马歇尔的经济增长理论:强调资本家的投资和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活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4、熊彼特的经济增长理论: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的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本质上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企业家的“创新”活动。,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31,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3、马歇尔的经济增长理论:第17章经,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5、凯恩斯
19、经济学它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在通论一书中认为,一般情况下,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所能达到的均衡总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经常出现失业和经济危机。只要政府调节总需求,就可以缓和经济危机并使整个经济活动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其研究的是总需求管理,断定投资与储蓄相等可获得经济的短期均衡,只是短期静态分析。研究投资如何使经济长期均衡增长需要把凯恩斯的短期静态分析发展为长期动态分析。,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32,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5、凯恩斯经济学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1)假设前提: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它既是消费品,又可以是投资品
20、;储蓄是国民收入Y的函数,即S=sY,这里的s代表储蓄率,即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L和资本K;,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33,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第17章经济,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1)假设前提: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规模报酬不变,如果资本与劳动同比例增加一倍,产量也增加一倍;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存量K也不存在折旧问题。,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34,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第17章经济,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2)
21、基本观点: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必须等于社会储蓄率与资本产量比这二者的比例,否则就会形成短期经济波动;要使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还要求实际增长率能够和人口增加及技术进步所能允许达到的增长率相一致。,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35,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第17章经济,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3)实际增长率:如果基本方程中的v是实际存在的v,即资本的实际变化量与产量的实际变化量的比率,那么在一定的储蓄率下,由此而导致的国民收入增长率被称为实际增长率,用GA来表示:,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36,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
22、、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第17章经济,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4)有保证的增长率(GW):根据储蓄率与意愿的资本-产量比vr计算出的增长率。“有保证”即是指“由于资本家满意而得到保证。,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37,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第17章经济,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哈罗德认为,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必须使实际的增长率,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一旦二者背离,就必然会出现经济的周期变动。实际增长率和有保证的增长率相一致是比较偶然的,因此,在短期,社会经济将出现波动。,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38,六
23、、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第17章经济,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若GA vr,厂商发现手中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大于他们意愿持有的,于是减少订货,缩减投资,通过乘数与加速的作用,就会形成累积性的投资缩减,必然导致经济收缩,失业增加,经济处于萧条状态。若GA Gw,那么v vr,厂商将扩大投资,投资将导致收入和需求进一步增加;反过来又刺激投资进一步扩大,形成累积性的投资增加,引起收入和就业增加,经济处于繁荣状态。,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39,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第17章经济,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
24、长模型(5)自然增长率(GN):等于人口增长率的国民收入增长率,是自然资源、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达到的最大、最适宜的增长率。哈罗德认为,假设人口增长率为n,要实现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增长率必须等于n,以便为增长的人口提供相应的消费品和就业机会。,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40,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第17章经济,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间关系变化,成为社会长期经济波动的原因。在现实经济社会里,GN、GA、Gw都是由各自不同的因素决定的,s取决于公众和厂商的储蓄倾向,v取决于生产技术水平,GN受人口社会因素影
25、响,实现长期经济均衡增长是非常困难的。,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41,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第17章经济,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一旦GN、GA、Gw不一致或发生偏离时,由于乘数与加速的作用,社会经济就很容易出现长期的波动,这种波动不但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我纠正,反而会产生更大偏离,这个结论叫做哈罗德的“不稳定原理”。,第17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42,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第17章经济,六、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轨迹,6、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若Gw GN,说明储蓄与投资的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所能允许的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7 经济 增长 经济周期 理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08540.html